一种带有防撬结构的人脸识别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19852发布日期:2022-05-06 07:4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防撬结构的人脸识别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防撬结构的人脸识别智能锁。


背景技术:

2.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传统的人脸识别智能锁大都只能提供人脸识别开锁功能,而无法在门锁被不正常开启后或正在被人使用不正常的开锁步骤进行开锁的情况下发出警示。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防撬结构的人脸识别智能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撬结构的人脸识别智能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带有防撬结构的人脸识别智能锁,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前端滑动连接有阻挡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前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把手;
6.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开设于所述支撑座两侧表面上半部分且呈对称放置的第一滑槽、焊接于每个所述第一滑槽顶端的第一挡块、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座前表面下半部分的钥匙孔、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座前表面上半部分中间位置的人脸识别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座前表面上端的警报装置以及焊接于所述警报装置上方的第一磁石。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前端的挡板、焊接于所述挡板后表面上端的阻挡横梁、焊接于所述挡板后表面两侧的若干连接柱、焊接于所述连接柱下端之间的下挡板、开设于所述连接柱之间内侧表面的第二滑槽、焊接于所述连接柱之间内侧表面中间偏上位置的第二挡块、焊接于所述挡板下半部分的第二磁石以及焊接于所述第二磁石下方的铜片。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警报装置从左到右依次为电源、延时继电器、信号发射器、蜂鸣器以及电线。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石到所述电线所在水平面直线距离与所述第二磁石到铜片直线距离长度一致。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把手到所述下挡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磁石与所述第二磁石之间的距离。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把手手握部分包裹有橡胶防滑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开锁前首先需要将阻挡机构向上滑动推起,使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相互连接,此时电线和铜片正好接触,警报装置的电路连接,在延时继电器的作用下,一定时间后信号发射器和蜂鸣器会向外发出警报,改善了传统的人脸识别智能锁无法在门锁被不正常开启后或正在被人使用不正常的开锁步骤进行开
锁的情况下发出警示的状况。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阻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警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18.支撑机构1;支撑座11;第一挡块12;第一滑槽13;钥匙孔14;人脸识别装置15;第一磁石16;
19.警报装置17;电源171;延时继电器172;信号发射器173;蜂鸣器174;电线175;
20.阻挡机构2;挡板21;连接柱22;第二滑槽23;第二磁石24;铜片25;第二挡块26;下挡板27;阻挡横梁28;
21.把手3。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6.一种带有防撬结构的人脸识别智能锁,包括支撑机构1,支撑机构1前端滑动连接有阻挡机构2,支撑机构1前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把手3;
27.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座11、开设于支撑座11两侧表面上半部分且呈对称放置的第一滑槽13、焊接于每个第一滑槽13顶端的第一挡块12、固定安装于支撑座11前表面下半部分的钥匙孔14、固定安装于支撑座11前表面上半部分中间位置的人脸识别装置15、固定安装于支撑座11前表面上端的警报装置17以及焊接于警报装置17上方的第一磁石16。
28.需要补充的是,电源121、延时继电器172、信号发射器173和蜂鸣器174通过电线175连接。
29.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阻挡机构2包括滑动连接于支撑座11前端的挡板21、焊接于
挡板21后表面上端的阻挡横梁28、焊接于挡板21后表面两侧的若干连接柱22、焊接于连接柱22下端之间的下挡板27、开设于连接柱22之间内侧表面的第二滑槽23、焊接于连接柱22之间内侧表面中间偏上位置的第二挡块26、焊接于挡板21下半部分的第二磁石24以及焊接于第二磁石24下方的铜片25,阻挡机构2内的第二挡块26与焊接于第一滑槽13侧表面的第一挡块12配合防止阻挡机构2从第一滑槽13中脱落。
30.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警报装置17从左到右依次为电源171、延时继电器172、信号发射器173、蜂鸣器174以及电线175,通过延时继电器172控制电路在一定时间后启动,给与使用人员通过正常程序开锁的时间。
3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第一磁石16到电线175所在水平面直线距离与第二磁石24到铜片25直线距离长度一致,确保当第一磁石16和第二磁石24相互吸引连接后,铜片25可以与电线175接触,保证警报装置17通电。
32.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把手3到下挡板27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磁石16与第二磁石24之间的距离,确保在第一磁石16和第二磁石24连接之前下挡板27不会撞击到把手3下端。
33.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把手3手握部分包裹有橡胶防滑套,增加使用人员手握时的摩擦力。
34.具体使用过程中,首先,使用人员将阻挡机构2沿着第一滑槽13向上推动,直至第一磁石16与第二磁石24相互吸附,此时铜片25与电线175接触,警报装置17电路接通,使用人员直视人脸识别装置15,识别成功后拧动把手3开门,或者使用钥匙通过钥匙孔14解锁开门,如果在延时继电器172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开门动作,那么警报装置17内的信号发射器173和蜂鸣器174就会启动,信号发射器173向外界发送警报信号,蜂鸣器174开始向周围发出蜂鸣音以进行警报。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