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加工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5640发布日期:2022-07-20 03:5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加工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于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加工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3.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固定装置实现对管桩的固定,现有的固定装置灵活性及可操作性较差,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加工用固定装置,克服了现有的固定装置灵活性及可操作性较差,影响加工效率的缺点。
6.(2)技术方案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转动夹持机构、第一电机、调距机构,所述底板上固定有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一侧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下方的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实现第二连接柱移动的所述调距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柱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侧上转动安装有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一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柱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侧上转动安装有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及所述第二转轴上均连接有所述转动夹持机构,两个所述转动夹持机构呈对称分布设置,所述转动夹持机构包括转动盘、连接杆、夹持块、调节筒、手轮、弹簧、固定杆、夹持板,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及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盘一侧相连,所述转动盘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盘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块一侧相连,所述夹持块另一侧开设有u型槽,所述调节筒一端固接有所述手轮,所述调节筒另一端穿过所述夹持块顶部,所述调节筒外壁设有外螺纹且与所述夹持块以螺纹的方式连接,所述调节筒一端内壁上与所述弹簧一端固定相连,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一端相连,所述固定杆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筒另一端并连接有所述夹持板。
8.优选地,所述调距机构包括固定块、螺杆、驱动机构、移动块、连接板,所述固定块为两块且固定在所述连接板顶部,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转动安装有所述螺杆,所述螺杆通过所述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螺杆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所述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底部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块下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槽内。
9.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螺杆一端上固接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10.(3)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加工用固定装置,克服了现有的固定装置灵活性及可操作性较差,影响加工效率的缺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通过设置转动夹持机构实现了管桩加工过程中的转动,提高灵活性和操作性,提高加工效率。
13.2、根据管桩的长度启动驱动机构带动螺杆的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块发生移动实现了两个转动夹持机构之间距离的调节以适应管桩的长度,灵活性强,提高了固定装置的实用性。
14.3、弹簧的设置实现了对夹持力的弹性调节,避免夹持过紧造成一些薄壁管桩的损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7.附图标记为:1-底板、2-第一连接柱、3-第二连接柱、4-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转动夹持机构、61-转动盘、62-连接杆、63-夹持块、64-调节筒、65-手轮、66-弹簧、67-固定杆、68-夹持板、7-第一电机、8-调距机构、81-固定块、 82-螺杆、83-驱动机构、831-第二电机、832-第一齿轮、833-第二齿轮、84-移动块、85-连接板、851-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连接柱2、第二连接柱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转动夹持机构6、第一电机7、调距机构8,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所述第一连接柱 2,所述第一连接柱2一侧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柱3,所述第二连接柱3下方的所述底板1上设有用于实现第二连接柱3移动的所述调距机构8,所述第一连接柱 2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柱3的一侧上转动安装有所述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 通过所述第一电机7进行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柱3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柱2的一侧上转动安装有所述第二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及所述第二转轴5上均连接有所述转动夹持机构6,两个所述转动夹持机构6呈对称分布设置,所述转动夹持机构6包括转动盘61、连接杆62、夹持块63、调节筒64、手轮65、弹簧66、固定杆67、夹持板68,所述第一转轴4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柱2的一端及所述第二转轴5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柱3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盘61一侧相连,所述转动盘61 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杆62,所述连接杆62远离所述转动盘61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块63一侧相连,所述夹持块63另一侧开设有u型槽,所述调节筒64一端固接有所述手轮65,所述调节筒64另一端穿过所述夹持块63顶部,所述调节筒64外壁设有外螺纹且与所述夹持块63以螺纹的方式连接,所述调节筒64一端内壁上与所述弹簧66一端固定相
连,所述弹簧66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67一端相连,所述固定杆67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筒64另一端并连接有所述夹持板68。
20.所述调距机构8包括固定块81、螺杆82、驱动机构83、移动块84、连接板 85,所述固定块81为两块且固定在所述连接板85顶部,所述连接板85底部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两个所述固定块81之间转动安装有所述螺杆82,所述螺杆 82通过所述驱动机构83进行驱动,所述螺杆82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所述移动块84,所述移动块84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3底部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板85 上设有移动槽851,所述移动块84下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槽851内,所述驱动机构83包括第二电机831、第一齿轮832、第二齿轮833,所述第二电机831 的输出轴上固接有所述第一齿轮832,所述螺杆82一端上固接有所述第二齿轮 833,所述第一齿轮832与所述第二齿轮833啮合。
21.实际工作中,首先,根据管桩的长度启动驱动机构83带动螺杆82的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块84发生移动实现了两个转动夹持机构6之间距离的调节以适应管桩的长度,接着通过将管桩的两端卡接在对应的夹持块63内,然后转动手轮 65带动调节筒64下降进而带动夹持板68实现对管桩的夹持固定。弹簧66的设置实现了对夹持力的弹性调节,避免夹持过紧造成一些薄壁管桩的损坏。最后根据需要可以启动第一电机7带动第一转轴4的转动进而实现了管桩的转动,便于管桩的加工。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公知的现有技术。
2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