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涉及轨道巡检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巡检机器人外壳防水结构及轨道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2.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见于隋炀帝命工匠按照柳抃形象所营造的木偶机器人,施有机关,有坐、起、拜、伏等能力。
3.目前在机房、变电站等一些需要监控和巡查的场所,会设置一些轨道巡检机器人进行监控和巡查。该轨道机器人依靠行走机构顺着定制的轨道移动,利用携带的监控机构对现场进行检查,从而完成巡检工作。但是,现有的巡检机器人的外壳侧壁为了便于散热都会开设散热槽组,当遇到雨雪天气,由于散热槽组呈开放状态,而该处又不具有防水结构,容易导致大量雨水顺着散热槽组进入外壳内部,从而损坏内部设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轨道巡检机器人外壳防水结构及轨道巡检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巡检机器人外壳防水结构及轨道巡检机器人,通过在轨道巡检机器人内部设置防水结构,从而方便对外壳侧壁开设的散热槽进行遮挡,同时也便于将水排出,从而使得轨道巡检机器人外壳能够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
6.(二)技术方案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8.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巡检机器人外壳防水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外侧散热槽组,所述外壳的内部与每个外侧散热槽组位置相对应的部位均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驱动机构、封闭侧板、挡板和排水机构,所述挡板的中部开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外侧散热槽组相同的中部散热槽组;
9.所述封闭侧板包括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框架和与所述固定框架的外侧边固定连接的封板,所述封板开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外侧散热槽组相同的内侧散热槽组,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上框板和与所述上框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的下框板,所述上框板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移动块,且所述移动块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
10.所述上框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轴,且所述驱动机构为所述从动轴提供动力;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控制中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从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圆块,所述限位圆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与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底端与所述挡板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上框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的l形板、固定安装于所述l形板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主动轴、以及与所述主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的主动轮,且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内部与所述从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所述下框板的底部中心处开设的通孔,所述外壳在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圆孔,且所述圆孔与所述通孔相通,所述圆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
13.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凹槽内部轮廓相适配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内部的截面尺寸与所述移动块的截面尺寸相适配。
14.优选地,所述挡板在靠近所述封板的一侧设置有遮挡毛毡。
15.优选地,所述外侧散热槽组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所述外壳的两侧。
16.优选地,所述下框板设置为“u”形。
17.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厚度尺寸与所述固定框架的宽度尺寸相适配。
18.优选地,所述排水管设置为“u”形。
19.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巡检机器人,其包括如前所述的轨道巡检机器人外壳防水结构,所述外壳的腔内设置有所述控制中心,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伸缩连接杆,所述伸缩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监控机构,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外壳通过所述行走机构在轨道上移动。
20.(三)有益效果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1、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从动轴转动,使得螺纹杆转动,利用螺纹杆与螺纹孔的相互配合,使得移动块顺着凹槽往下移动,移动块带动挡板往下移动,直到外侧散热槽组与中部散热槽组错开,利用挡板将外侧散热槽组和内侧散热槽组进行遮挡,避免大量雨水进入外壳内部;当有少量雨水进入封闭侧板内部时,雨水会从排水机构处排出,避免雨水在封闭侧板大量堆积,导致大量水汽进入外壳内部;该设计通过在巡检机器人内部设置防水结构,从而方便对外表面开设的散热槽进行遮挡,同时也便于将水排出,从而使得巡检机器人外壳能够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
23.2、通过设置密封垫,减少凹槽与移动块之间的缝隙,大大增加了封闭侧板的密封性,同时密封垫内部的截面尺寸与移动块的截面尺寸相适配,也能够更好的对移动块进行限位,避免移动块发生转动现象;
24.3、通过在挡板的外侧设置一圈矩形遮挡毛毡,能够使得在封闭侧板内壁蒸发的水汽,被遮挡毛毡吸附,避免水汽从内侧散热槽组进入外壳内部,导致设备受损,同时遮挡毛毡能够使得挡板与封板之间更加密封,也提升了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轨道巡检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的轨道巡检机器人外壳防水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的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中的封闭侧板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中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外壳;
33.2:外侧散热槽组;
34.3:封闭侧板;
35.4:固定框架;
36.5:封板;
37.6:上框板;
38.7:下框板;
39.8:伸缩连接杆;
40.9:凹槽;
41.10:通孔;
42.11:l形板;
43.12:电机;
44.13:主动轴;
45.14:主动轮;
46.15:传动带;
47.16:从动轮;
48.17:从动轴;
49.18:支撑架;
50.19:轴孔;
51.20:限位圆块;
52.21:螺纹杆;
53.22:移动块;
54.23:螺纹孔;
55.24:挡板;
56.25:中部散热槽组;
57.26:遮挡毛毡;
58.27:圆孔;
59.28:排水管;
60.29:密封垫;
61.30:轨道;
62.31:行走机构;
63.32:监控机构;
64.33:内侧散热槽组。
具体实施方式
65.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
明作详细描述。
66.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巡检机器人外壳防水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1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外侧散热槽组2,外壳1的内部与每个外侧散热槽组2位置相对应的部位均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驱动机构、封闭侧板3、挡板24和排水机构,挡板24的中部开设有与对应的外侧散热槽组2相同的中部散热槽组25。
67.封闭侧板3包括与外壳1内壁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框架4和与固定框架4的外侧边固定连接的封板5。封板5开设有与对应的外侧散热槽组2相同的内侧散热槽组33。固定框架4包括上框板6和与上框板6底部固定连接的下框板7。上框板6的中部开设有凹槽9,凹槽9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移动块22,且移动块22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23。
68.上框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8,支撑架18的顶部开设有轴孔19,轴孔1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轴17。且驱动机构为从动轴17提供动力,驱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控制中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从动轴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圆块20,限位圆块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1,螺纹杆21的外表面与螺纹孔23的内部螺纹连接,移动块22的底端与挡板24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
69.当遇到雨雪天气时,经由位于外壳1内部一侧的湿度传感器探测,并将数据传递于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使得驱动机构工作,驱动机构使得从动轴17转动,从动轴17带动限位圆块20转动,限位圆块20带动螺纹杆21转动。因为移动块22与凹槽9会相互限位,使得移动块22不会转动,利用螺纹杆21与螺纹孔23的相互配合,使得移动块22顺着凹槽9往下移动。移动块22带动挡板24往下移动,直到外侧散热槽组2与中部散热槽组25错开,同时因为外侧散热槽组2与内侧散热槽组33相同且位于同一对齐,中部散热槽组25也会与内侧散热槽组33错开,从而利用挡板24将外侧散热槽组2和内侧散热槽组33进行遮挡,从而将外侧散热槽组2相对密封起来,避免大量雨水进入外壳1内部,起到了一定的防水作用。同时当有少量雨水进入封闭侧板3内部时,雨水会顺着下框板7移动,从排水机构处排出,避免雨水在封闭侧板3处大量堆积,导致大量水汽进入外壳1内部。当外界没有雨水天气时,湿度传感器将数据反馈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使得驱动机构带动从动轴17反转,从而使得挡板24上移,直到外侧散热槽组2、中部散热槽组25和内侧散热槽组33对齐,此时即可进行散热。该设计通过在巡检机器人内部设置防水结构,从而方便对外表面开设的散热槽进行遮挡,同时也便于将水排出,从而使得巡检机器人外壳1能够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
70.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与上框板6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的l形板11,固定安装于l形板11上的电机12,与电机12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主动轴13,与主动轴13一端固定连接的主动轮14,且主动轮14通过传动带15传动连接有从动轮16;从动轮16的内部与从动轴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71.当控制中心控制驱动机构带动从动轴17转动时,实际为电机12带动主动轴13转动,主动轴13带动主动轮14转动,经由传动带15转动,使得从动轮16转动,从动轮16带动从动轴17转动,从而实现螺纹杆21的转动。
72.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水机构包括下框板7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10,外壳1在与通孔10位置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圆孔27,且圆孔27与通孔10相通,圆孔2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8。
73.当有雨水进入封闭侧板3处时,雨水会顺着挡板24往下移动,并且在下框板7处聚
集,然后流入通孔10内,顺着通孔10进入圆孔27的内部,最后从排水管28处排出。通过设置排水机构,方便将进入封闭侧板3内部的雨水迅速排出,避免后期雨水蒸发,导致大量水汽进入外壳1的内部,导致内部设备损坏。
74.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9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有与凹槽9内部轮廓相适配的密封垫29,密封垫29内部的截面尺寸与移动块22的截面尺寸相适配。
75.通过设置密封垫29,来减少凹槽9与移动块22之间的缝隙,大大增加了封闭侧板3的密封性,同时密封垫29内部的截面尺寸与移动块22的截面尺寸相适配,也能够更好的对移动块22进行限位,避免移动块22发生转动现象。
76.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24在与封板5靠近的一侧设置有遮挡毛毡26。
77.通过在挡板24的外侧设置一圈矩形遮挡毛毡26,能够使得在封闭侧板3内壁蒸发的水汽,被遮挡毛毡26吸附,避免水汽从内侧散热槽组33进入外壳1内部,导致设备受损,同时遮挡毛毡26能够使得挡板24与封板5之间更加密封,也提升了防水效果。
78.在其他实施例中,外侧散热槽组2的数量可设置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外壳1的两侧,方便更好地对整个机器人进行散热。
79.在其他实施例中,下框板7形状可设置为“u”形。将下框板7设置为u形,以便于进入封闭侧板3内部的雨水,能够迅速顺着下框板7排出。
80.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24的厚度尺寸与固定框架4的宽度尺寸相适配,从而能够使得挡板24的一侧与外壳1的内壁面更加贴合,也使得挡板24的另一侧与封板5的侧面更加贴合。
81.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水管28设置为“u”形。将排水管28设计呈u形,能够有效避免外界雨水蒸发后大量水汽进入封闭侧板3的内部。
82.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1的腔内设置有控制中心,外壳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伸缩连接杆8,伸缩连接杆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监控机构32,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行走机构31,外壳1通过行走机构31在轨道30上移动。
83.通过控制中心控制行走机构31顺着轨道30移动,然后在整个机器人移动的时候,监控机构32会对现场进行监控和巡查,从而完成巡检机器人的巡检工作,该技术手段为现有技术,故无需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