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系统的阻尼器及汽车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2.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在电动尾门撑杆行业中早已应用,能够有效地提供电动尾门撑杆的悬停力。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尾门撑杆系统阻尼器,一般包括壳体、交错叠合设置的垫片、摩擦片、弹簧以及端盖,其中,垫片、摩擦片以及弹簧均设置在壳体内,端盖盖合在壳体上;在调试阻尼器的阻力效果时,可通过调节端盖的位置改变弹簧对垫片和摩擦片的挤压程度,从而调整垫片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效果,实现阻尼器系统的阻力调整。但是,对于传统的阻尼器,为了增强阻尼减速效果,一般会设置多个垫片和摩擦片,但这样无疑导致零件数量偏多,提高了运行时的噪声,并且安装工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尼器,该阻尼器优化了零件数量,有利于降低机组运行时的噪声,延长使用寿命。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驱动系统的阻尼器,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垫片以及至少一个摩擦片;所述弹性垫片与所述摩擦片接触;其中,
6.所述弹性垫片可沿轴向方向弹性变形,并提供至少一个摩擦面;
7.所述摩擦片,包括至少一个摩擦表面;
8.所述摩擦片在转动时,所述弹性垫片的摩擦面与所述摩擦片的摩擦表面相互摩擦产生摩擦力。
9.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垫片上设置有对其轴向挤压时可产生弹力的弹性特征。
10.作为优选,所述摩擦片为单体式摩擦片或分体式摩擦片。
11.作为优选,所述分体式摩擦片包括载体和至少一个所述摩擦表面,所述摩擦表面置于所述载体的侧面上。
12.作为优选,所述摩擦片上设有用于与外部驱动器连接的连接特征。
13.作为优选,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弹性垫片不能转动的第一限位特征,所述弹性垫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14.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垫片上设有用于定位以防止转动的第二限位特征,所述第二限位特征与所述第一限位特征对应设置。
15.作为优选,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将所述弹性垫片和摩擦片限位在所述壳体内腔中。
16.作为优选,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端盖在壳体上的轴向位置以改变所述弹性垫片和所述摩擦片之间的抵紧程度的可调连接结构。
17.作为优选,所述可调连接结构为螺纹连接结构,所述螺纹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端盖上的外螺纹和设置在壳体内壁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匹配设置。
18.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特征为齿形结构,所述齿形结构设置在所述摩擦片上。
19.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摩擦片上设有避让孔,所述齿形结构设置在摩擦片上的避让孔中。
20.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腔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上设有用于外部驱动器的驱动杆穿过的通孔。
21.一种汽车驱动系统,包括所述驱动系统的阻尼器。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发明采用具有沿轴向方向弹性变形特性的弹性垫片作为弹性元件,与此同时,利用弹性垫片的摩擦面对摩擦片产生阻力效应,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弹性垫片代替了传统阻尼器的垫片和弹簧,有效优化了阻尼器零件数量,有利于降低运行时的噪声,延长阻尼器的使用寿命。
24.2、本发明通过弹性垫片的巧妙设置,有效缩减阻尼器的零件数量,使得在阻尼器的内腔有限空间中,能够设置更多数量的弹性垫片和摩擦片,相较于传统的阻尼器,本发明可以通过设置相同数量的阻尼器零件(弹性垫片和摩擦片)来大幅度提高阻尼器的阻力效果,从而有利于扩大阻尼器的适用领域,能够通过灵活设置弹性垫片和摩擦垫片的数量来适应不同场合。
25.3、本发明的阻尼器省去弹簧的使用,弹性垫片作为弹性元件设置在壳体内腔中部,与摩擦片间隔叠合设置,相较于将弹簧设置在端盖一侧的传统阻尼器,本发明的阻尼器的稳定性更佳,噪声更小。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发明的驱动系统的阻尼器的立体爆炸图。
28.图2为本发明的驱动系统的阻尼器的剖视图。
29.图3为弹性垫片的主视图。
30.图4为弹性垫片的俯视图。
31.图5为弹性垫片的立体图。
32.图6为摩擦片的主视图。
33.图7为摩擦片的立体图。
34.图8为摩擦片的立体爆炸图。
35.图9为壳体与端盖的立体图示意图。
36.图10为壳体的立体图。
37.图11为壳体的立体剖面图。
38.图12为壳体的剖视图。
39.其中:
40.1-端盖,2-弹性垫片,3-摩擦片,4-壳体,5-第二腔体,6-第一腔体,7-隔板,8-限位部,9-避让孔,10-载体,11-摩擦表面,12-齿形结构,13-外螺纹,14-内螺纹,15-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43.实施例1
44.参见图1-图1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驱动系统的阻尼器,包括壳体4、端盖1、具有沿轴向方向弹性变形特性的弹性垫片2以及摩擦片3,弹性垫片2既可弹性变形产生弹力,又可提供至少一个摩擦面。其中,所述弹性垫片2上设有限位部8,所述限位部8沿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所述壳体4内壁上设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部8与所述限位槽15对应设置,所述限位槽15和所述限位部8分别构成所述第一限位特征和第二限位特征;所述弹性垫片2以及所述摩擦片3叠合设置在所述壳体4的内腔中;所述端盖1设置在所述壳体4上并将所述弹性垫片2和摩擦片3限位在壳体4内腔中;所述端盖1、所述弹性垫片2以及所述摩擦片3上均设有用于外部驱动器的驱动杆穿过的避让孔9。
45.参见图1-图5,所述弹性垫片2沿轴向方向呈波浪形设置,波浪形结构构成所述弹性特征。具体地,所述弹性垫片2呈环状设置且为片状结构,所述限位部8与所述弹性垫片2的侧面连接。可参见图3和图5,即弹性垫片2与摩擦片3接触的平面呈波浪型凹凸设置,以便实现在轴向方向的弹性变形,本实施例的弹性垫片2为自带弹性的结构,既可弹性变形对摩擦片3产生弹力挤压效果,也可利用侧面为摩擦片3提供摩擦面。将弹性垫片2设置呈波浪形,有利于提高弹性垫片2的轴向弹性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弹性垫片2与摩擦垫片之间的摩擦力。
46.参见图1、图3-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片2上的限位部8可以设置多个,本实施例的弹性垫片2上的限位部8具体为四个,该四个限位部8均匀分布设置在弹性垫片2的侧面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片2和限位部8为一体式结构。此外,本实施例的弹性垫片2也可参见现有技术中的波簧弹性垫圈或波簧;进一步地,当采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波簧弹性垫圈或波簧时,需要设置限位部8,以确保驱动杆转动时不会带动波簧弹性垫圈或波簧旋转。
47.作为另一实施例,弹性垫片2与壳体4之间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限位,实现弹性垫片2的位置固定防止转动。例如,弹性垫片2上的限位部可沿轴向延伸设置,壳体4内的限位槽匹配对应设置即可;也可将弹性垫片2的一侧侧面与壳体4的端面接触,通过摩擦力的作用防止弹性垫片2转动。
48.参见图1、图2、图6-图8,本实施例的摩擦片3为单体式摩擦片,具体包括载体10以及两个摩擦表面11,所述两个摩擦表面11分别设置所述载体10的两侧。优选地,所述摩擦片3中,两个摩擦表面11分别粘粘固定在所述载体10的两侧面上,从而形成一个单体式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装入壳体中。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摩擦表面11为碳纤维摩擦片;两个摩擦表面11可通过粘结胶水等粘粘介质固定连接在所述载体10的两个侧面上,从而形成一个单体式结构,使得阻尼器的零件数量更少,以便安装,同时有利于降低运行时的噪声。
49.作为另一实施例,单体式摩擦片,也可通过注塑工艺的方式注塑而成,此时可将摩擦片3的厚度增加,以提高刚度,方便连接。此外,单体式摩擦片,也可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实现,例如,可通过螺栓的方式将碳纤维摩擦片安装在载体侧面上,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50.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摩擦片3也可采用分体式结构。即摩擦片3也可包含载体和摩擦表面,摩擦表面可以为碳纤维摩擦片,但载体和摩擦表面不连接,在安装时分开依次装入壳体内;在安装过程中,壳体内的载体的两侧均可安装摩擦表面。此外,分体式摩擦片也可参见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器。
51.参见图1、图7和图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摩擦片3的两个摩擦表面11和载体10上均设有避让孔9,所述摩擦片3的避让孔9上设有用于与驱动杆连接的齿形结构12,该齿形结构12构成所述连接特征,所述齿形结构12设置在所述摩擦片3的载体10的避让孔9上。通过齿形结构12的设置,与驱动杆上的齿轮或齿形键相互配合,从而在运行时以便驱动杆带动摩擦片3转动。当然,作为另一实施例,连接特征也可设置为凹槽或径向凸出的键,驱动杆上则可以设置径向凸出的键或凹槽,从而实现驱动杆与摩擦片3的连接和同步转动。
52.作为另一实施例,也可将齿形结构设置在摩擦片3的圆周面上,用于与外部驱动器的驱动齿轮配合连接。
53.参见图1,所述弹性垫片2和所述摩擦片3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弹性垫片2和多个所述摩擦片3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4内腔中。通过设置多个弹性垫片2和摩擦片3,有效提高阻尼器的阻力效果。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片2和摩擦片3的数量可灵活设置,从而灵活调节阻尼器的阻力效果,其中,弹性垫片2的数量和摩擦片3的数量可设置为相同,也可设置为不同数量;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三个弹性垫片2和两个摩擦片3,两个摩擦片3设置在三个弹性垫片2之间且间隔叠合设置。
54.参见图2、图9、图11、图12,所述端盖1与所述壳体4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端盖1在壳体4上的轴向位置以改变所述弹性垫片2和所述摩擦片3之间的抵紧程度的可调连接结构。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可调连接结构为螺纹连接结构,所述螺纹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端盖1上的外螺纹13和设置在壳体4内壁的内螺纹14,所述外螺纹13和内螺纹14匹配设置;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壳体4内壁上的内螺纹14范围比端盖1上的外螺纹13范围大,即端盖1可在壳体4内腔中具有一定的轴向位置调整距离。这样,通过旋拧端盖1的方式,实现端盖1与壳体4的安装,并且可通过改变端盖1在壳体4内腔上的轴向位置,拧松或拧紧弹性垫片2和摩擦片3,从而实现阻尼器阻力的调节,操作方便。作为另一实施例,端盖1与壳体4之间也可采用其他可调连接结构实现连接,例如压扣结构。
55.参见图2、图9-图12,所述壳体4内腔设有隔板7,所述隔板7将所述壳体4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6和第二腔体5,所述隔板7上设有用于驱动系统的驱动杆穿过的通孔。具体地,第一腔体6用于放置轴承,本实施例的弹性垫片2、摩擦片3以及端盖1均设置在第二腔体5
中,第二腔体5中通设置,弹性垫片2和摩擦片3设置在端盖1和隔板7之间,通过端盖1和隔板7的限位,实现弹性垫片2和摩擦片3的固定。
56.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汽车驱动系统,包括上述驱动系统的阻尼器、发动机、传动机构等;其中,传动机构的驱动杆穿设在所述阻尼器的端盖1、弹性垫片2以及摩擦片3中,与摩擦片3的载体10上的齿形结构12配合连接。
5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