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落霜层效果好的除霜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98034发布日期:2022-12-27 21:4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剥落霜层效果好的除霜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除霜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剥落霜层效果好的除霜机器人。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由传统商贸领域向生鲜食品等领域延伸。生鲜食品的电子商务对物流和冷藏存储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般的生鲜食品储存在冷库中。但为了保证生鲜食品的风味品质,避免冷库的低温环境对食物风味品质的影响,冷库在维持低温环境的同时,也需要对冷库内部进行湿度调节。低温高湿度的环境控制就易造成冷库制冷排管表面结霜。冷库制冷排管表面霜层的影响有:1、在实际运行之中,当冷库采用制冷排管辐射制冷时,易造成冷库制冷排管外霜层变厚,影响冷库制冷排管的辐射制冷能力;2、由于制冷排管上增加的霜层使制冷排管表面热阻增大,为了维持冷库内的低温环境压缩机的功耗将增加;3、冷库制冷排管上的霜层持续累加,会增大冷库制冷排管的重量,使得冷库制冷排管被压弯,甚至造成冷库制冷排管破裂,由于冷库制冷系统常采用氨作为制冷剂,一旦泄漏将严重危害人和财物安全。现有的冷库除霜装置除霜效果较差,冷库通常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除霜,人工除霜效率低,除霜不彻底,且现有的除霜装置收集效果不佳,霜层剥落后需要对其进行处理,有的霜层剥落下来不是完整的,是零碎的,需要对零碎的霜层进行清理,从而增加劳动量,且现有的除霜装置散热效果较差,除霜机器人在冷库中对霜层进行除霜时,是一项巨大的工作任务量,除霜机器人长时间工作会导致内部元件温度过高,如不能及时将多余的热量排出,可能导致除霜机器人内部元件烧毁,并且现有的除霜装置缓冲效果不佳,除霜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或颠簸,严重的可能造成除霜机器人内部元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剥落霜层效果好的除霜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冷库除霜装置除霜效果较差,且现有的除霜装置收集效果不佳,且现有的除霜装置散热效果较差,并且现有的除霜装置缓冲效果不佳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剥落霜层效果好的除霜机器人,包括底座、机器人主体、蓄电池、机器人控制器、第一旋转底座、第二旋转底座、第一大臂、除霜机构、第二大臂、第二小臂和收集机构,所述底座一侧设有避障传感器,且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通过缓冲弹簧与固定块固定连接,且固定块设置在底座内部,所述机器人主体设置在底座上方,且机器人主体一侧设有控制面板,同时机器人主体另一侧设有散热孔,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内部,且蓄电池底部设有电池防护底座,所述机器人控制器设置在蓄电池上方,且机器人控制器底部设有保护垫,同时蓄电池一侧设有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旋转底座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方,且第一旋转底座内部设有第一转动电机,同时第一转动电机与第一连接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底座设置在第一旋转底座一侧,且第二旋转底座内部设有第二转动电机,同时第二转动电机与第二连接转轴转动连
接,所述第一大臂一端与第一连接转轴转动连接,且第一大臂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转轴与第一小臂转动连接,所述除霜机构通过第四连接转轴与第一小臂转动连接,且第一小臂一端设有第三连接转轴,同时第一小臂另一端设有第四连接转轴,所述第二大臂一端与第二连接转轴转动连接,且第二大臂另一端通过第五连接转轴与第二小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小臂一端设有第五连接转轴,且第二小臂另一端设有第六连接转轴,所述收集机构通过连接件和第六连接转轴与第二小臂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除霜机构包括安装板、红外探测器、电动滑轨、第一滑块、加热板、温度传感器、第二滑块、电动伸缩杆和金属电热刮刀,所述安装板一侧设有红外探测器,且安装板另一侧设有电动滑轨,所述第一滑块与电动滑轨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一侧设有加热板,同时加热板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一滑块下方,且第二滑块一侧设有电动伸缩杆,同时电动伸缩杆一端与金属电热刮刀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吸盘架、通气孔、真空吸盘和除霜收集盒,所述吸盘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且吸盘架上方设有多个真空吸盘,所述吸盘架通过通气孔与真空吸盘固定连接,且真空吸盘上方设有除霜收集盒。
7.优选的,所述电动滑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构成滑动机构,且滑动机构滑动距离小于第一小臂长度。
8.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和金属电热刮刀构成伸缩机构,且伸缩机构伸缩距离小于加热板长度。
9.优选的,所述真空吸盘设有四个,且真空吸盘均匀分布在吸盘架上方。
10.优选的,所述散热孔设有七个,且散热孔均匀分布在机器人主体一侧。
11.优选的,所述蓄电池尺寸大于机器人控制器尺寸。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底座和第二旋转底座尺寸大小均相同。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该剥落霜层效果好的除霜机器人,
14.(1)设置有除霜机构和金属电热刮刀,除霜机构通过电动滑轨控制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下移动,第一滑块移动便于调整加热板位置,加热板便于对霜层进行加热融化,第二滑块移动便于调整电动伸缩杆和金属电热刮刀位置,电动伸缩杆伸缩便于调整金属电热刮刀位置,金属电热刮刀便于剥落霜层,这种方式较为简单,剥落霜层效果较好,无需人工进行除霜,大大提高除霜效果,便于使用;
15.(2)设置有收集机构和除霜收集盒,收集机构通过吸盘架、通气孔与真空吸盘固定连接,四个真空吸盘吸附力强,吸附固定效果较好,便于更好的固定放置除霜收集盒,除霜收集盒尺寸大于吸盘架尺寸,通过除霜收集盒便于收集零碎的和完整的霜层,这种方式较为简单,便于收集剥落的霜层,且不会发生除霜收集盒倾斜事故,便于使用;
16.(3)设置有散热风扇和散热孔,散热风扇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内部一侧,且机器人主体内部还设有蓄电池和机器人控制器,机器人主体内部温度过高时,机器人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工作,散热风扇工作将机器人主体内部多余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七个散热孔散热效果较好,便于除霜使用;
17.(4)设置有避障传感器和缓冲弹簧,避障传感器便于实时检测除霜机器人附近是否有障碍物,一旦检测发现障碍物,将信号传递至机器人控制器,机器人控制器从而控制除霜机器人改变移动方向,缓冲弹簧设置在万向轮上方,缓冲弹簧有效降低缓冲除霜机器人
移动时产生的振动和颠簸,这种方式较为简单,有效提高除霜机器人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后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除霜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收集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金属电热刮刀正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底座,2、避障传感器,3、万向轮,4、缓冲弹簧,5、固定块,6、机器人主体,7、控制面板,8、散热孔,9、蓄电池,10、电池防护底座,11、机器人控制器,12、保护垫,13、散热风扇,14、第一旋转底座,15、第一转动电机,16、第一连接转轴,17、第二旋转底座,18、第二转动电机,19、第二连接转轴,20、第一大臂,21、第三连接转轴,22、第一小臂,23、第四连接转轴,24、除霜机构,241、安装板,242、红外探测器,243、电动滑轨,244、第一滑块,245、加热板,246、温度传感器,247、第二滑块,248、电动伸缩杆,249、金属电热刮刀,25、第二大臂,26、第五连接转轴,27、第二小臂,28、第六连接转轴,29、连接件,30、收集机构,301、吸盘架,302、通气孔,303、真空吸盘,304、除霜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剥落霜层效果好的除霜机器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底座1一侧设有避障传感器2,且底座1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万向轮3通过缓冲弹簧4与固定块5固定连接,且固定块5设置在底座1内部,机器人主体6设置在底座1上方,且机器人主体6一侧设有控制面板7,同时机器人主体6另一侧设有散热孔8,散热孔8设有七个,且散热孔8均匀分布在机器人主体6一侧,散热孔8配合散热风扇13使用,便于将机器人主体6内部多余的热量通过七个散热孔8排出,这种散热方式散热效果较好,便于使用,蓄电池9设置在机器人主体6内部,且蓄电池9底部设有电池防护底座10,机器人控制器11设置在蓄电池9上方,且机器人控制器11底部设有保护垫12,同时蓄电池9一侧设有散热风扇13,蓄电池9尺寸大于机器人控制器11尺寸,蓄电池9底部设有电池防护底座10,电池防护底座10便于保护蓄电池9,蓄电池9便于为除霜机器人提供足够的电力,通过机器人控制器11便于控制除霜机器人开始除霜工作,这种方式较为简单,便于使用,第一旋转底座14设置在机器人主体6上方,且第一旋转底座14内部设有第一转动电机15,同时第一转动电机15与第一连接转轴16转动连接,第二旋转底座17设置在第一旋转底座14一侧,且第二旋转底座17内部设有第二转动电机18,同时第二转动电机18与第二连接转轴19转动连接,第一旋转底座14和第二旋转底座17尺寸大小均相同,第一旋转底座14转动便于调整第一大臂20、第一小臂22和除霜机构24位置,第二旋转底座17转动便于调整第二大臂25、第二小臂27和收集机构30位
置,这种方式较为简单,便于除霜机器人更好的除霜。
27.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第一大臂20一端与第一连接转轴16转动连接,且第一大臂20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转轴21与第一小臂22转动连接,除霜机构24通过第四连接转轴23与第一小臂22转动连接,且第一小臂22一端设有第三连接转轴21,同时第一小臂22另一端设有第四连接转轴23,安装板241一侧设有红外探测器242,且安装板241另一侧设有电动滑轨243,第一滑块244与电动滑轨243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244一侧设有加热板245,同时加热板245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246,第二滑块247设置在第一滑块244下方,且第二滑块247一侧设有电动伸缩杆248,同时电动伸缩杆248一端与金属电热刮刀249固定连接,红外探测器242便于实时检测感应霜层位置,从而便于调整加热板245放置位置,加热板245便于对霜层进行加热融化处理,方便金属电热刮刀249剥落霜层,这种方式较为简单,除霜效果较好,便于使用,电动滑轨243、第一滑块244和第二滑块247构成滑动机构,且滑动机构滑动距离小于第一小臂22长度,电动滑轨243工作控制第一滑块244和第二滑块247滑动,第一滑块244滑动便于带动加热板245移动,第二滑块247滑动便于带动电动伸缩杆248和金属电热刮刀249移动,电动伸缩杆248和金属电热刮刀249构成伸缩机构,且伸缩机构伸缩距离小于加热板245长度,电动伸缩杆248做伸缩运动,从而带动金属电热刮刀249做伸缩运动,金属电热刮刀249便于剥落霜层,且金属电热刮刀249剥落霜层效果较好,便于使用,第二大臂25一端与第二连接转轴19转动连接,且第二大臂25另一端通过第五连接转轴26与、转动连接,第二小臂27一端设有第五连接转轴26,且第二小臂27另一端设有第六连接转轴28,收集机构30通过连接件29和第六连接转轴28与第二小臂27转动连接,吸盘架301与连接件29固定连接,且吸盘架301上方设有多个真空吸盘303,吸盘架301通过通气孔302与真空吸盘303固定连接,且真空吸盘303上方设有除霜收集盒304,吸盘架301通过通气孔302与真空吸盘303连接,真空吸盘303吸附固定效果较好,便于放置除霜收集盒304,除霜收集盒304便于收集零碎的和完整的霜层,这种方式较为简单,收集效果较好,便于使用,真空吸盘303设有四个,且真空吸盘303均匀分布在吸盘架301上方,真空吸盘303吸附效果较好,四个真空吸盘303吸附力强,便于更好的吸附固定除霜收集盒304,且不会发生倾斜事故,这种方式较为简单,便于使用。
2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剥落霜层效果好的除霜机器人时,首先将该剥落霜层效果好的除霜机器人通过万向轮3推至使用地点,接通电源,机器人控制器11控制除霜机器人移动,避障传感器2便于实时检测除霜机器人附近是否有障碍物,一旦检测发现前方有障碍物,避障传感器2将信号传递给机器人控制器11,机器人控制器11控制除霜机器人改变移动方向,万向轮3上设有缓冲弹簧4,缓冲弹簧4有效降低缓冲除霜机器人移动时产生的振动和颠簸,这种方式较为简单,缓冲效果较好,便于使用,红外探测器242便于实时检测发现霜层,发现霜层后将信号传回机器人控制器11,机器人控制器11控制第一旋转底座14、第一转动电机15、第一连接转轴16、第一大臂20、第三连接转轴21、第一小臂22和第四连接转轴23移动,将除霜机构24放置于霜层位置,电动滑轨243工作控制第一滑块244和第二滑块247移动,第一滑块244移动便于调整加热板245位置,将加热板245移动至霜层上方,对其进行加热融化处理,温度传感器246便于实时检测加热板245温度,第二滑块247移动便于调整电动伸缩杆248和金属电热刮刀249位置,将金属电热刮刀249移动至霜层下方,电动伸缩杆248带动金属电热刮刀249做伸缩运动,金属电热刮刀249很容易就将加热板245加热融化后的
霜层剥落下来,这种方式较为简单,便于剥落霜层进行除霜,机器人控制器11控制第二旋转底座17、第二转动电机18、第二连接转轴19、第二大臂25、第五连接转轴26、第二小臂27、第六连接转轴28移动,将收集机构30放置于除霜机构24下方,收集机构30通过除霜收集盒304便于收集金属电热刮刀249剥落的霜层,除霜收集盒304底部设有吸盘架301和真空吸盘303,四个真空吸盘303吸附固定效果较好,不会发生除霜收集盒304倾斜事故,这种方式较为简单,剥落霜层效果较好,无需人工进行除霜,大大提高除霜效率,便于使用,除霜机器人长时间工作后,机器人主体6内部产生大量热量,通过控制面板7控制机器人控制器11工作,机器人控制器11控制散热风扇13工作,蓄电池9便于为散热风扇13提供足够的电力,散热风扇13工作将机器人主体6内部多余的热量通过散热孔8排出,这种方式较为简单,散热效果较好,便于使用,有效提高除霜机器人使用寿命,除霜结束,断开电源,将该剥落霜层效果好的除霜机器人通过万向轮3推离使用地点,这就完成整个工作,且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的技术。
29.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3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