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生物识别的工业智能机柜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0692发布日期:2022-09-10 01:5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具有生物识别的工业智能机柜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机柜锁,是一种具有生物识别的工业智能机柜锁。


背景技术:

2.目前,通信机房、基站大多采用无人值守,智能门禁系统作为重要管理手段之一,已成为机房、基站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的电子锁具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些设备应具有动作灵敏、执行可靠、良好的防潮、防腐性能、有效的监控,并具有足够智能、人性化的开锁方式及功能。平面锁主要应用于通信机房、户外机柜等,随着万物互联的时代,客户对工业智能锁开锁的功能的要求渐渐地提高,新一代识别技术优势愈来愈明显,将逐渐取代机械锁成为锁具行业的新主角。其中,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像、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911252553.5,申请公布日2020.02.28,发明名称“基于生物识别的智能锁”;该智能锁基于生物识别包括触摸屏、指纹模块、相机模块、麦克风模块、扬声器模块、存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微处理器,所述触摸屏用于与外部控制主机建立视频/语音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与外部控制主机建立无线通讯网络连接并从外部控制主机接收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指纹模板,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在指纹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锁芯开锁、以及根据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从外部控制主机接收的开关锁指令控制所述锁芯开关锁。但上述生物识别技术较少应用于工业机柜锁,以及不易模块化生产装配,较难根据需要选择指纹模块、密码模块、人脸模块、刷卡模块其中两种组合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具有生物识别的工业智能机柜锁,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较难模块化生产装配,生物识别技术较少应用于工业机柜锁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一种具有生物识别的工业智能机柜锁,该工业智能机柜锁的锁体底部设有压板,锁体一端的功能模块设有指纹模块和密码模块,指纹模块与密码模块连为一体;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功能模块通过密封圈和自攻螺丝设置于锁体一端基座的模块槽,基座的模块槽底部设有电子盒,手柄设置于锁体另一端基座的手柄槽,手柄的功能模块一端设有依次伸出底部基座和压板的转轴,手柄的另一端设有电子锁组件,电子锁组件通过线路与电子盒的电路连接,压板通过第一沉头螺钉和第二沉头螺钉设置于锁体的手柄一侧基座底部;电子盒通过一端两侧对称设置的板卡扣固定于压板的卡扣孔同时,功能模块的线路通过所述模块槽底部一侧端角处线孔与电子盒连接。从而该工业智能机柜锁的电子盒通过扣合固定于压板,功能模块根据需要更换为以下两种组合亦可,电子锁组件内设有机械弹子锁芯、电机、凸轮和锁舌,电机通过凸轮带动锁舌实现解锁;或者电子锁组件内设有机械弹子锁芯、电磁阀、凸轮和锁舌,电磁阀通过凸轮带动锁舌实现解锁,上述凸轮亦可替换为滑块联
动组件,功能模块通过指纹模块或密码模块开锁后,触发电子锁组件解锁,手柄即可弹出锁体的基座后转动,手柄带动转轴转动,上述机械弹子锁芯便于插入钥匙转动锁芯实现应急开锁。
5.所述电子盒的底部对称设有线卡扣。上述结构便于该工业智能机柜锁的后部线路通过线卡扣固定和整理。
6.所述功能模块呈长方体,功能模块的盖板顶部平面设有触摸式的面板,面板的底部设有背胶,指纹模块通过密封垫固定于盖板内,盖板内的第一线路板通过螺丝固定于盖板内,指纹模块与第一线路板的板孔对齐,第二线路板通过接线端子与第一线路板的端子座连接。从而便于功能模块根据需要组合,及通过线路连接。
7.所述盖板内的密码模块处按键底部分别设有导光区域,按键设有独立灯显。上述结构便于导光区域通过栅栏式结构防止窜光。
8.所述功能模块的指纹模块和密码模块替换为人脸模块和刷卡模块,人脸模块与刷卡模块连为一体。
9.所述功能模块的指纹模块和密码模块替换为密码模块和刷卡模块,密码模块与刷卡模块连为一体。
10.所述锁体呈腰形,锁体一端基座的手柄呈腰形,基座的另一端设有方形凸起的生物解锁区。
1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生产装配方便,模块更换和维修方便,安全性、稳定性和防水效果好,开锁方式多样,锁具集成化程度高;其适合作为具有生物识别的工业智能机柜锁使用,以及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按键。
13.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电子盒与压板为分离状态。
14.图3是图1的功能模块爆炸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图3的盖板后部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图1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18.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19.附图序号及名称:1、功能模块,101、面板,102、背胶,103、盖板,1031、导光区域,104、指纹模块,105、密封垫,106、第一线路板,107、螺丝,108、第二线路板,109、密码模块,110、人脸模块,111、刷卡模块,2、密封圈,3、锁体,301、基座,302、手柄,303、线孔,4、电子盒,401、线卡扣,402、板卡扣,5、自攻螺丝,6、第一沉头螺钉,7、压板,8、第二沉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0.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5所示,该工业智能机柜锁的锁体3呈腰形,锁体一端基座301的手柄302呈腰形,基座的另一端设有方形凸起的生物解锁区。其具体结构如下:该工业智能机柜锁的锁体底部设有压板7,锁体一端的功能模块1设有指纹模块104和密码模块109,指纹模块与密码模块连为一体;功能模块通过密
封圈2和自攻螺丝5设置于锁体一端基座的模块槽,基座的模块槽底部设有电子盒4,手柄设置于锁体另一端基座的手柄槽,手柄的功能模块一端设有依次伸出底部基座和压板的转轴,手柄的另一端设有电子锁组件,电子锁组件通过线路与电子盒的电路连接,压板通过第一沉头螺钉6和第二沉头螺钉8设置于锁体的手柄一侧基座底部;电子盒通过一端两侧对称设置的板卡扣402固定于压板的卡扣孔同时,功能模块的线路通过所述模块槽底部一侧端角处线孔303与电子盒连接,电子盒的底部对称设有线卡扣401。功能模块呈长方体,功能模块的盖板103顶部平面设有触摸式的面板101,面板的底部设有背胶102,指纹模块104通过密封垫105固定于盖板内,盖板内的第一线路板106通过螺丝107固定于盖板内,指纹模块与第一线路板的板孔对齐,第二线路板108通过接线端子与第一线路板的端子座连接。盖板内的密码模块处按键底部分别设有导光区域1031,按键设有独立灯显。
21.如图6所示实施例二,上述功能模块的指纹模块和密码模块替换为人脸模块110和刷卡模块111,人脸模块与刷卡模块连为一体。
22.如图7所示实施例三,上述功能模块的指纹模块和密码模块替换为密码模块和刷卡模块,密码模块与刷卡模块连为一体。
23.根据上述结构特点,该工业智能机柜锁采用电子锁和生物识别控制模块组合,功能模块的指纹模块、密码模块、人脸模块或刷卡模块开锁后,触发电子锁组件内电机通过凸轮带动锁舌解锁,手柄即可弹出锁体的基座后转动,手柄带动转轴转动,手柄操作完成后,按压回基座,手柄即可扣合固定于基座。
24.综上所述,该工业智能机柜锁的功能模块组合方式包括:指纹和密码(ip65)、刷卡和密码(ip65)、人脸和刷卡两两组合,只需更换模块便即可实现不同组合功能,从而装配便利,个体独立防护,防水性能优越。功能模块的面板采用触摸式,按键设有独立灯显,盖板内部导光区域处采用栅栏式结构,防止窜光。该工业智能机柜锁的背面采用卡扣式和插拔式结合的电子盒,压板固定后电子盒插入压板扣位,再进行插线,从而维修便捷、理线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