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3410发布日期:2022-08-20 00:0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3.目前,在泡棉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分切机对生产完毕的泡棉进行,但是现有的部分分切机分切侧边时,颗粒状异物较多,同时在分条的过程中泡棉侧边挤压粉尘和颗粒,导致灰尘或异物掉落在产品主体与撕手膜之间,降低产品的合格率,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去除底膜表面和底部的异物,提高良品率,减少资源浪费的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部分分切机分切侧边颗粒状异物较多,同时在分条的过程中泡棉侧边挤压粉尘和颗粒,导致灰尘或异物掉落在产品主体与撕手膜之间,降低产品的合格率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收卷辊,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导向组件和除尘组件,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
6.为了达到可以对收卷辊放置的底膜进行导向,放置底膜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褶皱,影响产品生产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二电机、转动管、底杆、第一移动块和导向辊,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导向辊。
7.为了达到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的位置进行调节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导向辊远离第一移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8.为了达到可以对底膜进行全方面除尘作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的一侧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一竖板的内部均开有调节槽。
9.为了达到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二收卷辊进行拆装,提高底膜更换速度的效果,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远离套管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收卷辊。
10.为了达到顶杆进入卡槽的内部,进而使得套管的转动可以带动传动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收卷辊的转动可以保持稳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顶杆。
11.为了达到可以对底膜进行全方位的除尘作业,使得底膜的底部和顶部保持洁净,进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良品率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除尘组件包括连接杆、立板、第一螺栓、侧块和粘尘辊,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立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侧块,所述侧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粘尘辊。
12.为了达到底膜、泡面和双面胶可以紧密贴合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立板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螺栓配合使用的螺孔,所述第一竖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压紧辊,所述第二调节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压紧辊。
13.为了达到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压分切刀和第二压分切刀进行调节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竖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三调节块和第四调节块。
14.为了达到在第一分切刀和第二分切刀的作用下,可以对产品进行分切作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三调节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分切刀,所述第四调节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分切刀。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该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通过设置导向组件,在底膜开始使用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转动管转动,转动管带动底杆运动,进而在底杆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移动块运动,第一移动块带动导向辊运动,进而在导向辊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底膜通过导向辊的底部时,可以对底膜的运动方向进行控制,同时使得底膜不会出现褶皱,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通过设置除尘组件,在底膜通过导向辊底部后,工作人员根据底膜所在位置,将连接杆放入调节槽的内部,然后转动第一螺栓,使得第一螺栓进入螺孔的内部,使得连接杆可以被紧紧的固定在调节槽的内部,同时使得底膜通过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处粘尘辊的底部,然后再对第一竖板处的粘尘辊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底膜通过其顶部,从而可以对底膜进行全方位的除尘作业,使得底膜的顶部和底部不会粘附灰尘或异物,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解决了现有的部分分切机分切侧边时,颗粒状异物较多,同时在分条的过程中泡棉侧边挤压粉尘和颗粒,导致灰尘或异物掉落在产品主体与撕手膜之间,降低产品合格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向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杆与第二收卷辊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除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工作台;2、第一固定板;3、第一电机;4、第一收卷辊;5、导向组件;51、第二固定板;52、第三固定板;53、第二电机;54、转动管;55、底杆;56、第一移动块;57、导向辊;6、第一竖板;7、除尘组件;71、连接杆;72、立板;73、第一螺栓;74、侧块;75、粘尘辊;8、第二竖板;9、第二移动块;10、固定杆;11、滑槽;12、滑块;13、侧板;14、第二螺栓;15、传动杆;16、套管;17、调节管;18、第二收卷辊;19、卡槽;20、顶杆;21、螺孔;22、调节槽;23、第一转动杆;24、第一调节块;25、第一压紧辊;26、第二调节块;27、第二压紧辊;28、第二转动杆;29、第三调节块;30、第一分切刀;31、第四调节块;32、第二分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条机底膜除尘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第一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收卷辊4,工作台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导向组件5和除尘组件7,工作台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6和第二竖板8。
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组件5,在底膜开始使用时,启动第二电机53,第二电机53带动转动管54转动,转动管54带动底杆55运动,进而在底杆55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移动块56运动,第一移动块56带动导向辊57运动,进而在导向辊57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底膜通过导向辊57的底部时,可以对底膜的运动方向进行控制,同时使得底膜不会出现褶皱,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通过设置除尘组件7,在底膜通过导向辊57底部后,工作人员根据底膜所在位置,将连接杆71放入调节槽22的内部,然后转动第一螺栓73,使得第一螺栓73进入螺孔21的内部,使得连接杆71可以被紧紧的固定在调节槽22的内部,同时使得底膜通过第二固定板51和第三固定板52处粘尘辊75的底部,然后再对第一竖板6处的粘尘辊75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底膜通过其顶部,从而可以对底膜进行全方位的除尘作业,使得底膜的顶部和底部不会粘附灰尘或异物,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解决了现有的部分分切机分切侧边时,颗粒状异物较多,同时在分条的过程中泡棉侧边挤压粉尘和颗粒,导致灰尘或异物掉落在产品主体与撕手膜之间,降低产品合格率的问题。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向组件5包括第二固定板51、第三固定板52、第二电机53、转动管54、底杆55、第一移动块56和导向辊57,工作台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
接有第二固定板51和第三固定板52,第三固定板5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3,第二电机5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管54,转动管5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底杆55,底杆5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块56,第一移动块5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导向辊57。
28.在本实施例中:启动第二电机53,第二电机53带动转动管54转动,进而转动管54带动底杆55运动,从而在底杆55的作用下,使得第一移动块56运动,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导向辊57的位置进行调节。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向辊57远离第一移动块5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块9,第二固定板5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第一移动块56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2,第三固定板52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12配合使用的滑槽11。
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滑槽11和滑块12,在启动第二电机53时,第一移动块56带动导向辊57运动,导向辊57的运动带动滑块12在滑槽11的内部滑动,进而使得导向辊57的运动保持稳定。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二固定板51和第三固定板52的一侧均设置有侧板13,侧板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14,第二固定板51、第三固定板52和第一竖板6的内部均开有调节槽22。
3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螺栓14,转动第二螺栓14,使得第二螺栓14脱离第三固定板52和侧板13的内部,便于工作人员对侧板13进行拆装。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侧板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5,传动杆1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管16,套管16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管17,调节管17远离套管1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收卷辊18。
34.在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第二收卷辊18进行拆装时,转动调节管17,调节管17带动套管16运动,进而使得套管16可以脱离传动杆15的外侧,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二收卷辊18进行拆装和更换。
3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套管16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9,传动杆1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顶杆20。
3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顶杆20,顶杆20进入卡槽19内部后,套管16的转动可以带动传动杆15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收卷辊18的转动可以保持稳定。
3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除尘组件7包括连接杆71、立板72、第一螺栓73、侧块74和粘尘辊75,调节槽2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71,连接杆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立板72,立板7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73,立板72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侧块74,侧块7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粘尘辊75。
3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除尘组件7,在底膜通过导向辊57底部后,根据底膜的位置将连接杆71放入调节槽22的内部,然后转动第一螺栓73,使得第一螺栓73进入立板72和螺孔21的内部,进而可以对粘尘辊75的位置进行调节。
3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立板72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螺栓73配合使用的螺孔21,第一竖板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3,第一转动杆23的外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块24和第二调节块26,第一调节块2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压紧辊25,第二调节块2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压紧辊27。
4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压紧辊25和第二压紧辊27,转动第一转动杆23,进而
可以对第一压紧辊25和第二压紧辊27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第一压紧辊25与第二压紧辊27可以对底膜、双面胶和泡棉进行压紧作业。
4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二竖板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8,第二转动杆28的外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三调节块29和第四调节块31。
42.在本实施例中:在底膜、双面胶和泡棉压紧完成后,转动第二转动杆28,第二转动杆28带动第三调节块29和第四调节块31运动,进而可以对产品进行切条作业。
4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三调节块29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分切刀30,第四调节块3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分切刀32。
44.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分切刀30和第二分切刀32的作用下,使得产品可以完成分条作业。
45.工作原理:首先,将本装置放置稳定,然后将底膜通过第一收卷辊4进行放置,然后根据产品生产的实际需要,对导向组件5进行调节,启动第二电机53,第二电机53带动转动管54转动,进而转动管54带动底杆55运动,从而在底杆55的作用下,使得第一移动块56运动,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导向辊57的位置进行调节,在导向辊57时,导向辊57的运动带动滑块12在滑槽11的内部滑动,进而使得导向辊57的运动保持稳定,然后将粘尘膜放置在第二收卷辊18的外侧,对第二收卷辊18完成安装,对除尘组件7进行调节,在底膜通过导向辊57底部后,工作人员根据底膜所在位置,将连接杆71放入调节槽22的内部,然后转动第一螺栓73,使得第一螺栓73进入螺孔21的内部,使得连接杆71可以被紧紧的固定在调节槽22的内部,同时使得底膜通过第二固定板51和第三固定板52处粘尘辊75的底部,然后再对第一竖板6处的粘尘辊75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底膜通过其顶部,从而可以对底膜进行全方位的除尘作业,在底膜完成除尘作业后,转动第一转动杆23,进而可以对第一压紧辊25和第二压紧辊27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第一压紧辊25与第二压紧辊27可以对底膜、双面胶和泡棉进行压紧作业,在底膜、双面胶和泡棉压紧完成后,转动第二转动杆28,第二转动杆28带动第三调节块29和第四调节块31运动,进而可以对产品进行切条作业,工作人员需要对第二收卷辊18进行拆装时,转动调节管17,调节管17带动套管16运动,进而使得套管16可以脱离传动杆15的外侧,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二收卷辊18进行拆装和更换。
4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