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吊弦安装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67999发布日期:2022-08-17 08:5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吊弦安装扳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吊弦安装扳手,属于铁路检修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日常接触网维修作业中,更换吊弦是比较常见的作业,工区现配备的工具安装吊弦时需要用一把力矩扳手(紧固吊弦螺栓力矩),一把棘轮扳手(固定吊弦螺杆),一把平口螺丝刀(锁固锁片),使用工具繁多。按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要求:吊弦线鼻子与接触线、承力索夹角需保持30
°
—45
°
,且吊环需与接触线、承力索垂直。但是在紧固吊弦螺栓时线鼻子与吊环随着力矩扳手的拧动而活动,作业人员需随时调整线鼻子和吊环的角度,作业过程比较繁琐,作业效率低。
3.因此,亟需出现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多功能吊弦安装扳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功能吊弦安装扳手,仅需一把扳手即可实现吊弦线鼻子与接触线、承力索夹角控制在30
°‑
45
°
,同时保持吊环与接触线、承力索垂直,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工具(棘轮、螺丝刀)的使用数量,减化了安装吊弦的程序,提高了作业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功能吊弦安装扳手,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握柄1,握柄1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线鼻子、六角螺栓11、吊环位置的定位机构2,握柄1另一端设有平口螺丝刀3,定位机构2包括水平面板16,水平面板16中间位置设有梅花套筒4,梅花套筒4套于六角螺栓11外部并能限制六角螺栓11转动,梅花套筒4正下方设有用于卡住承力索吊环12的承力索吊环固定件6,梅花套筒4正上方设有用于卡住接触线吊环13的接触线吊环固定件7,承力索吊环固定件6与接触线吊环固定件7之间设有用于卡住接触线线鼻子14的接触线线鼻子固定件8、用于卡住承力索线鼻子15的承力索线鼻子固定件9,接触线线鼻子固定件8位于接触线吊环固定件7右下方,承力索线鼻子固定件9位于承力索吊环固定件6右上方;
7.优选的,所述梅花套筒4为中空结构且一端敞口,梅花套筒4内部设定有十二角孔5;
8.优选的,所述承力索吊环固定件6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承力索吊环挡板6-1,两个承力索吊环挡板6-1间距为1.4-1.5厘米;
9.优选的,所述接触线吊环固定件7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接触线吊环挡板7-1,两个接触线吊环挡板7-1间距为1.1-1.3厘米;
10.优选的,所述接触线线鼻子固定件8包括两个接触线线鼻子挡板8-1,两个接触线线鼻子挡板8-1间距为0.9-1厘米;
11.优选的,所述承力索线鼻子固定件9包括两个承力索线鼻子挡板9-1,两个承力索线鼻子挡板9-1间距为1-1.2厘米;
12.优选的,所述握柄1外部套设有绝缘防滑套10。
13.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吊弦安装扳手结构设计巧妙,在握柄一端设置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在安装吊弦时可以固定螺栓、线鼻子、吊环,使其达到技术标准,握柄另一端是平口螺丝刀,用于锁固固定片,本实用新型的扳手的使用减少了工具(棘轮、螺丝刀)的使用数量,减化了安装吊弦的程序,提高了作业效率,使用多功能吊弦安装扳手吊弦线夹用时5分钟左右,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同时能保证安装完成后承力索线鼻子与承力索之间的夹角、接触线线鼻子与接触线之间的夹角均为30
°‑
45
°
,保证承力索与承力索吊环相垂直,保证接触线与接触线吊环相垂直,满足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要求。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吊弦安装扳手的立体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吊弦安装扳手的平面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吊弦安装扳手的使用状态图;
17.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18.图5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19.图6是图4转动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图5转动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是承力索、接触线、吊具的布局图;
22.图9是图8中a处局部放大图;
23.图10是图8中b处局部放大图;
24.图中:1、握柄;2、定位机构; 3、平口螺丝刀;4、梅花套筒;5、十二角孔;6、承力索吊环固定件;6-1、承力索吊环挡板;7、接触线吊环固定件;7-1、接触线吊环挡板;8、接触线线鼻子固定件;8-1、接触线线鼻子挡板;9、承力索线鼻子固定件;9-1、承力索线鼻子挡板;10、绝缘防滑套;11、六角螺栓;12、承力索吊环;13、接触线吊环;14、接触线线鼻子;15、承力索线鼻子;16、水平面板;17、吊弦;18、承力索;19、接触线;20、固定片;21、承力索线夹;22、接触线线夹。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0027] 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吊弦安装扳手,请参阅图1-图10,包括握柄1,握柄1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线鼻子、六角螺栓11、吊环位置的定位机构2,握柄1另一端设有平口螺丝刀3,定位机构2包括水平面板16,水平面板16中间位置设有梅花套筒4,梅花套筒4套于六角螺栓11外部并能限制六角螺栓11转动,梅花套筒4正下方设有用于卡住承力索吊环12的承力索吊环固定件6,梅花套筒4正上方设有用于卡住接触线吊环13的接触线吊环固定件7,承力索吊环固定件6与接触线吊环固定件7之间设有用于卡住接触线线鼻子14的接触线线鼻子固
定件8、用于卡住承力索线鼻子15的承力索线鼻子固定件9,接触线线鼻子固定件8位于接触线吊环固定件7右下方,承力索线鼻子固定件9位于承力索吊环固定件6右上方。
[0028]
梅花套筒4的具体结构:梅花套筒4为中空结构且一端敞口,梅花套筒4内部设定有十二角孔5。
[0029]
承力索吊环固定件6的具体结构:承力索吊环固定件6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承力索吊环挡板6-1,两个承力索吊环挡板6-1间距为1.4-1.5厘米。
[0030]
接触线吊环固定件7的具体结构:接触线吊环固定件7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接触线吊环挡板7-1,两个接触线吊环挡板7-1间距为1.1-1.3厘米。
[0031]
接触线线鼻子固定件8的具体结构:接触线线鼻子固定件8包括两个接触线线鼻子挡板8-1,两个接触线线鼻子挡板8-1间距为0.9-1厘米。
[0032]
承力索线鼻子固定件9的具体结构:承力索线鼻子固定件9包括两个承力索线鼻子挡板9-1,两个承力索线鼻子挡板9-1间距为1-1.2厘米;
[0033]
为了提高安全系数、防止扳手使用时掉落,握柄1外部套设有绝缘防滑套10。
[0034]
安装过程分为承力索部分安装、接触线部分安装。安装过程如下:
[0035]
承力索部分:运用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吊弦安装扳手,对承力索部分吊弦进行固定,具体为:将承力索线夹21挂设于承力索18上,将六角螺栓11插于承力索18上,将扳手的梅花套筒4套装于六角螺栓11上,同时将承力索线鼻子15设于两个承力索线鼻子挡板9-1之间,扳手处于垂直位置,从而将承力索线鼻子15与承力索18之间的夹角控制在30
°‑
45
°
,同时保证承力索18与承力索吊环12相垂直,将螺母旋紧于六角螺栓11上,然后通过平口螺丝刀3翻转固定片20,从而将螺母紧固于当前位置,最后取下扳手即可。
[0036]
接触线部分:运用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吊弦安装扳手,对接触线部分吊弦进行固定,具体为:将接触线线夹22卡于接触线19的卡槽上,将六角螺栓11插于接触线19上,将扳手的梅花套筒4套装于六角螺栓11上,同时将接触线线鼻子14设于两个接触线线鼻子挡板8-1之间,扳手处于垂直位置,从而将接触线线鼻子14与接触线19之间的夹角控制在30
°‑
45
°
,同时保证接触线19与接触线吊环13相垂直,将螺母旋紧于六角螺栓11上,然后通过平口螺丝刀3翻转固定片20,从而将螺母紧固于当前位置,最后取下扳手即可。
[003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