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链锁。
背景技术:2.目前,拉链锁在箱包中得到普遍运用,但是,一些箱包拉链锁在解锁过程中容易出现卡顿的现象,且随着使用的时间增加,其解锁的可靠性将大大降低。
3.例如,申请号为201310038593.6,拉链密码锁包括有锁壳,以及安设于锁壳内的锁芯机构和锁钩机构,锁壳内设有供锁芯机构定位装配的锁芯容置腔和供锁钩机构定位装配的锁钩容置腔,锁芯机构包括有密码轮锁机构,密码轮锁机构包括滑板以及若干密码轮组件,密码轮组件包括有转动联动连接的密码轮和内轮,滑板与各密码轮组件的内轮配合,所述锁钩机构包括锁钩本体和开锁件,滑板与开锁件联动。滑板与连杆之间经转动块联动,从而实现密码轮锁机构与锁钩机构联动构成密码轮锁机构对锁钩机构的解锁和闭锁控制。
4.在解锁过程中,当密码输入正确时,通过弹簧驱动滑板移动,使得滑板上的锁止凸起插入对应内轮的解锁槽中,从而拨动块拨动转动块转动,使在转动块上第一联动指与第二联动指之间的间隔腔与开锁件的连杆位置对应时,开锁件的连杆可并推入间隔腔内,使锁钩本体推离锁孔构成拉链密码锁的解锁。
5.但是,当滑板受较大的阻力、摩擦力时,或者弹簧的弹力减弱无法提供足够的解锁弹力时,则滑块将无法移动到开锁位置,导致出现不能开锁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更为可靠的拉链锁。
技术实现要素: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锁,以优化现有的拉链锁开锁不可靠的问题,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7.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锁,包括:锁壳;设置于锁壳内的密码锁机构以及锁钩机构;其中,密码锁机构包括活动板以及若干密码轮组件,锁钩机构包括推制和能够与拉链片进行锁合的锁钩本体;所述锁钩本体与所述活动板之间设置有离合件。
9.当拉链锁处于上锁状态时,密码轮组件能够阻止活动板的移动,活动板能够通过离合件来阻止锁钩本体的移动,进而来阻止推制的移动。
10.当拉链锁处于解锁状态时,密码轮组件解除对所述活动板移动的阻止,活动板能够通过离合件来解除对锁钩本体移动的阻止,进而来解除对推制移动的阻止。按压推制,推制能够通过推动锁钩本体移动到解锁位,来推动离合件的移动,进而来推动活动板移动到解锁位,最终实现拉连锁的解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解锁时,通过按压推制,推制联动推动锁钩本体、离合件和活动板移动到解锁位,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通过弹簧推动活动板到解锁位,有效避免了因活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或弹簧的弹性不足而导致活动板移动不到解锁
位,进而导致的解锁失败,本实用新型的解锁过程更为可靠稳定。
11.本实用新型的拉连锁,密码轮组件包括转动联动连接的密码轮以及调码轮,所述锁钩机构包括与锁钩本体一体成型的开锁件;离合件位于开锁件与活动板之间。
12.调码轮上开设有解锁槽,活动板上设置有能够插入解锁槽的解锁凸起。
13.当解锁槽与解锁凸起错开时将阻止活动板的移动,此时拉链锁为上锁状态,此时活动板通过离合件阻止开锁件的移动;通过调整密码轮的数字密码正确,并带动调码轮转动,使得各调码轮上的解锁槽与对应的解锁凸起对齐,此时解除对活动板移动的阻止,进而通过离合件解除对开锁件移动的阻止,使得密码锁处于可解锁状态;按压推制,推制通过推动开锁件滑移,再在通过离合件来推动活动板移动,进而使得解锁凸起插接与解锁槽中,而锁钩本体能够随开锁件的滑移而开锁,解锁过程稳定可靠。
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5.采用此种拉链锁,避免了由于部件磨损后由于活动板阻力增加而造成的开锁故障,解锁过程稳定可靠,拉链锁的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链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链锁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18.图3为图2中a-a面的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面盖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链锁拆除面盖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链锁拆除面盖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码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离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27.1、锁壳;101、底壳;102、面盖;1021、连接槽;1022、连接孔;1023、贯通孔;2、密码锁机构;21、活动板;211、解锁凸起;212、锁定块;22、密码轮组件;221、密码轮;222、调码轮;2221、解锁槽;3、锁钩机构;31、锁钩本体;32、开锁件;321、推制;4、第一复位弹性件;5、调码开关;51、调码板;511、调码定位槽;512、调码定位凸起;52、调码凸起;6、转动块;61、拨动臂;7、分离弹性件;8、啮合齿;9、啮合槽;10、锁芯;1001、驱动柱;11、离合件;111、驱动耳部;1111、驱动槽;12、抵顶部;13、滑柱;131、滑槽;14、复位辅助板;15、第二复位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
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31.实施例
32.参阅图1~图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链锁,包括:锁壳1;设置于锁壳1内的密码锁机构2以及锁钩机构3;锁壳1内设置有安装容腔(图中未标注),用于容置密码锁机构2、锁钩机构3。
33.密码锁机构2包括活动板21以及若干密码轮组件22,密码轮组件22包括转动联动连接的密码轮221以及调码轮222,活动板21与各密码轮组件22的调码轮222配合,锁钩机构3包括推制321、锁钩本体31以及与锁钩本体31一体成型的开锁件32,活动板21与开锁件32之间设置有离合件11。
34.本技术中,密码轮221设置三组,各密码轮组件22沿直线并列排布,调码轮222上开设有解锁槽2221,活动板21上设置有能够插入解锁槽2221的解锁凸起211。
35.密码锁机构2处于不可解锁状态时,则调码轮222上的解锁槽2221与对应的解锁凸起211错开,能够阻止活动板21的移动,进而活动板21能够通过离合件11阻止开锁件32的移动,从而阻止锁钩本体31的移动;当所有密码轮221的数字密码正确时,各调码轮222上的解锁槽2221将与相应的解锁凸起211对齐时,使得解锁凸起211可插入解锁槽2221,也即活动板21能够移动,此时密码锁机构2处于可解锁状态。具体解锁过程是:按压推制321,推制321通过推动开锁件32来推动离合件11移动,进而推动活动板21移动到解锁位,使得解锁凸起211能够插入解锁槽2221,实现解锁。
36.开锁件32沿直线滑动设置于锁壳1内,且开锁件32驱动锁钩本体31滑动以解锁的方向与解锁凸起211插入解锁槽2221的方向相同。
37.由于活动板21通过离合件11与开锁件32实现联动,从而,在机械锁机构处于可解锁状态下,也即活动板21上的解锁凸起211均与对应的解锁槽2221对齐时,推制321推动开锁件32,可通过离合件11联动活动板21移动,从而,在解锁凸起211插入解锁槽2221的同时,开锁件32带动锁钩本体31移动而实现解锁动作,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密码锁机构2输入正确的密码后,可直接通过推制321带动锁钩本体31移动,并通过离合件11联动活动板21进行解锁,避免了部件(例如活动板21)在长时间后摩擦阻力增大或者采用弹簧时由于弹簧弹力失效而导致解锁障碍或失效。
38.参阅图5,锁壳1内设置有第一复位弹性件4,第一复位弹性件4与活动板21连接,用于对活动板21施加弹力,该弹力的方向与解锁凸起211插入解锁槽2221的方向相反。
39.第一复位弹性件4作为活动板21的复位的辅助件,在推制321撤去压力或者推制321未施加推力时,第一复位弹性件4对活动板21施加弹力,使得沿解锁凸起211插接与解锁槽2221方向的反向移动,也即是使得解锁凸起211脱离解锁槽2221,便于实现自动上锁过程。
40.参阅图1、图2、图3、图5、图6,推制321与开锁件32联动连接,推制321凸伸出锁壳1外。
41.通过设置推制321,解锁过程中,由锁壳1外向内推动推制321,使得推制321向锁壳
1内移动,从而带动开锁件32、锁钩本体31、离合件11和活动板21移动,实现解锁过程。
42.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推制321与开锁件32一体形成。
43.一些更优的实施方式中,推制321与开锁件32分体设置,这样能够降低加工难度,而且还便于定位安装推制321和开锁件32。
44.参阅图1、图3、图5、图6、图8,锁壳1内设置有调码开关5,调码开关5包括设置于活动板21下方的调码板51以及调码板51连接的调码凸起52,锁壳1上开设有贯通孔1023,经贯通孔1023能够抵推调码凸起52滑移实现调码;
45.参阅图5、图6,锁壳1内还转动设置有转动块6,转动块6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拨动臂61,其中一拨动臂61能够与调码凸起52相抵,另一个拨动臂61能够与推制321相抵。
46.参阅图1、图4、图5、图6在调码设置时,通过贯通孔1023,由锁壳1外向内抵推调码凸起52,使得调码凸起52带动调码板51移动,进而进而调码,通过设置转动块6,在调码完成后,向锁壳1内按压推制321,从而推制321抵压其中一个拨动臂61,则另一个拨动臂61反向摆动,以抵推调码凸起52向锁壳1外移动,从而调码推动调码开关5移动实现调码开关5自动复位。
47.参阅图8,调码板51上设置有用于容置调码轮222的调码定位槽511,调码轮222与密码轮221之间设置有分离弹性件7,分离弹性件7对调码轮222施加远离密码轮221方向的弹力。
48.通过抵推调码凸起52,使调码板51移动至调码定位槽511位于调码轮222的下方时,分离弹性件7将调码轮222分离,使得调码轮222位于调码定位槽511内,此时调节密码轮221则不会带动调码轮222转动,以进行密码重新设置的过程;在设置密码完成后,调码板51移动,将调码轮222顶出调码定位槽511,则将调码轮222与密码轮221结合,回复密码轮221与调码轮222的联动。
49.进一步地,调码定位槽511的纵向截面呈锥状,便于快速定位调码轮222,以及便于移动调码板51而将调码轮222顶离调码定位槽511。
50.参阅图8,进一步地,调码定位槽511的内壁上设置有调码定位凸起512,在调码轮22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调码定位凸起512配合的配合槽(图中未示出),通过调码定位凸起512与配合槽向配合而将调码轮222定位固定于调码定位槽511中,避免在密码设置的过程中调码轮222发生位置偏移。
51.参阅图3,进一步地,为实现调码轮222与密码轮221之间的联动,在调码轮222、密码轮221相向的面上,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啮合齿8,另一个上设置有啮合槽9,通过啮合齿8与啮合槽9的配合而实现密码轮221与调码轮222之间的同步转动。
52.例如,可将啮合齿8设置在密码轮221上,将啮合槽9设置在调码轮222上;当然,还可以将啮合齿8设置在调码轮222上,将啮合槽9设置在密码轮221轮上;此外,还可以设置为啮合齿8和啮合槽9交替地设置在密码轮221和调码轮222上。
53.参阅图5、图6,锁壳1上还设置有锁芯10,离合件11位于开锁件32与活动板21之间,锁芯10能够驱动离合件11摆动,以使得离合件11能够与活动板21错开,活动板21能够解除对离合件11移动的阻止,离合件11能够解除对锁钩本体31移动的阻止;按压推制321,推制321能够通过推动锁钩本体31移动到解锁位,从而实现拉连锁的解锁。
54.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离合件11设有抵顶部12,活动板21设有锁定块212;上锁状
态时,抵顶部12抵顶锁定块212,以限定离合件11的移动;锁芯10进行解锁时,锁芯10带动离合件11摆动,使得抵顶部12能够与锁定块212错开,从而使得锁钩本体31能够移动到解锁位。
55.作为另一种解锁方式,在锁壳1内还设置锁芯10,当采用钥匙配合锁芯10的方式解锁时,则通过锁芯10转动带动离合件11摆动,使得抵顶部12能够与锁定块212错开,由此离合件11解除了开锁件32的移动障碍,从而使得开锁件32能够自由滑动,以便实现解锁过程。
56.离合件11的设置实现了两种解锁方式的自由切换,当离合件11位于开锁件32和活动板21之间时,则离合件11、开锁件32和活动板21构成一个解锁部分。也即是,当密码锁机构2处于可解锁状态,使得活动板21处于能够活动的状态时,此时开锁件32能够经离合件11抵推活动板21,使得活动板21上的解锁凸起211插入解锁槽2221中而实现解锁过程;而若密码锁机构2处于不可解锁状态,使得活动板21处于锁止状态时,则开锁件32由于收到离合件11以及活动板21的阻挡而无法活动,也即使得拉链锁整体处于上锁状态。
57.当需要锁芯10进行解锁时,锁芯10带动离合件11摆动,使得抵顶部12与锁定块212错开,此时开锁件32不再受离合件11以及活动板21的阻挡,从而能够自由活动,实现拉链锁在采用锁芯10解锁方式下的解锁过程。
58.参阅图4、图5、图6、图9,锁壳1和离合件11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滑柱13,另一个上设置有供滑柱13滑动的滑槽131,滑槽131的设置方向与开锁件32的滑移方向平行。
59.在活动板21为解锁的自由活动状态时,开锁件32能够抵推离合件11沿滑槽131移动而实现解锁过程。
60.例如,将滑柱13设置在离合件11上,锁壳1上设置有供滑柱13滑动的滑槽131。
61.当然,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滑柱13设置在锁壳1上,而将滑槽131开设在离合件11上。
62.进一步地,滑柱13为圆柱状,当然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滑柱13还可以为半球状或者圆锥、圆台状。
63.参阅图5、图6、图9、图10,离合件11还设置有驱动耳部111,驱动耳部111上设置有驱动槽1111,锁芯10上设置有驱动柱1001,驱动柱1001能够沿驱动槽1111滑移,且驱动柱1001能够驱动与驱动槽1111内壁相抵以驱动离合件11来回摆动,使得使得抵顶部12与锁定块212错开或者抵接。
64.转动锁芯10时,锁芯10带动其上的驱动柱1001转动,进而驱动柱1001在驱动槽1111中,抵压驱动槽1111内壁,使得驱动耳部111发生角度转动,也即离合件11能够以滑柱13为转动轴发生角度转动。
65.具体地,在锁芯10解锁时,能够通过驱动柱1001带动离合件11绕其滑柱13的轴线摆动,使得抵顶部12与锁定块212错开,此时,活动板21能够解除对开锁件32的阻挡,开锁件32能够推动离合件11沿滑槽131滑移,同时驱动柱1001在驱动槽1111内滑动,并带动锁钩本体31移动而实现解锁过程。
66.通过锁芯10实现上锁过程中,通过锁芯10转动,带动驱动柱1001转动,进而通过驱动柱1001经驱动耳部111带动离合件11转动,使离合件11摆动至复位状态,此时锁定块212与抵顶部12抵接,由此恢复活动板21对开锁件32的阻挡状态,也即实现拉链锁通过锁芯10上锁过程。
67.参阅图10,锁芯10上还设置有复位辅助板14,复位辅助板14能够与驱动耳部111的外侧相抵以辅助离合件11转动摆回原位。
68.复位辅助板14的设置,能够在离合件11归位的过程中对驱动耳部111提供额外的驱动力,从而使得离合件11的复位可靠,避免出现复位不到位甚至出现卡死无法复位的现象。
69.参阅图5,锁钩本体31设置至少两个,开锁件32与锁钩本体31一一对应设置,对应每一锁钩本体31设置有第二复位弹性件15。
70.通过这样设置,第二复位件对锁钩本体31施加闭锁弹性力,在此弹性力的驱动下作用下,常态下能够将锁钩本体31驱动至闭锁位置;解锁过程中,通过推动推制321,克服该闭锁弹性力后,再联动活动板21的移动,实现锁钩本体31的解锁。
71.参阅图3、图4,进一步地,锁壳1包括底壳101以及面盖102,底壳101以及面盖102形成上述的安装容腔,底壳101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在拉链锁的使用位置处,例如箱包拉链开合位置的侧部。
72.在面盖102上开设有供拉链的拉链片与锁钩本体31连接的连接槽1021,还在面盖102上设置有供锁芯10的锁孔穿出的连接孔1022,该贯通孔1023开设在面盖102上。
73.采用以上方案,在上锁状态下:离合件11位于开锁件32和活动板21之间时,也即是抵顶部12与锁定块212抵接时,解锁槽2221错开对应的解锁凸起211,使得活动板21处于锁止状态,而锁钩本体31位于闭锁位置上。
74.采用密码进行解锁时,通过调整密码轮221,使密码轮221带动调码轮222转动,使得各调码轮222上的解锁槽2221与相应的解锁凸起211对齐,此时,密码锁机构2处于可解锁的状态,接着,向锁壳1内推动推制321,通过推制321推动开锁件32以及锁钩本体31移动,离合件11在开锁件32的推动下带动活动板21移动,此时滑柱13沿滑槽131滑移,驱动柱1001在驱动槽1111内滑动,直到解锁凸起211插接与对应的解锁槽2221中,锁钩本体31移动至解锁位置,实现拉链锁的解锁。
75.采用锁芯10解锁时,将匹配锁芯10的钥匙插入锁芯10中,转动锁芯10,进而通过锁芯10上的驱动柱1001拨动驱动耳部111,以带动离合件11摆动,使得抵顶部12与锁定块212错开,从而解除活动板21通过离合件11对开锁件32的阻挡作用,此时,参考上述,向锁壳1内推动推制321,通过推制321推动开锁件32以及锁钩本体31移动,滑柱13沿滑槽131滑移,驱动柱1001在驱动槽1111内滑动,锁钩本体31移动至解锁位置,实现拉链锁的解锁。
76.在松弛对推制321的按压后,锁钩本体31在第二复位弹性件15的弹力作用下移动复位,也即带动开锁件32以及推制321复位。
77.采用密码解锁的方式后的复位过程中,活动板21在第一复位弹性件4的作用下复位,且离合件11随活动板21的移动而复位。
78.在采用锁芯10解锁的方式后的复位过程中,在锁钩本体31、开锁件32以及推制321复位后,通过锁芯10转动,带动驱动柱1001转动,进而通过驱动柱1001经驱动耳部111带动离合件11转动,使其抵顶部12与活动板21的锁定块212抵接时,由此恢复活动板21与开锁件32的联动,也即回复活动板21对开锁件32的阻挡状态。
7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链锁具有解锁可靠的优点,能够避免部件在长时间后摩擦阻力增大或者采用弹簧时由于弹簧弹力失效而导致解锁障碍,并且实现密码锁
和锁芯10两种方式的解锁和闭锁的功能,使用方式多样,且上锁和解锁方便、可靠。
80.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