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咬合助力外骨骼

文档序号:30893226发布日期:2022-07-26 22:4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口腔咬合助力外骨骼

1.本实用新型涉属于外骨骼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进行口腔咬合助力的外骨骼。


背景技术:

2.外骨骼是一种可穿戴在人体身体外部,并根据人体运动姿态或人脑意念,采用外部能源或便携式能源进行机械助力的主动式机械系统。现有的外骨骼一般作用与人体躯干和四肢,如手臂外骨骼、腰部外骨骼等,应用于负重、辅助运动等方面。
3.人们在进食的时候需要通过开闭下颌关节来咀嚼食物,但由于一些疾病如咬肌萎缩、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使得咬合力大大下降无法完成咬合动作或者咬合力度不够无法完全将食物咀嚼到可以吞咽的程度,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帮助下颌关节即口腔开合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咬合助力外骨骼,用于为穿戴者提供咬合助力。
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口腔咬合助力外骨骼,包括作用在穿戴者下颚的执行机构、穿戴在穿戴者头部对执行机构进行支撑的穿戴部件、以及用于带动执行机构驱使穿戴者下颌关节咬合的弹性蓄能部件;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提供驱动力时,可带动执行机构抵抗蓄能部件的预紧力促使弹性蓄能部件蓄能;所述驱动机构停止驱动力时,弹性蓄能部件释放势能为下颌关节闭合助力。
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执行机构与穿戴者下颚连接,使得所述驱动机构提供驱动力带动执行机构抵抗蓄能部件的预紧力促使弹性蓄能部件蓄能的同时,能够带动穿戴者下颌关节打开。
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执行机构与穿戴部件活动连接,使得执行机构可绕其与穿戴部件的连接处上下翻动。
8.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用于穿戴在下颚部的下颚护板,所述下颚护板通过左右两块连接板与穿戴部件通过转轴连接。
9.作为另一种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穿戴部件上开有斜向的长槽,所述转轴穿于长槽内并可沿长槽滑动。
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蓄能部件为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穿戴部件连接,另一端与执行机构连接。
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拉线以及用于驱动拉线带动执行机构抵抗弹性蓄能部件的预紧力的动力源。
12.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动力源为捏夹;所述捏夹包括底座以及旋转连接在底座上的捏柄;所述执行机构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线管;所述拉线贯穿线管,其一端与执行机构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捏柄上。
1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穿戴部件上设置有定滑轮,所述拉线绕过该定滑轮后与执行
机构连接。
14.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穿戴部件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右两部分穿戴部件可拼合成容纳穿戴者头部的空腔;左右两部分穿戴部件后部开有连接孔,绑缚绳穿过左右两部分穿戴部件上的连接孔将穿戴部件紧固在穿戴者头部。
15.作为一种改进,穿戴部件后部下方有延伸至穿戴者后颈的后护板,还包括穿戴在前颈处的前护板;所述前护板和后护板上开有连接孔,绑缚绳穿过前护板和后护板上的连接孔将前护板和后护板连接。
1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穿戴部件上对应穿戴者耳部位置开有用于暴露穿戴者耳部的镂空。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口腔咬合助力外骨骼,通过弹性蓄能部件的预紧力为穿戴者下颚提供助力,从而提高穿戴者的咬合力。同时利用驱动机构通过外力而并非下颌关节自身的力量对弹性蓄能部件的预紧力进行抵抗,使得穿戴者在自然状态打开下颌关节,不会受到约束,大大增加了使用的舒适性。本技术的口腔咬合助力外骨骼帮助病人咬合和张嘴,给予助力,适应于康复训练、术后恢复等场景,可帮助口腔咬合有问题的人群咀嚼食物。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阴影处为剖视,箭头为部件运动方向示意。
19.图2~图4为多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20.图5为穿戴者下颌关节打开时的示意图,箭头为部件运动方向示意。
21.图6为穿戴者下颌关节咬合时的示意图,箭头为部件运动方向示意。
22.图中标记:1穿戴部件、2执行机构、3弹性蓄能部件、4拉线、5线管、 6定滑轮、7转轴、8捏夹;
23.21下颚护板、22连接板、81底座、82捏柄、101后护板、102前护板、 103连接孔、104连接孔、105镂空、106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5.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咬合助力外骨骼,包括作用在穿戴者下颚的执行机构2、穿戴在穿戴者头部对执行机构2进行支撑的穿戴部件1、以及用于带动执行机构2驱使穿戴者下颌关节咬合的弹性蓄能部件3;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提供驱动力时,可带动执行机构2 抵抗蓄能部件3的预紧力促使弹性蓄能部件3蓄能;所述驱动机构停止驱动力时,弹性蓄能部件3释放势能为下颌关节闭合助力。
26.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机构2与穿戴者下颚连接,使得所述驱动机构提供驱动力带动执行机构2抵抗蓄能部件3的预紧力促使弹性蓄能部件3蓄能的同时,能够带动穿戴者下颌关节打开。
27.本实用新型中,当驱动机构提供驱动力时,首先是让执行机构2抵抗弹性蓄能部件3的预紧力,使得穿戴者下颌关节可以自由打开。其次,也可以让执行机构2在抵抗弹性蓄能
部3件的预紧力同时带动下颌关节打开,此时需要将执行机构2与下颌关节进行连接。而当驱动机构停止提供驱动力时,弹性蓄能部件3释放其蓄积的弹性势能驱使下颌关节闭合,从而实现咬合的助力。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机构2与穿戴部件1活动连接,使得执行机构2可绕其与穿戴部件1的连接处上下翻动。具体地,所述执行机构2 包括用于穿戴在下颚部的下颚护板21,所述下颚护板21通过左右两块连接板22与穿戴部件1通过转轴7连接。下颚护板21的形状最好符合人体工学,使得佩戴更加的舒适。如果需要助力打开下颌关节,那么下颚护板21 则需要与下颚通过形状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连接,让下颚护板21能够在下颌关节打开时候提供助力。
29.为了增加下颚护板21的活动度方便穿戴,所述穿戴部件1上开有斜向的长槽106,所述转轴7穿于长槽106内并可沿长槽106滑动。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蓄能部件3优选为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穿戴部件1连接,另一端与执行机构2连接。当穿戴者下颌关节打开时,拉簧被拉伸开始蓄能,当驱动机构停止提供驱动力时,拉簧释放其蓄积的弹性势能带动执行机构2驱使穿戴者下颌关节闭合,为咬合助力。
31.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拉线4以及用于驱动拉线4带动执行机构抵抗弹性蓄能部件3的预紧力的动力源。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形式的驱动机构,如拉杆等。动力源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本实用新型中并不限制驱动机构,只要能够带动执行机构实现发明目的即可。
32.为了操作方便,本实施例中,动力源选用捏夹8;所述捏夹8包括底座 81以及旋转连接在底座81上的捏柄82;所述执行机构2与底座81之间设置有线管5;所述拉线4贯穿线管5,其一端与执行机构2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捏柄82上。线管5两端设置有线管锁头分别与捏柄82和执行机构2 连接,能够有效保护线管5端头并让拉线4拉动更加顺滑。操作者只需要按压捏柄82即可带动拉线4回收从而带动执行机构2。拉线4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钢丝、编织带等等。
33.为了改善下颚护板21的受力方向与受力点从而达到更好的受力效果,穿戴部件1上设置有定滑轮6,所述拉线4绕过该定滑轮6后与执行机构2 连接。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穿戴部件1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右两部分穿戴部件1可拼合成容纳穿戴者头部的空腔;左右两部分穿戴部件1后部开有连接孔103,绑缚绳(图中未示出)穿过左右两部分穿戴部件1上的连接孔 103将穿戴部件1紧固在穿戴者头部。为了让穿戴更加的稳固,穿戴部件1 后部下方有延伸至穿戴者后颈的后护板101,还包括穿戴在前颈处的前护板 102;所述前护板102和后护板101上开有连接孔104,绑缚绳穿过前护板 102和后护板101上的连接孔104将前护板102和后护板101连接。
35.为了佩戴的舒适性,所述穿戴部件1上对应穿戴者耳部位置开有用于暴露穿戴者耳部的镂空105。
36.图5展示了穿戴者下颌关节打开时的示意图,箭头为部件运动方向示意。穿戴者需要打开下颌关节时,按压捏柄82拉动拉线4,拉线4带动执行机构2向后方运动,使得穿戴者的下颌关节打开。同时拉簧被拉伸开始蓄能。
37.图6展示了穿戴者下颌关节咬合时的示意图,箭头为部件运动方向示意。穿戴者需
要闭合下颌关节产生咬合力时,松开捏柄82,执行机构2在拉簧的作用力下向前运动,带动下颌关节闭合,同时拉动拉线4使其绷紧。
38.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