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电动侧开门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7541发布日期:2022-09-14 10:3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汽车电动侧开门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侧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电动侧开门驱动器。


背景技术:

2.汽车侧门电动开启系统又称汽车电动门,一般简称为电动门,是通过安装在汽车车门上的开门驱动器、电吸门锁、雷达、ecu等零件组合,对汽车车门进行电动开启,不需要手动推拉,即可完成车门开启和关闭;
3.而现有用于汽车侧门电动开启系统中所用到的驱动器,一般都由电机和丝杆组合而成,依靠电机带动丝杆的螺杆转动,然后丝杆的滑块能够相对于螺杆位移,再将丝杆的滑块连接到汽车车身上,或者在滑块上增加一推杆,再由推杆连接到汽车车身上,从而实现侧门的电动启闭;
4.而在现有的方案中,电机与丝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电机的输出轴直接与丝杆固定连接;第二种:电机通过减速齿轮组等部件实现与丝杆的传动连接;而在上述两种连接方式中,电机与丝杆的中心轴是同一轴线或者是相平行的;如专利号为zl201721730347.7的中国专利中便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包括外壳、电机、减速箱、双向超越离合器和丝杠组件,外壳为中空套筒形结构体,在外壳的轴向一端上定位连接有第一连接球头,第一连接球头还连接于汽车的a部位上;电机、减速箱和双向超越离合器皆分别内置于外壳中,且减速箱的输入轴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定位连接,减速箱的输出轴与双向超越离合器的主动轮轴啮合连接;丝杠组件具有一沿外壳轴向延伸的丝杠和一滑设于丝杠上的螺母,丝杠的一轴端与双向超越离合器的从动轮轴啮合连接,螺母上一体连接有第二连接球头,且第二连接球头还连接于汽车的车门上;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不仅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还能够提升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噪音”;
5.在上述专利中所提及的汽车车门的驱动机构,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按照现有驱动器的电机与丝杆连接方式,当遇到车门开闭过程中电机意外断电,车门无法做到悬停,进而导致车门不自主的关闭很有可能便会造成安全事故;第二、电机和丝杆在同一轴线上会导致整个驱动器的长度过长,进而使得能够适用的车型很少;第三、电机和丝杆之间依靠减速齿轮组实现传动,若想达到所需的传动比,则需要多级传动才能实现,这便会进一步增大驱动器的体积。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汽车电动侧门驱动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汽车电动侧开门驱动器。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汽车电动侧开门驱动器,包括:
8.壳体,其安装在汽车侧门上;
9.电机组件,其包括一伸入至所述壳体内的输出轴;
10.丝杆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且包括螺杆和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滑块,所述螺杆与所述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11.推杆,其可移动穿设在所述的壳体上,所述推杆其中一端位于所述的壳体内并与所述的滑块相连接,另一端伸出至所述的壳体外;
12.所述输出轴与螺杆两者的中心轴相垂直;
13.所述螺杆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的输入端上套设有蜗轮,所述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电机组件通过蜗轮与蜗杆的配合以实现驱动所述的螺杆转动;
14.所述螺杆的输入端朝着远离输出端的一侧延伸形成阻尼部,所述的阻尼部上配合设置有一阻尼器组件。
15.进一步,所述阻尼器组件包括一阻尼器外壳,所述阻尼器外壳内固定若干个卡环,且相邻的两个卡环之间还夹设有一齿纹垫片和至少两个摩擦片,所述的摩擦片紧密贴合在齿纹垫片的两侧,所述齿纹垫片的中心与所述的阻尼部相啮合,所述阻尼器外壳内螺纹固定有一阻尼器盖,靠近所述阻尼器盖的卡环与阻尼器盖之间还设置有一波形弹簧。
16.再进一步,所述螺杆的输入端及延伸出的阻尼部上皆开设有花键,所述的蜗轮和齿纹垫片皆通过与所述花键的啮合,以实现连接在所述的螺杆上。
17.进一步,所述壳体由传动固定座和驱动固定座组成,所述螺杆、导向杆和推杆皆穿设在所述的传动固定座内,所述推杆的其中一端穿过所述的驱动固定座以实现伸出至壳体外,且所述螺杆的输入端伸入至所述的驱动固定座内,所述电机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固定座的下方,且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亦伸入至所述的驱动固定座内,所述蜗杆和蜗轮皆位于所述的驱动固定座内。
18.进一步,所述阻尼器组件位于所述的驱动固定座内,且所述驱动固定座上设置有一可拆卸的调节盖。
19.再进一步,将所述调节盖取下,所述的阻尼器组件从所述驱动固定座内露出,便可对所述的阻尼器组件进行调节。
20.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还穿设有一导向杆,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一轴套,所述轴套可滑动套设在所述的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与螺杆两者的中心轴相平行。
21.进一步,所述螺杆、推杆和导向杆三者的中心轴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输出轴的中心轴平行于该平面,且与所述螺杆、推杆和导向杆的中心轴相垂直。
22.进一步,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推杆伸出的通孔,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的通孔处还设置有波纹密封管,所述波纹密封管的其中一端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内侧,并将所述的通孔完全覆盖,所述波纹密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推杆伸出至壳体外的一端上。
23.进一步,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外壳和电机,所述的电机外壳内位于所述电机的下方还依次设置有软胶支架、pcb板和后盖,所述pcb板固定夹设在所述的软胶支架和后盖之间,所述pcb板与所述的电机相电连,且所述电机组件还包括一电线,所述电线的其中一端穿过电机外壳和后盖与所述的pcb板相电连,另一端设置有电插接件。
24.进一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其中一端伸入至所述的壳体内用以驱动所述的螺杆,另一端朝所述的电机外壳内延伸,并固定套设有一永磁体,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永磁体的霍尔元件。
25.进一步,所述推杆伸出至所述壳体外的一端上,可转动连接有一用于与汽车车身
连接的安装支架。
26.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方式:电机驱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通过花键联接带动螺杆同步旋转运动,螺杆与滑块通过螺纹方式匹配,螺杆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滑块的直线运动并产生轴向力,此轴向力同时作用到推杆上使其同步直线运动,推杆通过直线运动将轴向力作用到安装支架与汽车车身的连接处,此时车身本体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并沿驱动器作用到车门上,由于该反作用力不穿过车门的旋转中心,因而与车门旋转中心之间存在力臂,故会产生旋转力矩,已驱动车门自动打开或关闭。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8.1、电机输出轴与螺杆的中心轴相互垂直,且两者之间依靠蜗轮蜗杆的配合实现传动,并且依靠蜗轮蜗杆传动的自锁特性,能够实现车门在启闭时即使电机失电也能实现悬停,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由于设置了阻尼器组件,能够进一步增加车门悬停功能的稳定性;
29.2、阻尼器组件设置在螺杆上的阻尼部,因此阻尼器组件与蜗轮蜗杆结构相邻近,而车门悬停时起作用的也主要是这两处结构,两者相邻能够进一步增加车门悬停时的稳定性;
30.3、电机输出轴与螺杆的中心轴相互垂直,相较于原有电机与螺杆处于同一轴线上的设计,明显减小了驱动器的长度,且由于输出轴与螺杆之间依靠蜗轮蜗杆实现传动,其传动比较大且结构紧凑,进一步缩小了驱动器的体积,从而使得本驱动器可以适用于多种型号的车门;
31.4、在壳体上用于通过推杆的通孔处设置有波纹密封管,能够有效阻止灰尘、碎石等进入壳体内,从而避免影响丝杆的正常运行,且在推杆移动的过程中波纹密封管能够随之伸缩,从而避免使用一段时间后,密封组件从推杆上脱落;
32.5、电机组件内,位于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上还固定有永磁体,pcb板上还对应设置有感应永磁体的霍尔元件,从而实现感应电机输出轴转动参数,反馈给汽车总电控系统,以更好地控制车门的启闭。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3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3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组件爆炸示意图。
3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组件剖视图。
39.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组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1.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出现了术语上、中、下、顶端、一端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以便于理解,而不是用于定义任何方向或顺序上的限制。
42.实施例
43.结合图1至7所示一种新型汽车电动侧开门驱动器,包括壳体1、电机组件2、丝杆组件和推杆6,所述壳体1能够安装在汽车侧门上;所述电机组件2包括一伸入至所述壳体1内的输出轴3;所述丝杆组件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内,且包括螺杆4和螺纹连接在螺杆4上的滑块5,所述螺杆4与所述的输出轴3传动连接;所述推杆6可移动穿设在所述的壳体1上,所述推杆6其中一端位于所述的壳体1内并与所述的滑块5相连接,另一端伸出至所述的壳体1外;所述输出轴3与螺杆4两者的中心轴相垂直;所述螺杆4包括输入端7和输出端8,所述的输入端7上套设有蜗轮9,所述的输出轴3上固定连接有蜗杆10,所述电机组件2通过蜗轮9与蜗杆10的配合以实现驱动所述的螺杆4转动;所述螺杆4的输入端7朝着远离输出端8的一侧延伸形成阻尼部11,所述的阻尼部11上配合设置有一阻尼器组件12。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器组件12包括一阻尼器外壳13,所述阻尼器外壳13内固定若干个卡环14,且相邻的两个卡环14之间还夹设有一齿纹垫片15和至少两个摩擦片16,所述的摩擦片16紧密贴合在齿纹垫片15的两侧,所述齿纹垫片15的中心与所述的阻尼部11相啮合,所述阻尼器外壳13内螺纹固定有一阻尼器盖17,靠近所述阻尼器盖17的卡环14与阻尼器盖17之间还设置有一波形弹簧18。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杆4的输入端7及延伸出的阻尼部11上皆开设有花键19,所述的蜗轮9和齿纹垫片15皆通过与所述花键19的啮合,以实现连接在所述的螺杆4上。
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由传动固定座20和驱动固定座21组成,所述螺杆4、导向杆23和推杆6皆穿设在所述的传动固定座20内,所述推杆6的其中一端穿过所述的驱动固定座21以实现伸出至壳体1外,且所述螺杆4的输入端7伸入至所述的驱动固定座21内,所述电机组件2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固定座21的下方,且所述电机组件2的输出轴3亦伸入至所述的驱动固定座21内,所述蜗杆10和蜗轮9皆位于所述的驱动固定座21内。
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器组件12位于所述的驱动固定座21内,且所述驱动固定座21上设置有一可拆卸的调节盖22。
48.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调节盖22取下,所述的阻尼器组件12从所述驱动固定座21内露出,便可对所述的阻尼器组件12进行调节。
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还穿设有一导向杆23,所述滑块5上固定连接有一轴套24,所述轴套24可滑动套设在所述的导向杆23上,所述导向杆23与螺杆4两者的中心轴相平行。
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杆4、推杆6和导向杆23三者的中心轴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输出轴3的中心轴平行于该平面,且与所述螺杆4、推杆6和导向杆23的中心轴相垂直。
5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推杆6伸出的通孔,所述壳体1上位于所述的通孔处还设置有波纹密封管25,所述波纹密封管25的其中一端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内侧,并将所述的通孔完全覆盖,所述波纹密封管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推杆6伸出至壳
体1外的一端上。
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组件2包括电机外壳26和电机27,所述的电机外壳26内位于所述电机27的下方还依次设置有软胶支架28、pcb板29和后盖30,所述pcb板29固定夹设在所述的软胶支架28和后盖30之间,所述pcb板29与所述的电机27相电连,且所述电机组件2还包括一电线31,所述电线31的其中一端穿过电机外壳26和后盖30与所述的pcb板29相电连,另一端设置有电插接件32。
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27的输出轴3的其中一端伸入至所述的壳体1内用以驱动所述的螺杆4,另一端朝所述的电机外壳26内延伸,并固定套设有一永磁体33,所述pcb板29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永磁体33的霍尔元件。
5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杆6伸出至所述壳体1外的一端上,可转动连接有一用于与汽车车身连接的安装支架34。
55.本实施例的驱动方式:电机27驱动蜗杆10带动蜗轮9转动,蜗轮9通过花键19联接带动螺杆4同步旋转运动,螺杆4与滑块5通过螺纹方式匹配,螺杆4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滑块5的直线运动并产生轴向力,此轴向力同时作用到推杆6上使其同步直线运动,推杆6通过直线运动将轴向力作用到安装支架34与汽车车身的连接处,此时车身本体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并沿驱动器作用到车门上,由于该反作用力不穿过车门的旋转中心,因而与车门旋转中心之间存在力臂,故会产生旋转力矩,已驱动车门自动打开或关闭。
56.本实施例的电机27失电时:当车门在启闭过程中电机27意外失电,由于蜗轮9蜗杆10结构具有自锁功能,其能阻止螺杆4的转动趋向,并且由于螺杆4上还连接有阻尼器组件12,能够进一步阻止螺杆4的转动,从而确保电机27失电的情况下,推杆6也不会自主收回,车门能够悬停。
57.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车门能够在电机失电时实现稳定悬停,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驱动器的长度和体积都相对较小,能够适用于各种型号的车门,完备的密封装置则保证了驱动器的寿命,而且本驱动器的控制也更加准确快速。
58.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