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顶块线结构的冲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9940发布日期:2022-11-15 21:4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顶块线结构的冲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bmu载板冲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顶块线结构的冲型模具。


背景技术:

2.bmu(batterymanagementunit),即电池管理组,普遍设置在蓄电池中,用于对对应的电池簇做出工作状态监控、电力配送管理等操作。bmu需要通过多个接线端与外部电力设备连接以实现不同设备间的交互,常见的bmu的接线端有供电接线端、信号接线端、其他控制信号接线端等,在对bmu载板进行加工时,需在bmu载板上开设孔洞用于各个模块的安装与连接。
3.经大量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0920061485.x】,公开号【cn201693600u】,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冲孔模板,包括:冲针板、冲针、冲孔板,所述的冲针板上设置有固定螺孔和冲针孔,冲针穿过冲针孔并与冲针孔紧配合;冲孔板上设置有固定螺孔和与冲针板的冲针位置对应相同的冲孔,冲针板多块拼接为冲针条板,冲孔板多块拼接为冲孔条板。由于可以相互拼接使用,便于冲针板和冲孔板的单个安装对位,对位更加准确,个别冲孔位损坏,便于个别更换,维修费用低,模板小巧,便于制作,库存、运输不易损坏变形。
4.但是,bmu载板进行开孔时,多层板料号在冲型路径上的结构悬空过大,在冲针对bmu载板进行冲孔时因缺少支撑而导致冲孔不干脆,而纯胶(多层板粘合剂)材质塑性较强,从而在成型冲孔内产生胶丝(屑),因此需要一种具有顶块线结构的冲型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顶块线结构的冲型模具,具备避免bmu载板冲孔时成型孔洞中存在胶丝(屑)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模具冲孔时成型的成型孔洞中存在胶丝(屑)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顶块线结构的冲型模具,包括下模板本体、冲针本体和冲型废板,所述下模板本体内开设有刀口,所述刀口外侧的下模板本体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块线本体,所述下模板本体上表面活动放置有bmu载板本体,所述bmu载板本体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环型槽。
7.优选的,所述bmu载板本体上下两端的环型槽内侧为冲型废板,冲型废板上方设有冲针本体。通过在bmu载板本体上方设置冲针本体,从而在进行冲孔加工时,可通过冲针本体对bmu载板本体进行冲孔操作,并将bmu载板本体上的冲型废板从bmu载板本体上切除。
8.优选的,所述冲针本体采用圆柱状结构设计,冲针本体外径尺寸与刀口内径尺寸相匹配。通过将冲针本体外径尺寸设置为与刀口内径尺寸相匹配,从而使冲针本体工作时,可在bmu载板本体上开设有处于刀口尺寸相匹配的孔洞,并将冲型废板顶入刀口内,从而对
冲型废板进行切除。
9.优选的,所述顶块线本体采用环形结构设计,顶块线本体厚度为0.08mm~0.1mm,顶块线本体宽度为0.1mm~0.15mm,顶块线本体外径尺寸与bmu载板本体下表面开设的环型槽外径尺寸相匹配,顶块线本体上表面与bmu载板本体下表面的环型槽内壁顶部接触,顶块线本体内径尺寸与刀口内径尺寸向匹配。通过设置顶块线本体,从而通过顶块线本体对bmu载板本体进行定位和支撑,从而避免了bmu载板本体放置在下模板本体上时,出现较大的冲型路径,从而在进行冲孔操作时,避免冲型废板与bmu载板本体交接处出现位移,继而避免了冲孔不干脆的情况出现。
10.优选的,所述下模板本体上表面与bmu载板本体下表面接触。通过使下模板本体上表面与bmu载板本体下表面接触,从而使bmu载板本体放置时,最大程度的保证bmu载板本体下表面可完全与下模板本体上表面的贴合度。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块线本体,并将顶块线本体固定安装在刀口外侧的下模板本体上表面,从而在使用时通过顶块线本体对bmu载板本体的开孔处进行支撑,从而使bmu载板本体下表面的环形槽与顶块线本体完全贴合,继而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冲型路径,进而在对bmu载板本体进行冲孔时,可使bmu载板本体冲孔处得到支撑,最终达到了避免bmu载板冲孔时成型孔洞中存在胶丝(屑)的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放大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下模板本体;2、bmu载板本体;3、冲针本体;4、冲型废板;5、刀口;6、顶块线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实施例一
20.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顶块线结构的冲型模具,包括下模板本体1、冲针本体3和冲型废板4,下模板本体1内开设有刀口5,刀口5外侧的下模板本体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块线本体6,下模板本体1上表面活动放置有bmu载板本体2,bmu载板本体2上下两端的环型槽内侧为冲型废板4,冲型废板4上方设有冲针本体3。通过在bmu载板本体2上方设置冲针本体3,从而在进行冲孔加工时,可通过冲针本体3对bmu载板本体2进行冲孔操作,并将bmu载板本体2上的冲型废板4从bmu载板本体2上切除。bmu载板本体2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环型槽。顶块线本体6采用环形结构设计,顶块线本体6厚度为0.08mm~0.1mm,顶块线本体6宽度为0.1mm~0.15mm,顶块线本体6外径尺寸与bmu载板本体2下表面开设的环型槽外径尺寸相匹配,顶块线本体6上表面与bmu载板本体2下表面的环型槽内壁顶部接触,顶块线本体6内径尺寸与刀口5内径尺寸向匹配。通过设置顶块线本体6,从而通过顶块线本体6对bmu载板本体2进行定位和支撑,从而避免了bmu载板本体2放置在下模板本体1上时,出现较大的冲型路径,从而在进行冲孔操作时,避免冲型废板4与bmu载板本体2交接处出现位移,继而避免了冲孔不干脆的情况出现。通过设置顶块线本体6,并将顶块线本体6固定安装在刀口5外侧的下模板本体1上表面,从而在使用时通过顶块线本体6对bmu载板本体2的开孔处进行支撑,从而使bmu载板本体2下表面的环形槽与顶块线本体6完全贴合,继而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冲型路径,进而在对bmu载板本体2进行冲孔时,可使bmu载板本体2冲孔处得到支撑,最终达到了避免bmu载板冲孔时成型孔洞中存在胶丝屑的效果。
21.实施例二
22.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顶块线结构的冲型模具,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下模板本体1、冲针本体3和冲型废板4,下模板本体1内开设有刀口5,冲针本体3采用圆柱状结构设计,冲针本体3外径尺寸与刀口5内径尺寸相匹配。通过将冲针本体3外径尺寸设置为与刀口5内径尺寸相匹配,从而使冲针本体3工作时,可在bmu载板本体2上开设有处于刀口5尺寸相匹配的孔洞,并将冲型废板4顶入刀口5内,从而对冲型废板4进行切除。下模板本体1上表面活动放置有bmu载板本体2,下模板本体1上表面与bmu载板本体2下表面接触。通过使下模板本体1上表面与bmu载板本体2下表面接触,从而使bmu载板本体2放置时,最大程度的保证bmu载板本体2下表面可完全与下模板本体1上表面的贴合度。
23.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bmu载板本体2沿环形槽放置在下模板本体1上表面,并使顶块线本体6位于bmu载板本体2下表面的环型槽内,从而通过顶块线本体6对bmu载板本体2进行支撑和定位,进行冲孔操作时,通过冲针本体3对冲型废板4进行切割,并通过刀口5将冲型废板4排出。
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