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隐藏式寻码机构的密集架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3108发布日期:2022-12-07 04:36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隐藏式寻码机构的密集架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密集架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隐藏式寻码机构的密集架锁。


背景技术:

2.密集柜,因日本国土面积小使用密集柜可以节省七成以上的空间, 又名密集架。它储存量大,使用方便,节约空间,而且方便管理,已经成为国家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储存资料的最佳选择。出于对资料保密性的需要,通常需要在密集架上安装锁具,用来防止资料外泄。
3.现有技术中的密集架锁通常将寻码机构外置,而导致寻码机构容易被破坏,影响正常的寻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隐藏式寻码机构的密集架锁,对寻码孔进行隐藏设置,避免造成寻码孔的破坏,影响正常的寻码。
5.一种带隐藏式寻码机构的密集架锁,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背部设有锁片,且外壳上设有能够带动所述锁片转动的把手;所述把手的内部设有密码轮组件;当密码轮组件位于正确的密码位置时,把手能够转动;还包括有寻码机构,所述寻码机构的寻码孔露出到所述外壳的表面,且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隐藏所述寻码孔的滑动盖。
6.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寻码机构包括激活组件和锁码组件,所述激活组件为一机械锁,包括锁芯和锁壳,所述寻码孔为锁芯上的钥匙插孔,所述锁芯的背部连接有一寻码驱动块,能够激活密码轮组件上的锁码组件进行寻码。
7.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码轮组件包括设有若干字轮芯的锁杆,所述锁杆上套设有能够带动所述字轮芯转动或相对转动的字轮;所述锁码组件包括锁码片,所述锁码片位于所述字轮下方,所述字轮芯上设有对码凸块,所述锁码片上设有与所述对码凸块对应的对码槽。
8.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码组件还包括有锁码底座,所述锁码底座位于锁码片的下方并且和锁码片接触;所述寻码驱动块和所述锁码底座的端部接触,能够推动锁码底座沿锁杆轴线方向进行水平移动,并且在移动过程中推动锁码片向上移动。
9.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码底座上设有若干倾斜的推动面,所述锁码片上设有与所述推动面对应的接触面,推动面随着锁码底座移动时,对接触面施加垂直于接触面且向上的力,将推动面向上推动。
10.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码底座的末端设有复位弹簧。
11.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芯的背部设有一驱动轴,所述寻码驱动块的一端设有能够容纳所述驱动轴移动的滑槽,所述寻码驱动块的另一端为设有推动舌,和所述寻码机构接触;驱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寻码驱动块转动。
12.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寻码驱动块位于所述锁壳内部,且锁壳上设
有能够容纳推动舌伸出的避让槽,推动舌仅能够在避让槽内做伸出和缩回的动作。
13.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端面上设有滑动槽,所述寻码孔位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盖活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槽内还设有弹档机构,且弹档机构的端部露出到滑动槽的端面上和所述滑动盖接触。
14.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档机构包括滚珠和用于顶持滚珠的弹档弹簧,所述滑动槽上开设有能够容纳滚珠最外端露出的弹档槽。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新机械结构,通过机械锁激活锁码组件对密码轮进行寻码,同时将机械锁的锁孔隐藏,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寻码孔不外露,避免由于误操作将寻码孔破坏导致无法正常寻码。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激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寻码机构在未激活状态下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19.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寻码机构在激活状态下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21.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锁码片和锁码底座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上标注:100、外壳;101、滑动槽;102、弹档槽;200、把手;300、滑动盖;400、锁片;500、激活组件;510、锁芯;520、锁壳;511、寻码孔;530、寻码驱动块;512、驱动轴;531、滑槽;532、推动舌;600、密码轮组件;610、锁杆;620、字轮芯;630、字轮;621、对码凸块;700、锁码组件;710、锁码片;720、锁码底座;730、复位弹簧;711、锁码槽; 712、轮槽;721、推动面;713、接触面;1、弹档弹簧;2、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5.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隐藏式寻码机构的密集架锁,包括外壳100,所述外壳100背部设有锁片400,且外壳100上设有能够带动所述锁片400转动的把手200;所述把手200的内部设有密码轮组件600;当密码轮组件600位于正确的密码位置时,把手200能够转动;还包括有寻码机构,所述寻码机构的寻码孔511露出到所述壳体的表面,且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隐藏所述寻码孔511的滑动盖300。
26.将密码轮组件600上的字轮630转动到正确的位置,密码轮组件600 解锁,使用者能够转动把手200,带动锁片400转动,进行解锁。
27.忘记密码时,拨动滑动盖300,寻码孔511露出,使用者将钥匙插入到寻码孔511内并转动,使壳体内部的寻码机构启动,对字轮630上的数字进行寻码。
28.具体的,机构包括激活组件500和锁码组件700,所述激活组件500 为一机械锁,包括锁芯510和锁壳520,所述寻码孔511为锁芯510上的钥匙插孔,所述锁芯510的背部连接有
一寻码驱动块530,能够激活密码轮组件600上的锁码组件700进行寻码。
29.锁芯510内设置有叶片,使锁芯510和锁壳520进行锁止。在寻码孔 511内插入钥匙,叶片缩回,锁芯510能够相对锁壳520转动。转动锁芯 510,驱动寻码驱动块530的移动,寻码驱动块530与锁码组件700接触,在移动过程中对锁码组件700进行激活,时锁码组件700能够进行锁码。
30.为了完成锁芯510对寻码驱动块530的驱动,参照图2所示,所述锁芯510的背部设有一驱动轴512,所述寻码驱动块530的一端设有能够容纳所述驱动轴512移动的滑槽531,所述寻码驱动块530的另一端为设有推动舌532,和所述寻码机构接触;驱动轴512转动时,能够带动寻码驱动块530转动。
31.同时,为了对寻码驱动块530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其在驱动轴 512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寻码驱动块530位于所述锁壳520内部,且锁壳 520上设有能够容纳推动舌532伸出的避让槽,推动舌532仅能够在避让槽内做伸出和缩回的动作。
32.当推动舌532在驱动轴512的作用下伸出到避让槽的外部时,对锁码组件700产生推动力,此时锁码组件700处于激活状态,使用者能够进行锁码操作。当推动舌532在驱动轴512的作用下复位,即缩回到避让槽内或伸出的长度较小,不足以推动锁码组件700时,此时锁码组件700复位,不能进行锁码操作。
33.为了实现锁码组件700对密码轮组件600的锁码操作,所述密码轮组件600包括设有若干字轮芯620的锁杆610,所述锁杆610上套设有能够带动所述字轮芯620转动或相对转动的字轮630;所述锁码组件700包括锁码片710,所述锁码片710位于所述字轮630下方,且开设有能够容纳字轮630的轮槽712,所述字轮芯620上设有对码凸块621,所述锁码片 710上设有与所述对码凸块621对应的对码槽。
34.当锁码组件700处于未激活状态时,锁码片710位于字轮芯620的下方,并且和对码凸块621之间不干涉,此时转动字轮630,字轮630能够带动字轮芯620转动;参照图3和图4所示。
35.当锁码组件700处于激活状态时,锁码片710位于字轮芯620下方,但位置相对未激活状态时已经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字轮芯620上的对码凸块621和锁码片710能够产生干涉。在字轮630上的数字不正确的情况下,字轮芯620能够在锁码片710上方转动,对码凸块621也随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对码凸块621转动到下位时,对码凸块621刚好卡入到对码槽内,此时即转动到正确的数字,且由于对码凸块621被对码槽限位,无法脱开,字轮芯620即无法转动,于是完成锁码,参照图5和图6 所示。
36.为了使锁码片710能够顺利在字轮芯620的下方移动,所述锁码组件 700还包括有锁码底座720,所述锁码底座720位于锁码片710的下方并且和锁码片710接触;所述寻码驱动块530和所述锁码底座720的端部接触,能够推动锁码底座720沿锁杆610轴线方向进行水平移动,并且在移动过程中推动锁码片710向上移动。
37.具体的,所述锁码底座720上设有若干倾斜的推动面721,所述锁码片710上设有与所述推动面721对应的接触面713,推动面721随着锁码底座720移动时,对接触面713施加垂直于接触面713且向上的力,将推动面721向上推动。
38.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锁码组件700能够自动复位,所述锁码底座720 的末端设有复位弹簧730。
39.当锁芯510转回到初始位置时,推动舌532不再与锁码底座720的端部抵接,锁码底座720在复位弹簧730的作用下移动复位,此时,锁码片 710的位置也随之下降,和字轮芯620脱离。
40.为了使滑动盖300能够有更好的使用舒适度,所述壳体的端面上设有滑动槽101,所述寻码孔511位于所述滑动槽101内,所述滑动盖300活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01内;所述滑动槽101内还设有弹档机构,且弹档机构的端部露出到滑动槽101的端面上和所述滑动盖300接触。
41.具体的,所述弹档机构包括滚珠2和用于顶持滚珠2的弹档弹簧1,所述滑动槽101上开设有能够容纳滚珠2最外端露出的弹档槽102。
42.使用者在对滑动盖300进行滑动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弹档机构的跳动,从而判断滑动盖300是否滑动到位。
43.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密集架锁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