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罩智能开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4111发布日期:2023-01-31 21:2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罩智能开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罩智能开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当前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高端车型的配置应用到普通车型上,汽车上的配置也越来越人性化。现在人们可以在不进入驾驶室的情况下就可以打开发送机舱盖,添加玻璃水、防冻冷却液等;而在电动汽车高端化的应用下,发动机舱改为了储物仓,便于用户的日常使用。
3.中国专利:cn202110101685.9,公开了一种基于无钥匙进入系统的发动机舱盖开关系统,该专利公开了遥控钥匙、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遥控钥匙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控制系统与执行系统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集成在车厢内的中控室中,且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微控制器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射频接收模块、前舱盖门锁解锁驱动模块和前舱盖开启驱动模块,所述微控制器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信号发射模块、射频接收模块、前舱盖门锁解锁驱动模块和前舱盖开启驱动模块均与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接;执行系统包括前舱盖门锁解锁执行机构和撑杆执行机构,本发明可以实现车外对汽车的前舱盖进行开启和关闭,高效、安全,给前舱盖的打开和关闭带来了方便。但该技术方案需要用户按动遥控钥匙向车辆发出解锁信号,体验还是不够极致,车辆被动接受信号,不能主动为用户打开前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前罩智能开启控制系统,用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需要用户按动遥控钥匙向车辆发出解锁信号,车辆被动接受信号,不能主动为用户打开前罩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前罩智能开启控制系统,包括身份识别系统和整车控制系统,所述身份识别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身份识别模块,所述移动终端和身份识别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整车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模块、图像采集端、语音模块、灯光系统和前罩控制端,所述控制器模块集成在车体的中控室内,所述图像采集端设置在车体内,并与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和前罩控制端均与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语音模块和灯光系统均与身份识别模块连接。
7.进一步,所述前罩控制端包括前罩控制系统、前罩锁和撑开部,所述前罩控制系统集成在车体的中控室内,并与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前罩锁和撑开部均设置在车体的前罩内,所述前罩锁和撑开部均与前罩控制系统连接,这样设置,使用户在开启车辆前罩时,能够通控制器模块智能控制前罩控制系统打开前罩锁,并启动撑开部,从而智能的打开车辆前罩。
8.进一步,所述撑开部为电动撑杆。
9.进一步,所述撑开部为电动铰链。
10.进一步,所述图像采集端为前置摄像头,所述前置摄像头与控制器模块连接,这样设置,用户通过对前置摄像头做出开启车辆前罩的手势,控制器模块分析用户手势是否与存储手势匹配,匹配时,能够开启车辆前罩。
11.进一步,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车钥匙。
12.进一步,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4.通过智能车钥匙或智能手机与身份识别模块的相互配合,能够判断该用户是否为车主,当该用户不是车主时,能够通过语音模块发出提示音,提醒该用户离开,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当该用户是车主时,能够通过身份识别模块能够控制灯光系统中的前灯闪烁,从而提示用户已识别,用户再做出开启前罩的手势,通过前置摄像头的拍照,并将照片数据传输至控制器模块内,并与控制器模块中存储的手势匹配,当完成匹配时,控制器模块控制前罩控制端开启或关闭前罩,车辆能够主动接受信号,整个过程更加智能化,同时,具备一定的防盗性能。
附图说明
15.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罩智能开启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罩智能开启控制系统的控制逻辑图;
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9.移动终端1、身份识别模块2、语音模块3、灯光系统4、图像采集端5、控制器模块6、前罩控制系统7、前罩锁8、撑开部9、电动铰链91、电动撑杆92。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罩智能开启控制系统,包括身份识别系统和整车控制系统,通过身份识别系统和整车控制系统的相互配合,能够识别车主,并为车主自动打开或关闭车辆的前罩,整个过程的控制能加智能化,人性化,方便车主取放行李、取拖车钩等应急物品以及维修保养等。
22.身份识别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和身份识别模块2,移动终端1和身份识别模块2通信连接,移动终端1用于用户携带,身份识别模块2,用于识别用户身份。通过移动终端1配合身份识别模块2能够识别车主身份,并提醒不是车主的用户远离。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可以为智能车钥匙,也可以是智能手机,便于用户携带。本实施例中,身份识别模块2为电子标签,该电子标签存储有用户信息,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将智能车钥匙或智能手机与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匹配,从而识别用户身份。
23.整车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模块6、图像采集端5、语音模块3、灯光系统4和前罩控制端,控制器模块6集成在车体的中控室内,用于配合身份识别模块2控制前罩控制端打开或关闭车辆前罩。本实施例中,控制器模块6为人工智能系统,用于识别、分析身份识别模块2以及图像采集端5传输的信息,并控制前罩控制端的工作,人工智能系统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图像采集端5设置在车体内,并与控制器模块6连接,身份识别模块2和前罩控制端均与控制器模块6连接,用于对通过身份识别的用户进行拍照,并将用户打开前罩或关闭前罩的手势的照片传输到控制器模块6中,与存储在控制器模块6中存储的手势图像进行匹配,从而控制前罩的开启或关闭。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端5为前置摄像头。
24.语音模块3和灯光系统4均与身份识别模块2连接,当身份识别模块2识别到车主时,控制灯光系统4中的前灯闪烁,从而提示车主,车辆已经识别用户;当身份识别模块2识别到车主不匹配时,身份识别模块2控制语音模块3,发出提示音,让用户远离该车辆,起到警示作用。本实施例中,语音模块3可以为蜂鸣器,也可以为喇叭。
25.前罩控制端包括前罩控制系统7、前罩锁8和撑开部9,前罩控制系统7集成在车体的中控室内,并与控制器模块6连接,使控制器模块6能够控制前罩控制系统7。前罩锁8和撑开部9均设置在车体的前罩内,前罩锁8和撑开部9均与前罩控制系统7通信连接,当用户在开启车辆前罩时,能够通控制器模块6智能控制前罩控制系统7解锁前罩锁8,并启动撑开部9,从而智能的打开车辆前罩。本实施例中,撑开部9可以是电动撑杆92,也可以是电动铰链91,用于为前罩的打开或关闭提供动力。
26.本实施例中,前罩智能开启控制系统应用时,当用户走到车辆前时,身份识别模块2通过和用户携带的智能车钥匙或者智能手机等配对,配对不成功时,判断该用户不是车主,语音模块3发出提示该用户离开;
27.当用户走到车辆前时,身份识别模块2通过和用户携带的车钥匙或者智能手机等配对,当配对成功时,灯光系统4中的前灯闪烁提醒用户已识别其身份,用户做出开启前罩手势,前置摄像头拍照,控制器模块6分析用户手势是否与存储手势匹配,如果否,则结束;
28.当用户走到车辆前时,身份识别模块2通过和用户携带的车钥匙或者智能手机等配对,当配对成功时,灯光系统4中的前灯闪烁提醒用户已识别其身份,用户做出开启前罩手势,前置摄像头拍照,控制器模块6分析用户手势是否与存储手势匹配,如果是,前罩控制系统7发出指令打开前罩,前罩锁8解锁,电动撑杆92或电动铰链91撑开前罩,从而开启前罩。
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罩智能开启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