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4003发布日期:2023-01-04 07:5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2.作为一种常用的装修电动工具,为了使用方便,目前电钻已经集成了螺丝档位、电钻档位和冲击档位三个档位。用户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电动工具上的功能切换旋钮来实现档位的切换,而旋转压力调节旋钮则能够实现扭力大小的调节。
3.由于现有电动工具包括齿轮箱、内齿圈、功能切换结构、压力调节结构和轴承前端盖等,其中功能切换结构包括功能切换旋钮、功能切换环和冲击环,冲击环与压力调节结构之间设置有弹簧,冲击环朝向内齿圈的一面设置有多个凸起,在凸起的顶部设置有钢球,内齿圈也设置有多个带圆弧状的凸起,在内齿圈圆周旋转的过程中,若冲击环能够沿轴向移动,当内齿圈上的凸起滑动过冲击环上的凸起上的钢球时,则冲击环上钢球部分被顶开,带着整个冲击环发生轴向移动,而在钢球部分转过内齿圈的凸起时,冲击环在弹簧的作用下反向弹回,于是冲击环会发生一次跳动,冲击一次内齿圈;若冲击环在轴向上固定不动,则内齿圈在转动过程中,当内齿圈上的凸起与冲击环凸起上的钢球接触时,由于冲击环轴向上不能移动,于是内齿圈的凸起被冲击环上的钢球抵住,两者达到最大重合度,从而达到最大设定扭力值。而现有的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在使用最大设定扭力值时经常容易跳档情况,影响了电动工具的正常使用,还会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电动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工具在使用最大设定扭力值时中容易出现跳档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一种电动工具,包括齿轮箱、功能切换结构和压力调节结构,齿轮箱内的一端设置有内齿圈,齿轮箱外套功能切换结构,功能切换结构包括冲击环、功能切换环和带动功能切换环转动的功能切换旋钮,压力调节结构包括压力调节旋钮,其中:功能切换环套在齿轮箱第一圆柱面上,齿轮箱第一圆柱面上还设置有控制功能切换环沿齿轮箱第一圆柱面轴向向外移动的限位件。
6.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对现在电动工具在使用最大设定扭力值时容易出现跳档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这是由于现有的电动工具中,功能切换结构和压力调节结构都是采用旋转的方式进行切换和调节的,因此为了保证功能切换结构和压力调节结构能够顺利旋转,功能切换结构以及压力调节结构之间在轴向上就留有间隙,而且,由于中间设置的螺纹通常采用梯形螺纹,这就导致电动工具轴向上的间隙也会扩大,再有,在生产电动工具的过程中,由于模具、制造以及装配等也会出现误差,这就导致电动工具轴向上出现的间隙会进一步扩大,相对的,内齿圈与冲击环之间轴向的空隙也会增大,于是就出现了在冲击环轴向移动的距离加大,冲击环上的钢球就与内齿圈凸起部分的重合度减小,从而就会出现跳档的情况。
7.因此本方案中,则采用在齿轮箱第一圆柱面上设置限位件的方式,利用限位件控制功能切换环轴向移动,取代了螺纹控制的方式,能够避免因为螺纹连接的方式出现的一系列轴向的间隙,包括装配、制造、螺纹等导致的轴向间隙,从而使得内齿圈与冲击环之间的轴向间隙能够保证在正常范围内,即在达到最大设定扭力值时,内齿圈的凸起与冲击环上凸起的钢球才会达到最大重合度,从而能够避免在使用最大设定扭力值时出现跳档的问题,保证了电动工具的正常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8.进一步,压力调节结构包括压力调节弹簧,压力调节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压力调节结构上,另一端穿过限位件以及功能切换环后与冲击环相抵。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将压力调节弹簧穿过限位件和功能切换环后与冲击环相抵的设置,方便压力调节弹簧在电动工具内部的安装。
9.进一步,功能切换环外圆周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第一凸起的设置为转动功能切换环提供了着力点,方便对功能切换环的转动,结构简单。
10.进一步,功能切换旋钮沿齿轮箱第一圆柱轴向设置有多个同第一凸起过盈配合的卡槽。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利用功能切换旋钮上设置的卡槽与第一凸起过盈配合的方式一方面实现了功能切换旋钮带动功能切换环的转动,另一方面过盈配合的方式能够保证功能切换旋钮与功能切换环的紧密连接。
11.进一步,功能切换环远离限位件的一面沿圆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冲击环对应第二凸起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利用第二凸起和第一凹槽的配合能够实现档位的切换,在功能切换环转动至第二凸起与第一凹槽的左右任意方向都能实现钻或锤钻的功能,而当第二凸起与第一凹槽相对应时,功能为上螺丝,此时压力调节结构将起作用,能通过压力调节旋钮调节由小至大,分段调节设定的扭力值。
12.进一步,冲击环内圆周沿径向设置有多个第三凸起,第三凸起一一对应设置有圆柱体。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凸起以及圆柱体的设置方便压力调节弹簧的设置,结构简单。
13.进一步,压力调节结构包括压力调节弹簧,压力调节弹簧穿过限位件和功能切换环套接在圆柱体上。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将压力调节弹簧套接在圆柱体上,方便压力调节弹簧的连接,结构简单。
14.进一步,功能切换旋钮朝向齿轮箱座一端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齿轮箱座设置有后簧片,后簧片的凸起部插入第二凹槽。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在不同的档位状态下,后簧片的凸起部插入不同的第二凹槽内,通过设置的第二凹槽和后簧片凸起部的配合能够实现档位切换的反馈,操作者能够清楚知晓档位切换结果,结果操作。
15.进一步,功能切换环的圆周和冲击环的圆周设置有与第二凹槽相反的第三凹槽。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第三凹槽的设置方便功能切换旋钮在齿轮箱上的套设。
16.进一步,齿轮箱第二圆柱面前圆周和前端面设置有轴承和控制齿轮箱第二圆柱面前圆周尺寸以及轴承移动的轴承前端盖。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利用轴承前端盖控制圆周尺寸和轴承的移动,结构简单。
17.进一步,还包括有压板,压板位于轴承前端盖远离齿轮箱座的一侧。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压板的设置能够避免轴承前端盖直接受到外界的冲击,从而降低了轴承前端盖出现损坏的概率,延长了轴承前端盖的使用寿命,还能够防止轴承的外移。
18.进一步,压板设置有朝向齿轮箱座且控制压力调节旋钮圆周旋转角度的两个第四
凸起。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利用压板上设置的两个第四凸起能够对压力调节旋钮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结构简单。
19.进一步,轴承前端盖和压板包括五个与齿轮箱第二圆柱前端螺孔对应的个孔。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压板上与螺孔对应的个孔的设置能够控制初始安装的角度误差,而且奇数个个孔的设置能够防呆。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工具实施例的示意图;
21.图2为图1的剖视图;
22.图3为图2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2中冲击环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2中功能切换环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图2中功能切换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图2中轴承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轴承前端盖安装前簧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0为图2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1为图2压力调节旋钮中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2为图2中轴承前端盖和压板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3为图1中b-b剖视图;
33.图14为图1中c-c剖视图;
34.图15为图7中功能切换环转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齿轮箱1、卡槽a10、内齿圈11、后簧片14、功能切换旋钮2、第二凹槽20、卡槽21、冲击环3、第三凸起31、第一凹槽32、功能切换环4、第二凸起41、第一凸起42、第三凹槽43、卡圈5、压力调节旋钮6、调节凹槽60、压力调节弹簧61、压力调节座7、轴承前端盖8、插孔80、压板9、第四凸起92、前簧片93。
37.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和图7所示:一种电动工具,包括齿轮箱1、功能切换结构和压力调节结构,齿轮箱1外套有功能切换结构,齿轮箱1内设置有内齿圈11,内齿圈11的一个端面设置有多个凸起,本实施例中内齿圈11朝向冲击环3的一端轴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有6个凸起,凸起的一端为圆弧状。
38.如图3-6所示,功能切换结构包括冲击环3、功能切换环4和带动功能切换环4转动的功能切换旋钮2,功能切换环4套在齿轮箱1第一圆柱面上,齿轮箱1第一圆柱面上还设置有控制功能切换环4沿齿轮箱1第一圆柱面轴向向外移动的限位件,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限位件为卡圈5,又或者,限位件也可以为卡环等,在齿轮箱1上设置有卡槽a10,卡圈5设置在卡槽a10内。
39.功能切换环4外圆周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42,在功能切换旋钮2内侧上沿齿轮箱1
第一圆柱轴向设置有多个同第一凸起42过盈配合的卡槽21,通过卡槽21与第一凸起42的配合实现功能切换旋钮2带动功能切换环4的转动,具体的,功能切换环4外圆周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一凸起42,对应的,在功能切换旋钮2内侧设置有三个卡槽21;功能切换环4远离卡圈5的一面沿圆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41,冲击环3对应第二凸起41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32。
40.功能切换旋钮2朝向齿轮箱1座一端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20,齿轮箱1座设置有后簧片14,后簧片14的凸起部插入第二凹槽20,如图13所示。功能切换环4的圆周和冲击环3的圆周均设置有与第二凹槽20相反的第三凹槽43。
41.冲击环3内圆周沿径向设置有多个第三凸起31,第三凸起31一一对应设置有圆柱体,在冲击环3内圆周另一面设置有多个钢球,或在冲击环3内圆周另一面设置有多个凸台,凸台朝向内齿圈11的一端设置有钢球。
42.如图7-12所示,压力调节结构包括压力调节旋钮6、压力调节弹簧61和压力调节座7,压力调节弹簧61的一端设置在压力调节座7上,另一端穿过限位件和功能切换环4后与冲击环3相抵,具体的,压力调节座7上设置有连接柱,压力调节弹簧61的一端外套在连接柱上,压力调节弹簧61的另一端穿过卡圈5和功能切换环4套接在冲击环3上的圆柱体上,又或者,在压力调节座7以及冲击环3上对应位置设置连接凹槽,压力调节弹簧61的两端则分别安装在连接凹槽内。
43.齿轮箱1第二圆柱面前圆周和前端面设置有轴承和控制第二圆柱面前圆周尺寸以及轴承移动的轴承前端盖8。轴承前端盖8远离齿轮箱1座的一侧设置有压板9,压板9设置有朝向齿轮箱1座且控制压力调节旋钮6圆周旋转角度的两个第四凸起92,轴承前端盖8上设置有与第四凸起92匹配的插孔80。轴承前端盖8和压板9包括五个与齿轮箱1第二圆柱前端螺孔对应的个孔。
44.如图9所示,在轴承前端盖8上设置有前簧片93,压力调节旋钮6内壁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凹槽60,前簧片93的调节凸起部插入调节凹槽60内,如图14所示。
45.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当需要切换功能档位至螺丝档位时,转动功能切换旋钮2,功能切换环4上的第二凸起41与冲击环3的第一凹槽32相对应,如图7所示,于是在内齿圈11转动过程中,内齿圈11上的凸起会与冲击环3上的钢球相撞,此时由于功能切换环4上的第二凸起41与冲击环3的第一凹槽32相对应,冲击环3与功能切换环4之间有移动的空间,因此内齿圈11上的凸起挤压冲击环3上的钢球向外移动,冲击环3向外移动,从而使得内齿圈11上的凸起与冲击环3上的钢球表面脱离开,内齿圈11继续圆周转动,从而实现上螺丝的功能。
46.当需要切换功能档位至钻或锤钻档位时,如图15所示,功能切换环4上的第二凸起41转动至与冲击环3的第一凹槽32的左右任意方向,此时功能切换环4的第二凸起41与冲击环3的第一凹槽32错开,且功能切换环4的第二凸起41与冲击环3的圆周面相抵,于是在内齿圈11转动过程中,当内齿圈11上的凸起与冲击环3上的钢球相撞时,由于在卡圈5作用下,功能切换环4无法向外移动,从而抵住冲击环3的移动,于是内齿圈11上的凸起被冲击环3上的钢球抵住,不能继续转动,且内齿圈11上的凸起与冲击环3上钢球达到最大重合度,实现钻或捶钻功能。
47.在上述的切换功能档位的过程中,在转动功能切换旋钮2时,后簧片14的凸起部会
插入不同的第二凹槽20内,出现声响,以提示使用者功能档位切换完成。
48.当需要切换压力档位时,此时压力调节结构将起作用,能通过压力调节旋钮6调节由小至大,分段调节设定的扭力值。在调节设定的扭力值时,转动压力调节旋钮6,轴承前端盖8上的前簧片93的调节凸起会插入压力调节旋钮6上的不同的调节凹槽60内,从而实现软扭矩从最小扭矩值调节到最大扭矩值,出现声响,以提示使用者压力调整完成,如图14所示。
49.以软扭矩为例,在处于螺丝档位下,在压力调节旋钮6旋转的过程中,压力调节弹簧61被逐渐压缩,当压力调节弹簧61被压缩到最短时,冲击环3将会受到压力调节弹簧61给到的最大作用力,可实现最大软扭矩的输出,让电动工具能够达到最大软扭矩。
5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