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3511发布日期:2023-03-29 11:1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铰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连接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定位铰链。


背景技术:

2.铰链是我们俗称的合页,担负着连接柜体和门板的重要责任,在平时橱柜使用中,经受考验最多的就是铰链。所以,也是橱柜最重要的五金件之一。
3.铰链一般通过两凸轮配合转动,从而对两构件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现有的铰链两凸轮之间定位时角度范围较小,使得两构件之间的可调节范围也较小,只能调节45
°
、90
°
以及135
°
,在使用过程中局限性较大,同时两凸轮在进行定位时,一般只采用单边顶紧的方式进行顶紧,导致定位效果不好,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用户的使用体验也较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定位铰链结构作出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铰链,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铰链调节角度范围小、使用局限性大、定位效果不好以及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定位铰链,包括有:
7.静铰链,该静铰链上具有两间隔排布的第一连接部,两第一连接部内均形成第一连接孔;动铰链,该动铰链可绕静铰链来回转动地设置,动铰链上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内形成有与第一连接孔配合的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内还设置有一定位齿盘,定位齿盘内贯穿有一第三连接孔,定位齿盘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齿,且第一定位齿为间隔排布的多个;连接轴,该连接轴插装在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中,前述动铰链绕连接轴来回转动;
8.两套筒,该两套筒分别套设并固定于连接轴的两端部,且两套筒分别插装在对应的第一连接孔中固定;
9.两凸轮,该两凸轮套设于连接轴上并沿连接轴的轴向来回活动,两凸轮分别位于定位齿盘的两侧,且每一凸轮朝向定位齿盘的一侧均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齿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齿,且第二定位齿也为间隔排布的多个;以及,
10.两弹簧,该两弹簧均套设于连接轴上并促使对应的凸轮靠近定位齿盘。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静铰链上设置有与外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铰链上设置有与外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孔。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轮外端伸入套筒内并与套筒之间进行限位。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轮外端侧壁一体向外凸设有限位部,对应的,套筒内壁一体向内凹设有限位槽,套筒通过限位部与限位槽的配合与对应凸轮限位配合在一起。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部为至少两个,对应的,限位槽也为至少两个。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筒的外壁一体向外凸设有固定部,第一连接孔内壁一体向内凹设有固定槽,套筒通过固定部与固定槽的配合固定在第一连接孔中。
17.一种定位铰链,包括有:
18.静铰链,该静铰链上具有两间隔排布的第一连接部,两第一连接部内均形成第一连接孔;动铰链,该动铰链可绕静铰链来回转动地设置,动铰链上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内形成有与第一连接孔配合的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内还设置有一定位齿盘,定位齿盘内贯穿有一第三连接孔,定位齿盘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凸台,且定位凸台为间隔排布的多个;连接轴,该连接轴插装在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中,前述动铰链绕连接轴来回转动;
19.两套筒,该两套筒分别套设并固定于连接轴的两端部,且两套筒分别插装在对应的第一连接孔中固定;
20.两凸轮,该两凸轮套设于连接轴上并沿连接轴的轴向来回活动,两凸轮分别位于定位齿盘的两侧,且每一凸轮朝向定位齿盘的一侧均间隔设置有与定位凸台配合定位的定位凹槽,且定位凹槽也为间隔排布的多个;以及,
21.两弹簧,该两弹簧均套设于连接轴上并促使对应的凸轮靠近定位齿盘。
2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齿盘上凹设有限位凹槽,对应的每一凸轮朝向定位齿盘的一侧均间隔设置有与限位凹槽配合的限位凸台。
2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24.通过第二连接孔内设置有定位齿盘,且定位齿盘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定位齿,且第一定位齿为间隔排布的多个;以及每一凸轮朝向定位齿盘的一侧均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齿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齿,第二定位齿也为间隔排布的多个,使得两凸轮与动铰链之间通过第一定位齿与第二定位齿配合进行定位,同时多个设置的第一定位齿与第二定位齿还能保证凸轮与定位齿盘之间可以定位更多的角度,增加了动铰链与静铰链之间角度可调节范围的大小,降低了使用局限性,另外配合两弹簧均套设于连接轴上并促使对应的凸轮靠近定位齿盘,使得通过双边顶紧的方式来增加凸轮在定位过程中的稳定性,定位的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动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31.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动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识说明:
33.10、静铰链
ꢀꢀꢀꢀꢀꢀꢀꢀꢀꢀꢀꢀꢀꢀ
101、第一连接孔
34.102、第一固定孔
ꢀꢀꢀꢀꢀꢀꢀꢀꢀꢀ
103、固定槽
35.11、第一连接部
ꢀꢀꢀꢀꢀꢀꢀꢀꢀꢀꢀ
20、动铰链
36.201、第二连接孔
ꢀꢀꢀꢀꢀꢀꢀꢀꢀꢀ
202、第三连接孔
37.203、第二固定孔
ꢀꢀꢀꢀꢀꢀꢀꢀꢀꢀ
204、限位凹槽
38.21、第二连接部
ꢀꢀꢀꢀꢀꢀꢀꢀꢀꢀꢀ
22、定位齿盘
39.221、第一定位齿
ꢀꢀꢀꢀꢀꢀꢀꢀꢀꢀ
222、定位凸台
40.30、连接轴
ꢀꢀꢀꢀꢀꢀꢀꢀꢀꢀꢀꢀꢀꢀꢀ
40、套筒
41.401、限位槽
ꢀꢀꢀꢀꢀꢀꢀꢀꢀꢀꢀꢀꢀꢀ
41、固定部
42.50、凸轮
ꢀꢀꢀꢀꢀꢀꢀꢀꢀꢀꢀꢀꢀꢀꢀꢀꢀ
501、定位凹槽
43.51、第二定位齿
ꢀꢀꢀꢀꢀꢀꢀꢀꢀꢀꢀ
52、限位部
44.53、限位凸台
ꢀꢀꢀꢀꢀꢀꢀꢀꢀꢀꢀꢀꢀ
6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45.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中包括有一静铰链10、一动铰链20、一连接轴30、两套筒40、两凸轮50以及两弹簧60。
46.该静铰链10上具有两间隔排布的第一连接部11,两第一连接部11内均形成第一连接孔1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静铰链10上设置有与外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102,第一固定孔102为左右间隔排布的两个,静铰链10在于外部进行固定时,通过第一固定孔102与外部的配合,并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孔101内壁一体向内凹设有固定槽103。
47.该动铰链20可绕静铰链10来回转动地设置,动铰链20上具有第二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1内形成有与第一连接孔101配合的第二连接孔201,第二连接孔201内还设置有一定位齿盘22,定位齿盘22内贯穿有一第三连接孔202,定位齿盘22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定位齿221,且第一定位齿221为间隔排布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铰链20上设置有与外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孔203,第二固定孔203为左右间隔排布的两个;动铰链20在于外部进行固定时,可以通过第二固定孔203与外部进行配合,并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
48.该连接轴30插装在第一连接孔101、第二连接孔201以及第三连接孔202中,前述动铰链绕连接轴30来回转动。
49.该两套筒40分别套设并固定于连接轴30的两端部,且两套筒40分别插装在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01中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40内壁一体向内凹设有限位槽401,所述限位槽401为至少两个,当限位槽401为两个时,其可以为360
°
等角度排布或其它排布方式;当限位槽401为3个时,其可以为360
°
等角度排布或其它排布方式;当限位槽401为4个时,其360
°
等角度排布或其它排布方式;同时限位槽401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它的数量,不以为限;所述套筒40的外壁一体向外凸设有固定部41,套筒40通过固定部41与固定槽103的配合固定在第一连接孔101中。
50.该两凸轮50套设于连接轴30上并沿连接轴30的轴向来回活动,两凸轮50分别位于定位齿盘22的两侧,且每一凸轮50朝向定位齿盘22的一侧均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齿221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齿51,且第二定位齿51也为间隔排布的多个;使得可以通过第一定位齿221与第二定位齿51的配合来实现动铰链20与静铰链10之间角度的调节,同时多个设置的第一定位齿221以及第二定位齿51可有效增加凸轮50与定位齿盘22定位时角度的可调节
范围,降低了定位铰链的功能局限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轮50外端伸入套筒40内并与套筒40之间进行限位,使得凸轮50沿连接轴30进行来回活动时,可以沿着对应的套筒40内壁进行来回活动,所述凸轮50外端侧壁一体向外凸设有限位部52,所述限位部52以为至少两个,同样的,限位部52的数量与排布方式与前述限位槽401的数量以及排布方式相同,也可以为其他数量以及其它排布方式,不以为限;套筒40通过限位部52与限位槽401的配合与对应凸轮50限位配合在一起,从而防止凸轮50在进行定位时,与套筒之间发生转动,进一步保证了定位的效果;所述限位部52为等角度排布的4个。
51.该两弹簧60均套设于连接轴30上并促使对应的凸轮50靠近定位齿盘22,两弹簧60分别用于顶紧对应的凸轮50,从而使得凸轮50与定位齿盘22之间的定位更加稳固,保证了定位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2.请参照图5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53.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齿盘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凸台222,且定位凸台222为间隔排布的多个;且每一凸轮50朝向定位齿盘22的一侧均间隔设置有与定位凸台222配合定位的定位凹槽501,且定位凹槽501也为间隔排布的多个,通过定位凸台222与定位凹槽501的配合,可以增加凸轮50与动铰链20之间定位时的稳定性,相较于定位齿的定位方式,定位效果也会更好。
54.所述定位齿盘22上凹设有限位凹槽204,对应的每一凸轮50朝向定位齿盘22的一侧均间隔设置有与限位凹槽204配合的限位凸台53,限位凹槽204与限位凸台53的配合可以对动铰链20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使之能满足更多的使用场景,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55.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第二连接孔201内设置有定位齿盘22,且定位齿盘22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定位齿221,且第一定位齿221为间隔排布的多个;以及每一凸轮50朝向定位齿盘22的一侧均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齿221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齿51,第二定位齿51也为间隔排布的多个,使得两凸轮50与动铰链20之间通过第一定位齿221与第二定位齿51配合进行定位,同时多个设置的第一定位齿221与第二定位齿51还能保证凸轮50与定位齿盘22之间可以定位更多的角度,增加了动铰链20与静铰链10之间角度可调节范围的大小,降低了使用局限性,另外配合两弹簧60均套设于连接轴30上并促使对应的凸轮50靠近定位齿盘22,使得通过双边顶紧的方式来增加凸轮50在定位过程中的稳定性,定位的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