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圈装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48609发布日期:2023-01-24 22: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挡圈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筒体(1)内形成下通道(3),下通道(3)的上下两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4)、第二开口(40),第一开口(4)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40)的直径,其中,第二开口(40)位于筒体(1)的下端;还包括杆体(8)、与杆体(8)相连的增宽组件(9),杆体(8)用于带动增宽组件(9)运动,使增宽组件(9)将处于下通道(3)内的挡圈,由第二开口(40)推出至筒体(1)外;沿着下通道(3)的径向方向,增宽组件(9)可伸缩,在增宽组件(9)将处于下通道(3)内的挡圈,由上而下推出至筒体(1)外的过程中,增宽组件(9)与下通道(3)的内壁始终滑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圈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增宽组件(9)包括支撑座(10)、第一滑动部(11)、第二滑动部(12),支撑座(10)的顶部与杆体(8)的底端相连;第一滑动部(11)和第二滑动部(12)相对设置,并分布于支撑座(10)的底部两侧,第一滑动部(11)和第二滑动部(12)分别与支撑座(10)的底部滑动连接;第一滑动部(11)背离第二滑动部(12)的一侧表面为第一弧形表面(21),第二滑动部(12)背离第一滑动部(11)的一侧表面为第二弧形表面(22),在增宽组件(9)将处于下通道(3)内的挡圈,由上而下推出至筒体(1)外的过程中,第一弧形表面(21)和第二弧形表面(22)分别与下通道(3)的内壁始终滑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圈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支撑座(10)的底部设置滑槽(13),滑槽(13)与支撑座(10)的两侧表面分别形成第一口部(14)和第二口部(15);第一滑动部(11)包括上下设置且相互连接的第一滑块(16)和第一凸块(17),第一滑块(16)自第一口部(14)插入滑槽(13),并与滑槽(13)组成第一滑动副,第一滑块(16)的至少部分被限制在滑槽(13)内;第一凸块(17)被限制在滑槽(13)之外;第二滑动部(12)包括上下设置且相互连接的第二滑块(18)和第二凸块(19),第二滑块(18)自第二口部(15)插入滑槽(13),并与滑槽(13)组成第二滑动副,第二滑块(18)的至少部分被限制在滑槽(13)内;第二凸块(19)被限制在滑槽(13)之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圈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小弹簧(20);第一滑动部(11)朝向第二滑动部(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盲孔,第二滑块(18)朝向第一滑块(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盲孔(39),小弹簧(20)的两端分别嵌入至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39)内,且小弹簧(20)处于压缩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圈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动部(11)设置第一通孔(29),第二滑动部(12)设置第二通孔(30);还包括连杆(31),连杆(31)的长度等于或者小于第二开口(40)的直径,连杆(31)的两端分别插入至第一通孔(29)和第二通孔(30)内,且连杆(31)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一通孔(29)的内壁和第二通孔(30)的内壁滑动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圈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凸块(17)的底面设置有磁铁片(37),和/或,第二凸块(19)的底面设置有磁铁片(3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圈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下通道(3)包括上下设置、且相互连通的圆台通道(42)和圆柱通道(44),第一开口(4)为圆台通道(42)的上端开口,第二开口(40)为圆柱通道(44)的下端开口;
筒体(1)的下端外表面形成预设外表面(45),由第一开口(4)指向第二开口(40)的方向,预设外表面(45)逐渐收窄并与第二开口(40)的轮廓汇合。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挡圈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筒体(1)内还形成圆筒状的上通道(2),上通道(2)与下通道(3)的延伸方向一致,上通道(2)位于下通道(3)上方,且上通道(2)与下通道(3)通过第一开口(4)相通,上通道(2)的上端开口为第三开口(41),增宽组件(9)由第三开口(41)伸入至筒体(1)内;筒体(1)设置有条形口(5),条形口(5)与上通道(2)或者下通道(3)相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挡圈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32),端盖(32)同时套设于杆体(8)和筒体(1),且端盖(32)与筒体(1)连接,增宽组件(9)被端盖(32)限制在筒体(1)内;杆体(8)的顶端可拆卸的连接有握把(34),杆体(8)的外表面套设有大弹簧(38),大弹簧(38)的一端抵接于端盖(32),另一端抵接于握把(34)。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挡圈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端盖(32)上设置有环形凸起(35),大弹簧(38)的底端被限制在环形凸起(35)内;握把(34)朝向端盖(32)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凹槽(36),环形凹槽(36)环绕杆体(8)设置,大弹簧(38)的顶端被限制环形凹槽(36)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圈装配夹具,包括筒体,筒体内形成圆台状的下通道,下通道的上下两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的直径,其中,第二开口位于筒体的下表面;还包括杆体、与杆体相连的增宽组件,杆体用于带动增宽组件运动,使增宽组件将处于下通道内的挡圈,由第二开口推出至筒体外;沿着下通道的径向方向,增宽组件可伸缩,在增宽组件将处于下通道内的挡圈,由第二开口推出至筒体外的过程中,增宽组件与下通道的内壁始终滑动接触。本实用新型可使得挡圈始终保持水平并向下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容易导致挡圈难以与挡圈槽卡合到位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冯锦锋 潘严雷 吴煜 薛胜 叶世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瑞立空压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5
技术公布日:2023/1/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