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翻斗舌结构的机械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5471发布日期:2023-03-07 18:5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翻斗舌结构的机械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翻斗舌结构的机械锁。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具有翻斗舌结构的机械锁,结构复杂,其难以实现在关门时锁舌结构触碰到门框收缩进入到机械锁腔体内后,再伸出时,锁舌结构的转动方向相对固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翻斗舌结构的机械锁,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具有翻斗舌结构的机械锁,包括机械锁本体,在所述机械锁本体上设有翻斗舌结构、触片及限位片,所述翻斗舌结构包括翻斗舌本体及安装座,所述翻斗舌本体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且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翻斗舌本体的转动,且所述锁定结构与所述触片相连接,所述触片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所述机械锁本体上,在所述限位片上形成卡槽,在所述触片上形成第一凸片,通过所述第一凸片与所述卡槽相抵以限制所述触片的向下移动,在所述触片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形成抵接面,且所述抵接面由靠近所述机械锁本体前壁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机械锁本体一端向靠近所述安装座的方向延伸设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结构包括抵接件和锁片,在所述安装座处形成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连通,所述抵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朝向所述翻斗舌本体方向伸出,所述锁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所述锁片由所述第二安装槽处伸出与所述触片相连接,所述锁片与所述抵接件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翻斗舌本体的转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触片上形成滑槽,在所述锁片上形成嵌入块,所述锁片由所述第二安装槽向外伸出至所述嵌入块伸入到所述滑槽中,所述滑槽沿横向方向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斜舌结构,所述限制结构包括扭块,所述斜舌结构包括斜舌本体及移动柱,所述斜舌本体与所述移动柱连接,在所述移动柱处设有移动块,在所述触片上设有第二凸片,所述扭块一端与所述移动块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片相抵。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舌本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翻斗舌本体的长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接面包括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且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间隙,在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形成台阶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动结构包括电机结构,在所述触片上形成第三凸片,所述电机结构包括电机本体及与所述电机本体连接的动片,所述动片与所述第三凸片相配合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动结构包括拨挑结构及连接结构,在所述触片上形成第四凸片,所述拨挑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触片的第四凸片相配合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片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机械本体上,且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第三触点与第四触点,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相配合设置,所述第四触点与所述第四凸片相配合设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翻斗舌结构的机械锁,实现门体关门时,翻斗舌结构向内缩回后,又向外弹出时翻斗舌本体方向的相对固定,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具有翻斗舌结构的机械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中翻斗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中翻斗舌结构的剖视图;
19.图4为实施例中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实施例中限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22.如图1-5,一种具有翻斗舌结构的机械锁,包括机械锁本体1,在所述机械锁本体1上设有翻斗舌结构2、触片3及限位片7,所述翻斗舌结构2包括翻斗舌本体21及安装座22,所述翻斗舌本体21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2上,且在所述安装座22上设有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翻斗舌本体的转动,且所述锁定结构与所述触片3相连接,所述触片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所述机械锁本体上,在所述限位片7上形成卡槽71,在所述触片3上形成第一凸片31,通过所述第一凸片31与所述卡槽71相抵以限制所述触片3的向下移动,在所述触片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形成抵接面,且所述抵接面由靠近所述机械锁本体前壁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机械锁本体一端向靠近所述安装座的方向延伸设置。
2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械锁,通过锁定结构的上下移动以限制或解除限制所述翻斗舌本体21的转动,所述触片3与所述锁定结构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锁定结构的上下移动,所述限位片7上形成卡槽与所述触片上的第一凸片相配合以限制所述触片3的向下移动。当门体关门时,所述翻斗舌结构向内回缩,使所述翻斗舌结构向内推向所述限位片以解除所述限位片的卡槽与所述触片的抵接,以使得所述触片可向下移动,在所述触片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所述触片的抵接面与所述安装座相抵,且由于抵接面在远离所述机械锁本体前壁的一端更加靠近所述安装座,以当所述触片的抵接面与所述安装座相接触且触片带动所述
锁定结构下移至锁定结构限制所述翻斗舌本体转动的位置时,所述翻斗舌本体不能再相对安装座转动,使得翻斗舌本体的方向相对固定。
24.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械锁本体1内形成腔体。
25.所述锁定结构包括抵接件221和锁片4,在所述安装座处形成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连通,所述抵接件221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朝向所述翻斗舌本体方向伸出,所述锁片4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所述锁片4由所述第二安装槽处伸出与所述触片相连接,所述锁片与所述抵接件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翻斗舌本体的转动。
26.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座22处形成第一安装槽,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处向所述翻斗舌本体21方向伸出形成抵接件221,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还设有弹性件222,所述弹性件222设置于所述抵接件221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壁之间,以推动所述抵接件221向外伸出的状态,当所述翻斗舌本体21转动时,所述翻斗舌本体21靠近所述安装座22本体的一端会将所述抵接件推入到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以使得翻斗舌本体21可顺利转动。在所述安装座22上还形成有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所述锁片4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当所述锁片4伸入到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且伸入达到一定深度时,所述抵接件与所述锁片4相抵,以限制所述抵接件缩回到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抵接件保持伸出第一安装槽,以限制所述翻斗舌本体21的转动。
27.还包括斜舌结构5,所述限制结构包括扭块6,所述斜舌结构5包括斜舌本体51及移动柱52,所述斜舌本体51与所述移动柱52连接,在所述移动柱52处设有移动块53,在所述触片3上设有第二凸片32,所述扭块6一端与所述移动块53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片32相抵。
28.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块53固定的设置在所述移动柱52上。所述移动柱52的前后移动会带动所述斜舌结构5的伸出及缩回。所述移动块53与所述机械锁本体1的前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中,所述扭块6的一端伸入在所述间隙、与所述移动块53相抵。所述扭块6的另一端与所述触片3的第二凸片32相抵,以限制所述触片3的向下移动。
29.本实施例中,所述扭块6的横截面呈“v”型。
30.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扭块6具有保持顺时针转动的趋势,而所述移动块53用于限制所述扭块6的顺时针转动。当所述斜舌结构5伸出至所述腔体外时,所述移动块53靠近所述腔体前壁,通过所述移动块53与所述扭块6的一端相抵以限制所述扭块6的顺时针转动,所述扭块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块的下端面相抵,以限制所述触片3的向下移动;当所述斜舌结构5缩回到所述腔体内时,所述移动块53向远离所述腔体前壁的方向移动,以解除对所述扭块6的抵接,所述扭块6可顺时针转动,所述扭块6的另一端解除对所述第二凸块的抵接,以解除对所述触片3向下移动的限制。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片32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凸片31的水平高度。
32.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片7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机械锁本体1内的腔体内。所述限位片7具有始终朝向所述翻斗舌结构2方向倾斜的趋势。
33.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限位片7的上端部处形成卡槽71,所述卡槽71与所述触片3上第一凸片31的下端面相抵。在所述限位片7上还突出设有卡合部,当所述限位片7的卡槽71与所述触片3上的第一凸片31相抵时,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翻斗舌结构2的安装座22相抵或相
接触。
34.在所述触片3上形成滑槽30,在所述锁片4上形成嵌入块41,所述嵌入块41伸入到所述滑槽30中,且所述滑槽30沿横向方向设置。
35.本实施例中,所述嵌入块41与所述滑槽30内槽壁的上端壁和下端壁相抵。以通过所述触片3的上下移动可带动所述锁片4的上下移动。且所述锁片4可在所述触片3的滑槽30中前后滑动。
36.所述抵接面包括第一抵接面300和第二抵接面301,且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间隙,在所述第一抵接面30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301之间形成台阶部。
37.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面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第二抵接面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大于第二间隙。
38.所述斜舌本体51的长度大于所述翻斗舌本体21的长度。
3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面300在靠近所述腔体前壁的一端,所述第二抵接面301在远离所述腔体前壁的一端。
40.门体在打开状态时,所述斜舌本体51和所述翻斗舌本体21伸出到所述腔体外,所述限位片7的卡槽71与所述触片3的第一凸片31相抵,且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安装座22相抵。当需要将门体关闭时,所述斜舌本体51触碰到门框以使得斜舌本体51缩回到腔体内,所述斜舌本体51往回缩,所述移动柱52及所述移动块53往远离所述腔体前壁方向移动,解除扭块6对所述触片3向下移动的限制。在斜舌结构5回缩后,所述翻斗舌结构2触碰到门框回缩,所述嵌入块41在所述滑槽30中滑动后移,所述翻斗舌结构2的回缩会使得所述安装座22推动所述限位片7后移、以解除所述卡槽71与所述第一凸块的抵接,且当所述翻斗舌结构2后移时,所述触片3下移使翻斗舌结构2的安装座22与所述触片3的第二抵接面301相抵,限制了所述触片3进一步往下移动的趋势,在所述腔体内设有安装面,在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翻斗舌结构2之间设有弹簧,以保持所述翻斗舌结构2持续伸出的状态。在翻斗舌结构2触碰到门框向腔体内缩回之后,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翻斗舌结构2向外伸出,使得所述安装座22从与所述第二抵接面301相抵变为与所述第一抵接面300相抵,即所述触片3可继续向下移带动所述锁片4下移,当所述安装座22与所述第二抵接面301相抵时,所述锁片4向下伸入至与所述抵接件相抵,通过所述抵接件的伸出与所述翻斗舌本体21的接触,以限制所述翻斗舌本体21的转动。
41.还包括电机结构8,在所述触片3上形成第三凸片33,所述电机结构8包括电机本体及与所述电机本体连接的动片,所述动片与所述第三凸片33相配合连接。
42.通过电机转动带动所述动片上移,以通过动片带动所述第三凸片33以进一步带动所述触片3上移。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所述触片3上形成嵌入槽,通过所述动片伸入到所述嵌入槽中,以通过所述动片上移时带动所述触片3上移。
44.还包括拨挑结构91及连接结构,在所述触片3上形成第四凸片34,所述拨挑结构91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触片3的第四凸片34相配合连接。
45.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片92和第二连接片93,所述第一连接片92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所述机械本体中,在所述第一连接片92的下端部设有第一触点,在所述第一连接
片92的上端部设有第二触点,所述拨挑结构91与所述第一触点相配合设置,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片93相配合设置。
46.所述第二连接片93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机械本体上,且所述第二连接片93包括第三触点与第四触点,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相配合设置,所述第四触点与所述第四凸片34相配合设置。
4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片9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片93沿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拨挑结构91上设有拨动部,通过所述拨挑结构91的转动带动拨动部顺时针转动,以使波动部带动所述第一触点下移,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片92下移,所述第一连接片92下移会使得第一连接片92上的第二触点触发第二连接片93上的第三触点,以使得第二连接片93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连接片93顺时针转动会使其第四触点触动所述第四凸片34,以带动所述触片3向上移动。
48.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技术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