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距可调的机械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4435发布日期:2023-01-12 21:1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距可调的机械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距可调的机械手装置。


背景技术:

2.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械手机器各自的优点,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公开号:cn215701794u,公开了一种间距可调节的机械手装置,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回转盘,所述固定框架底面固定设有转动装置,回转盘的内圈与固定框架固定连接,底盘与外圈螺纹连接,从而外圈能对底盘作底面支撑效果,且电机能稳定带动底盘和夹持装置夹持周围物品;第一气缸推动大臂能沿第一底座上下转动,同时第二气缸推动中臂沿大臂转动,从而能实现夹持装置夹持物品的距离变化;第三气缸能通过圆形固定块使一组第一拉杆逆向运动,并使一组弧形夹块逆向滑动,从而改变夹持间距,同时第四气缸推动第二调节板上下运动,能通过逆向运动的第二拉杆带动弧形夹块逆向运动,从而完成夹持工作。
3.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在现今的生活上,科技日新月益的进展之下,机械人手臂与有人类的手臂最大区别就在于灵活度与耐力度,也就是机械手的最大优势可以重复的做同一动作在机械正常情况下永远也不会觉得累,机械手臂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搬运机械手对于拿取物体的宽度是进行限定的,无调节宽度的器具,十分不方便,对于一些物体,表面是脆弱的,机械手易破坏物体,造成损失,机械手底座是固定的,不便运用抓手,同时现有的机械手装置在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不强,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间距可调的机械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间距可调的机械手装置,具备该装置整体使用稳定性强,整体的使用安全性较高,且该机械手臂可随意调节使用角度,同时也可随意调节抓取物品的角度,且该机械手臂抓手工作效率强,抓取稳定性高的优点,解决了在现今的生活上,科技日新月益的进展之下,机械人手臂与有人类的手臂最大区别就在于灵活度与耐力度,也就是机械手的最大优势可以重复的做同一动作在机械正常情况下永远也不会觉得累,机械手臂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搬运机械手对于拿取物体的宽度是进行限定的,无调节宽度的器具,十分不方便,对于一些物体,表面是脆弱的,机械手易破坏物体,造成损失,机械手底座是固定的,不便运用抓手,同时现有的机械手装置在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不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机械手装置,包括承载板主体,所述承
载板主体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盘,所述承载板主体下表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杆,所述承载板主体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缓震弹簧,所述缓震弹簧下端设置有主体固定板,所述主体固定板下表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调节组件上端设置有机械手组件,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调节螺栓,所述机械手组件下端设置有小臂。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盘上表面中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表面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二旋转盘,所述第二旋转盘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矩形固定块,所述矩形固定块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三调节柱,所述矩形固定块中部开设有与第三调节柱相对应的凹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三调节柱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板,两组所述调节板中部转动安装有第四调节柱,所述第四调节柱中部设置有大臂,所述大臂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调节柱,所述大臂一端开设有第一孔洞,所述大臂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孔洞。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大臂上端开设有与第一调节柱相对应的凹槽,所述第一调节柱中部设置有小臂,所述大臂中部开设有与小臂相对应的储存槽,所述小臂上表面一端螺纹固定有电机。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电机一端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机另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电机上端设置有半圆形固定板,所述半圆形固定板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螺纹固定于小臂上表面两端,所述小臂一端设置有弧形顶板,所述调节螺栓中部设置有固定柱。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设置有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滑动安装于调节块中部,所述调节滑块一端设置有夹持手,所述小臂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主体固定块,所述主体固定块中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一侧设置有导向杆。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杆下端设置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下端设置有主体固定板,所述主体固定板上表面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二防滑垫上端设置有缓震弹簧,所述缓震弹簧上端设置有第一防滑垫,所述液压杆下端设置有圆形垫板,所述第一防滑垫上端设置有承载板主体。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使得该装置整体可以随意的进行调节使用角度,间接的增强该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也解决了现有的搬运机械手对于拿取物体的宽度是进行限定的,无调节宽度的器具,十分不方便,对于一些物体,表面是脆弱的,机械手易破坏物体,造成损失,机械手底座是固定的,不便运用抓手,同时现有的机械手装置在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不强的问题,通过机械手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使得该装置整体可以随意的进行调节使用角度,间接的增强该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通过缓震弹簧、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缓震效果,同时解决了由于以往的机械手在夹取一些重物时,这样就会导致装置整体运行不稳定,从而导致装置整体受损,使得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大大折扣,通过液压杆和圆形垫板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通过液压杆的设计,使其可随意调节装置整体的使用角度,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
使用便捷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旋转盘、转动柱、第二旋转盘、矩形固定块和第三调节柱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使得该装置整体可以随意的进行调节使用角度,间接的增强该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也解决了现有的搬运机械手对于拿取物体的宽度是进行限定的,无调节宽度的器具,十分不方便,对于一些物体,表面是脆弱的,机械手易破坏物体,造成损失,机械手底座是固定的,不便运用抓手,同时现有的机械手装置在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不强的问题。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调节柱、调节板、第四调节柱、第一调节柱、小臂和第一孔洞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使得该装置整体可以随意的进行调节使用角度,间接的增强该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也解决了现有的搬运机械手对于拿取物体的宽度是进行限定的,无调节宽度的器具,十分不方便,对于一些物体,表面是脆弱的,机械手易破坏物体,造成损失,机械手底座是固定的,不便运用抓手,同时现有的机械手装置在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不强的问题。
16.4、本实用新型通过储存槽、第一调节柱、小臂、第一孔洞、控制开关和电机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携带便捷性,使其可通过开设的储存槽,将小臂进行折叠收纳,从而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携带便捷性。
17.5、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开关、电机、固定螺栓、半圆形固定板和弧形顶板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电机整体的运行稳定性,通过固定螺栓和半圆形固定板的配合,从而将电机牢牢固定住。
18.6、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螺栓、主体固定块、导向柱、导向杆、固定柱、固定杆、调节块、夹持手和弧形顶板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使得该装置整体可以随意的进行调节使用角度,间接的增强该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
19.7、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一防滑垫、缓震弹簧、第二防滑垫、主体固定板、圆形垫板和液压杆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缓震效果,同时解决了由于以往的机械手在夹取一些重物时,这样就会导致装置整体运行不稳定,从而导致装置整体受损,使得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大大折扣。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手装置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震弹簧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承载板主体;2、第一调节杆;3、第二调节杆;4、第一防滑垫;5、缓震弹簧;6、第二防滑垫;7、主体固定板;8、圆形垫板;9、液压杆;10、调节组件;11、大臂;12、储存槽;13、第一调节柱;14、小臂;15、第一孔洞;16、控制开关;17、电机;18、固定螺栓;19、半圆形固定板;20、机械手组件;21、第二孔洞;1001、第一旋转盘;1002、转动柱;1003、第二旋转盘;1004、矩形固定块;1005、第三调节柱;1006、调节板;1007、第四调节柱;2001、调节螺栓;2002、主体固定块;2003、导向柱;2004、导向杆;2005、固定柱;2006、固定杆;2007、调节块;
2008、夹持手;2009、弧形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28.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间距可调的机械手装置,包括承载板主体1,承载板主体1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调节组件10,调节组件10包括第一旋转盘1001,承载板主体1下表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杆2,承载板主体1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缓震弹簧5,缓震弹簧5下端设置有主体固定板7,主体固定板7下表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9,调节组件10上端设置有机械手组件20,机械手组件20包括调节螺栓2001,机械手组件20下端设置有小臂14。
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调节组件10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使得该装置整体可以随意的进行调节使用角度,间接的增强该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也解决了现有的搬运机械手对于拿取物体的宽度是进行限定的,无调节宽度的器具,十分不方便,对于一些物体,表面是脆弱的,机械手易破坏物体,造成损失,机械手底座是固定的,不便运用抓手,同时现有的机械手装置在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不强的问题,通过机械手组件20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使得该装置整体可以随意的进行调节使用角度,间接的增强该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通过缓震弹簧5、第一调节杆2和第二调节杆3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缓震效果,同时解决了由于以往的机械手在夹取一些重物时,这样就会导致装置整体运行不稳定,从而导致装置整体受损,使得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大大折扣,通过液压杆9和圆形垫板8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通过液压杆9的设计,使其可随意调节装置整体的使用角度,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
30.参考图3,第一旋转盘1001上表面中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柱1002,转动柱1002上表面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二旋转盘1003,第二旋转盘1003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矩形固定块1004,矩形固定块1004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三调节柱1005,矩形固定块1004中部开设有与第三调节柱1005相对应的凹槽。
3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旋转盘1001、转动柱1002、第二旋转盘1003、矩形固定块1004和第三调节柱1005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使得该装置整体可以随意的进行调节使用角度,间接的增强该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也解决了现有的搬运机械手对于拿取物体的宽度是进行限定的,无调节宽度的器具,十分不方便,对于一些物体,表面是脆弱的,机械手易破坏物体,造成损失,机械手底座是固定的,不便运用抓手,同时现有的机械手装置在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不强的问题。
32.参考图3,第三调节柱1005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板1006,两组调节板1006中部转动安装有第四调节柱1007,第四调节柱1007中部设置有大臂11,大臂11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调节柱13,大臂11一端开设有第一孔洞15,大臂11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孔洞21。
3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三调节柱1005、调节板1006、第四调节柱1007、第一调节柱13、小臂14和第一孔洞15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使得该装
置整体可以随意的进行调节使用角度,间接的增强该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也解决了现有的搬运机械手对于拿取物体的宽度是进行限定的,无调节宽度的器具,十分不方便,对于一些物体,表面是脆弱的,机械手易破坏物体,造成损失,机械手底座是固定的,不便运用抓手,同时现有的机械手装置在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不强的问题。
34.参考图3,大臂11上端开设有与第一调节柱13相对应的凹槽,第一调节柱13中部设置有小臂14,大臂11中部开设有与小臂14相对应的储存槽12,小臂14上表面一端螺纹固定有电机17。
3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储存槽12、第一调节柱13、小臂14、第一孔洞15、控制开关16和电机17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携带便捷性,使其可通过开设的储存槽12,将小臂14进行折叠收纳,从而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携带便捷性。
36.参考图4,电机17一端设置有控制开关16,电机17另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栓2001,电机17上端设置有半圆形固定板19,半圆形固定板19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18,固定螺栓18螺纹固定于小臂14上表面两端,小臂14一端设置有弧形顶板2009,调节螺栓2001中部设置有固定柱2005。
3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控制开关16、电机17、固定螺栓18、半圆形固定板19和弧形顶板2009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电机17整体的运行稳定性,通过固定螺栓18和半圆形固定板19的配合,从而将电机17牢牢固定住。
38.参考图4,固定柱2005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006,固定杆2006一端设置有调节滑块,调节滑块滑动安装于调节块2007中部,调节滑块一端设置有夹持手2008,小臂14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主体固定块2002,主体固定块2002中部设置有导向柱2003,导向柱2003一侧设置有导向杆2004。
3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调节螺栓2001、主体固定块2002、导向柱2003、导向杆2004、固定柱2005、固定杆2006、调节块2007、夹持手2008和弧形顶板2009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使得该装置整体可以随意的进行调节使用角度,间接的增强该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
40.参考图5,第一调节杆2下端设置有第二调节杆3,第二调节杆3下端设置有主体固定板7,主体固定板7上表面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防滑垫6,第二防滑垫6上端设置有缓震弹簧5,缓震弹簧5上端设置有第一防滑垫4,液压杆9下端设置有圆形垫板8,第一防滑垫4上端设置有承载板主体1。
4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调节杆2、第二调节杆3、第一防滑垫4、缓震弹簧5、第二防滑垫6、主体固定板7、圆形垫板8和液压杆9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缓震效果,同时解决了由于以往的机械手在夹取一些重物时,这样就会导致装置整体运行不稳定,从而导致装置整体受损,使得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大大折扣。
4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43.在使用时,通过调节组件10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使得该装置整体可以随意的进行调节使用角度,间接的增强该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也解决了现有的搬运机械手对于拿取物体的宽度是进行限定的,无调节宽度的器具,十分不方便,对于一些物体,表面是脆弱的,机械手易破坏物体,造成损失,机械手底座是固定的,不便运用抓手,同时现有的机械手装置在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不强的问题,通过机械手组
件20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使得该装置整体可以随意的进行调节使用角度,间接的增强该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通过缓震弹簧5、第一调节杆2和第二调节杆3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缓震效果,同时解决了由于以往的机械手在夹取一些重物时,这样就会导致装置整体运行不稳定,从而导致装置整体受损,使得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大大折扣,通过液压杆9和圆形垫板8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通过液压杆9的设计,使其可随意调节装置整体的使用角度,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性,还可通过第一调节杆2、第二调节杆3、第一防滑垫4、缓震弹簧5、第二防滑垫6、主体固定板7、圆形垫板8和液压杆9的结构设计,使其加强了该装置整体的缓震效果,同时解决了由于以往的机械手在夹取一些重物时,这样就会导致装置整体运行不稳定,从而导致装置整体受损,使得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大大折扣。
44.综上所述:该一种间距可调的机械手装置,通过承载板主体1、第一调节杆2、第二调节杆3、第一防滑垫4、缓震弹簧5、第二防滑垫6、主体固定板7、圆形垫板8、液压杆9、调节组件10、大臂11、储存槽12、第一调节柱13、小臂14、第一孔洞15、控制开关16、电机17、固定螺栓18、半圆形固定板19、机械手组件20、第二孔洞21、第一旋转盘1001、转动柱1002、第二旋转盘1003、矩形固定块1004、第三调节柱1005、调节板1006、第四调节柱1007、调节螺栓2001、主体固定块2002、导向柱2003、导向杆2004、固定柱2005、固定杆2006、调节块2007、夹持手2008和弧形顶板2009的结构,解决了解决了在现今的生活上,科技日新月益的进展之下,机械人手臂与有人类的手臂最大区别就在于灵活度与耐力度,也就是机械手的最大优势可以重复的做同一动作在机械正常情况下永远也不会觉得累,机械手臂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搬运机械手对于拿取物体的宽度是进行限定的,无调节宽度的器具,十分不方便,对于一些物体,表面是脆弱的,机械手易破坏物体,造成损失,机械手底座是固定的,不便运用抓手,同时现有的机械手装置在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不强的问题。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