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4715发布日期:2023-03-24 16:4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抽油机轴承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


背景技术:

2.抽油机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石油开采设备,其具有结构可靠耐用、便于施工维修等特点。然而由于油田工作环境复杂,受风力、湿度、温差等恶劣因素的影响,需要确保抽油机运转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其中,作为抽油机中的重要负荷承载机构,抽油机中央轴承座安装在抽油机中央轴位置处,其内部通常安装有一套(免维护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单元;该轴承单元为35系列圆锥滚子轴承,双侧带有专用多唇密封。
3.进一步研究后发明人发现,虽然上述轴承单元具有良好的调心性,但在安装时受轴承座安装基准误差的影响,轴与轴承(内外圈)轴线在工作过程中难以保持重合,从而势必会产生一定位移偏差。该位移偏差会进一步对轴承单元、轴承座等结构单元造成推力负荷,导致轴与轴承单元的磨损加快。对此,现有技术多采用增加轴承润滑的技术手段来处理,例如:申请号:cn202010438338.0、专利标题:应用于游梁式抽油机的集中润滑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的专利文献中记载有如下方案:增设集中润滑装置,该集中润滑装置包括安装台,润滑脂出料装置与预处理装置,润滑脂出料装置由开合调节装置控制进行打开与关闭;在对抽油机的润滑点进行润滑脂补充时,通过油泵将储油箱中的润滑脂泵入密封机箱内,同时通过风机将发热点的热空气传输进入密封机箱内,通过热空气对润滑脂进行加热处理,降低润滑脂的粘度,提升其流动性,充分利用了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热损耗,在不需要进行润滑脂补充,且环境温度较低时,关闭主输油管上的阀门,直接对润滑脂进行回流,保持对将润滑脂进行加热处理,能够避免润滑脂长期静置而出现沉淀与严重分油的现象,提升润滑脂输入至润滑点处时的均匀性。
4.然而包括上述文献在内的现有技术仅缓解了轴与轴承位移偏差所造成磨损加剧缺陷,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轴与轴承位移偏差的问题,因此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缺陷,并实现抽油机中央轴轴承轴向预紧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该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可实现对抽油机中央轴轴承轴向的预紧,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抽油机中央轴与轴承位移偏差的技术缺陷。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包括有:
8.紧箍圈以及预紧环;
9.其中,紧箍圈靠近预紧环一侧采用锥度面设计;预紧环靠近紧箍圈一侧采用锥度面设计。
10.较为优选的,还包括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紧箍圈背离预紧环的侧面相配合,用于为紧箍圈、预紧环提供所需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作用力。
11.较为优选的,紧箍圈中包括有上紧箍圈、下紧箍圈;其中,上紧箍圈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与下紧箍圈的两端相接连;
12.较为优选的,所述上紧箍圈由第一上紧箍圈组件、第二上紧箍圈组件构成;其中,第一上紧箍圈组件、第二上紧箍圈通过连接销相接连。
13.较为优选的,所述下紧箍圈由第一下紧箍圈组件、第二下紧箍圈组件构成;其中,第一下紧箍圈组件、第二下紧箍圈通过连接销相接连。
14.较为优选的,预紧环背离紧箍圈一侧的外缘还设置有密封唇;密封唇与待预紧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的密封结构相配合。
15.较为优选的,凹槽内壁以及紧箍圈背离预紧环的侧面上均敷设有表面带有防滑颗粒的耐磨层。
16.较为优选的,所述耐磨层采用聚碳酸酯材质制备形成;耐磨层中防滑颗粒的厚度不小于2毫米,防滑颗粒的横向尺寸不大于5毫米。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该种预紧装置中包括有紧箍圈、预紧环、固定轴,其中,紧箍圈靠近预紧环一侧采用锥度面设计;预紧环靠近紧箍圈一侧采用锥度面设计。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通过紧箍圈与预紧环之间的锥度面配合,实现了对抽油机中央轴轴承的轴向预紧,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抽油机中央轴与轴承位移偏差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18.该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下述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中预紧环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中固定轴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中紧箍圈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中紧箍圈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5.附图标记:1、固定轴;2、紧箍圈;3、预紧环;4、第一上紧箍圈组件;5、第二上紧箍圈组件;6、连接螺栓;7、第一下紧箍圈组件;8、第二下紧箍圈组件;9、预紧环的锥端面;10、紧箍圈的锥端面;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该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可实现对抽油机中央轴轴承轴向的预紧,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抽油机中央轴与轴承位移偏差的技术缺陷。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实施例一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紧箍圈、预紧环以及优选设置的固定轴结构。
30.其中,紧箍圈靠近预紧环一侧采用锥度面设计;如图2所示,预紧环靠近紧箍圈一侧采用锥度面设计。通过锥度面间的楔形(施力)原理,实现紧箍圈、预紧环对新型抽油机中央轴轴承的预紧。
31.具体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固定轴上开设有凹槽,该凹槽与紧箍圈背离预紧环的侧面相配合,用于固定紧箍圈,并为紧箍圈、预紧环提供所需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作用力。
32.除此之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紧箍圈中还包括有上紧箍圈、下紧箍圈;其中,上紧箍圈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与下紧箍圈的两端相接连。
33.进一步的,结合附图对上述所提及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其工作过程做如下解释:
34.首先,将本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安装在待预紧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两侧。安装过程可描述为:将紧箍圈安装在固定轴上的凹槽中;将预紧环安装在在待预紧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两侧的预设位置处;旋松连接螺栓,使紧箍圈、预紧环的锥度面配合对齐后,拧紧连接螺栓。此时,预紧环的锥端面与紧箍圈的锥端面相接触,从而为紧箍圈、预紧环提供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所需的作用力;固定轴则保持不动,用于提供轴向施力的作用点。
35.至此,本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在无需进行复杂操作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抽油机中央轴轴承的预紧。
36.实施例二
37.实施例二包含有实施例一中的全部技术特征。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紧箍圈、预紧环以及优选设置的固定轴结构。
38.其中,紧箍圈靠近预紧环一侧采用锥度面设计;如图2所示,预紧环靠近紧箍圈一侧采用锥度面设计。通过锥度面间的楔形(施力)原理,实现紧箍圈、预紧环对新型抽油机中央轴轴承的预紧。
39.具体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固定轴上开设有凹槽,该凹槽与紧箍圈背离预紧环的侧面相配合,用于固定紧箍圈,并为紧箍圈、预紧环提供所需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作用力。
40.除此之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紧箍圈中还包括有上紧箍圈、下紧箍圈;其中,上紧箍圈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与下紧箍圈的两端相接连。
41.进一步的,结合附图对上述所提及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其工作过程做如下解释:
42.首先,将本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安装在待预紧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两侧。
安装过程可描述为:将紧箍圈安装在固定轴上的凹槽中;将预紧环安装在在待预紧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两侧的预设位置处;旋松连接螺栓,使紧箍圈、预紧环的锥度面配合对齐后,拧紧连接螺栓。此时,预紧环的锥端面与紧箍圈的锥端面相接触,从而为紧箍圈、预紧环提供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所需的作用力;固定轴则保持不动,用于提供轴向施力的作用点。
43.至此,本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在无需进行复杂操作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抽油机中央轴轴承的预紧。
44.除此之外,实施例二进一步对紧箍圈结构做了如下限定:
45.如图5所示,紧箍圈中上紧箍圈由第一上紧箍圈组件、第二上紧箍圈组件构成;其中,第一上紧箍圈组件、第二上紧箍圈通过连接销相接连。而紧箍圈中下紧箍圈由第一下紧箍圈组件、第二下紧箍圈组件构成;其中,第一下紧箍圈组件、第二下紧箍圈通过连接销相接连。
46.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将紧箍圈中上紧箍圈、下紧箍圈分解成四段构成,使得紧箍圈在拧紧的过程中径向受力变得更加均匀,从而更好实现对抽油机中央轴轴承均匀预紧的目的。
47.实施例三
48.实施例三包含有实施例一中的全部技术特征。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紧箍圈、预紧环以及优选设置的固定轴结构。
49.其中,紧箍圈靠近预紧环一侧采用锥度面设计;如图2所示,预紧环靠近紧箍圈一侧采用锥度面设计。通过锥度面间的楔形(施力)原理,实现紧箍圈、预紧环对新型抽油机中央轴轴承的预紧。
50.具体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固定轴上开设有凹槽,该凹槽与紧箍圈背离预紧环的侧面相配合,用于固定紧箍圈,并为紧箍圈、预紧环提供所需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作用力。
51.除此之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紧箍圈中还包括有上紧箍圈、下紧箍圈;其中,上紧箍圈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与下紧箍圈的两端相接连。
52.进一步的,结合附图对上述所提及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其工作过程做如下解释:
53.首先,将本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安装在待预紧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两侧。安装过程可描述为:将紧箍圈安装在固定轴上的凹槽中;将预紧环安装在在待预紧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两侧的预设位置处;旋松连接螺栓,使紧箍圈、预紧环的锥度面配合对齐后,拧紧连接螺栓。此时,预紧环的锥端面与紧箍圈的锥端面相接触,从而为紧箍圈、预紧环提供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所需的作用力;固定轴则保持不动,用于提供轴向施力的作用点。
54.至此,本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在无需进行复杂操作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抽油机中央轴轴承的预紧。
55.除此之外,实施例三进一步对预紧环结构做了如下限定:
56.具体的,在预紧环背离紧箍圈一侧的外缘还优选设置有密封唇。该密封唇与待预紧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的密封结构相配合,从而起到对抽油机中央轴轴承密封防尘的作用,尤其是防止大颗粒污染物的进入。
57.实施例四
58.实施例四包含有实施例一中的全部技术特征。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紧箍圈、预紧环以及优选设置的固定轴结构。
59.其中,紧箍圈靠近预紧环一侧采用锥度面设计;如图2所示,预紧环靠近紧箍圈一侧采用锥度面设计。通过锥度面间的楔形(施力)原理,实现紧箍圈、预紧环对新型抽油机中央轴轴承的预紧。
60.具体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固定轴上开设有凹槽,该凹槽与紧箍圈背离预紧环的侧面相配合,用于固定紧箍圈,并为紧箍圈、预紧环提供所需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作用力。
61.除此之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紧箍圈中还包括有上紧箍圈、下紧箍圈;其中,上紧箍圈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与下紧箍圈的两端相接连。
62.进一步的,结合附图对上述所提及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其工作过程做如下解释:
63.首先,将本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安装在待预紧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两侧。安装过程可描述为:将紧箍圈安装在固定轴上的凹槽中;将预紧环安装在在待预紧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两侧的预设位置处;旋松连接螺栓,使紧箍圈、预紧环的锥度面配合对齐后,拧紧连接螺栓。此时,预紧环的锥端面与紧箍圈的锥端面相接触,从而为紧箍圈、预紧环提供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所需的作用力;固定轴则保持不动,用于提供轴向施力的作用点。
64.至此,本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在无需进行复杂操作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抽油机中央轴轴承的预紧。
65.除此之外,实施例四进一步记载了如下结构:
66.即凹槽内壁以及紧箍圈背离预紧环的侧面上均敷设有表面带有防滑颗粒的耐磨层,该耐磨层用于进一步起到防止紧箍圈滑动的作用(确保轴向施力作用点的稳定)。
67.值得注意的是,该耐磨层优选使用聚碳酸酯材质制备形成;其中,耐磨层中防滑颗粒的厚度不小于2毫米,防滑颗粒的横向尺寸不大于5毫米。
6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该种预紧装置中包括有紧箍圈、预紧环、固定轴,其中,紧箍圈靠近预紧环一侧采用锥度面设计;预紧环靠近紧箍圈一侧采用锥度面设计。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抽油机中央轴轴承预紧装置,通过紧箍圈与预紧环之间的锥度面配合,实现了对抽油机中央轴轴承的轴向预紧,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抽油机中央轴与轴承位移偏差的技术缺陷。
6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