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5639发布日期:2022-12-31 13:2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


背景技术:

2.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运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设备,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一般会是机电设备,由计算机程序或是电子电路控制。
3.公告号为cn21285945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包括底箱,所述底箱内腔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承重板,并且承重板的顶部安装连接有双向转动电机,所述底箱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双向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它解决了现有的工业机器人直接与地面接触容易受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另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具有使机器人不与地面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受潮的优点。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包括底箱、用于放置机器人的放置板以及通过安装件竖直设置在放置板一侧的螺纹筒,所述底箱的一侧竖直设有位于螺纹筒一侧的固定板,所述放置板水平放置在底箱的顶端,所述固定板靠近螺纹筒的一侧设有上下相对的两个挡板,所述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丝杆,且丝杆的顶端与底端均延伸至螺纹筒外并分别与两个挡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限制螺纹筒跟随丝杆转动的限制件,位于上方的所述挡板上设有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所述底箱的底端沿底箱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滚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人通过安装件将放置板安装在螺纹筒上,放置板的初始位置位于底箱的一侧下方,且放置板与地面接触,使用人将机器人放置在放置板上,然后使用人通过限制件对螺纹筒进行限制,然后打开电机,此时电机的转动轴带动丝杆转动,此时因丝杆与螺纹筒螺纹连接,限制件限制螺纹筒使其无法跟随丝杆转动,所以当丝杆转动时即可通过螺纹筒带动放置板竖直向上移动,当放置板竖直向上移动至底箱的上方一侧后,然后使用人解除限制件对螺纹筒的限制,然后电机继续带动丝杆转动,此时螺纹筒跟随丝杆转动,放置板通过螺纹筒沿丝杆的轴线转动,直至将放置板转动至底箱正上方,然后使用人再通过限制件对螺纹筒进行限制,然后使电机的转动轴反向转动,此时螺纹筒、放置板竖直向下移动,直至将放置板放置在底箱的顶端,此时机器人位于底箱上,通过底箱使得机器人不与地面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受潮,通过电机与丝杆与螺纹筒与限制件与放置板的配合即可将工业机器人搬运到底箱上,使用简单方便。
8.优选地,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在螺纹筒底端第一安装板以及水平设置在第一安装
板底端的若干第二安装板,各个所述第二安装板均沿第一安装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放置板位于第二安装板上,且放置板与第二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底箱的顶端设有用于供第一安装板、各个第二安装板一端竖直嵌入的嵌入槽。
9.优选地,所述放置板的顶端设有两个相对的水平板,且两个水平板上设有用于对机器人进行夹持的夹持件。
10.优选地,所述夹持件包括水平滑移连接在放置板顶端的两个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位于两个水平板之间且位于机器人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水平板上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螺纹槽外并与移动板的一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螺杆背离移动板的一侧均设有位于螺纹槽外的转盘。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顶端设有两个相对的加强杆,且两个加强杆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均与螺纹筒的外壁上方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限制件包括水平设置在螺纹筒顶端的两个气缸,且两个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均设有方形块,所述固定板靠近螺纹筒的一侧竖直设有长条形槽,其中一个所述气缸活塞杆上的方形块位于长条形槽内且沿长条形槽的长度方向滑动,两个所述气缸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个气缸位于两个方形块之间。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人通过安装件将放置板安装在螺纹筒上,放置板的初始位置位于底箱的一侧下方,且放置板与地面接触,使用人将机器人放置在放置板上,然后使用人通过限制件对螺纹筒进行限制,然后打开电机,此时电机的转动轴带动丝杆转动,此时因丝杆与螺纹筒螺纹连接,限制件限制螺纹筒使其无法跟随丝杆转动,所以当丝杆转动时即可通过螺纹筒带动放置板竖直向上移动,当放置板竖直向上移动至底箱的上方一侧后,然后使用人解除限制件对螺纹筒的限制,然后电机继续带动丝杆转动,此时螺纹筒跟随丝杆转动,放置板通过螺纹筒沿丝杆的轴线转动,直至将放置板转动至底箱正上方,然后使用人再通过限制件对螺纹筒进行限制,然后使电机的转动轴反向转动,此时螺纹筒、放置板竖直向下移动,直至将放置板放置在底箱的顶端,此时机器人位于底箱上,通过底箱使得机器人不与地面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受潮,通过电机与丝杆与螺纹筒与限制件与放置板的配合即可将工业机器人搬运到底箱上,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嵌入槽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图中:1、底箱;2、放置板;3、螺纹筒;4、固定板;5、挡板;6、丝杆;7、电机;8、滚轮;9、第一安装板;10、第二安装板;12、嵌入槽;13、水平板;14、移动板;15、螺纹槽;16、螺杆;17、转盘;18、加强杆;20、气缸;21、方形块;22、长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一种工业机器人底座,如图1,包括底箱1、用于放置机器人的放置板2以及通过安装件竖直设置在放置板2一侧的螺纹筒3,底箱1的一侧竖直设有位于螺纹筒3一侧的固定板4,放置板2水平放置在底箱1的顶端,固定板4靠近螺纹筒3的一侧设有上下相对的两个挡板5,螺纹筒3内螺纹连接有丝杆6,且丝杆6的顶端与底端均延伸至螺纹筒3外并分别与两个挡板5转动连接,固定板4上设有用于限制螺纹筒3跟随丝杆6转动的限制件,位于上方的挡板5上设有用于驱动丝杆6转动的电机7,底箱1的底端沿底箱1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滚轮8。
21.如图1和图2,使用人通过安装件将放置板2安装在螺纹筒3上,放置板2的初始位置位于底箱1的一侧下方,且放置板2与地面接触,使用人将机器人放置在放置板2上,然后使用人通过限制件对螺纹筒3进行限制,然后打开电机7,此时电机7的转动轴带动丝杆6转动,此时因丝杆6与螺纹筒3螺纹连接,限制件限制螺纹筒3使其无法跟随丝杆6转动,所以当丝杆6转动时即可通过螺纹筒3带动放置板2竖直向上移动,当放置板2竖直向上移动至底箱1的上方一侧后,然后使用人解除限制件对螺纹筒3的限制,然后电机7继续带动丝杆6转动,此时螺纹筒3跟随丝杆6转动,放置板2通过螺纹筒3沿丝杆6的轴线转动,直至将放置板2转动至底箱1正上方,然后使用人再通过限制件对螺纹筒3进行限制,然后使电机7的转动轴反向转动,此时螺纹筒3、放置板2竖直向下移动,直至将放置板2放置在底箱1的顶端,此时机器人位于底箱1上,通过底箱1使得机器人不与地面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受潮,通过电机7与丝杆6与螺纹筒3与限制件与放置板2的配合即可将工业机器人搬运到底箱1上,使用简单方便。
22.如图1和图2,安装件包括设置在螺纹筒3底端第一安装板9以及水平设置在第一安装板9底端的若干第二安装板10,各个第二安装板10均沿第一安装板9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放置板2位于第二安装板10上,且放置板2与第二安装板10通过螺栓固定,底箱1的顶端设有用于供第一安装板9、各个第二安装板10一端竖直嵌入的嵌入槽12,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使用人将放置板2放置在第二安装板10上,然后通过螺栓将放置板2与第二安装板10固定连接,此时即可将放置板2安装在螺纹筒3上,螺纹筒3上下移动时通过第一安装板9与各个第二安装板10带动放置板2移动,通过各个第二安装板10即可减少放置板2受力发生弯曲的情况发生,使用简单方便。
23.如图2,放置板2的顶端设有两个相对的水平板13,且两个水平板13上设有用于对机器人进行夹持的夹持件,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当机器人放置在放置板2上时,机器人位于两个水平板13之间,此时通过两个水平板13上的夹持件对机器人进行夹持固定,此时即可减少放置板2移动时机器人发生晃动的情况发生,使用简单方便。
24.如图2,夹持件包括水平滑移连接在放置板2顶端的两个移动板14,两个移动板14位于两个水平板13之间且位于机器人的相对两侧,两个水平板13上开设有螺纹槽15,且螺纹槽15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杆16,两个螺杆1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螺纹槽15外并与移动板14的一侧转动连接,两个螺杆16背离移动板14的一侧均设有位于螺纹槽15外的转盘17,
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使用人旋动两个转盘17带动螺杆16转动,两个螺杆16分别推动两个移动板14相互靠近,直至两个移动板1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机器人抵紧,此时即可对放置板2上的机器人进行固定,使用简单方便。
25.如图1和图2,限制件包括水平设置在螺纹筒3顶端的两个气缸20,且两个气缸20的活塞杆一端均设有方形块21,固定板4靠近螺纹筒3的一侧竖直设有长条形槽22,其中一个气缸20活塞杆上的方形块21位于长条形槽22内且沿长条形槽22的长度方向滑动,两个气缸20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个气缸20位于两个方形块21之间,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当放置板2与地面接触时,其中一个气缸20活塞杆上的方形块21与长条形槽22对准,此时使用人将其打开,气缸20的活塞杆推动方形块21靠近长条形槽22,直至方形块21进入长条形槽22内,方形块21的相对两侧分别与长条形槽22的槽壁接触,此时通过方形块21于长条形槽22的配合即可对螺纹筒3进行限制,使其无法跟随丝杆6转动,当丝杆6带动螺纹筒3竖直上下移动时,螺纹筒3则会通过气缸20带动方形块21在长条形槽22内竖直滑动,当需要解除对螺纹筒3的限制时,使用人只需通过气缸20将方形块21移出长条形槽22即可,当放置板2放置在底箱1的顶端时,另一个气缸20活塞杆上的方形块21则会与长条形槽22对准,使用简单方便。
26.如图2,第一安装板9顶端设有两个相对的加强杆18,且两个加强杆18远离第一安装板9的一端均与螺纹筒3的外壁上方固定连接,此设置的目的在于通过加强杆18即可减少螺纹筒3通过第一安装板9与第二安装板10带动放置板2移动时,第一安装板9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况发生,使用简单方便。
27.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