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86241发布日期:2022-12-10 01:1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汽车发动机缸盖上安装气管等零部件时,需要对发动机缸盖进行压紧固定。目前常采用铰链压紧机构或滑移锁紧机构对发动机缸盖进行压紧,铰链压紧机构距离压紧点比较近,且摆动角度比较大,这样容易与发动机缸盖后续安装工艺干涉;而滑移锁紧机构无法施加预压力,导致发动机缸盖发生晃动,基准会有偏差。此外,铰链压紧机构及滑移锁紧机构的结构均较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同时需要的安装空间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能够有效地对发动机缸盖进行压紧固定,结构紧凑、压紧力大且占用空间小。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至少一个压紧机构;其中,
5.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转动座、转轴、压紧件、转接件及驱动源,所述转动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底板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压紧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6.所述驱动源能够驱使所述转接件转动,所述转接件转动并带动所述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压紧件转动并压紧发动机缸盖。
7.可选的,所述压紧件的一端套接在所述转轴上,另一端向下弯折。
8.可选的,所述转接件的所述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9.可选的,所述转接件的所述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10.可选的,所述驱动源为气缸。
11.可选的,所述压紧机构为两个且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对角上。
12.可选的,所述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还包括一旋转法兰盘,所述旋转法兰盘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并用于旋转所述安装座。
13.可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底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发动机缸盖抵接以支撑所述发动机缸盖。
14.可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底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位于所述发动机缸盖的底部的定位孔一一对应并插入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内。
15.可选的,所述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发动机缸盖是否安装到位。
1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中,通过所述驱动源能够驱使所述转接件转动,所述转接件转动并带动所述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压紧件转动并压紧发动
机缸盖。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能够有效地对所述发动机缸盖进行压紧固定,结构紧凑、压紧力大且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17.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的主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的俯视图。
20.附图中:
21.1-安装座;2-转动座;3-转轴;4-压紧件;5-转接件;6-驱动源;7-旋转法兰盘;8-支撑块;9-定位销;10-位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23.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
24.请参照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的俯视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包括安装座1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至少一个压紧机构;其中,
25.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转动座2、转轴3、压紧件4、转接件5及驱动源6,所述转动座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的底板上,所述转轴3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座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接件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接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源6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压紧件4固定在所述转轴3上;
26.所述驱动源6能够驱使所述转接件5转动,所述转接件5转动并带动所述转轴3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压紧件4转动并压紧发动机缸盖。
27.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能够有效地对所述发动机缸盖进行压紧固定,结构紧凑、压紧力大且占用空间小。
28.具体的,所述安装座1作为整个装置的基座,用于安装压紧机构等各种零部件,所述安装座1具有一底板,所述转动座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的底板上,用于支撑所述转轴3。
29.较佳的,所述压紧件4的一端套接固定在所述转轴3上,另一端向下弯折(呈弯钩
状),以便于更好的压紧所述发动机缸盖。所述压紧件4可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所述转轴3上,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30.较佳的,所述转接件5的所述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转轴3上。通过可拆卸固定的方式以便于所述转接件5的安装及拆卸,同时可根据需求选用不同的转接件5,以适配不同的压紧机构。
31.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5的所述一端抱紧在所述转轴3上并通过紧固件锁紧。此处提及的抱紧可以理解为所述转接件5的所述一端类似于抱箍的结构,抱合在所述转轴3上,然后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进行锁紧,从而实现所述转接件5与所述转轴3的连接。
32.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5的所述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驱动源6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33.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源6为气缸。气缸的输出力较大且体积小巧,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是较佳的选择。本技术对于所述气缸的型号及种类不作具体限制。
34.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为两个且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对角上。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对于所述压紧机构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制,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35.请继续参照图1-图2,所述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还包括一旋转法兰盘7,所述旋转法兰盘7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的侧壁上,并用于旋转所述安装座1。通过设置所述旋转法兰盘7,以便于旋转整个压紧装置,从而实现对所述发动机缸盖的旋转。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法兰盘7可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的侧壁上,可通过机械手或机器人对所述旋转法兰盘7进行选择。
36.请继续参照图1-图2,所述安装座1的底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块8,所述支撑块8与所述发动机缸盖抵接以支撑所述发动机缸盖。此外,所述支撑块8的上表面还可以作为定位面,用于保证所述发动机缸盖的水平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8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座1底板的四个边角处。当然,本技术对于所述支撑块8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制,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37.请继续参照图1-图2,所述安装座1的底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销9,所述定位销9与位于所述发动机缸盖的底部的定位孔一一对应并插入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定位销9主要用于对所述发动机缸盖的安装进行定位,其数量及分布位置可根据所述动机缸盖的底部的定位孔的数量及分布位置进行调整,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38.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还包括位置传感器10,所述位置传感器10用于检测所述发动机缸盖是否安装到位。示例性的,所述位置传感器10例如为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相对两个侧板上的光纤发生器及光纤接收器,当所述发动机缸盖安装到位后,所述光纤发生器发出的光线将会由所述发动机缸盖上的通道穿过并由所述光纤接收器接收。需要理解的是,所述位置传感器10可选用本领域熟知的传感器,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及保护。
39.当然,除了上述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式进行检测,本技术对此不再赘述。
40.需要对发动机缸盖进行固定时,可对所述发动机缸盖放置在所述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的支撑块8上,并利用所述安装座1的底板上的定位销9对所述发动机缸盖进行定位;然后通过位置传感器10进行检测,确认所述发动机缸盖安装到位;位置确定后,通过所述气缸
驱使所述压紧件4转动并压紧在所述发动机缸盖上;先对所述述发动机缸盖的正面进行零部件的安装;正面安装完成后,通过机器人旋转所述旋转法兰盘7,以翻转所述发动机缸盖,并对所述发动机缸盖的背面进行零部件安装。
41.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至少一个压紧机构;其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转动座、转轴、压紧件、转接件及驱动源,所述转动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底板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压紧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驱动源能够驱使所述转接件转动,所述转接件转动并带动所述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压紧件转动并压紧发动机缸盖。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缸盖压紧装置,能够有效地对所述发动机缸盖进行压紧固定,结构紧凑、压紧力大且占用空间小。
42.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