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物运输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9520发布日期:2023-02-21 20:3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货物运输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货物运输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2.货物运输一般是指陆上货物运输,并且是现代主要运输方式之一,与海上运输和航空运输相比,货物运输受到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其运输车辆种类多,装载量大,运输成本较低,几乎可以运输任何商品,而运输前后需要夹持装置装卸商品。
3.在对商品进行夹持时,现有的夹持装置以伺服电机为动力源,电机顶侧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一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夹臂,电机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杆,夹臂一端与连接杆之间转动安装有连杆,通过电机带动连接杆旋转,从而通过连杆拉动夹臂旋转,实现对商品的夹持。
4.然而,当前夹持装置在夹持时对于商品的形状具有一定限制,且不能夹持较重物品,同时夹持装置固定,使用时不灵活不便于移动,进而提出一种货物运输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市面上的夹持装置使用伺服电机通过连杆带动夹臂旋转进行夹持,只能夹持固定商品形状且无法夹持较重物品,使用时装置固定不灵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货物运输夹持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货物运输夹持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侧固定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上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侧固定有液压缸。
7.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内侧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底侧固定有活塞杆,所述液压缸底端固定有固定台,所述活塞杆底端固定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通过安装座配合转动安装有夹臂,所述固定台圆周面上固定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与夹臂一段转动安装有连杆,所述夹臂底端转动安装有夹板,所述升降台顶侧固定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液压缸内部连通,使用液压缸,工作时噪音小,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耐磨损、耐锈蚀,不易损坏。
8.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移动台,所述移动台顶侧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台圆周面上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杆穿插安装在固定座内,所述固定杆与固定座连接处穿插有插杆,所述底板顶侧固定有支撑台,使用插杆进行固定,为简单几何形状,便于生产加工,耐磨、耐腐蚀,不易损坏。
9.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侧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穿过支撑台固定有丝杆,所述支撑台内侧固定有滑杆,使用丝杆传动,所述丝杆转动安装在支撑台内侧,所述丝杆上转动安装有升降台,且升降台滑动安装在滑杆上,所述底板底侧四角分别安装有定向轮,使用丝杆传动,其传动轴向力大、可自锁、定位精度高,且传动效率高。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货物运输夹持装置的结构设计,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和固定机构,打开液压泵,通过活塞推动活塞杆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台进行升降移动,此时连杆推动夹臂在移动台上旋转,将商品夹紧,同时夹板通过旋转使其表面更好的与商品贴合,夹持固定好商品之后,将插杆插入到固定座一侧,将固定杆固定,此时夹臂将会一直处于夹持状态,不会因为夹持时间延长而导致夹持物品因松动而脱落,解决了夹持装置只能夹持固定形状的商品,且长时间夹持容易松动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货物运输夹持装置的结构设计,通过设置升降机构,打开伺服电机,带动输出端丝杆旋转,从而推动升降台在滑杆上进行升降移动,使夹臂高度改变,同时可通过定向轮移动夹持装置,使其可以夹持不同高度的商品,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4.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实施例一的固定机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实施例一的夹持机构侧视立体结构剖视图;
17.图4为实施例一的部分结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实施例二的整体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板;2、支撑台;3、伺服电机;4、丝杆;5、滑杆;6、升降台;7、液压泵;8、液压缸;9、活塞;10、活塞杆;11、固定台;12、固定座;13、连接耳;14、移动台;15、安装座;16、固定杆;17、插杆;18、连杆;19、夹臂;20、夹板;21、定向轮;22、圆杆;23、移动板;24、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一
22.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货物运输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侧固定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上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侧固定有液压缸8,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液压缸8,所述液压缸8内侧安装有活塞9,所述活塞9底侧固定有活塞杆10,所述液压缸8底端固定有固定台11,所述活塞杆10底端固定有移动台14,所述移动台14通过安装座15配合转动安装有夹臂19,所述固定台11圆周面上固定有连接耳13,所述连接耳13与夹臂19一段转动安装有连杆18,所述夹臂19底端转动安装有夹板20,所述升降台6顶侧固定有液压泵7,所述液压泵7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液压缸8内部连通,工作时,在遇到夹持装置只能夹持固定形状的商品,并且无法夹持较重物品的问题时,通过
设置夹持机构,打开液压泵7,通过活塞9推动活塞杆10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台14进行升降移动,此时连杆18推动夹臂19在移动台14上旋转,将商品夹紧,同时夹板20通过旋转使其表面更好的与商品贴合,增加夹持时与商品的接触面积,使夹持更加牢固,同时能够针对不同形状的商品进行夹持。
23.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移动台14,所述移动台14顶侧固定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台11圆周面上固定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杆16穿插安装在固定座12内,所述底板1顶侧固定有支撑台2,所述固定杆16与固定座12连接处穿插有插杆17,工作时,在遇到需要长时间夹持商品,随着夹持时间的延长导致夹臂19松动造成脱落的问题时,通过固定机构的结构,活塞杆10带动移动台14升起进行夹持物品时,移动台14推动固定杆16在固定座12内向上移动,夹持固定好商品之后,将插杆17插入到固定座12一侧,将固定杆16固定,此时夹臂19将会一直处于夹持状态,不会因为夹持时间延长而导致夹持物品因松动而脱落。
24.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台2,所述支撑台2顶侧固定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输出端穿过支撑台2固定有丝杆4,所述支撑台2内侧固定有滑杆5,所述丝杆4转动安装在支撑台2内侧,所述丝杆4上转动安装有升降台6,且升降台6滑动安装在滑杆5上,所述底板1底侧四角分别安装有定向轮21,工作时,在遇到夹持装置位置固定,使用不灵活的问题时,通过升降机构的结构,打开伺服电机3,带动输出端丝杆4旋转,从而推动升降台6在滑杆5上进行升降移动,使夹臂19高度改变,同时可通过定向轮21移动夹持装置,使其可以夹持不同高度的商品,使用更加便捷。
25.实施例二
26.请参阅图5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板1两侧分别滑动安装有圆杆22,所述圆杆22一端固定有移动板23,所述移动板23底侧安装有滑轮24;工作时,在遇到夹持装置夹持重物时,其重心较高容易倾倒的问题时,通过移动板23的结构,夹持较重物体时,通过圆杆22将移动板23伸出,增大夹持装置底端支撑面积,同时依然能够通过滑轮24移动夹持装置,使用后可通过圆杆22将移动板23收回,减少装置体积,在提高夹持装置稳定性的同时,又不影响其灵活性。
27.工作原理,货物运输一般是指陆上货物运输,并且是现代主要运输方式之一,与海上运输和航空运输相比,货物运输受到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其运输车辆种类多,装载量大,运输成本较低,几乎可以运输任何商品,而运输前后需要夹持装置装卸商品,现有的夹持装置,夹持时对于商品的形状具有一定限制,且不能夹持较重物品,同时夹持装置固定,使用时不灵活不便于移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和固定机构,推动夹持装置,使其通过定向轮21移动至待夹持物品处,打开伺服电机3,带动输出端丝杆4旋转,从而推动升降台6在滑杆5上进行升降移动,使夹持装置移动为合适高度,打开液压泵7,通过活塞9推动活塞杆10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台14进行升降移动,此时连杆18推动夹臂19在移动台14上旋转,将商品夹紧,同时夹板20通过旋转使其表面更好的与商品贴合,增加夹持时与商品的接触面积,夹持固定好商品之后,将插杆17插入到固定座12一侧,将固定杆16固定,此时夹臂19将会一直处于夹持状态,不会因为夹持时间延长而松动脱落,之后将夹持装置移动到商品放置处时,同理通过控制伺服电机3与液压泵7,将商品放下,解决了夹持装置只能夹持固定形状的商品,夹持时间过长容易松动,且夹持装置不便于移动的问题。
2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
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