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检测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搭乘电梯模拟装置以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2.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技术被应用于诸多领域中。
3.其中,由于不同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多机器人被赋予不同的能力,例如,机器人在城市的楼宇中工作时,需要具备自动呼叫电梯并搭乘电梯的能力。此类机器人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往往需进行大量自动呼叫电梯以及模拟搭乘电梯的测试。
4.在实际测试的过程中,机器人与电梯控制盒之间需要经过大量的调试,例如电子接线或软件升级等硬件和软件的操作。然而,在机器人前期开发的实际测试中,若将机器人放置于楼宇中的电梯进行测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妨碍楼宇中的电梯的正常使用,带来诸多不便,降低测试效率和方便性。因此,需要一款机器人自动呼叫并搭乘电梯的模拟装置进行乘梯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搭乘电梯模拟装置,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搭乘电梯模拟装置,包括测试架、控制盒、升降机构和感应片;所述控制盒可滑动地安装于测试架,所述控制盒包括控制器和感应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感应器电连接,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测试架;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测试架,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感应片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感应片同步运动,所述感应片同步运动的运动轨迹可从所述感应器的感应区域穿过;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机器人的搭乘指令,并根据搭乘指令控制升降机构以驱动所述感应片同步运动。
7.可选地,所述测试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以形成所述测试架,所述测试架为中空的长方体形设置;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控制盒通过所述第一滑动槽安装于所述测试架的内部。
8.可选地,所述多个立柱中的一个立柱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感应器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槽安装于所述测试架,所述感应器可沿所述立柱升降移动。
9.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传送带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测试架的底部,所述第二转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测试架的顶部,所述传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测试架,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轮或第二转动轮转动,以带动所述传送带运动,所述感应片设置于所述传送带。
10.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
11.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三转动轮,所述第三转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测试架,所述第三转动轮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之间设置,所述传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和第三转动轮。
12.可选地,所述第三转动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转动轮均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之间,多个所述第三转动轮间隔设置。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为链轮,所述传送带为链条。
14.可选地,所述感应器为信号发生器,所述感应片为位置校准挡片;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机器人的搭乘指令,并根据搭乘指令控制升降机构以驱动所述位置校准挡片同步运动至所述信号发生器的信号传递区域。
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检测系统,包括上述搭乘电梯模拟装置和机器人。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逆向思维设计,通过将控制盒固定于测试架,即控制器和感应器均固定于测试架,使得控制盒在大量的调试测试中,提高对控制盒的电子接线或软件升级等硬件和软件操作的方便性。
17.同时,使用感应片替代实际电梯轿厢的移动,感应器替代实际的楼层,并通过感应片和感应器的感应,以此达到实际电梯轿厢在接收机器人的指令后是否能准确移动到位的测试目的,有效提高在机器人前期开发时,机器人搭乘电梯模拟测试的效率和方便性。
18.此外,通过感应片替代实际电梯轿厢的移动的方式,可减少在实际电梯测试中带来的种种不便因素。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搭乘电梯模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22.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23.图中:1测试架、10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立柱、120第一滑动槽、121第二滑动槽、2控制盒、20感应器、3升降机构、30第一转动轮、31第二转动轮、32传送带、33驱动电机、34第三转动轮、4感应片。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请参阅图1,所述搭乘电梯模拟装置包括测试架1、控制盒2、升降机构3和感应片4;所述控制盒2可滑动地安装于测试架1,所述控制盒2包括控制器(图未示)和感应器20,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感应器20电连接,所述感应器20设置于所述测试架1;所述升降机构3安装于所述测试架1,所述升降机构3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感应片4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用于驱动所述感应片4同步运动,所述感应片4同步运动的运动轨迹可从所述感应器20的感应区域穿过。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搭乘电梯模拟装置的测试过程如下:首先,机器人与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并向控制器发送乘梯指令,然后,控制器根据搭乘指令控制升降机构3进行升降以驱动感应片4同步运动,最后,感应片4运动至感应器20的感应区域并与其感应,以此为根据判断机器人发出指令后,电梯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到位。其中,测试结果存在两种情况,具体如下:第一种情况,若感应片4运动至感应器20的感应区域内,并与其发生正常感应反应,则电梯能够根据机器人的乘梯指令正常运行;第二种情况,若感应片4运动至感应器20的感应区域内,却无法与其发生正常感应反应,甚至感应片4无法运动至感应器20的感应区域内,则电梯无法根据机器人的乘梯指令正常运行。当测试结果为第一种情况时,开发人员可继续控制机器人对控制器发送不同楼层的乘梯指令,观察感应片4是否运动到位并发生感应,以此判断电梯是否能够根据机器人的乘梯指令正常运行并记录测试情况。当测试结果为第二种情况时,开发人员需要先对控制盒2内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调试,然后再重复进行多次测试并记录测试情况,直到感应片4可运动到位并发生感应为止。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逆向思维设计,通过感应片4替代实际电梯轿厢运动,感应器20替代实际的楼层,观察感应片4和感应器20是否发生感应反应,以此代表电梯是否运行到楼层的正确位置,可有效提高测试效率和方便性。
28.对于上述测试架1,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测试架1包括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1和多个立柱12;多个所述立柱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10和所述第二支架11连接以形成所述测试架1,所述测试架1为中空的长方体形设置;沿所述立柱12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滑动槽120,所述控制盒2通过所述第一滑动槽120安装于所述测试架1的内部。
29.通过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1和多个立柱12形成中空的长方体形测试架1可模拟实际电梯中的井道,有效减少搭乘电梯模拟装置的成本;同时,可根据实际的测试需求对立柱12的长度进行设定,以此形成不同高度的测试架1来满足不同的测试需求。此外,由于控制盒2通过第一滑动槽120安装于测试架1内部,因此,可根据实际的测试需求沿第一滑动槽120的长度方向移动控制盒2以调节控制盒2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盒2调整位置后,可通过磁吸或卡紧等方式进行固定。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测试架1为中空的长方体形设置,
为了提高测试架1的稳定性,多个立柱12之间可间隔设置多个横梁。
30.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所述多个立柱12中的一个立柱12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二滑动槽121,所述感应器20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槽121安装于所述测试架1,所述感应器20可沿所述立柱12升降移动。通过感应器20可沿第二滑动槽121移动的设计,使得感应器20可随着控制盒2的位置改变而进行调整,方便实际测试中的控制器和感应器20的接线。
31.对于上述升降机构3,请参阅图1,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第一转动轮30、第二转动轮31、传送带32和驱动电机33;所述第一转动轮30转动设置于所述测试架1的底部,所述第二转动轮31转动设置于所述测试架1的顶部,所述传送带32绕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轮30和第二转动轮31;所述驱动电机33设置于所述测试架1,所述驱动电机3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轮30或第二转动轮31转动,以带动所述传送带32运动,所述感应片4设置于所述传送带32。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的升降过程如下:首先,通过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33,然后通过驱动电机33驱使第一转动轮30或第二转动轮31转动,最后,通过第一转动轮30或第二转动轮31转动带动传送带32运动,以此达到升降的目的。
33.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所述驱动电机3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0。通过将驱动电机33设置于第一支架10,使得驱动电机33位于测试架1的底部设置,方便对测试过程中驱动电机33的损坏进行维修;同时,由于驱动电机33位于测试架1的底部设置,可增加测试架1底部的重量,提高测试架1整体的稳定性。
34.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所述升降机构3还包括第三转动轮34,所述第三转动轮34转动设置于所述测试架1,所述第三转动轮34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轮30和第二转动轮31之间设置,所述传送带32绕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轮30、第二转动轮31和第三转动轮34。通过第三转动轮34的设置,可提高传送带32的稳定性,避免由于传动带过长导致传动带易产生晃动,进而提高升降机构3的整体稳定性。
35.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所述第三转动轮3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转动轮34均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轮30和第二转动轮31之间,多个所述第三转动轮34间隔设置。通过多个第三转动轮34的间隔设置,可进一步提高传送带32的稳定性,使得升降机构3达到更好的稳定效果。
36.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转动轮30和第二转动轮31为链轮,所述传送带32为链条。升降机构3采用链轮链条的传动结构设计,可提高升降机构3的传动精度,还可提高升降机构3的使用寿命。
37.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所述感应器20为信号发生器,所述感应片4为位置校准挡片;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机器人的搭乘指令,并根据搭乘指令控制升降机构3以驱动所述位置校准挡片同步运动至所述信号发生器的信号传递区域。
3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感应器20和感应片4的感应方式如下:位置校准挡片跟随升降机构3同步移动至信号发生器的信号传递区域,若位置校准挡片阻挡信号发生器的信号传递,则感应器20反馈第一信号至控制器或机器人,第一信号用于表征位置校准挡片到达信号发生器所在位置;若若位置校准挡片没有阻挡信号发生器的信号传递,则感应器20反馈第二信号至控制器或机器人,第二信号用于表征位置校准挡片未到达信号发生器所在位置。需要注意的是,位置校准挡片阻挡信号发生器的信号传递的感应方式结构简单,有效减少搭乘电梯模拟装置的成本。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器20和感应片4的
感应方式还可采用磁感应的方式。
3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采用逆向思维设计,将控制盒2固定于测试架1,即控制器和感应器20均固定于测试架1,使得控制盒2在大量的调试测试中,提高对控制盒2的电子接线或软件升级等硬件和软件操作的方便性。同时,使用感应片4替代实际电梯轿厢的移动,感应器20替代实际的楼层,并通过感应片4和感应器20的感应,以此达到实际电梯轿厢在接收机器人的指令后是否能准确移动到位的测试目的,有效提高在机器人前期开发时,机器人搭乘电梯模拟测试的效率和方便性,还可减少在实际电梯测试中带来的种种不便因素。
4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系统实施例,检测系统包括上述搭乘电梯模拟装置和机器人,机器人可以是移动服务型机器人,例如,机器人是配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或引领机器人。机器人与搭乘电梯模拟装置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机器人的搭乘指令,并根据搭乘指令控制升降机构以驱动感应片同步运动。对于上述搭乘电梯模拟装置和机器人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