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航拍器支架加工用夹具。
背景技术:2.航拍又称空拍、空中摄影或航空摄影,是指从空中拍摄地球地貌,获得俯视图,此图即为空照图。航拍的摄像机可以由摄影师控制,也可以自动拍摄或远程控制。航拍所用的平台包括飞机、直升机、热气球、小型飞船、火箭、风筝、降落伞等。为了让航拍照片稳定,有的时候会使用如spacecam等高级摄影设备,它利用三轴陀螺仪稳定功能,提供高质量的稳定画面,甚至在长焦距镜头下也非常稳定,而为了保证航拍器的稳定降落需要在航拍器的底部安装支架。
3.在进行航拍器支架的加工时,由于对航拍器支架不同位置进行加工,所以通过对航拍器支架进行定位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我们为了保证加工时操作便捷性的方面考虑,对于航拍器支架的两端进行定位夹持是至关重要的,尤其针对需要对航拍器支架不同角度的位置进行加工时,不便于对航拍器进行转动的调节,进而降低了夹具的适用性以及航拍器支架加工的效率,同时我们考虑到对于加工便捷性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提出了便于对航拍器支架进行角度调节的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航拍器支架加工用夹具,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航拍器支架加工用夹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需要对航拍器支架不同角度的位置进行加工时,不便于对航拍器进行转动的调节,进而降低了夹具的适用性以及航拍器支架加工的效率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航拍器支架加工用夹具,包括底座、支架和两个定位框,所述支架通过转动组件与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定位框均通过固定架对称连接在转动杆的一侧,所述转动杆的外圈一侧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有与支架内部连接的轴杆,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与轴杆端部传动连接的驱动源,所述定位框的内部设置有夹持件。
7.优选的,夹持件包含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定位框内部的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一端通过螺套贯穿定位框侧壁的调节螺杆,所述夹持板的一端与定位框的内壁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握把。
9.优选的,传动组件包含有套接在转动杆外圈一侧的从动齿轮盘和套接在轴杆外圈且通过卡齿与从动齿轮盘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盘。
10.优选的,驱动源为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架一侧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套贯穿支架的侧壁与轴杆的端部传动连接。
11.优选的,转动组件包含有与支架底部螺栓固定连接的顶板、固定连接在顶板底部的转动板和竖直设置在顶板顶部一侧且一端通过滑套贯穿顶板的定位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顶板相适配的圆槽,所述圆槽的内腔底部中心处开设有与转动板相适配转动的转动槽,所述圆槽的内腔底部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与定位杆相适配的固定孔。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驱动源、转动组件、传动组件、定位框和转动杆的设置,便于实现带动定位框进行转动调节角度,航拍器支架的两侧放置进两个定位框的内部,通过夹持板和调节螺杆的配合便于对航拍器支架进行夹持,通过转动组件便于带动定位框绕底座的轴心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杆和传送组件的设置,便于实现带动定位框绕转动杆的轴心进行转动,结构合理,便于实现对航拍器支架进行夹持定位以及转动调节,提高了加工时的便捷性。
14.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便于实现带动定位框进行转动调节角度,航拍器支架的两侧放置进两个定位框的内部,通过夹持板和调节螺杆的配合便于对航拍器支架进行夹持,通过转动组件便于带动定位框绕底座的轴心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杆和传送组件的设置,便于实现带动定位框绕转动杆的轴心进行转动,结构合理,便于实现对航拍器支架进行夹持定位以及转动调节,提高了加工时的便捷性,通过调节螺杆和夹持板的设置,便于对航拍器支架进行夹持,通过握把的设置,便于转动调节螺杆,通过传动组件的设置,主动齿轮盘通过卡齿啮合带动从动齿轮盘进行同步转动即可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调节,通过电机的设置,便于实现带动轴杆和主动齿轮盘进行转动,通过转动组件的设置,便于实现带动支架进行转动,且通过定位杆的设置,便于转动调节之后的定位。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板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座;2、定位框;3、支架;4、固定孔;5、转动板;6、顶板;7、定位杆;8、圆槽;9、电机;10、夹持板;11、调节螺杆;12、转动杆;13、固定架;14、从动齿轮盘;15、主动齿轮盘。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参照图1-3,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航拍器支架加工用夹具,包括底座1、支架3和两个定位框2,支架3通过转动组件与底座1的顶部转动连接,支架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两个定位框2均通过固定架13对称连接在转动杆12的一侧,转动杆12的外圈一侧通过传
动组件连接有与支架3内部连接的轴杆,支架3的一侧设置有与轴杆端部传动连接的驱动源,定位框2的内部设置有夹持件,具体的,通过驱动源、转动组件、传动组件、定位框2和转动杆12的设置,便于实现带动定位框2进行转动调节角度,航拍器支架的两侧放置进两个定位框2的内部,通过夹持板10和调节螺杆11的配合便于对航拍器支架进行夹持,通过转动组件便于带动定位框2绕底座1的轴心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杆12和传送组件的设置,便于实现带动定位框2绕转动杆12的轴心进行转动,结构合理,便于实现对航拍器支架进行夹持定位以及转动调节,提高了加工时的便捷性。
23.进一步的,夹持件包含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定位框2内部的夹持板10,两个夹持板10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一端通过螺套贯穿定位框2侧壁的调节螺杆11,夹持板10的一端与定位框2的内壁滑动连接,具体的,通过调节螺杆11和夹持板10的设置,便于对航拍器支架进行夹持。
24.进一步的,调节螺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握把,具体的,通过握把的设置,便于转动调节螺杆11。
25.进一步的,传动组件包含有套接在转动杆12外圈一侧的从动齿轮盘14和套接在轴杆外圈且通过卡齿与从动齿轮盘14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盘15,具体的,通过传动组件的设置,主动齿轮盘15通过卡齿啮合带动从动齿轮盘14进行同步转动即可带动转动杆12进行转动调节。
26.进一步的,驱动源为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架3一侧的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轴套贯穿支架3的侧壁与轴杆的端部传动连接,具体的,通过电机9的设置,便于实现带动轴杆和主动齿轮盘15进行转动。
27.进一步的,转动组件包含有与支架3底部螺栓固定连接的顶板6、固定连接在顶板6底部的转动板5和竖直设置在顶板6顶部一侧且一端通过滑套贯穿顶板6的定位杆7,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与顶板6相适配的圆槽8,圆槽8的内腔底部中心处开设有与转动板5相适配转动的转动槽,圆槽8的内腔底部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与定位杆7相适配的固定孔4,具体的,通过转动组件的设置,便于实现带动支架3进行转动,且通过定位杆7的设置,便于转动调节之后的定位。
28.综上所述:便于实现带动定位框2进行转动调节角度,航拍器支架的两侧放置进两个定位框2的内部,通过夹持板10和调节螺杆11的配合便于对航拍器支架进行夹持,通过转动组件便于带动定位框2绕底座1的轴心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杆12和传送组件的设置,便于实现带动定位框2绕转动杆12的轴心进行转动,结构合理,便于实现对航拍器支架进行夹持定位以及转动调节,提高了加工时的便捷性,通过调节螺杆11和夹持板10的设置,便于对航拍器支架进行夹持,通过握把的设置,便于转动调节螺杆11,通过传动组件的设置,主动齿轮盘15通过卡齿啮合带动从动齿轮盘14进行同步转动即可带动转动杆12进行转动调节,通过电机9的设置,便于实现带动轴杆和主动齿轮盘15进行转动,通过转动组件的设置,便于实现带动支架3进行转动,且通过定位杆7的设置,便于转动调节之后的定位。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