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瓷牙切削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6393发布日期:2023-04-19 12:3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瓷牙切削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义齿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瓷牙切削支座。


背景技术:

1、全瓷牙,又称全瓷冠,是覆盖全部牙冠表面,且不含金属内冠的瓷修复体。因全瓷牙采用与牙齿颜色相近的高强度瓷材料制成,较金属基底烤瓷修复体更美观,半透明度与天然牙近似,修复后牙龈边缘表现更加自然,可达到仿真效果,且具有对周边组织无刺激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前牙美学修复时使用。

2、全瓷牙的制作需要使用切削设备对瓷牙原料进行切削,以制成具有沟、尖、窝等复杂的曲面形态的瓷牙粗胚;瓷牙原料加工之前普遍为圆盘状,通常使用切削支座对瓷牙原料进行预固定后,再将切削支座放置于切削设备内进行切削加工。

3、目前相关专利公开了一种切削支座,包括安装基座以及设于安装基座的支承座,支承座远离安装基座的一侧设有弧形凹室,弧形凹室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一体成型设置于支承座,活动板可拆卸连接于支承座;弧形凹室、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共同形成用于固定瓷牙原料的限位区域。在瓷牙原料安装时,通过拆卸紧固件使活动板脱离支承座,可以将瓷牙原料放置于弧形凹室;然后使用紧固件将活动板固定于支承座,可以使瓷牙原料稳固固定于限位区域内部,以便于后续对瓷牙原料进行切削加工。

4、然而,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为了提高活动板固定于切削支座的稳固性,所使用的紧固件数量通常有多个;瓷牙原料安装过程中需要反复拆卸和安装紧固件,操作过程较为繁琐,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操作人员安装瓷牙原料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瓷牙切削支座。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瓷牙切削支座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全瓷牙切削支座,包括安装基座以及设于安装基座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远离安装基座的一侧设有弧形凹室,所述弧形凹室的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支承座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弧形凹室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侧面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设有贯通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呈倾斜设置;

4、所述支承座远离活动板的一侧设有与插接部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活动嵌设有斜顶件,所述斜顶件具有与导向孔相适配的倾斜角度,当所述斜顶件插入导向孔时,所述活动板向靠近支承座的方向移动;所述支承座外侧还设有用于迫使斜顶件移动的调节机构。

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活动板以及弧形凹室共同形成限位区域,瓷牙原料可以装入限位区域进行稳固固定。在具体安装时,通过调节机构迫使斜顶件逐渐脱离导向孔,斜顶件能够带动活动板向远离固定板的方向移动,以便于瓷牙原料顺利安装于弧形凹室;然后,控制调节机构迫使斜顶件重新进入导向孔,可以方便地带动活动板向靠近固定板的方向移动以夹持固定瓷牙原料。整个操作过程方便快速,可以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瓷牙原料安装于切削支座的效率。

6、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和调节件,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斜顶件的外侧面;所述调节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块远离斜顶件的一侧,所述调节件的另一端穿设于支承座并螺纹连接于支承座。

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纹连接于支承座的调节件,操作人员转动调节件时可以方便地推动连接块向靠近/远离插接部的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带动斜顶件逐渐进入/脱离导向孔,具有方便调节活动板固定位置的优点,进一步提高瓷牙原料安装于切削支座的便利性。

8、可选的,所述调节件设置为手调旋钮。

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手调旋钮,操作人员转动手调旋钮可以方便地带动活动板靠近/远离固定板,进一步提高瓷牙原料安装于切削支座的便利性。

10、可选的,所述支承座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件,两个所述转动件分别设于弧形凹室弧线方向的两侧;其中,所述转动件靠近弧形凹室的一侧设有弧形卡槽;所述转动件与支承座之间设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用于迫使转动件转动至支承座远离安装基座的一侧,此时所述弧形卡槽的中轴线与弧形凹室的中轴线重合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为了能够方便地将瓷牙原料安装于弧形凹室,弧形凹室的弧形边缘通常会小于半圆形状;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件和弹性机构,弹性机构常态迫使转动件转动至支承座远离安装基座的一侧,此时转动件的弧形卡槽卡设于瓷牙原料的边缘位置,可以辅助固定瓷牙原料,从而在后续对瓷牙原料切削时减弱弧形凹室弧线方向两端所受到的作用力,进而降低切削时瓷牙原料发生晃动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瓷牙原料切削加工的精度。

12、可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设于支承座的第一套筒、设于转动件的第二套筒以及设于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均呈弧形设置,且第一套筒活动套设于第二套筒;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套筒的内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套筒的内壁。

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弹性件的设置能够始终产生作用于转动件的弹性力,从而迫使转动件常态下转动至支承座远离安装基座的一侧;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设置用于保护内部的弹性件,能够在后续对瓷牙原料进行切削时降低产生的粉尘掉落于弹性件的可能性,使得弹性件保持良好的弹性能力。

14、可选的,所述活动板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护件,两个所述支护件分别设于活动板弧线方向的两侧;所述支护件的一侧侧面设有卡接部,所述转动件设有与卡接部相适配的配合槽。

1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护件并使支护件的卡接部匹配卡设于配合槽,弹性机构迫使转动件转动时可以带动支护件一起转动,使得支护件与转动件可以共同辅助固定瓷牙原料,进一步降低切削时瓷牙原料发生晃动的可能性。

16、可选的,所述弧形凹室的内周壁设有构造槽,所述构造槽的宽度小于弧形凹室的宽度;所述构造槽的内周壁设有用于供外部吹气部件插入的多个透气孔,每一所述透气孔远离构造槽的一端均贯通至支承座的外侧面。

1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瓷牙原料安装于弧形凹室时抵于弧形凹室的内周壁,此时瓷牙原料与构造槽之间形成与外部连通的散热区域,当瓷牙原料切削加工完成后,通过将外部的吹气部件插设于透气孔,控制吹气部件工作可以以风冷的方式对瓷牙原料进行降温处理,有利于瓷牙原料的快速冷却,便于加工完成后瓷牙原料的取料作业。

18、可选的,所述透气孔的内径由透气孔靠近构造槽的一端向透气孔远离构造槽的一端逐渐增大。

1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透气孔靠近构造槽一端的内径设为大于透气孔远离构造槽一端的内径,能够便于外部的吹气部件插设于透气孔,进而能够方便地对加工完成的瓷牙原料进行降温处理。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通过设置斜顶件和导向槽,调节机构迫使斜顶件在导向槽内的移动能够带动活动板向靠近固定板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方便地对安装于弧形凹室的瓷牙原料进行夹持固定,具有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的优点;

22、2.通过设置转动件和支护件,转动件和支护件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共同辅助固定瓷牙原料,降低切削时瓷牙原料发生晃动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瓷牙原料切削加工的精度;

23、3.通过设置构造槽和透气孔,外部的吹气部件插设于透气孔可以以风冷的方式对瓷牙原料进行降温处理,有利于瓷牙原料的快速冷却,便于加工完成后瓷牙原料的取料作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