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的图像识别机械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9934发布日期:2023-06-08 20:1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的图像识别机械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臂,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途的图像识别机械臂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实验室教学场景中,对学生来说,通过对机械臂的设计与实践,帮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体验人工智能,并加深对人工智能图像识别领域的理解。

2、实验室教学的人工智能的教学主要包括识别装置、放置台、机械臂结构。主要是机械臂利用图像识别装置识别物品识别面的信息,从而有效识别承载台上相应物品信息,并将获得的信息传输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根据识别命令驱动机械臂做出相应反应,在放置台上拿取、转移、放置物品,能够起到模拟教学和模拟控制。并且识别装置、放置台、机械臂结构,更加方便进行模拟分析不同模块功能和控制命令的调节。

3、发明人发现:当夹取、转移物品时,物品会存在高度不一、形状不一的情况,容易使得物品上的识别面朝向不一,从而导致物品识别面对不准识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将物品识别面对准识别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的图像识别机械臂系统。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途的图像识别机械臂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多用途的图像识别机械臂系统一种多用途的图像识别机械臂系统,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机械臂主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承载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识别装置,所述承载台位于所述机械臂主体和识别装置之间,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承载台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所述转动座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转动座的一侧的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周向侧壁上设有螺旋板,所述螺旋板之间的空隙供承载台的边缘放入,所述螺旋板板壁和承载台的底壁滑动抵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转动座之后也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柱转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夹取、转移的物品高度、形状不一时,机械臂主体将物品夹取至承载台上,启动驱动组件转动,以带动承载台上的物品转动。使得物品上的识别面朝向识别装置,以供识别装置进行识别。然后驱动组件再驱动转动柱转动,此时承载台不转动,转动柱转动后通过螺旋板带动承载台与转动座上于竖直方向滑动,以调节承载台上物品的高度,以便于将物品识别面对准识别装置。因此通过设置转动座、转动柱,利用驱动组件的先后驱动,使得转动座转动带动承载台物品转动,以对物品识别面的朝向进行调节,转动柱转动带动承载台物品上下移动,以对物品识别面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将高度、形状不一的物品识别面对准识别装置。

5、可选的,所述转动座上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滑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固定于承载台的底壁,所述套筒内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于固定柱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较重的物品放入承载台上时,承载台受重力带动套筒压缩弹簧,以降低承载台的高度。此时承载台上物品的识别面高度较低,转动柱转动带动承载台上移,以将物品识别面高度提高后对准识别装置。当将较轻的物品放入承载台上时,承载台受重力带动套筒继续压缩弹簧,此时承载台上物品识别面高度较高,转动柱转动带动承载台下移,以将物品识别面高度降低后对准识别装置。因此通过设置固定柱、套筒、弹簧,对承载台进行支撑,以对放在承载台上的物品进行缓冲,减少放下物品后物品滚落出承载台的情况。

7、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移于转动座和转动柱之间的齿条一、固定于底座上驱动齿条一滑动的气缸一、啮合于所述齿条一的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同轴连接于转动座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承载台转动时,气缸一驱动齿条一滑入转动座和转动柱之间,以通过齿条一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带动转动座转动,进而带动承载台转动,从而便于对承载台上物品识别面的朝向进行调节。

9、可选的,所述转动柱同轴连接有转轴,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转轴滑动的滑槽,所述转轴转动于滑槽内,所述转轴于滑槽内滑动以供转动柱靠近承载台,将所述承载台边缘放入螺旋板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载物台上物品识别面的朝向调节好之后,将转动柱朝载物台滑动,使得转轴于滑槽内滑移。直至载物台的边缘放入转动柱的螺纹槽内,驱动组件再驱动转动柱转动,使得载物台受到螺纹槽槽壁的滑动抵接油,以带动载物台上下移动,进而调节物品识别面的高度。因此通过设置转轴和滑槽,利用转轴于滑槽滑动实现在载物台转动之前,转动柱未对载物台的转动造成影响,载物台转动后,利用转动柱的转动再实现载物台的高度调节。

11、可选的,所述气缸一活塞杆转动连接于齿条一内,所述转动柱的下端同轴套设有啮合于所述齿条一的齿轮二,所述齿条一翻转后分别与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载物台转动后,转动齿条一,使得齿条一上的齿转动至朝向转动柱。然后将转动柱朝载物台滑动,使得齿轮二啮合于齿条一,气缸一驱动齿条一滑动,齿条一滑动后带动齿轮二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柱转动,以对载物台的高度进行调节。因此通过设置齿轮二,利用齿条一的转动,使得齿条一和齿轮二啮合,以便于齿条一的滑动能够带动齿轮二转动,从而便于带动转动柱转动。

13、可选的,所述转动座和转动柱的一侧滑移有滑杆,所述滑杆滑移于齿条一的下方,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所述滑杆滑动的气缸二,所述滑杆远离气缸二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转动柱上,所述气缸二用于带动转动柱滑向承载台。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转动柱朝承载台滑动时,气缸二活塞杆收缩,带动滑杆朝靠近气缸二的方向话滑动,滑杆则带动转动柱朝承载台滑动,以实现转动柱自动滑动,从而便于承载台边缘自动放入螺旋板之间。

15、可选的,所述齿条一远离气缸一的一端固定有齿轮柱,所述滑杆上设有啮合于所述齿轮柱的齿条二,所述齿条二用于带动齿轮柱转动后带动齿条一翻转。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一驱动齿条一滑动时,齿条一带动齿轮柱于齿条二上滑动,以通过齿轮一带动承载台转动。直至气缸二带动滑杆滑动时,滑杆带动转动柱朝承载台滑动,以使承载台的边缘位于螺旋板之间。同时滑杆通过齿条二带动齿轮柱转动,使得齿轮柱带动齿条一自动翻转后和齿轮二啮合,此时气缸二停止驱动。气缸一再驱动齿条一滑动,齿条一滑动后带动齿轮二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板转动,以对承载台的高度进行调节。因此通过设置齿轮柱和齿条二,利用齿条二带动齿轮柱转动将齿条一翻转,使得转动柱靠近承载台将承载台边缘放入螺旋板之间的同时,齿条一翻转和齿轮二啮合,从而便于齿条一切换后对转动柱进行驱动。

17、可选的,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齿轮柱远离齿条一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座上,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支撑座沿齿条一的滑动方向滑移的导向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一驱动齿条一滑动时,齿条一带动齿轮柱滑动,进而带动支撑座于导向槽内滑动,通过支撑柱对齿轮柱的端部进行支撑,便于齿条一的翻转和滑动,提高齿条一的滑动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位于齿条一两侧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啮合于齿条一的两侧,所述传动齿轮远离齿条一的一侧啮合于齿轮一、齿轮二,所述齿轮一、齿轮二的直径均小于传动齿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齿条一带动齿轮一、齿轮二转动时,齿条一的滑动先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转动后再带动齿轮一、齿轮二转动,以通过传动齿轮的转动增大齿轮一、齿轮二转动圈数,从而便于齿条一滑动带动承载台、转动柱各自转动更多的角位移。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通过设置转动座、转动柱,利用驱动组件的先后驱动,使得转动座转动带动承载台物品转动,以对物品识别面的朝向进行调节,转动柱转动带动承载台物品上下移动,以对物品识别面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将高度、形状不一的物品识别面对准识别装置;

23、2.通过设置固定柱、套筒、弹簧,对承载台进行支撑,以对放在承载台上的物品进行缓冲,减少放下物品后物品滚落出承载台的情况;

24、3.通过设置齿轮二,利用齿条一的转动,使得齿条一和齿轮二啮合,以便于齿条一的滑动能够带动齿轮二转动,从而便于带动转动柱转动;

25、4.通过设置齿轮柱和齿条二,利用齿条二带动齿轮柱转动将齿条一翻转,使得转动柱靠近承载台将承载台边缘放入螺旋板之间的同时,齿条一翻转和齿轮二啮合,从而便于齿条一切换后对转动柱进行驱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