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机器人和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56273发布日期:2023-09-14 20:4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储能机器人和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机器人和一种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户外场景下,用户在需要用电时,通常会选择户外电源,对于用户用电需求较高的情况下,现有的户外电源的重量随着储电量的增多而增大,在长时间需要使用户外电源时,通常会利用太阳能进行充能,充能效率与太阳能板的面积相关,太阳能板的面积过大,无法很好的兼顾便携性和充电效率,此外,在存在多点用电的需求时,搬运户外电源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户外电源移动较为费力的技术问题。

2、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储能机器人。

3、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

4、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另一种储能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储能机器人,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电池,底座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用于驱动底座相对于地面移动;置物板,设于底座上,置物板上设有多个承载分区;信号接收器,设于底座上,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至少一个订单信息,每个承载分区用于承载与订单信息对应的物品;多个传感器,设于底座上,传感器用于确定底座的移动范围和/或环境信息;控制器,与移动装置、信号接收器和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订单信息控制底座移动至第一位置取货,且移动至第二位置送货。

6、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储能机器人,主要包括底座、置物板、信号接收器、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底座内设有电池,作为储能部件,在底座还设有移动装置,在移动装置的作用下可带动底座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移动供电,可以理解,在户外场景下,在不同时间点会存在不同地点的用电需求,此时可通过移动装置带着电池移动到不同位置,极大地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程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7、需要强调的是,本方案在底座上设置置物板,且在置物板上设置多个分区,在多人场景下,通过扫码、小程序或者任意线上的方式下单某些商品,机器人可移动到取货地,自动或手动的将货物放置于某一个承载分区内,再驱动机器人移动到下单人所在位置,下单人可将对应分区的物品进行拿取,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取送货效率。具体地,置物板上设有多个承载分区,每个承载分区可承载与订单信息对应的物品,实现多订单同时处理,提高运输效率。控制器可根据订单信息和实时路况信息,规划最佳行驶路径,减少运输时间。此外,自动化取送货系统可提高送货准确性和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

8、需要强调的是,第一位置可以为取货点,也可以为充电点,所取物品可以是饮食类,还可以是日用品类、消耗品类等,甚至储能机器人在移动到第二位置后可利用自身的电池供下单人使用。

9、需要说明的是,在底座上设有信号接收器和传感器,信号接收器可接收到服务器或特定用户发送的订单信息,以便于位于第一位置的发货人员根据订单信息拿取对应的货物,或者储能机器人在第一位置自行取货,随后再根据订单信息中的第二位置进行送货。

10、进一步地,机器人在移动到下单人位置后,会进行转向,使得分区所在位置更靠近下单人位置,便于下单人拿取。

11、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显示屏,设于置物板上,显示屏用于显示多个承载分区,以及与承载分区相关联的订货人信息;其中,订货人信息具体包括头像、名称、手机号、取件号。

12、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置物板上设置显示屏,可显示与承载分区相关联的订货人信息,可以帮助取货人快速准确地找到对应的物品,从而提高取货效率。此外显示屏仅显示订货人的头像、名称、手机号和取件号,而不显示其他隐私信息,保护了订货人的个人隐私。通过显示订货人信息,可以避免用户因为误拿他人物品而造成的取货错误,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显示屏可以实时更新订货人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13、进一步地,在每个承载分区上添加二维码或条形码,用户可以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或条形码来获取订货人信息。这样可以减少显示屏的数量,降低成本。通过添加语音播报功能,当用户靠近承载分区时,系统自动播报订货人信息,方便视力障碍者使用。集成人脸识别功能,当用户靠近承载分区时,系统自动识别用户的脸部信息,匹配订货人信息,然后显示相应的承载分区。这样可以提高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根据用户的购买历史和喜好,显示屏可以推荐相关物品,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

14、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置物箱,置物板作为置物箱的底板,置物箱的上侧开口;盖体,可拆卸地设于置物箱的上侧,盖体上设有显示屏,用于显示多个承载分区,以及与承载分区相关联的订货人信息。

15、在该技术方案中,本方案中设有置物箱和盖体,置物箱的设计使得物品存放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有盖体进行遮盖,可以保护物品免受灰尘、雨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物品的安全性。其中,盖体可拆卸,方便用户取放物品,提高操作便利性。通过将显示屏设置在盖体上,可以节省置物板上的空间,提供更多的承载分区,提高物品存放量。

16、此外,在盖体上安装智能锁,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输入密码来解锁,提高物品的安全性。在置物箱内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并调节内部环境,确保物品存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在置物箱内安装照明设施,方便用户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取放物品。在置物箱内安装无线充电器,用户可以将需要充电的设备放入置物箱进行充电。在置物箱内安装摄像头,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置物箱内部情况,确保物品安全。

17、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器用于在底座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控制显示屏中对应于第二位置的承载分区的部分的背景色闪烁。

1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背景色进行闪烁控制,当移动装置带动底座到达第二位置时,控制器使对应承载分区的背景色闪烁,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所需物品所在的承载分区,提高取货效率。使用户在取货过程中更加直观地了解物品位置,提高用户体验,同时也有助于避免用户误拿其他承载分区的物品,减少取货错误。

19、进一步地,在背景色闪烁的同时,添加声音提示功能,提醒用户注意对应承载分区,进一步提高取货效率。允许用户自定义背景色闪烁的颜色和频率,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喜好。结合人脸识别或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当识别到特定用户靠近时,自动使对应承载分区的背景色闪烁,提高安全性和个性化体验。

20、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多个箱体,每个箱体置于一个承载分区上,箱体内用于容纳物品,其中,控制器用于在底座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控制与第二位置对应的箱体解锁打开。

2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每个承载分区上设置一个独立的箱体,每个承载分区上的箱体可以锁定,提高物品安全性,当移动装置带动底座到达第二位置时,控制器自动控制与第二位置对应的箱体解锁打开,方便用户取货,提高操作便利性。本方案中,自动解锁的箱体可以避免用户误拿其他承载分区的物品,减少取货错误,用户无需手动解锁箱体,节省取货时间,提高整体效率。

22、进一步地,在箱体上添加指纹识别模块,用户可以通过验证指纹解锁箱体,提高安全性,用户可以使用手机扫描箱体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来解锁箱体,提高操作便利性,在箱体解锁时,添加语音提示功能,提醒用户箱体已解锁,提高用户体验。

23、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支架,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支架上设有多个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与电池电连接,多个太阳能板在第一状态下的受光面积小于在第二状态下的受光面积。

24、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底座上还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支架,通过在支架上设置太阳能板,在户外阳光较为强烈,发电效率较高的情况下,可通过太阳能板对电池进行补能,从而保证更长时间的使用。本方案中,在底座和支架中的至少一个结构上还设有传感器,可对储能机器人周边的环境以及对应的移动范围进行获取和确定,从而可实现底座的移动控制、太阳能板的移动控制,甚至是对天气阴晴的检测,极大地提高储能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的智能化,可作为用户在实际使用中较为理想的工具,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5、需要强调的是,本方案中位于支架上的太阳能板是可以移动的,存在不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多个太阳能板的受光面积较小,属于收纳状态,仅存在一个太阳能板或者不存在太阳能板接受到光线为电池充电,在第二状态下,多个太阳能板的受光面积较大,属于展开状态,此时应用于阳光较为强烈,需要大功率为电池充电的场景。

26、可以理解,太阳能板和电池之间为电连接,具体可以为:太阳能板和电池之间的连接需要使用一个充电控制器。在具体连接时,需先将太阳能板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充电控制器的正极和负极,再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充电控制器的正极和负极。

27、进一步地,储能机器人整体可以移动,且支架相对于底座的位置可以调整,从而可改变太阳能板的角度,兼顾便携性和发电效率,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28、进一步地,支架和底座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磁吸连接、卡扣连接等,只要方便二者相连即可。

29、上述技术方案中,移动装置包括履带和/或万向轮。

30、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移动装置而言,可以采用单履带的结构,或者采用单万向轮的结构,甚至可以在底座上同时设置履带和万向轮,履带结构的适应性强;履带能够适应多种地形,包括泥泞、崎岖、不平等等,负载能力强,能够承载更重的重量,牵引力强,履带的牵引力比轮子更强,能够在更陡峭的坡度上行驶,更稳定;履带的接地面积比轮子更大,能够提供更稳定的行驶。万向轮的滚动摩擦比履带更小,所以轮子能够提供更快的速度,且更灵活,可更容易地进行转弯和掉头。

31、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储能机器人的具体使用场景灵活选择履带和万向轮,例如对于应用在山地上的户外场景下,可使用单履带的结构,应用于较为平整的广场的户外场景,则可使用万向轮结构。

32、其中,移动装置可以仅为车轮,通过外力带动底座移动,或者车轮上设置电机的驱动轮,驱动轮可以直接带动底座移动。

33、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收纳箱,设于支架上,收纳箱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太阳能板;其中,其余太阳能板在第一状态下层叠收纳于收纳箱内,在第二状态下伸出收纳箱。

3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收纳箱,可为多个太阳能板提供一定的收纳空间,使得多个太阳能板在第一状态下会收纳于收纳箱中,大幅度减少太阳能板的存储空间,提高便携性,在第二状态下,多个太阳能板会伸出收纳箱,使得多个太阳能板对应的受光面积增大,提高发电效率。

35、进一步地,在收纳箱的顶部,即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太阳能板,在多个太阳能板收纳于收纳箱中的情况下,仍旧可以利用位于顶侧的太阳能板进行低功率的持续充电。

36、其中,收纳箱可固定于支架上,也可以与支架活动连接。

37、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第二状态下,多个太阳能板相互平行。

38、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储能机器人相对于太阳的体积过小,且太阳和储能机器人之间的距离过远,故而太阳发射的光线朝向在多个太阳能板处于第二状态下的情况下,通过限制多个太阳能板相互平行,使得每个太阳能板与阳光所呈的角度均相同,利用多个太阳能板,可有效提高发电效率,且在调整太阳能板的角度时,可对平行的太阳能板统一调整,从而简化操作。

39、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多个太阳能板相互平行,在顶部设置一个太阳能板的情况下,多个太阳能板与收纳箱的顶部表面相平行。

40、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架与底座转动连接,支架与水平面之间所呈夹角为0°~60°。

4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支架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可有效调整支架的角度,使得在转动范围内,太阳能板通过调整姿态可以较高的发电效率进行发电。

42、进一步地,支架与底座之间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定,具体限定支架无论相对于底座如何旋转,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60°以下,从而可起到更好的发电效果。

43、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拉杆结构,可伸缩地设于底座在前后方向的至少一端。

4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拉杆结构,便于用户自行移动储能机器人,用户的操作更为省力。具体地,拉杆结构设置在底座的前侧,用户通过拉杆结构拉拽底座,或者拉杆结构设置在底座的后侧,用户通过拉杆结构可前推底座。

45、进一步地,拉杆结构为伸缩结构,在用户需要时可伸长,便于用户推拉,在用户不需要对底座进行移动时,拉杆结构可缩回,减少所占据的空间。

46、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供电面板,设于底座上,供电面板上设有多个供电接口;其中,多个供电接口的接口类型不同。

4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供电面板,可在供电面板上显示电池的充电状态和输出电压,同时在供电面板上可利用供电接口向外提供电量,以供供电设备使用。

48、可以理解,在一般的用电场景下,用户的用电设备的接口类型并不统一,故而本方案中在供电面板上设置有多种不同规格,即不同接口类型的供电接口,以便于用户使用。

49、进一步地,接口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国标接口、交流电接口、直流电接口、不同电压的接口、通用串行总线(即universal serial bus,usb)直插式接口等。

50、上述技术方案中,太阳能板具体包括:板体支架;光伏板,设于板体支架上,且光伏板的受光面远离底座设置。

51、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太阳能板而言,主要包括板体支架和光伏板,板体支架设置在支架上,与支架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通过将光伏板设置在板体支架内,板体支架可为光伏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在安装或使用时对光伏板进行损害。

52、需要补充的是,光伏板在安装时,其接受光线的表面设置在顶侧,即受光面远离底座设置,从而更便于太阳能的转换。

53、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充电桩;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储能机器人,储能机器人移动至充电桩的充电位置,充电桩为储能机器人充电。

5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储能系统,包括充电桩和储能机器人,充电桩可对应有一个可以进行充电的范围,即充电位置,在储能机器人移动至充电位置时,充电桩会为储能机器人充电,此时电流会由充电桩转移至储能机器人的电池中,便于后续使用。

55、当然,由于储能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储能机器人,具有上述任一储能机器人的方案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56、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储电桩,储电桩电连接至储能设备;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储能机器人,储能机器人移动至储电桩的储电位置,储能机器人通过储电桩将电量输送至储能设备中。

5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储能系统,包括储电桩和储能机器人,储电桩可对应有一个可以进行储电的范围,即储电位置,在储能机器人移动至储电位置时,储能机器人可将电量转移至储电桩处,再通过储电桩与储能设备之间的连接,电量最终转移至储能设备内,以便于家庭的用电设备使用。

58、在一个场景下,储能机器人在白天会不断地充电,内置的电池充满后会自行移动至储电位置为储能设备充电,再前往户外吸收太阳能进行充电。

59、当然,由于储能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储能机器人,具有上述任一储能机器人的方案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60、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