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63821发布日期:2023-11-09 02:4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控制柜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器人控制柜。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控制柜作为机器人的主要部分,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制约着机器人的应用发展和广泛推广,工业上很多危险、繁琐的工作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的,机器人在工作的时候,需要通过配备的控制装置来控制。

2、控制柜持续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控制柜上会设计风扇进行散热,但是空气中含有水分和杂质,从而容易对控制柜造成损坏,降低了控制柜寿命和对机器人的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控制柜寿命和对机器人的控制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控制柜。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器人控制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机器人控制柜,包括柜体、开设在柜体上且供空气进入的进气口、设置在柜体上且使得空气进入柜体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且位于进气口处设置有去除水分和杂质的去除装置,所述去除装置包括:

4、过滤板和冷却板,所述过滤板和冷却板间隔设置在柜体上且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和冷却并分别开设有过滤孔和冷却孔,所述冷却板位于过滤板靠近柜体内部一侧,使得空气依次通过所述过滤板和冷却板后进入柜体内;

5、冷却回收机构,所述冷却回收机构设置在柜体上且用于对冷却板进行冷却并用于对冷却板上冷凝水进行回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启动,外界空气先经过过滤板进行过滤,然后空气通过冷却板进行冷却,而冷却回收机构启动对冷却板进行冷却,而空气中水分冷却后冷凝成水,同时部分水在冷却板处移动速度变慢后能冷凝成水,然后冷凝水流动到冷却回收机构进行回收,因此冷却板实现对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同时也去除了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同时实现防潮、防尘和降温,以此来提高了控制柜的寿命和对机器人的控制效果;

7、而且先对空气进行过滤后再进行冷却,从而降低了杂质对冷却板形成堵塞的概率,而且对空气进行冷却后,空气中的杂质也会向下沉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控制柜的防潮、防尘和降温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控制柜的寿命和对机器人的控制效果。

8、可选的,所述冷却板内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回收机构包括:

9、冷却箱,所述冷却箱设置在柜体上且装有冷却水;

10、冷却泵,所述冷却泵设置在冷却箱上且与冷却箱连通;

11、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设置在冷却泵上且与冷却板连接并与冷却腔连通;

12、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设置在冷却板上且连通冷却箱和冷却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泵启动,冷却水通过进液管进入冷却腔而对冷却板进行冷却,从而实现冷却板对空气进行冷却,而冷却腔内冷却水通过出液管回流到冷却箱内,以此来实现冷却板对空气进行冷却。

14、可选的,所述冷却箱上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冷却箱和安装框配合卡接安装在进气口上且设置有抵触在柜体上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与柜体螺纹连接的连接螺钉;所述过滤板和冷却板顶端设置在安装框上,所述冷却箱上设置有与进液管连接且对过滤板远离冷却板一侧的侧壁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去除装置安装和拆卸时的便利性,同时清理机构对过滤板上的杂质进行清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控制柜的防尘效果。

16、可选的,所述清理机构:

17、清理管,所述清理管设置在安装框上且与进液管连通并开设有朝向过滤板的清理孔;

18、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清理管上且间隔控制清理管打开或关闭;

19、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冷却箱上且用于对清理过滤板后的水进行过滤;

20、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冷却箱上且用于将通过过滤组件后的水导向到冷却箱内并阻挡冷却箱内水挥发。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阀根据时间打开清理管,进液管内冷却水朝向过滤框进行喷淋,冷却水冲击过滤框上的杂质和水同时向下流动,以此来实现对过滤板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杂质和水混合物移至过滤组件进行过滤,杂质停留在过滤组件内,而水在导向组件作用下导流到冷却箱内回收,从而实现对过滤板进行清理,而且还对水进行回收同时进行阻挡挥发,从而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实现了节能环保。

22、可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

23、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设置在冷却箱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均与过滤板下表面抵接,两个所述导向板倾斜向下且下表面呈相互靠近设置;

24、两个引导板,两个所述引导板设置在冷却箱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均与冷却板下表面抵触,两个所述导向板倾斜向下且下表面呈相互靠近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板相对一侧的侧壁和两个引导板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供水进入冷却箱内的导流槽。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底端与两个导向板相对一侧侧壁抵触,因此过滤板上水能流动两个导向板之间,然后水在导向板作用下通过导流槽流动到冷却箱内进行回收利用,冷却板上流下水也在引导板和导流槽作用下流动到冷却箱内;而当水在过滤板和冷却板处发生汇集时,水还能通过过滤孔和冷却孔移至过滤孔或冷却板另一侧,从而实现过滤板和冷却板两侧空间的互通,以此来降低了水发生外溢现象的概率,进一步降低了水的浪费。

26、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27、过滤框,所述过滤框卡接安装在导向板和过滤板配合形成的空间上;

28、拉环,所述拉环设置在过滤框上且以便于取拿过滤框。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上的杂质和水混合物向下流动到过滤框进行过滤,杂质停留在过滤框内,而水向下流动,然后水通过导流槽流动到冷却箱内进行回收,而拉环以便于取拿过滤框借力,

30、可选的,所述冷却箱背离柜体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添加冷却水的滑移孔,所述冷却箱上设置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

31、容纳框,所述容纳框倾斜向下穿过滑移孔伸至冷却箱内并浸入冷却水中,所述容纳框中装有对水进行制冷的制冷剂;

32、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容纳框上且在容纳框和制冷剂重力作用下抵压在冷却箱上进行定位并全部挡住滑移孔;

33、报警组件,所述报警组件设置在容纳框上且用于检测冷却箱内水位高低并用于报警。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挡板即能取下容纳框,然后更换容纳框内的制冷剂,然后将容纳框穿过滑移孔伸至冷却水中,冷却水与制冷剂接触而实现冷却降温,而挡板在制冷剂和容纳框重力作用下抵压在冷却箱外侧壁上,无需设计锁定件对挡板锁定即能实现定位,提高了更换制冷剂的便利性;同时容纳框取下后,还能通过滑移孔向冷却箱内添加冷却水,同时报警组件用于检测水位,当冷却水水位低于指定水位时进行报警,然后即能通过滑移孔添加冷却水,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添加冷却水的便利性。

35、可选的,所述报警组件包括:

36、水位检测器,所述水位检测器设置在容纳框上且浸入水中并用于检测水位高低;

37、报警灯,所述报警灯设置在挡板上且与水位检测器电连接并在水位低时进行报警。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检测器检测水位高低,当水位低于指定数值时,水位检测器控制报警灯进行报警,以此来实现对水位进行报警。

39、可选的,所述过滤板间隔设置有两个且抵触在一起,其中一个所述过滤板设置在安装框上而另一个滑移设置在安装框上,同时两个所述过滤板下表面齐平时,位于两个所述过滤板上的过滤孔错位,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与滑移的过滤板连接且根据空气冷热不同而调节过滤板位置的调节组件,使得天气温度越高而两个过滤板上的过滤孔越趋于一致。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较高时控制柜的温度也就越高,因此就需要加快控制柜内空气流动面积,以此来提高控制柜的散热效果;因此温度变高后,调节组件启动带动过滤板移动,使得两个过滤板上过滤孔越趋于一致,从而增大了空气通过过滤孔的面积,提高了对控制柜的散热效果;而天气变冷后,使得两个过滤板相互错位,从而减小了空气通过过滤孔的面积,同时随着空气温度变化,使得两个过滤板发生相对移动,而同时堵塞在两个过滤板过滤孔上的杂质在两个过滤板相对位移作用下而掉落,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过滤板被堵塞的概率,提高了防尘和散热效果。

41、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42、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滑移的过滤板连接;

43、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安装框上且与支撑板连接。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受热膨胀推动过滤板移动,过滤板移动使得两个过滤板上的过滤孔相互靠近,使得两个过滤板的过滤孔越来越趋于一致,甚至实现两个过滤板上的过滤孔移动到同一位置,使得空气通过的面积最大,而空气变冷后,气囊回缩和过滤板重力作用下回移,从而使得两个过滤板相互错位,从而减小了空气通过的面积。

4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46、通过风扇启动,空气依次通过过滤板和冷却板,以此来实现空气的过滤和冷却,使得空气中水分冷却后冷凝成水,然后冷凝水流动到冷却回收机构进行回收,因此冷却板实现对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同时也去除了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同时实现防潮、防尘和降温,以此来提高了控制柜的寿命和对机器人的控制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