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趟门滑轮防跳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21083发布日期:2023-11-04 04:2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趟门五金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趟门滑轮防跳动结构。


背景技术:

1、挂趟门是推拉门的一种,普遍用于作为衣柜或橱柜等等的启闭门。挂趟门的边框和轨道现由高科技航天材料铝钛合金制成,承重能力大、不变形、不退色、坚固耐用、造型精巧多样。挂趟门上再配合安装缓冲装置,真正做到静音、平稳、顺滑。

2、目前的趟门,主要包括用于启闭家居柜的门扇,门扇顶部朝向家居柜的一侧设置有导轮组,家居柜的顶面固定有滑轨,门扇通过导轮组与滑轨滑动连接。导轮组背离门扇的一侧设置有缓冲阻尼器,家居柜的顶面的滑轨内安装有拨动缓冲阻尼器的拨块。当推动门扇打开时,拨块卡在缓冲阻尼器的活动件上,带动门扇缓慢移动,直到静止在家居柜的边框侧,由于缓冲阻尼器的缓冲作用,使门扇在靠近家居柜边框的时候不会发生碰撞,避免因碰撞损坏门扇。

3、但是,当人们用力推动门扇时,由于门扇的惯性较大,拨块与缓冲阻尼器配合的瞬间,门扇会出现跳动的现象,从而产生噪声,严重时甚至还会使门扇的导轮组脱离滑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导轮组在导轨上滑动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趟门滑轮防跳动结构。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趟门滑轮防跳动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趟门滑轮防跳动结构,用于趟门,所述趟门包括启闭家居柜的第一门扇,所述第一门扇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导轮组,所述家居柜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轮组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滑轮防跳动结构包括摆动杆,所述第一导轮组的一侧开设有摆动孔,所述摆动杆设置于所述摆动孔内,所述摆动杆的底端设置有防跳钩,所述防跳钩钩设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轮组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摆动杆的锁定机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减少第一导轮组脱离于第一导轨,以防第一门扇从家居柜上脱落时,在第一门扇吊挂完毕后,先带动摆动杆摆动,摆动杆带动防跳钩朝靠近第一导轨的方向摆动,然后再通过锁定机构将摆动杆固定于当前位置,此时防跳钩钩合于第一导轨的底部一侧,因此,在拨块与缓冲阻尼器配合的瞬间,在防跳钩的作用下,有利于减少第一门扇跳动,提高导轮组在导轨上滑动的稳定性。

5、可选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杆,所述摆动杆的侧壁贯穿设置有调节孔,所述锁杆与所述调节孔滑动连接,所述摆动孔的内壁对称开设有锁孔,所述锁杆的两端分别贯穿调节孔,并与所述锁孔滑动连接,所述锁孔包括脱钩子孔、平移子孔以及挂钩子孔,所述脱钩子孔、所述平移子孔以及所述挂钩子孔相互连通,所述摆动杆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锁杆滑动插接于所述脱钩子孔或所述挂钩子孔内的推动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防跳钩钩合于第一导轨时,先将摆动杆朝远离第一导轨的方向摆动,摆动杆带动锁杆在平移子孔内滑动,且当锁杆对准于挂钩子孔时,推动组件带动锁杆在调节孔内滑动,并同时滑动插接于挂钩子孔内,在挂钩子孔的限制作用,以及在推动组件的抵紧作用下,防跳钩固定于当前位置,进而有利于提高防跳钩钩合第一导轨的稳定性。

7、可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移动块以及第一弹簧,所述摆动杆内设置有调节腔,所述移动块套设于所述锁杆,并滑动于所述调节腔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调节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腔的腔壁相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杆滑动于平移子孔内时,此时锁杆通过移动块压紧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弹性变形,当锁杆滑动至脱钩子孔或挂钩子孔时,第一弹簧释放弹力,并通过移动块带动锁杆插接于脱钩子孔或挂钩子孔内,进而有利于提高防跳钩钩合于第一导轨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第一导轮组包括轮壳,所述轮壳内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轮壳的两侧贯穿设置有斜孔,所述斜孔内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轮壳的外侧套设有连接壳,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斜孔,并与所述连接壳相连接,所述连接壳与所述第一门扇相连接,所述轮壳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门扇高度的高度调节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门扇最终通过滑轮吊挂在家居柜的敞口端,为提高第一门扇与家居柜敞口端的吻合度,此时可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对第一门扇吊挂的高度进行微调,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一门扇在家居柜敞口端滑动的顺畅度。

11、可选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块以及螺杆,所述调节块设置于所述连接壳内,所述螺杆转动于所述调节块内,所述轮壳内开设有竖直导向限位空间,所述轮壳内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竖直导向限位空间内,所述螺杆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所述调节块以及所述轮壳,并与所述升降块螺纹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第一门扇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此时先转动螺杆,在升降块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过程中,轮壳朝靠近调节块的方向移动,此时升降块在轮壳内上升,在斜孔的导向作用下,连接杆倾斜滑动,连接杆从而通过连接壳带动第一门扇上升调节,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一门扇高度调节的便利性。

13、可选的,所述家居柜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导轮组,所述第一门扇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门扇,所述第二导轮组设置有前后调节组件,所述第二门扇通过所述前后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导轮组相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受配件的限制,当家居柜的跨度越大时,需要增加门扇的数量,此时可通过第二导轮组将第二门扇吊挂于家居柜上,且第二门扇位于第一门扇的外侧,为调整第一门扇与第二门扇之间的间距,提高第二门扇推拉滑动的顺畅度,此时可通过前后调节组件进行调节,进而有利于提高启闭家居柜敞口端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包括l形板和锁紧螺栓,所述第二导轮组的顶面设置有调节座,所述l形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门扇相连接,所述l形板的另一端滑动于所述调节座的顶面,所述调节座的顶面设置有第一锁齿,所述l形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锁齿,所述第一锁齿与所述第二锁齿相啮合,所述l形板的另一端贯穿设置有平移孔,所述锁紧螺栓与所述平移孔滑动连接,所述锁紧螺栓贯穿所述平移孔,并与所述调节座螺纹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第一门扇与第二门扇之间的间距时,先转动松开锁紧螺栓,此时第一锁齿与第二锁齿的啮合松开,此时可移动调节第二门扇,又当第二门扇调节完毕后,再转动拧紧锁紧螺栓,此时第一锁齿与第二锁齿相互啮合,第二门扇通过l形板固定于当前位置,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二门扇调节的便利性。

17、可选的,所述防跳钩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挤压块朝向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缓冲件,所述挤压块通过所述缓冲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跳钩的使用过程中,防跳钩存在断钩或松动的情况,为便于监测防跳钩的使用状态,当防跳钩钩合于第一导轨时,此时第一导轨挤压挤压块,挤压块通过缓冲件压紧压力传感器,此时防跳钩的使用状态正常,当在使用的过程中,假设防跳钩断钩或松动,在缓冲件的作用下,此时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变低,进而有利于监测防跳钩的使用状态。

19、可选的,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挤压块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跳钩朝靠近第一导轨的方向摆动时,第一导轨挤压挤压块,挤压块压紧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向压力传感器传递挤压力,此时压力传感器可显示对应的压力值,当防跳钩松动时,第二弹簧释放弹力,并带动挤压块移动,此时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降低,证明防跳钩松动,进而有利于提高监测防跳钩使用状态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挤压块背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设置有滚珠。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导轨挤压挤压块时,此时滚珠抵接于第一导轨,在滚珠的作用下,有利于提高防跳钩与第一导轨相对滑动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当需要尽量防止第一导轮组脱离于第一导轨,以防第一门扇从家居柜上脱落时,在第一门扇吊挂完毕后,先带动摆动杆摆动,摆动杆带动防跳钩朝靠近第一导轨的方向摆动,然后再通过锁定机构将摆动杆固定于当前位置,此时防跳钩钩合于第一导轨的底部一侧,因此,在拨块与缓冲阻尼器配合的瞬间,在防跳钩的作用下,有利于尽量避免第一门扇跳动,提高导轮组在导轨上滑动的稳定性;

25、2.为防止防跳钩在使用的过程中断钩或松动,可通过挤压块、第二弹簧和压力传感器的配合进行监测,有利于提高防跳钩钩合第一导轨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