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接组件和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5140发布日期:2024-03-22 10:1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铰接组件和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铰接组件和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冰箱上的箱体和门体可通过安装在二者之间的铰链完成铰接,以使门体可相对箱体转动。

2、在装配铰链的过程中,为保证门体和箱体之间留有足够的安装操作空间,需要在门体处于开启状态时进行铰链安装。但开门安装方式会给装配过程带来诸多不便,增加生产工艺的复杂度和难度。

3、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铰接组件。

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铰接组件,铰接组件包括:基座,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箱体;铰链,与第二连接部连接,铰链用于连接门体,门体通过铰链铰接于基座。

5、本技术限定了一种铰接组件,铰接组件用于实现两个部件的铰接,该铰接组件具体可应用在冰箱、微波炉、洗碗机、烤箱、消毒柜等产品上。

6、具体地,铰接组件包括基座和铰链,基座安装在箱体上,铰链与基座连接,且门体通过铰链铰接在基座上,基座能够为铰链和门体提供定位和支撑。其中,基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箱体的开口侧,箱体的开口侧即为箱体上开口所在的一侧。以冰箱或微波炉为例,箱体的开口侧即为前侧。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铰链,铰链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固定在基座上,铰链的第二端与门体活动连接,以使门体可相对基座转动。

7、装配过程中,先通过第一连接部将基座安装在箱体上,并将铰链的第二端安装在门体上。其后,将门体盖合于箱体的开口处,具体可通过门体上的门封的吸附作用将门体固定在关闭位置。最终,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基座和铰链,以同步完成门体和箱体的铰接。

8、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分体式的基座和铰链,可以实现门体在箱体上的关门装配,取缔人为托举门体完成铰接,或通过其他定位工装完成门体开门装配的工艺步骤,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门体装配不便、生产工艺复杂度高、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9、同时,通过限定上述分体式结构,使本技术的基座能够安装在箱体的开口侧,即可以将铰链布置在箱体的开口和门体之间,避免铰链占用箱体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的空间,一方面可以避免铰接组件外扩关联产品的尺寸,另一方面可以保持外表面的整体性,避免布置在箱体外侧的铰链、铰链避让结构、铰链定位结构带来突兀感。

10、进而实现优化铰接组件结构,提升铰接组件实用性,降低铰接组件装配难度,隐藏安装铰链,为关联产品的小型化设计提供便利条件的技术效果。

11、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交接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2、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基座包括:第一板件,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板件,第一板件的第一面用于抵接箱体;第二板件,设于第一板件的第二面,第二面与第一面相背,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二板件。

13、在该技术方案中,基座包括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其中,第一连接部设置在第一板件上,第二连接部设置在第二板件上。第一板件包括相背离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朝向箱体并与箱体的开口侧贴合,第二板件安装在背离箱体的第二面,且第二板件朝远离第一板件的方向延伸,从而为铰链提供足够的安装操作空间,为实现门体的关门安装提供便利条件,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门体装配不便、生产工艺复杂度高、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14、具体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呈t形,可通过铸造工艺一体成型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或通过焊接工艺将第二板件焊接在第一板件的第二面。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还可以呈l形,具体可通过弯折钣金件制备出基座。

15、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通孔,设于第一板件;第一连接件,穿设于第一通孔,用于连接第一板件和箱体。

16、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一连接件,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板件上且贯穿第一板件,第一连接件穿设于第一板件,并与箱体连接。其中,可选择螺钉作为第一连接件,将螺钉的前端透过第一通孔并旋入箱体,即可通过螺钉将第一板件压装在箱体上。还可选择螺栓、膨胀螺丝等贯穿式连接结构作为第一连接件,对此该技术方案不对第一连接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做硬性限定,满足基座和箱体的连接需求即可。

17、具体地,第一通孔的数目为多个,且多个第一连接件和多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通过设置多组第一通孔和第一连接件,一方面可以确保基座在箱体上的位置和方位准确无误,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基座在箱体上的承载能力。进而实现提升基座定位精度,提升铰接结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18、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铰链包括第二通孔,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通孔,设于第二板件,且与第二通孔相对;第二连接件,穿设于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用于连接铰链和第二板件。

19、在该技术方案中,铰链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在此基础上,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通孔和第二连接件。

20、第三通孔设置在第二板件上且贯穿第二板件,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三通孔对准第二通孔,其后通过贯穿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第二连接件将铰链固定在第二板件上。

21、其中,可选择螺钉作为第二连接件,将螺钉的前端透过第二通孔并旋入第三通孔,即可通过螺钉将铰链压装在第二板件上。还可选择螺栓、膨胀螺丝等贯穿式连接结构作为第二连接件,对此该技术方案不对第二连接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做硬性限定,满足铰链和基座的连接需求即可。

22、具体地,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二连接件的数目相同,且数目为多个。通过设置多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二连接件,一方面可以确保铰链在基座上的位置和方位准确无误,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铰链和基座的连接强度,避免铰链因门体的频繁开关而错位甚至脱落。进而实现提升基座定位精度,提升铰接结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23、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套筒,穿设于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套筒的内环面包括内螺纹,第二连接件与内螺纹啮合。

24、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部还包括套筒,套筒嵌设在第三通孔中,且部分套筒暴露在第三通孔外,铰链通过第二通孔套设在暴露的套筒上。其中,套筒的内环面设置有内螺纹,完成铰链的套接后,将第二连接件旋入套筒即可将铰链固定在基座上。

25、套筒能够在基座上为铰链提供定位和导向,安装第二连接件前可先通过插接动作完成铰链的初定为,以降低铰链错位安装的可能性,进而提升铰链和基座的连接精度。同时,套筒还能够为第二连接件抵御基座和铰链之间的剪切力,降低第二连接部弯折甚至断裂的可能性,从而延长铰接组件的寿命。

26、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三通孔的孔壁包括限位槽,套筒的外环面包括限位筋,限位筋位于限位槽内。

27、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通孔的孔壁包括限位槽,具体限位槽环绕于第三通孔的周侧。在此基础上,套筒的外环面设置有限位筋,完成套筒在第二板件上的装配后,限位筋嵌入限位槽。

28、通过设置上述限位槽和限位筋,能够在套筒的轴向方向上对套筒提供限位,避免套筒上下窜动,保证铰链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实现提升铰接组件结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29、具体地,第二板件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与第三通孔连通,装配过程中可通过滑槽将套筒由第二板件的边缘滑入第三通孔,并将限位筋滑入限位槽。

30、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铰链还包括第四通孔,第二连接部还包括:导向柱,设于第二板件,且穿设于第四通孔。

31、在该技术方案中,铰链上设置有第四通孔,第二板件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导向柱。装配过程中,先将铰链通过第四通孔套接在导向柱上,以完成铰链在基座上的初定位,以同步对齐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其后,将第二连接件旋入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以完成铰链和基座的连接。进而实现提升铰链在基座上的定位精度,降低铰链和基座装配难度的技术效果。

32、具体地,导向柱可通过铸造工艺一体成型在基座上。

33、具体地,导向柱和第四通孔的数目为多个,且多个导向柱和多个第四通孔一一对应,以保证铰链在基座上的方位准确无误,避免铰链偏斜。

34、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铰链包括:第三板件,与第二连接部连接;铰接轴,设于第三板件,用于连接门体。

35、在该技术方案中,铰链包括第三板件和铰接轴,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设置在第三板件上。铰接轴同样设置在第三板件上,且铰接轴用于连接门体,以使门体能够相对铰链和基座转动。

36、具体地,可将铰接轴插入至门体的轴孔中,门体转动过程中铰接轴在轴孔中转动。

37、具体地,还可以将铰接轴插入至门体上的滑槽中,以使门体沿滑槽的轨迹相对箱体和铰链转动,避免门体在转动过程中碰撞箱体。

3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包括腔体和开口;横梁,与箱体连接,且位于开口内;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铰接组件,基座与横梁连接;门体,与铰链连接,门体用于开启或关闭开口。

39、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一种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铰接组件的制冷设备,因此该制冷设备具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铰接组件所具备的优点,且能够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铰接组件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40、在此基础上,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和门体,箱体内形成有腔体,需要冷藏或冷冻的物料存放在腔体内。箱体的前侧还开设有连通腔体的开口,用户可通过开口存取物料。门体通过铰接组件与箱体铰接,以使门体可通过转动动作开启或关闭开口。

41、其中,箱体上安装有横梁,横梁横设在开口内侧,基座固定在横梁上,以避免铰接组件侵占箱体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的空间。同时,相较于箱体,横梁的结构强度较高,能够为门体和铰接组件提供稳定的支撑。

42、装配过程中,先将基座通过第一连接部固定在横梁上,并将铰链通过铰接柱安装在门体上。其后将门体盖合在开口上,并通过门封将门体吸附在箱体上。最终,通过第二连接部将铰链固定在基座上,以完成门体和箱体的铰接。

43、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分体式的基座和铰链,可以实现门体在箱体上的关门装配,取缔人为托举门体完成铰接,或通过其他定位工装完成门体开门装配的工艺步骤,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门体装配不便、生产工艺复杂度高、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44、同时,通过限定上述分体式结构,使本技术的基座能够安装在箱体的开口侧,即可以将铰链布置在箱体的开口和门体之间,避免铰链占用箱体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的空间,一方面可以避免铰接组件外扩关联产品的尺寸,另一方面可以保持外表面的整体性,避免布置在箱体外侧的铰链、铰链避让结构、铰链定位结构带来突兀感。

45、进而实现提升铰接组件实用性,降低铰接组件装配难度,隐藏安装铰链,为制冷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提供便利条件的技术效果。

46、具体地,制冷设备为冰箱。

47、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铰接组件的数目为多个,多个铰接组件在箱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分布。

48、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包括多个铰接组件,且多个铰接组件沿箱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通过设置多个铰接组件,可以提升门体和箱体的铰接稳定性,避免门体歪斜。

49、具体地,铰接组件的数目为三个,三个铰接组件分别布置在箱体前侧的上半部、中部和下半部。

5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