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管理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23975发布日期:2024-05-11 00:03阅读:9来源:国知局
车窗管理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子,具体涉及一种车窗管理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的日益普及,车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使得车辆的应用场景也随之增加(如城际交通、长途货运、自驾游等场景),同时,用户对不同场景下的车辆管理需求也随之增加。例如,对车窗的开合程度进行管理,降低车内的风噪声。

2、目前,在管理车窗的开合程度的过程中,需要用户通过感知车内的风噪声大小变化,对车窗控制器进行手动操作,进而控制车窗所连接的电机,调整车窗的升降高度,以实现对车窗的开合程度的管理,达到降低车内的风噪声的目的。但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需要人工对车窗的开合程度进行管理,而在车辆驾驶等场景下,对车窗的开合程度的手动调节可能会分散用户驾驶车辆的注意力,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提高对车窗的管理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窗管理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如何提高对车窗的管理效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2、根据本技术涉及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窗管理方法,应用于目标车辆,目标车辆具有自适应调节车窗高度的功能,包括:目标车辆获取目标车辆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风噪参数用于反应目标车辆内部的风噪声强度。目标车辆基于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控制目标车辆的车窗高度,以降低目标车辆内部的风噪声强度。

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目标车辆可以根据车辆所处环境的风噪声强度,对车窗的开合程度进行自动化管理,降低车内风噪。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管理车内风噪,为用户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而且可以避免用户对车窗的频繁调节,为用户提供合适的使用体验,提高了对车窗的管理效率。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目标车辆基于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控制目标车辆的车窗高度”的方法,包括:若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大于预设参数阈值,则目标车辆控制目标车辆中的车窗保持第一车窗高度。

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目标车辆通过对风噪参数进行阈值比较,对车窗高度的进行管理,实现了车窗高度的自动调节,可以避免用户对车窗的频繁调节,为用户提供合适的使用体验,提高了对车窗的管理效率。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目标车辆控制目标车辆中的车窗保持第一车窗高度”的方法,包括:若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大于预设参数阈值、且未接收到用户的输入操作,则目标车辆控制目标车辆中的车窗保持第一车窗高度。其中,第一车窗高度包括多个高度值,一个高度值对应目标车辆的一个车窗。

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目标车辆可以在确定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大于预设参数阈值的情况下,通过确定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二车窗高度,判断用户是否需要对车窗高度进行自定义调节。如此,可以提高在自适应调节车窗升降高度的过程中用户的可操作性。并且,在车辆中存在多个车窗的情况下,目标车辆根据风噪参数,对每个车窗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使得每个车窗升降至不同的高度,进而对车内风噪进行管理。如此,可以提高车内风噪的管理效率。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目标车辆基于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控制目标车辆的车窗高度”的方法,包括:若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大于预设参数阈值、且接收到用户的输入操作,则目标车辆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二车窗高度,控制目标车辆中的车窗保持第二车窗高度。其中,第二车窗高度包括多个高度值,一个高度值对应目标车辆的一个车窗。

9、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目标车辆可以在确定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大于预设参数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车窗高度,实现用户对车窗开合程度的自定义管理。如此,可以提高在自适应调节车窗升降高度的过程中用户的可操作性。并且,在车辆中存在多个车窗的情况下,用户对每个车窗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使得每个车窗升降至不同的高度,进而对车内风噪进行管理。如此,可以提高车内风噪的管理效率。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到用户的输入操作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目标车辆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和第二车窗高度,更新目标对应关系,目标对应关系包括多个风噪参数以及每个风噪参数对应的车窗高度。目标车辆存储更新后的目标对应关系。

11、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目标车辆可以在自适应调节车窗升降高度的过程中,通过记录用户输入的自定义车窗高度,更新风噪参数与车窗高度的对应关系,使得后续在相同风噪参数下,控制车窗升降至用户自定义的车窗高度。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目标车辆存储更新后的目标对应关系之后,目标车辆获取目标车辆在第二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第二时间段位于第一时间段之后。目标车辆根据更新后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二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对应的高度值。目标车辆基于与第二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对应的高度值,调整目标车辆的车窗高度。

1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车辆可以通过实时获取风噪参数,基于用户自定义的风噪参数与车窗高度的对应关系,对车窗高度进行及时管理,将车窗升降至用户满意的高度。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车辆包括第一管理模式和第二管理模式。在第一管理模式下,目标车辆具有自适应调节车窗高度的功能。在第二管理模式下,目标车辆基于用户的手动操作,控制目标车辆的车窗高度。

1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车辆可以基于对车窗的不同管理状态,执行不同的车窗管理策略,达到对风噪管理车内风噪的目的。如此,可以增加车窗管理的操作手段,提高管理车内风噪的可操作性

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窗管理装置,应用于目标车辆,目标车辆具有自适应调节车窗高度的功能,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风噪参数用于反应目标车辆内部的风噪声强度。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控制目标车辆的车窗高度,以降低目标车辆内部的风噪声强度。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大于预设参数阈值,则控制目标车辆中的车窗保持第一车窗高度。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大于预设参数阈值、且未接收到用户的输入操作,则控制目标车辆中的车窗保持第一车窗高度。其中,第一车窗高度包括多个高度值,一个高度值对应目标车辆的一个车窗。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大于预设参数阈值、且接收到用户的输入操作,则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二车窗高度,控制目标车辆中的车窗保持第二车窗高度。其中,第二车窗高度包括多个高度值,一个高度值对应目标车辆的一个车窗。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到用户的输入操作之后,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和第二车窗高度,更新目标对应关系,目标对应关系包括多个风噪参数以及每个风噪参数对应的车窗高度。处理模块,还用于存储更新后的目标对应关系。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存储更新后的目标对应关系之后,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目标车辆在第二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第二时间段位于第一时间段之后。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更新后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二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对应的高度值。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与第二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对应的高度值,调整目标车辆的车窗高度。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车辆包括第一管理模式和第二管理模式。在第一管理模式下,目标车辆具有自适应调节车窗高度的功能。在第二管理模式下,目标车辆基于用户的手动操作,控制目标车辆的车窗高度。

2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5、由此,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特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目标车辆可以根据车辆所处环境的风噪声强度,对车窗的开合程度进行自动化管理,降低车内风噪。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管理车内风噪,为用户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而且可以避免用户对车窗的频繁调节,为用户提供合适的使用体验,提高了对车窗的管理效率。

27、(2)目标车辆通过对风噪参数进行阈值比较,对车窗高度的进行管理,实现了车窗高度的自动调节,可以避免用户对车窗的频繁调节,为用户提供合适的使用体验,提高了对车窗的管理效率。

28、(3)目标车辆可以在确定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大于预设参数阈值的情况下,通过确定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二车窗高度,判断用户是否需要对车窗高度进行自定义调节。如此,可以提高在自适应调节车窗升降高度的过程中用户的可操作性。并且,在车辆中存在多个车窗的情况下,目标车辆根据风噪参数,对每个车窗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使得每个车窗升降至不同的高度,进而对车内风噪进行管理。如此,可以提高车内风噪的管理效率。

29、(4)目标车辆可以在确定第一时间段内的风噪参数大于预设参数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车窗高度,实现用户对车窗开合程度的自定义管理。如此,可以提高在自适应调节车窗升降高度的过程中用户的可操作性。并且,在车辆中存在多个车窗的情况下,用户对每个车窗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使得每个车窗升降至不同的高度,进而对车内风噪进行管理。如此,可以提高车内风噪的管理效率。

30、(5)目标车辆可以在自适应调节车窗升降高度的过程中,通过记录用户输入的自定义车窗高度,更新风噪参数与车窗高度的对应关系,使得后续在相同风噪参数下,控制车窗升降至用户自定义的车窗高度。

31、(6)车辆可以通过实时获取风噪参数,基于用户自定义的风噪参数与车窗高度的对应关系,对车窗高度进行及时管理,将车窗升降至用户满意的高度。

32、(7)车辆可以基于对车窗的不同管理状态,执行不同的车窗管理策略,达到对风噪管理车内风噪的目的。如此,可以增加车窗管理的操作手段,提高管理车内风噪的可操作性。

3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对应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3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