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4527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由4部分组成:外壳部分、自动制动部分、主动制动部分和钢丝绳部分,其特征是:外壳部分由上外壳和下外壳组成,所有零部件都封闭在外壳内,能够保护缓降器内部的零部件,确保逃生者安全可靠使用;自动制动部分由绳轮A上的齿轮及齿轮传动部分、制动托盘、制动摩擦块等组成,能够始终保持逃生者平稳限速匀速下降;主动制动部分由绳轮A、绳轮B、制动钳、制动连杆、制动杠杆、制动绳索等组成,具有逃生者调节下降速度或停止下降的功能;钢丝绳一端挂于室内固定装置上,另一端垂于户外地面,逃生者和逃生器沿着钢丝绳以每秒0.16~1.5米的速度缓慢降落地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其特征是:逃生器与逃生者同步下降。钢丝绳一端挂于房内固定装置上,逃生者吊固在逃生器下,逃生器沿钢丝绳缓缓下降直至逃生者落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其特征是:逃生器为双绳轮结构,钢丝绳索从逃生器一端进一端出,该结构使得逃生器能够随逃生者一同下降,因为逃生器在逃生者身边,逃生者才可以在下降过程中操控逃生器的下降速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其特征是:绳轮的绳槽中有若干凸起的筋,该结构使得绳索与绳轮的摩擦力及张紧度得以加强,确保绳轮与钢丝绳不打滑。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其特征是:包塑不锈\t钢钢丝绳具有表面韧性,增加了钢丝绳与绳轮凸起筋的贴合度及摩擦力,确保绳轮与钢丝绳不打滑。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其特征是:杠杆结构制动装置,逃生者可以主动制动控制下降速度。双绳轮结构中的绳轮A和绳轮B通过升降绳索的运动得以圆周旋转,当逃生者拉紧制动绳索时,制动钳通过制动连杆和制动杠杆的连接,调节制动钳与两个绳轮的间隙,从而产生摩擦阻力,使绳轮A和绳轮B减速或停止旋转,达到主动控制逃生者下降速度的目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其特征是:主动制动钳作用力施加于双绳轮上,而不是绳索上,绳索始终不受外力压迫或干涉,所以逃生高度可以达到300米以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其特征是:绳轮材料为工程塑料,制动钳材料为金属,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6,目前汽车刹车片材料与金属的摩擦系数是0.35~0.6,所以该逃生器制动钳与双绳轮材料构成有效摩擦阻力,确保逃生者有效控制下降速度。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其特征是:主动制动采用杠杆原理。杠杆的力矩比为1∶3,当逃生人员拉紧制动绳索时,将有3倍的作用力传递给制动钳,以增加制动钳和绳轮的摩擦力,达到轻松调节和控制逃生器的下降速度。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其特征是:上外壳的侧边有一圆孔,制动绳索通过圆孔引出,制动绳索为钢丝软绳,\t避免刚性制动拉杆遭遇外力磕碰失效,影响逃生人员拉动绳索操控逃生器。自动制动结构由四个制动摩擦块组成。四个制动摩擦块内核为金属,外表为工程塑料所包裹,金属有密度重量,增大旋转离心力,工程塑料耐腐蚀有摩擦系数,四个制动摩擦块平均分布在制动托盘的卡槽内,制动托盘圆周旋转过程中,制动摩擦块依靠自重形成旋转离心力,依次与下外壳的铝合金内壁摩擦,制动摩擦块工程塑料与金属摩擦系数为0.6,能够形成足够的摩擦阻力自动控制逃生者下降速度符合国标《GB21976.5-2012》要求,每秒0.16米~1.5米。自动制动系统的齿轮组传动比为1∶4。所述绳轮A底部齿轮、传动齿轮组(4)与制动托盘的齿轮共同组成逃生器的传动系统,绳轮A旋转一周,制动盘旋转4周,该速比确保制动摩擦块与下外壳的铝合金内壁有足够的摩擦阻力控制绳轮限速匀速旋转。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的材料由高强度铝合金制造,并且通过螺栓与固定盘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全部零件包含在内部空间,确保逃生者安全可靠使用。上外壳和固定盘上七个销轴(11)孔全部为盲孔,盲孔限定销轴的窜到,使得逃生器整体可靠性大大加强。升降绳索的出入口处有导向轮,可以有效防止升降绳索的上下左右窜动,同时也可以使绳索在工作状态时处于绷紧状态。不锈钢钢丝绳直径大于3.6mm,强度超过500公斤力,确保逃生者安全下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