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开带和对应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4721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撕开带和对应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称为“撕开带”的带,该带设计为集成在能量吸收器中,其本身设计为集成在用于用户沿着扶手运动的安全附接装置中。



背景技术:

在登山及高空作业领域,能量吸收器经常被使用以确保用户在下落的情况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吸收器的已知类型由撕开带1形成。

在图1a、1b、1c、1b′和1c′示出的常规方式中,两个带2和3相关联以形成撕开带1。两个带2和3通过可熔线在一个或多个部分上连接,该可熔线将断裂并且机械释放这两个带。所述两个带被布置以便形成经历压力后的带环。

带环的使用确保了连接到所述撕开带的元件在经历压力后保持安全。要获得此带环,带2和3的两个端部通过缝合彼此连接以形成保证带环强度的阻力区域。

图1′a、1′b、1′c、1′b′和1′c′表示在图1a、1b、1c、1b′和1c′中示出的装置的可替换实施例。在这两个替代实施例中,只修改了所述阻力区域。在第一实施例中,阻力区域直接连接岩钉钢环是有利的(图1b和1b′),而替代实施方案(图1b和1b)缝合纺织部分是有利的,该纺织部分在下落情况下施加力。

已知和使用了不同的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在国际专利申请WO98/41284中说明。这个特定的实施例在图2中示出。两个带在其端部通过限定带环的阻力区域机械连接。在这个带环内部,形成两个连接区域被以机械连接具有可熔线的两个带。分离区域布置在这两个连接区域之间,其中两个带是自由的。带的这两个部分被用来在一侧上连接用户和在另一侧上连接保护点。在下落的情况下,两个连接区域被施加压力直至到达阻力区域。

替代实施例包括使用单一的连接区域。在图1b和1c中表示的另一实施例中,撕开带1由两个带2和3形成,两个带首先由可熔线4连接。然后两个带2和3被缠绕使得带2的端部2a和带3的端部3b在一侧,以及带3的端部3a和带2的端部2b在另一侧,通过阻力线5缝合。然后撕开带1布置成在图1b中表示的形式。

在动态使用的情况下,施加在撕开带的力(在图1b和1c中通过箭头表示)具有分断接合带2和3的可熔线4的效果。可熔线4的断裂使由用户下落时经历的冲击被吸收。在结果中,除了由阻力线5形成的缝合的水平,两个带2和3是完全分开的。断裂的可熔线4在图1b和1c中通过从带2和3突出的线来表示。

如在图1b和1c示出的与图1b′和1c′比较,两个带2和3的缠绕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不可能在一侧将端部2a和3b以及在另一侧将端部3a和2b缝合,并且通过形成带环来结束。如果端部2a和2b以及端部3a和3b如在图1b′中彼此缝合,则带2和3彼此被完全分开,并且使用户在动态使用的情况下(图1c′)下落。在图1b、1c、1b′和1c′中所示的实施例所解释的也适用于在图1′b、1′c、1′b′和1′c′所示的实施例。

显而易见的是已知的撕开带制造复杂并且因此昂贵,因为必须确保在施加压力之后将形成带环,并且确保其将足够强劲以支撑用户的下落。

因此阻力线的缝合的坚固是根本的,因为它保证了用户在动态使用带的情况下的安全性。为了符合安全标准,往往在带的大长度范围内制成缝合以防止任何撕开。这具有大大限制了带的灵活性和增加其尺寸的缺点。

另一个缺点是使带2和3的扭转增加撕开带1的尺寸,因为当制造带时,需要足够的带长使得能够让缝纫机的头部通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包括提供一种更结实的和/或更紧凑的撕开带。为了这个目的,所述带设置有第一和第二编织带。第一和第二编织带的每个包括:

-分离区域,在该分离区域中所述第一带从所述第二带机械分开,

-连接区域,在该连接区域中第一带和第二带通过可熔线机械连接,该可熔线编织在第一和第二带中,并且构造成在所述撕开带动态使用的情况下通过断裂耗散能量,

-至少一个阻力区域,在该阻力区域中第一和第二带以永久的方式机械连接。

所述撕开带显著的是所述第一和第二编织带包括至少一个交叉区域,在该交叉区域中第一带交叉第二带。

提供能够构造成这样的撕开带也是有利的:每个阻力区域从至少一个交叉区域由至少一个连接区域沿第一和第二带中的至少一个分开。作为变型,该撕开带的每个阻力区域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带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带的一个端部的机械连接来形成。

在有利的方式中,每个阻力区域由至少一个连接区域沿第一和第二带的每个从至少一个交叉区域分开,第一和第二连接区域由至少一个交叉区域分开。

进一步有利的是,选择撕开带构造为使得在第一阻力区域中第一带的第一端部连接到第一带的第二端部并且在第二阻力区域中第二带的第一端部连接到第二带的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布置在至少一个交叉区域的第一侧并且第二端部布置在至少一个交叉区域相对的第二侧。

作为一种替代方案,在第一阻力区域中第一带的第一端部可以连接到第一带的第二端部,并且在第二阻力区域第二带的第一端部可以连接到第二带的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布置在至少一个交叉区域的第一侧并且第二端部布置在至少一个交叉区域相对的第二侧。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阻力区域通过编织的阻力线来实现。

在另一个有利的构造中,阻力区域中的一个由分离区域从连接区域分开。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撕开带构造为使得阻力区域中的一个通过几个交叉区域并置来实现。

在特定的构造中,连接区域由分离区域从附加连接区域分开。

撕开带还可以依次包括由交叉区域形成的阻力区域、连接区域、分离区域以及可能的附加连接区域和然后的附加阻力区域。

也可以获得包括如前述的撕开带的用于用户沿扶手的运动的安全附接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编织重叠的第一带和第二带而形成的带,该带包括:

-至少一个交叉区域,在该交叉区域中第一带交叉第二带,

-至少一个连接区域,在该连接区域中第一带和第二带由可熔线机械连接,该可熔线编织在第一和第二带中,

-至少一个分离区域,在该分离区域中第一带从第二带机械分开。

所述带可以特别包括以重复的方式形成的重复图样,该重复图样包括:

-第一阻力区域,该第一阻力区域由一个或多个交叉区域形成,在该第一阻力区域中第一带交叉第二带,-第一连接区域,在该第一连接区域中第一带和第二带由可熔线机械连接,该可熔线编织在第一和第二带中,

- 分离区域,在该分离区域中第一带从第二带机械分开。

作为替代方案,该重复图样也可以依次包括:

-第一阻力区域,该第一阻力区域由一个或多个交叉区域形成,在该第一阻力区域中第一带交叉第二带,

-第一连接区域,在该第一连接区域中第一带和第二带由可熔线机械连接,该可熔线编织在第一和第二带中,

-分离区域,在该分离区域中第一带从第二带机械分开,

-第二连接区域,在该第二连接区域中第一带和第二带由可熔线机械连接,该可熔线编织在第一和第二带中。

根据后者的构造,重复图样依次包括:

-第一阻力区域,该第一阻力区域由一个或多个交叉区域形成,在该第一阻力区域中第一带交叉第二带,

-第一连接区域,在该第一连接区域中第一带和第二带由可熔线机械连接,该可熔线编织在第一和第二带中,

-分离区域,在该分离区域中第一带从第二带机械分开,

-第二连接区域,在该第二连接区域中第一带和第二带由可熔线机械连接,该可熔线编织在第一和第二带中。

在这种情况下,该带在第二连接区域之后可以依次包括:

-第二阻力区域,该第二阻力区域由一个或多个交叉区域形成,在该第二阻力区域中第一带交叉第二带,

-第二分离区域和/或附加连接区域。

根据所述带的另一替代实施例,后者可以包括重复图样,该重复图样依次包括:

-分离区域,在该分离区域中第一带从第二带机械分开,

-第一连接区域,在该第一连接区域中第一带和第二带由可熔线机械连接,该可熔线编织在第一和第二带中,

-交叉区域,在该交叉区域中第一带交叉第二带,

-第二连接区域,在该第二连接区域中第一带和第二带由可熔线机械连接,该可熔线编织在第一和第二带中。

根据本实施例,交叉区域包括至少两个交叉,其中第一带交叉第二带以形成第一阻力区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涉及前述的撕开带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带,

·在第一阻力区域切割所述带。

在替代实施例中,撕开带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带,

·在第二分离区域和/或附加连接区域切割所述带。

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撕开带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带,

·在两个交叉之间切割所述带。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说明并在附图中表示,其它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地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得到,在附图中:

从本发明的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目的并在附图中表示的特定实施例的以下说明,其它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a、1b、1c、1b′和1c′以示意的方式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撕开带的两个实施例,

-图1'a、1'b、1'c、1'b'和1'c'以示意的方式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撕开带的变型实施例,

-图2以示意的方式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撕开带的另一实施例,

-图3a、3b、3c和3d示出了撕开带的可能实施例,

-图4和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单层或具有双层的撕开带的细节的纵剖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撕开带的另一实施例,

-图7示出了在一个和相同的带上能够形成的一系列不同区域,

-图8表示在图6中示出的撕开带的替代实施例,但呈现连接区域,

-图9以示意的方式在俯视图示出了构造为形成几个撕开带的带,

-图10以示意的方式在俯视图示出了构造为形成几个撕开带的带的特定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a、3b、3c和3d所示,撕开带1包括具有不同机械特性的几个不同的区域。所述撕开带包括分离区域X,其中第一和第二带2和3是分开的。在该分离区域X中,第一和第二带2和3不机械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存在几个分离区域X。所述分离区域X可以是在其中撕开带1连接到所要保护的元件(一般为用户)的区域,例如撕开带连接到固定点、生命线或以一般的方式连接到保护点。

撕开带1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区域Y,其中第一和第二带2和3通过连接线4机械连接,该连接线优选地通过在两个带2和3的编织步骤的过程中编织安装。在连接区域Y,两个带2和3通过连接线4(也称为可熔线)机械连接,该连接线将被拉长并且如果为了使带2和3分开施加的压力达到阈值将断裂。不同连接线4的断裂耗散要保护的元件下落的至少一部分能量。在撕开带1中,在动态使用的情况下可熔线4的作用是通过断裂耗散通过所述带存储的能量。随着可熔线4逐渐断裂,两个最初连接带2和3变成彼此分开。

撕开带1还包括至少一个交叉区域C,其中第一带2越过第二带3。第一和第二带2和3交叉使得在交叉区域C的每侧两个带重叠的顺序是不同的。每个交叉区域对应于在两条带2和3之间永久连接的区域。

如在图4和图5中所示作为示例的目的,撕开带包括第一经线6和第二经线7以及第一纬线8和第二纬线9以形成带2和3。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带2和带3每个由单个层形成。在图5的实施例中,带2和3每个由两个层形成,例如由管状带。

图4和图5分别说明了一系列三个区域A、C和B。

在第一区域A中,第一带2由第一经线6和第一纬线8形成,以及在第二区域B中第一带2由第一经线6和第二纬线9形成。

以相反的方式,在第一区域A中,第二带3由第二经线7和第二纬线9形成,以及在第二区域B中,第二带3由第二经线7和第一纬线8形成。

在位于第一和第二区域A和B之间的交叉区域C中,第一和第二经线6和7彼此交叉。在第一区域A中,第一带2位于第二带3的上方,而在第二区域B中,第一带2位于第二带3下方。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带在区域A和B中机械连接,其中每个都由连接线4表示连接区域Y。

图4和5所示的实施例例如表示什么用于形成图3的撕开带。作为变型,有可能仅在区域A中或在区域B中形成连接区域,或者在区域A和B中都不形成。为了不形成连接区域4,有可能连接线4仅与带2或3的一个进行连接,并且将连接线4留在两个带2和3之间。如果带2和3是如图5所示的双带,有可能在带2或带3的两层之间隔离连结线4。

撕开带1还包括阻力区域Z,其中两个带2和3机械连接。阻力区域Z构造为保证在连接线4施加压力和断裂后两条带2和3之间的机械连接。依据该实施例,阻力区域Z可以是当下落发生时施加力的区域-例如连接器的附接区域如岩钉钢环。

如在现有技术中,撕开带1构造成使得连接线4断裂后两条带2和3通过阻力区域Z保持彼此附接以形成带环,该带环使连接器安全地机械连接到要保护的元件和连接到固定的或可动的点。如在图3c中所示,断裂后,断裂的连接线4通过从带2和3的突出的线来表示。

在图3a、3b和3c所示的实施例中,形成了两个阻力区域Z和在这两个阻力区域Z之间的一个交叉区域C。因此在这两个阻力区域Z之间有永久的连接区域。

在图示的构造中,两个阻力区域Z的每一个由至少一个连接区域Y从交叉区域C中分开。然后通过附加连接区域Y使连接区域Y完整。根据该实施例,在阻力区域和交叉区域C之间可使用由分离区域X分开的一个连接区域Y或几个连接区域Y。

然而,如在图7示出的变型中,可使用单个连接区域,但因为当牵引力逐渐发生时连接器趋向于沿带移动,所以本实施例是不那么有利的。

在图3的实施例中,特别有利的是使用阻力区域Z作为连接器的连接到用户和保护点的附接区域。

如前面所指出的,当下落发生时,牵引力(在图3b和3c中通过箭头表示)在两个带2和3之间出现,并且当力超过阈值,可熔线4变形到它们的断裂阈值。一旦达到该断裂阈值,它们断裂并给随后的可熔线4施加压力。在下落进程中,带2和3通过可熔线4的断裂在连接区域Y分开。当断裂时,可熔线4耗散储存的能量并减缓用户的下落。当所有的可熔线4已经屈服(图3c),带2和3的经线和纬线以及阻力区域Z形成使用户安全的带环。

在图3c所示的实施例中观察到,给撕开带1施加压力超过可熔线4的断裂阈值后,形成两个不同的带环。这两个带环通过交叉区域C和阻力区域Z机械连接。交叉区域C分开两个带环。

在图3b所示的实施例中,阻力区域Z通过阻力线的缝合形成,该阻力线连接带的两个端部并限定未来的带环。

本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由于当进行带的编织时得到交叉区域C,从而保证了大的重复性。然后交叉通过编织机代替操作员自动进行,该操作员可能忘记制作现有技术的意想不到的压力下的缠绕。因比生产不符合标准的撕开带1的风险大大降低。

在此构造中,有利的是制成分别由第一带2的一个端部和第二带3的一个端部形成的阻力区域Z。

第一和第二带2和3的每个包括布置在交叉区域C第一侧上的第一端部2a和3a以及布置在交叉区域C第二侧上的相对的第二端部2b和3b。第一带2的第一端部2a被连接到第二带3的第二端部3b以形成第一阻力区域Z。第一阻力区域Z有利地通过缝合的阻力线(未示出)形成。第一带2的第二端部2b被连接到第二带3的第一端部3a以形成第二阻力区域Z。第二电阻区域Z有利地通过缝合的阻力线形成。阻力线存在以连接带2和3的端部并且构造为在用户下落的情况下不断裂。

这种构造是有利的,因为它很容易实现。图4示出了通过交叉区域C和通过两个区域A和B连接的两个带2和3。两条带是重叠的,具有顶带和底带。为了形成撕开带1,连接两个顶带以形成阻力区域Z以及连接两个底带以形成另一阻力区域Z是有利的。此构造可以简单实现,减少错误的风险。

然而,可以观察到,如果阻力区域由两个相同的带2或3的端部形成,施加压力之后,将形成两个带环。这两个带环将由交叉区域C连接,其能够保证用户保持固定到他的保护点。交叉区域C的使用防止阻力区域形成中的任何错误。

在图示的构造中,每个连接区域Y由分离区域X从阻力区域Z分开。也可以仅提供阻力区域Z中的一个由分离区域X从它的最近的连接区域Y分开。还可以提供阻力区域Z与连接区域Y接触,但该构造更难以工业方式实现。

在此构造中,可以在两个带中的一个不使用缠绕以确保当撕开带1施加的压力超过连接线4的断裂阈值时形成带环。此外,通过制作没有缠绕的撕开带1制造更紧凑的带也是有利的。

如果使用的两个带呈现不同的颜色或图样,这个实施例特别容易检测。交叉区域通过顶部或底部带的颜色或图样的改变来表明。如果在带上不存在这标识,操作员立即检测到该带未构造为实现所述撕开带。

在图3c所示的替代实施例中,交叉区域可以由几个连续的交叉区域形成。

如前面所指出的,可以实现两条带2和3的两个交叉,例如两个交叉或两个交叉区域。在有利的方式中,两个交叉区域由分离区域分开以给带的重叠灵活性。作为变型,可以在两个交叉区域C之间连接两个带2和3,在撕开带1的操作中不使用这种机械连接。

在图3c所示的这种构造中,两个重叠带的顶部带(例如带2)在交叉区域C以外是相同的,该交叉区域由两个连续的交叉限定。

至于前面的实施例,形成两个阻力区域Z和带2和3的至少一个连接区域Y。

第一阻力区域Z通过与第一带2的两个端部机械连接来形成。第二阻力区域Z通过与第二带3的两个端部机械连接来形成。

至于前面的实施例,没有必要在至少一个带上制作缠绕以在施加压力之后形成带环。然而,可以制作缠绕但撕开带将不太紧凑。因此,使带没有缠绕是有利的。

如果使用的两个带具有不同的颜色或图样,很容易确保已经制作交叉。阻力区域形成的错误的风险也降低了。

在本实施例中,施加压力之后,第一带2形成第一带环并且第二带3形成第二带环。这两个带环由交叉区域C机械连接。至于前面的实施例,两个不同的带的连接以形成阻力区域Z不是有害的,因为施加压力后形成的带环由交叉区域保护。

具有一个交叉的交叉区域C所描述的可以用于奇数个交叉C。两个交叉所描述的可以用于偶数个交叉。然而,为了实现紧凑的增益,保持减小数量的交叉是有利的。

在图6和7所示的替代实施例中,交叉区域C由至少一个交叉形成,并且形成阻力区域。优选地,交叉区域C包括至少两个或三个连续的交叉以增加机械强度。

有利地,为了形成阻力区域,制作通过分离区或连接区分开的至少两个连续的交叉是有利的。

第二阻力区域可以通过包括一个或多个交叉的交叉区域或通过如在现有技术中的缝合形成。

如果两个阻力区域由两个交叉区域形成,这两个区域可以制成具有相同数量的交叉或具有不同数量的交叉。

与通过缝合制成的阻力区域相比,因为它是由编织机制造的,由交叉制成的阻力区域更可重复。

在一般的方式中,两个阻力区域Z由至少两个连接区域Y分开。作为变型,也可以由单个连接区域分开两个阻力区域Z。当连接线逐渐断裂,连接器则趋向于沿带移动。在图6示出的构造中,两个连接区域Y由分离区域X分开。这个分离区域X用于连接用户和保护点。在这个构造中,在用户下落的事件中通过分离区域X施加力。

在牵引力施加区域和连接区域Y之间的空间缺乏在两个带之间的任何永久的机械接触,即没有其它阻力区域Z或交叉区域C。

在下落的情况下,此永久的接触区域实际上会阻止给连接区域Y施加压力,无法耗散下落的能量。

以这种方式,通过交叉使用阻力区域,这两个带2和3在阻力区域Z从本质上连接而不必缝合,这使得它的强度能够显著增加,而同时保证它的灵活性。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交叉可以形成几个环路。因此这甚至进一步提高了撕开带1的牢固性。如在图3中所示,两个连续交叉之间的每个带2和3的长度可以是相等的。

图7在侧视图中示出了带上的一系列不同区域。这些依次是在其中两个带机械分开的分离区域、连接区域Y、交叉区域C、新的连接区域,然后由一个或多个交叉形成阻力区域。

这些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因为撕开带部分或完全通过编织机形成,该编织机连续地限定阻力区域(通过交叉所述带)、连接区域(通过用连接线连接所述带)和分离区域。通过由编织机所形成的交叉区域进行最终的机械连接。

称为主带的带通过编织机由两个带2和3重叠形成。这个编织机将限定重复的图样,该重复图样将一直沿着主带以重复的方式制作。重复图样包括:

-至少第一阻力区域,该第一阻力区域在第一和第二带2和3之间通过交叉形成并且在第一阻力区域中第一和第二带2和3以永久的方式机械连接,

-连接区域Y,在该连接区域中第一带2和第二带3通过可熔线4机械连接,该可熔线编织在第一和第二带2和3中,并构造为在动态使用撕开带1的情况下通过断裂耗散能量,

-分离区域,在该分离区域中第一带2从第二带3机械分开。

以这种方式,几个撕开带可以在主带中连续地编织。

可以切割主带以形成准备使用的撕开带或在通过缝合形成阻力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之前形成撕开带。连接区域Y、交叉领域C和分离区域X已经被限定并放置在带中。

为了形成如图3所示的撕开带,形成重复图样是有利的,该重复图样依次出现分离区域X、第一连接区域Y、交叉区域C和第二连接区域Y。然后在分离区域X内部切割主带是有利的。如果带是由上述的重复图样形成的,那么在分离区域X切割使带能够形成类似于在图3a示出的带。

也可以通过连接区域Y、分离区域X和附加交叉区域C来完成重复图样。

使用编织机完全形成撕开带1从而避免后续缝合步骤也是有利的。

为了形成这样的撕开带,以连续方式的重复图样可以是:

-第一阻力区域Z,该第一阻力区域由一个或多个带的交叉区域形成,

-第一连接区域Y,

-分离区域X。

图8中示出的这个实施例使得能够形成如图6中所示的但具有单一的连接区域Y的撕开带。当用户下落分别连接到带2和带3的连接器沿所述带逐步移动。如果吸收器仅由这三个区域形成,在分离区域X中将连接器固定到每个带以形成紧凑的吸收器是有利的。

作为变型,为了形成在图6中所示的撕开带1,重复图样可以包括第二连接区域Y,该第二连接区域通过分离区域X从第一连接区域Y分开。第一连接区域的长度可以与第二连接区域的长度不同,但具有两个相同的长度以促进撕开带的工作是有利的。也形成了第二个阻力区域。

如果阻力区域由多个交叉形成,可以在阻力区域内切割主带以便形成撕开带1两个端部的阻力区域Z。换句话说,以这样的方式制作缝合以在切割区域的每侧上留下至少一个交叉和优选地几个交叉是有利的。这些不同的交叉区域C将形成两个连续撕开带的阻力区域Z。在有利的方式中,热切割带从而防止带的磨损。切割后,带的焊接优先在切割上进行以提高强度。

如果阻力区域Z由单一的交叉形成,第二阻力区域必须以重复图样形成。这两个阻力区域Z由至少另一个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区域分开。

为了示例目的,这个附加图样可以是第二分离区域和/或附加连接区域Y。然而,本实施例可以不太紧凑。

作为变型,编织机将连续地并以重复的方式限定:

-第一阻力区域Z,该第一阻力区域由几个交叉领域C形成,

-第一连接区域Y,

-分离区域X,

-第二连接区域Y,

-第二阻力区域Z,该第二阻力区域由几个交叉领域C形成,

-第二分离区域X和/或附加连接区域Y。

为了形成撕开带1,主带被切成两个连续的第二分离区域和/或第三连接区域。在切割区域的每侧上形成的交叉领域C将限定撕开带的阻力区域Z。

这个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因为撕开带1可以通过减少人为干预的编织机制成。撕开带通过切割主带确定,即再次减少人为干预。

通过改变不同区域之间的线的交织,可以限定寻求不同的机械性能。连接线4存在于分离区域X和交叉区域C中,但它的定位机械地不会有任何影响。撕开带1可以通过编织机完全限定。

如前面所指出的,为了形成连接区域Y,带2和3由至少一个连接线4连接。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扁平带和管状带(图4和5)。图4示出了表示两个扁平带的交叉的实施例。然而,如图5所示也可以进行两个管状带的交叉。连接线4连接带2的纬线和带3的纬线。在分离区域X中,连接线只布置在带2和/或带3中而没有在两个带2和3之间建立连接。虽然存在连接线4,但它不服务保持两个带接触的目的。

鉴于安全附接装置可以在动态使用的范围内使用,提供呈现相同机械特性并优选地相同杨氏模量的两个带2和3是有利的。实现这一点的一个方法是制造设置有两个相同的经线和相同的纬线的带。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只要考虑第一和第二经线6和7的材料和使用的线的数量,则它们是相同的。然而,只要考虑它们的机械性能,则可以提供不同的第一和第二经线6和7,。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经线6的数量可以与第二经线7的数量不同,以便获得类似的机械特性。

若要在带2和3的整个长度内具有相同的机械性能,使第一纬线材料与第二纬线材料相同也是有利的。

第一和第二经线6和7以及第一和第二纬线8和9可以有利地由相同类型的线形成,即线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具有相同的直径。

从相同的经线和纬线编织两条带2和3有利地使在动态使用撕开带1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力很好的分配。

根据第一实施例,经线6和7以及纬线8和9可以从呈现低杨氏模量的材料制成,以便在动态使用过程中耗散由能量吸收器所存储的一部分能量。该材料可以从聚酯、聚酰胺或聚丙烯来选择。

还可以使用非常刚硬的经线6和7以及纬线8和9,以防止用户在其下落过程中的的振荡。刚硬的意思是线可以具有大于40GPa的杨氏模量。

带2和3还可以包括非常刚硬的经线6和7以及不那么刚硬的纬线8和9。经线例如可以通过具有大于40GPa的杨氏模量的线形成,而纬线可以是不那么刚硬的并且例如由聚酯、聚酰胺或聚丙烯制成。

为了用户能够沿扶手移动,例如通过费拉塔挂绳,撕开带1可以有利地集成在安全附接装置(未示出)中。

本发明还涉及使撕开带1能够被制造的方法,该撕开带包括彼此交叉的带2和3。

对于这一点,第一和第二带2和3首先同时由一个放置于另一个之上的两个编织机在第一区域A编织。第一带2通过第一编织机(未示出)从第一经线6和第一纬线8编织,并且第二带3通过第二编织机(未示出)从第二经线7和第二纬线9编织。

然后第一和第二经线6和7纵横交错(形成区域C),使得第一经线4与第二纬线9在第二编织机相关联以形成第一带2,并且第二经线7与第一纬线8在第一编织机中合作以形成第二带3。然后编织了带2和3的第二区域B。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编织被停止以确保第一和第二经线6和7的交叉。编织的停止对应于撕开带1的第三区域C的形成。当经线被正确交叉,则编织可以重新启动以在第二区域B中形成第一和第二带2和3。

不管第一和第二经线6和7的交叉,该制造方法呈现了保证撕开带1的强度的优点。然而,编织的停止增加了撕开带1的制造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另一种技术可以减慢编织速度并增加连续经线之间的距离。

对于撕开带1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在第一区域A中,第一带2通过第一经线6的和第一纬线8编织。第二带3通过第二经线7和第二纬线9编织。每个带的编织在速度V1进行。分开两个第一经线6或两个第二经线7的距离标记为D1。

然后编织速度降低至小于速度V1的速度V2,并且第一经线6和第二经线7之间的距离增加至大于D1的距离D2。编织速度的降低可以在增加两个经线之间的距离之前或之后进行。这两个步骤也可以以同时的方式进行。

降低编织速度和增加经线之间的距离通过以正确的方式定位它们使得经线交叉。这意味着,例如当第一和第二经线6和7用相同类型的线制作时,每个第一经线6取代第二经线7的位置。降低编织速度和增加线之间的距离的这些步骤使得撕开带1的交叉区域C能够实现。

在第一和第二经线6和7交叉的步骤之后,第一经线6与第二纬线9合作以及第二经线7与第一纬线8合作,以便形成撕开带1的第二区域B。

然后两个连续的经线之间的距离降低至低于D2的值,优选地降低至用于在第一区域A中编织带2和3所选择的值D1。然后编织速度增加至大于V2的值,优选地降低至值D1。提高编织速度和减小经线之间的距离可以同时或以任何顺序连续进行。

优选的是使编织速度和经线之间的距离在第一和第二区域A和B相同以保证撕开带1的编织的均匀性和其因此的机械性能。

在第三区域C增加经线之间的距离促进经线交叉。

构造接近于图3a的在连接区域中间的交叉也可以通过没有衬垫的经线的微小提前促进。

同时编织两个带还防止了缝合具有不同或甚至不兼容的机械性能的两个带的风险。这保证了在制造后者时撕开带1质量的更好的控制。

也可以注意到,当进行第一和第二带2和3的制造时同时使用两个编织机使一个或多个可熔线(未示出)能够直接编织,从而将它们机械连接。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施例。在已经编织带后缝合可熔线是完全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