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805896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器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灭火器本身重量较重,在灭火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一只手提着手柄,另一只手还需要拖住喷射嘴,这样个操作过程中会消耗掉操作人员的大量体力,尤其对于现场有多个着火点时,需要用手抱住灭火器频繁移动位置,并转动到不同角度进行灭火,这进一步加大了操作人员体力消耗的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火器支架,该支架可以在灭火作业过程中有效地减小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可以在节省操作人员体力的前提下实现灭火器角度的转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火器支架,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底部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三根支柱支撑,三根支柱的底部各设有一个万向轮,外套筒内部设有用于容纳灭火器的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内的底板上表面为平面结构,外套筒底板上表面设有向下部凹入的环形台阶,所述内套筒外侧底端设有与所述环形台阶相适配的环形导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支柱底部设有万向轮,可以方便该支架整体的移动,进而可以在灭火过程中节省操作人员的体力,通过使内套筒底部的环形导轨与外套筒底部的环形台阶相配合转动,可以方便地转动灭火器而使灭火器的喷射嘴便捷地对准着火点,这样能在节省操作人员体力的前提下实现灭火器角度的转动。进一步,为了便于推动该支架移动,所述外套筒上端外部设有手柄。进一步,所述内套筒内侧粘附有弹性层。弹性层的设置可以避免灭火器放入 或拿出内套筒的过程中对灭火器的侧面产生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套筒,2、内套筒,3、支柱,4、万向轮,5、环形台阶,6、环形导轨,7、手柄,8、弹性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灭火器支架,包括外套筒1,所述外套筒1底部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三根支柱3支撑,三根支柱3的底部各设有一个万向轮4,外套筒1内部设有用于容纳灭火器的内套筒2,所述外套筒1内的底板上表面为平面结构,外套筒1底板上表面设有向下部凹入的环形台阶5,所述内套筒2外侧底端设有与所述环形台阶5相适配的环形导轨6。通过使支柱3底部设有万向轮4,可以方便该支架整体的移动,进而可以在灭火过程中节省操作人员的体力,通过使内套筒2底部的环形导轨6与外套筒1底部的环形台阶5相配合转动,可以方便地转动灭火器而使灭火器的喷射嘴便捷地对准着火点,这样能在节省操作人员体力的前提下实现灭火器角度的转动。为了便于推动该支架移动,所述外套筒1上端外部设有手柄7。所述内套筒2内侧粘附有弹性层8。弹性层8的设置可以避免灭火器放入或拿出内套筒2的过程中对灭火器的侧面产生磨损。使用时,将灭火器放入内套筒2中,当需要转动灭火器喷射嘴的方向时,只需要握持住灭火器并轻轻地转动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