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4154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呼吸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的实施例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呼吸罩。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的污染,人们日常生活经常遭受雾霾天气的困扰,因此口罩等防雾霾设备是人们出行的必备产品。此外,某些行业人员也可能经常用到呼吸罩产品,例如,消防人员以及可能在不洁净空气环境中作业的工作人员,呼吸罩可以减轻或避免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的侵害。然而,对于目前市场上的呼吸罩产品,由于呼吸罩主体所限制的相对密闭的较小空间的缘故,人们在戴上呼吸罩之后可能感觉到较大的呼气阻力或吸气阻力。此外,人们呼出的气体由于受到呼吸罩主体所限制的较小空间的约束,难以快速地与外部空气交换,累积的热量或湿度给人体造成了不适。

因此,提高呼吸罩的使用舒适性的解决方案是所期望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呼吸罩,相比于现有的呼吸罩产品,其能够减轻用户在使用呼吸罩时遇到的呼气阻力和吸气阻力,并改善呼吸罩主体内的空气环境,从而提高使用呼吸罩的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呼吸罩可包括呼吸罩主体、以及装配于呼吸罩主体的第一电驱动构件、第二电驱动构件以及控制器。述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被配置成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在不同的时间运行,并且第一电驱动构件用于吸取外部空气至呼吸罩主体内侧,第二电驱动构件用于从呼吸罩主体内侧向外部排出空气。

据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提供的呼吸罩中的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异步运行,即,在不同的时间段,第一电驱动构件可以吸取外部空气至呼吸罩主体内侧,第二电驱动构件可以从呼吸罩主体内侧向外部排出空气。因此,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分别执行吸气动作和排气动作,这样可以减轻用户在使用呼吸罩时遇到的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同时也促进了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呼吸罩的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呼吸罩还包括用于测量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参数的传感器,空气参数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器与传感器电连接以从传感器接收测量数据。利用传感器对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参数进行测量是有利的,因为所测量的参数可以为控制器对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的精确控制提供参考条件或依据,实现对呼吸罩主体内侧空气状况的改善。

进一步地,呼吸罩还可包括为控制器、传感器、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供电的电源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制电源装置的具体类型以及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传感器可以集成于PCB板。将相对零散的电子部件集成于PCB板可以方便这些电子部件装配于呼吸罩主体,并有利于呼吸罩体积的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装置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替代性地,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也可以并联连接,分别为不同的电子部件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呼吸罩还包括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第一支撑单元至少用于支撑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一电驱动构件,第二支撑单元至少用于支撑第二电池单元和第二电驱动构件。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单元可包括第一盖体,第二支撑单元可包括第二盖体,呼吸罩还包括用于滤除吸入的空气中的污染物的过滤元件,过滤元件被固定耦接至第一盖体,PCB板被固定耦接至第二盖体。能够领会到的是,这里仅仅是描述了关于电源该装置、第一电驱动构件、第二电驱动构件、PCB板以及过滤元件的布局的示例,而并不对这些部件的可能的布局构成限制。例如,PCB板也可以由第一盖体支撑,或者设置于独立于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其他位置。这些部件的具体的布局方式并不从根本上影响本实用新型所期望的目的的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呼吸罩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的连接件,连接件还用于实现所述PCB板与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一电驱动构件之间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成基于传感器测量到的呼吸罩内侧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中的一个或多个而预测用户处于吸气状态还是呼气状态,控制器控制第一电驱动构件在用户的吸气状态运行,并控制第二电驱动构件在用户的呼气状态运行。也就是说,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可以被控制成交替运行,并与用户的呼吸状态基本保持同步,它们可以起到辅助呼气或者辅助吸气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与外部空气的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计算空气参数数值随时间的变化率,第一电驱动构件由控制器控制成在所述空气参数数值低于第一阈值、且空气参数数值变化率处于第一负值和第一正值之间的时段期间运行,第二电驱动构件由控制器控制成在所述空气参数的数值高于第二阈值且空气参数数值变化率处于第二负值和第二正值之间的时段期间运行,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空气参数数值选自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的温度值、湿度值、压力值和二氧化碳浓度值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由控制器控制成在所述空气参数的数值高于第一阈值而低于第二阈值的时段期间停止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驱动构件包括第一风扇,第二电驱动构件包括第二风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成基于呼吸罩内侧的空气的温度或湿度而调整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转速,使得呼吸罩内侧的空气的温度或湿度处于预定范围内。在该实施例中,风扇转速的调整可以基于实时测量到的空气参数而自动完成,因而能够保持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对用户而言的舒适性。

替代性地,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电驱动构件包括第一微型压电泵,第二电驱动构件包括第二微型压电泵。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呼吸罩包括呼吸罩主体、装配于呼吸罩主体的电驱动构件、控制器以及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测量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参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传感器测量到的空气参数而预测用户处于吸气状态还是呼气状态,并且控制器控制电驱动构件在用户的吸气状态运行于第一操作模式,以吸取外部空气至所述呼吸罩主体内侧,并控制电驱动构件在用户的呼气状态运行于第二操作模式,以从呼吸罩主体内侧向外部排出空气。空气参数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电驱动构件包括风扇或者微型压电泵。因此,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升用户使用呼吸罩时的舒适性的仅包括单个的电驱动构件的解决方案。

进一步地,呼吸罩还可包括为所述控制器、传感器、电驱动构件供电的电源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传感器集成于PCB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呼吸罩还包括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至少用于支撑所述电驱动构件、电源装置和所述PCB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单元包括盖体,呼吸罩还包括用于滤除吸入的空气中的污染物的过滤元件,过滤元件被固定耦接至所述盖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计算空气参数数值随时间的变化率,电驱动构件由控制器控制成在所述空气参数数值低于第一阈值、且空气参数数值变化率处于第一负值和第一正值之间的时段期间运行于第一操作模式,电驱动构件由控制器控制成在所述空气参数数值高于第二阈值且空气参数数值变化率处于第二负值和第二正值之间的时段期间运行于第二操作模式,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空气参数数值选自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的温度值、湿度值、压力值和二氧化碳浓度值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电驱动构件可由控制器控制成在所述空气参数的数值高于第一阈值而低于第二阈值的时段期间停止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驱动构件包括风扇,风扇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时的转向与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时的转向相反。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吸罩的结构示意图,其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吸罩的结构框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吸罩的内部部件之间的电连接;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吸罩的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以及可以与它们固定耦接的部件;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吸罩的整体外观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吸罩与常规的N95口罩时的吸气阻力对比和呼气阻力对比;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吸罩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呼吸罩的具体示例。附图是示意性的,并未按比例绘制,且只是为了说明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并不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呼吸罩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呼吸罩包括呼吸罩主体1、以及装配于呼吸罩主体的第一电驱动构件20、第二电驱动构件30和控制器10。第一电驱动构件20和第二电驱动构件30被配置成在控制器10的控制下在不同的时间运行,并且第一电驱动构件20用于吸取外部空气至呼吸罩主体1内侧,第二电驱动构件30用于从呼吸罩主体1内侧向外部排出空气。

能够理解的是,本文所提到的呼吸罩主体内侧指的是呼吸罩在由用户(例如,人类)佩戴或使用时呼吸罩主体面向用户的表面和用户之间的空间。第一电驱动构件20和第二电驱动构件30可以分别用于向呼吸罩主体内侧吸取外部空气和从呼吸罩主体内侧向外部排出空气,这样的电驱动构件可以是能够利用电能而产生机械振动从而形成气流的能量转换部件,包括但不限于风扇和压电泵。在第一电驱动部件和第二电驱动部件所产生的气流的作用下,用户在使用呼吸罩时遇到的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可以得以减轻。而且,还可以促进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从而减轻或缓解呼吸罩主体内侧相对高的空气湿度和温度对用户造成的不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呼吸罩还包括用于测量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参数的传感器40,所测量的空气参数可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器10与传感器40电连接以从传感器接收测量数据。传感器40所测量到的空气参数可以由控制器10利用来控制第一电驱动构件20和第二电驱动构件30的运行。例如,控制器10可以基于测量到的空气参数来评估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环境状况和判断用户的呼吸状态,由此进一步控制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的运行。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40可以是能够测量多个参数的单个器件,例如,用于测量温度和湿度的SHT3X系列传感器。当然,以上所提到的每个空气参数也可以分别由单个的传感器元件来测量。本文对传感器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

在图1的示例中,还示出了电源装置50,电源装置50可以为控制器10、传感器40、第一电驱动构件20和第二电驱动构件30供电。任何合适的供电部件可以作为电源装置50,包括但不限于干电池、锂电池、可充电电池等,在此并不限定电源装置50的具体类型。

为了便于控制器和传感器等部件装配于呼吸罩主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0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传感器40可以集成于PCB板(印刷电路板)。诸如单片机、DSP、ARM等微控制芯片之类的控制器可以与传感器40在PCB板上实现电连接,这样,不仅便于这些较小的电子部件在呼吸罩主体上的装配,还有利于呼吸罩整体体积的小型化。应该理解到的是,图1只是示意性地示出了该实施例提供呼吸罩的主要组成部件,而不是全部部件。例如,呼吸罩还可包括供用户使用的开关器件,用户利用开关器件可以控制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的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源装置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元。例如,参照图2和图3,电源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池单元501和第二电池单元502。多个电池单元可以为呼吸罩主体上的各个电子部件提供充足的电功率,延长呼吸罩的单次工作时间。

接下来,将通过示例的方式具体描述呼吸罩主体上的各个部件与呼吸罩主体之间的固定耦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呼吸罩主体中设置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固定于呼吸罩主体,替代性地,支撑单元可以被设计为可从呼吸罩主体拆卸而与呼吸罩主体分离。以上提到的第一电驱动构件、第二电驱动构件、PCB板和电源装置等部件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固定于支撑单元,从而将它们连同支撑单元一起装配于呼吸罩主体。参照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呼吸罩包括第一支撑单元801和第二支撑单元802,第一支撑单元801可以至少用于支撑第一电池单元501和第一电驱动构件20,第二支撑单元802可至少用于支撑第二电池单元502和第二电驱动构件30。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支撑单元801还支撑过滤元件60,第二支撑单元还支撑PCB板100。过滤元件60可以滤除吸入的空气中的污染物,是改进用户所吸入的空气的质量的功能性部件。第一支撑单元801可包括第一盖体,第二支撑单元802可包括第二盖体,第一电驱动构件20、过滤元件60、第一电池单元501可以固定耦接至第一盖体而由第一盖体支撑,第二电驱动构件30、PCB板100和第二电池单元502可以固定耦接至第二盖体而由第二盖体支撑。能够领会到的是,图3仅仅示出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以及与其固定耦接的部件的示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装置、过滤元件、PCB板和电驱动构件的具体的布置方式。例如,第一电驱动构件20、过虑元件60和第一电池单元501的层叠次序可以与图3所示的不同,另外,一些部件(例如第一电池单元501、第二电池单元502等)也可以竖直放置,而不一定是如图3那样被水平地放置。

对于设置两个支撑单元分别来支撑不同部件的情形,可以设置中间连接件将这两个支撑单元互联,以提高呼吸罩主体和相关部件的连接方面的可靠性。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呼吸罩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支撑单元801和第二支撑单元802的连接件70,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70还可用于实现PCB板100与第一电池单元501和第一电驱动构件20之间的电连接。也就是说,连接件70内可布置有用于实现第一支撑单元801上的部件和第二支撑单元802上的部件之间的电连接的导线。如图2所示,第一电池单元501和第二电池单元502经由连接件70内的导线彼此连接,第一电池单元501经由连接件70内的导线电连接至PCB板100,PCB板100分别经由导线a和导线b连接至第一电驱动构件20和第二电驱动构件20,从而实现PCB板上的控制器10对第一电驱动构件20和第二电驱动构件20的控制。

图4示出了具备第一支撑单元801、第二支撑单元802和连接件70的呼吸罩的外观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作为它们所支撑的部件的保护部件而直接与外部空气接触。能够领会到的是,以上所说明的第一电驱动构件、第二电驱动构件以及其他部件的布置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描述,这些部件在呼吸罩主体上的布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可以被并列地支撑于一个支撑单元上,而不是如图3那样分别布置在两个支撑单元801、802上。即,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设置一个相对较大的支撑单元,此时,也可以省略连接件70。此外,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支撑单元设计成可从呼吸罩主体拆卸,并能够实现再装配,这样,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支撑单元或者支撑单元所支撑的部件进行更换。

如前所述,控制器10可以基于传感器40测量到的空气参数来评估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环境和判断用户的呼吸状态,进而控制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在不同的时间运行。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成基于传感器测量到的呼吸罩内侧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中的一个或多个而预测用户处于吸气状态还是呼气状态,进而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电驱动构件在用户的吸气状态运行,并控制第二电驱动构件在用户的呼气状态运行。能够领会到的是,用户在吸气状态时的呼吸罩内侧的空气环境状态和用户在吸气状态时的呼吸罩内侧的空气环境状态是存在差异的。例如,与用户的呼气状态相比,当用户吸气时,呼吸罩内侧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相对低一些,氧气浓度相对更高一些,而且呼吸罩内侧的空气的压力的方向与呼气状态的空气压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因此,通过控制器对在一段时间内测量到的呼吸罩内侧的空气参数的分析,可以得到用户在该段时间内的呼吸方面的特征,例如呼气频率、吸气频率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在较长时间段上测量到的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下一时间段内用户的呼吸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同时监测呼吸罩内侧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中的多个参数,基于对多个参数的综合分析,可以提高用户呼吸特征预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电驱动构件在用户的吸气状态运行,从而减小用户在吸气时的吸气阻力,并控制第二电驱动构件在用户的呼气状态运行,从而减少用户在呼气时的呼气阻力。

下面通过示例的方式具体说明对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的控制。特别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利用传感器实时测量呼吸罩内侧的空气的参数,控制器还计算空气参数数值随时间的变化率,例如,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的温度值、湿度值、压力值和二氧化碳浓度值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变化率。当这类空气参数数值较低时,可能表明用户正在吸气或开始吸气,此时,可以控制第一电驱动构件运行,以减小用户的吸气阻力,提升用户吸气时的舒适感。当这类空气参数数值较高时,可能表明用户开始呼气或者正在呼气,此时,可以控制第二电驱动构件运行,以减小用户的呼气阻力,提升用户呼气时的舒适感。此外,在用户的吸气或者呼气过程期间,这类空气参数数值在达到极小值或极大值前后会经历不同的变化,例如,先增大后减小,或者先减小后增大。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驱动构件由控制器控制成在空气参数数值低于第一阈值、且空气参数值变化率处于第一负值和第一正值之间的时段期间运行,第二电驱动构件由控制器控制成在空气参数的数值高于第二阈值且空气参数数值变化率处于第二负值和第二正值之间的时段期间运行,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空气参数数值选自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的温度值、湿度值、压力值和二氧化碳浓度值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多个。这样,能够准确地判断出用户的吸气状态和呼气状态,并能将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的运行时间段与用户的吸气状态和呼气状态准确地匹配,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用户使用呼吸罩时舒适感。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确定或调整,并且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是符号相反的数值,例如,对于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的压力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分别是负值和正值。另外,本文提到的第一负值和第二负值可以相等或不相等,第二正值和第二正值也可以相等或不相等。

对于空气参数的数值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的时间段,可以视为用户的吸气和呼气转换阶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由控制器控制成在所述空气参数的数值高于第一阈值而低于第二阈值的时段期间停止运行。这样,可以为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提供停止工作的时间,有益于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如之前所提到的,第一电驱动构件或第二电驱动构件可以是风扇。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驱动构件包括第一风扇,第二电驱动构件包括第二风扇。图5示出了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基于风扇的第一电驱动构件和第二电驱动构件的呼吸罩和使用常规的N95口罩时的呼吸阻力对比图。从图5可以看出,与常规的N95口罩相比,由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分别在吸气状态和呼气状态中运行,用户感受到的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得以减小。另外,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在用户的呼气和吸气转换状态停止运行,有利于延长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使用寿命。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对于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的压力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分别是-15Pa和15Pa。

人们在使用呼吸罩时,可能出现的另一不适的感觉可能是呼吸罩主体内侧的较高的湿度或温度,因此,期望的是对呼吸罩内侧的空气的温度或湿度进行控制,使得其处于预定范围内。由于传感器的存在,控制器可以利用传感器所测量到的参数实现对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闭环控制,从而实现控制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的温度、湿度的目的。例如,控制器可以基于实时测量到的湿度、温度参数而调节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转速,使得呼吸罩内侧的空气的温度或湿度稳定于预定范围内。可以将预定的温度或湿度目标值作为参考值,控制器可以基于实时测量到的温度、湿度参数值与参考值的比较而实时调整风扇的转速,利用这种闭环控制方式是实现目标温度或湿度的简单方法。利用这种控制方式,可以实现风扇转速的自动多档调节。

替代于风扇,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驱动构件可包括第一微型压电泵,第二电驱动构件可包括第二微型压电泵。微型压电泵利用电能可以实现气体的定向输送,因而,同样可以实现与上述的第一风扇或第二风扇类似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实施例中,呼吸罩可以包括仅一个电驱动构件。如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呼吸罩包括呼吸罩主体1、装配于呼吸罩主体的电驱动构件90、控制器10以及传感器40,传感器40用于测量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参数,例如,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器10可被配置成基于传感器40测量到的空气参数而预测用户处于吸气状态还是呼气状态,并且控制器10可控制电驱动构件90在用户的吸气状态运行于第一操作模式,以吸取外部空气至呼吸罩主体内侧,并控制电驱动构件90在用户的呼气状态运行于第二操作模式,以从呼吸罩主体内侧向外部排出空气。电驱动构件90的具体形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风扇、微型压电泵等。

当采用风扇作为电驱动构件90时,其可以在控制器10的控制下运行于不同的操作模式,风扇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中可以有不同的运行状态,例如,风扇可以被控制成以不同的方向旋转,以实现吸取外部空气至呼吸罩主体内侧或者从呼吸罩主体内侧向外部排出空气的功能。因此,对于装配有单个的电致动部件的呼吸罩,同样可以提升用户使用呼吸罩的舒适性。

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呼吸罩主体还可装配有电源装置50,电源装置、控制器和传感器的装配方式可以与之前的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呼吸罩还可包括支撑单元,支撑单元至少用于支撑电驱动构件、电源装置和集成有控制器和传感器的PCB板。这里并不限制支撑单元的数量,可以设置一个支撑单元,主要的部件都可固定耦接于该支撑单元。也可以设置多个支撑单元,电驱动构件、电源装置、PCB板以及过滤元件可以分别布置于不同的支撑单元上。

与之前描述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控制单个的电驱动构件在不同的时间运行于不同的操作模式,而不是控制两个电驱动构件在不同的时间运行。相应地,控制器10可被配置成基于传感器40测量到的呼吸罩内侧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中的一个或多个而预测用户处于吸气状态还是呼气状态,控制器10控制电驱动构件90在用户的吸气状态运行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并控制电驱动构件90在用户的呼气状态运行于所述第二操作模式。

同样地,控制器10还可计算空气参数数值随时间的变化率,电驱动构件90由控制器控制成在空气参数数值低于第一阈值、且空气参数数值变化率处于第一负值和第一正值之间的时段期间运行于第一操作模式,在空气参数的数值高于第二阈值且空气参数数值变化率处于第二负值和第二正值之间的时段期间运行于第二操作模式,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空气参数数值选自呼吸罩主体内侧的空气的温度值、湿度值、压力值和二氧化碳浓度值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电驱动构件90可以由控制器10控制成在空气参数的数值高于第一阈值而低于第二阈值的时段期间停止运行。特别地,当电驱动构件包括风扇时,风扇在第一操作模式时的转向与在第二操作模式时的转向相反,这样可以分别实现促进用户的呼气和吸气以减轻呼吸阻力的作用。

以上通过举例的方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用来举例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设计许多替代性实施例而并未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并未排除除了权利要求中所列举的那些之外的元件或步骤的存在。某些特征被记载在相互不同从属权利要求中这一纯粹事实并不意味着这些特征的组合不能被有利地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