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匹配柔性逃生通道的出口装置及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449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匹配柔性逃生通道的出口装置及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层建筑逃生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柔性逃生通道及出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办公、居住等的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楼大厦四处林立,形成了城市建筑群的景观;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也在日益增多,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高楼建筑物中均设置有消防器材,但是有时却会由于发现火情不及时等原因,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火势,同时一旦出现地震、爆炸等突发性灾难时,被困人员只能通过设置在高楼某一处位置的楼梯过道、软梯或者缓降器等逃生装置进行逃生,但由于在灾难前,人群慌乱无措,尤其是对于老弱病残以及小孩来说,在使用上述逃生方法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人多拥挤等现象导致逃生通道不顺畅,甚至在逃生过程中发生踩踏,出现人员伤亡的现象发生,不仅影响了上述逃生方式的正常运作,还不能达到良好逃生效果,逃生时间被白白浪费掉;同样的,现在高空飞行设备的使用,不管是用于娱乐的热气球、摩天轮等和用于作为交通根据的飞机等,其导致的灾难性时间也在日益增多,由于其高空运作的原因,面对灾难性事件逃生时,其逃生方法和逃生时间有限,降落伞的使用会花费大量时间,在坠落过程中其能够实现的人员逃亡有限,使得伤亡人员比例高,因此便于高处逃生的设备装置需要不断研发。

目前,大多数逃生装置虽然能达到高楼逃生这一功能,但其结构原理复杂,存在安装使用位置相对固定,占用空间大,收纳不方便等问题;其操作繁琐,安全性差,生产成本高,部分装置在需要电力控制时,当发生灾难断电时使得其使用局限性增加,逃生装置的实用性不佳,达到的逃生效果不理想,在发生上述灾难情况下,仍然存在由于逃生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的大量的人员伤亡。

现有的很多逃生装置往往忽视了逃生出口的设计,人们通过逃生装置从高楼下来时往往速度很快,有时因重力或其他原因会导致而二次伤害,如何使人们从高楼下来时,能有效减缓速度,减少因重力或其他方面造成的二次伤害,保证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能迅速并且安全无恙的到达地面安全区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现有的高楼所用的逃生装置大部分都是用于火灾的情况,特别是使用柔性逃生通道的逃生装置,迫切需要一种防火效果好,阻燃效果好,同时强度高、耐老化、无毒、透气的逃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匹配柔性逃生通道的出口装置及材料,解决出口装置与柔性逃生通道相互配合的问题;解决涉险人员从柔性逃生通道下来后,通过出口配套装置顺利安全到达地面的问题;解决出口装置在不需要使用时不占用空间的问题;柔性逃生通道,同时满足防火、阻燃、耐老化、耐腐蚀、强度高、轻薄等性能要求;解决在火灾或紧急情况发生时,位于高层建筑的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到达地面撤离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采用一种匹配柔性逃生通道的出口装置及材料,包括柔性逃生通道和逃生出口装置,逃生出口装置包括充气减缓装置和充气滑道,所述充气减缓装置上方能与柔性逃生通道下端相匹配,充气减缓装置下方与充气滑道相连,所述逃生出口装置设于储物箱中,所述柔性逃生通道上端与逃生井固定连接,所述逃生井安装于楼顶或阳台上,逃生井上部设有开口,下部设有可打开的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逃生出口装置与柔性逃生通道相匹配,高楼的涉险人员可通过逃生井进入柔性逃生通道,充气减缓装置的设置使涉险人员从柔性逃生通道下来后进入充气减缓装置实现第一次减速,防止涉险人员下降速度过快造成伤害,减缓装置下方设置滑道,使涉险人员通过减缓装置第一次减速后,再进入滑道安全滑至地面,极大地保证了涉险人员从逃生通道袋下至地面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柔性逃生通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碳纤维35~45份,纳米陶瓷纤维35~65份,阻燃剂12~35份,抗氧剂0.8~2份,增韧剂3~6份,聚丙烯12~25份,石墨烯8~15份,改性sio2气凝胶14~23份,改性活性炭13~28份、活性竹炭12~20份;其中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所述增韧剂为由6~8份棉纤维、2~3份戊二醛、1~2.5份环氧氨基组成;所述改性活性炭是通过koh、硬脂酸、h2o2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得到的,其中koh的质量份为15~27份,硬脂酸质量份为4~7份,h2o2质量份为12~20份;所述改性sio2气凝胶是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通过加入掺杂剂进行改性处理制备成的,所述掺杂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石棉纤维3~7份、cr2o34~7份、莫来石纤维5~6份。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米碳纤维和纳米陶瓷纤维混合能大大提高逃生通道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大大提高逃生通道的强度,阻燃剂能大大提高逃生通道复合材料的阻燃与耐火性能,抗氧剂能提高逃生通道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进而提高逃生通道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碳原子结构,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耐热性、物理机械性能,同时在燃烧时石墨烯在材料表面形成一种致密的保护层,该保护层可以隔绝热量、气体,阻止进一步燃烧,因此石墨烯具有优异的阻燃效果。增韧剂能提高逃生通道复合材料的韧性,聚丙烯同样能提高逃生通道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通过采用上述原料,并且严格控制各原料的重量配比,制得的逃生通道复合材料强度高,耐温和加工性能优良,阻燃效果好、防火效果好,综合性能优异,无毒透气,使逃生通道坚实耐用,保证其安全性能。柔性逃生通道的制备是将上述所述的重量人数依次称取各组分在高速混合机下混合25~35分钟,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高温140~160°c下挤出后,经冷却、切粒得到防火复合材料;其中该步骤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设置为:一区180~185°c,二区185~190°c,三区185~190°c,四区190~195°c,五区195~200°c,六区200~205°c,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控制在300~400r/min,再通过成型制得柔性逃生通道。

进一步,所述充气滑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纤维60~80份,热稳定剂4~7份,抗氧剂0.5~1.5份,阻燃剂10~55份,耐磨剂3~5份;其中混合纤维由芳纶和维纶混纺织成,填充剂由重量份为45~65份纳米caco3、40~56份蒙脱土组成,所述热稳定剂为亚磷酸脂类稳定剂,所述耐磨剂为纳米硫酸钡。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纤维能提高纤维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填充剂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剂、抗氧剂、增韧剂的加入能综合提高滑道复合材料的性能。充气滑道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份称取原料放入混合机中混合,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最后成型制得充气滑道。

进一步,所述柔性逃生通道为圆筒形,逃生通道总长度短于楼高,且与出口装置相匹配,柔性逃生通道可折叠放置于逃生井中;所述柔性逃生通道包括两层滑行道和外护套,所述滑行道位于外护套两侧,所述滑行道是由具有弹性收紧的柔性编织物成环形桶状结构的通道,其环形桶状内腔为逃生过道,所述滑行道分别为滑行道一和滑行道二,所述滑行道一位于滑行道二内,所述滑行道一和滑行道二设有若干收紧装置,所述滑行道一上的收紧装置与滑行道二上的收紧装置在同一高度的位于同一平面上成环形设置,所述收紧装置为收紧钢套;所述滑行道的两端还设有吊轮机构,吊轮机构上连接有软绳,所述软绳上均设置有若干拉环,所述吊轮机构和软绳共同作用,用于支撑平衡。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编制而成的通道袋可以收纳聚拢,使得收纳起来的滑行道占用的空间小,逃生通道袋一端固定在一处便可以方便的使用,其不受安装位置和电控操作的局限,采用防火材质的弹性结构滑行道,能够有效的对逃生者的自身重量进行缓冲,避免了逃生者高处坠落伤亡;同时逃生者能够在进入逃生通道袋后,通过其内侧设置的吊轮机构和软绳控制自身的下落速度和自身在下落过程中的平衡状态,使得避免了过于着急的逃生者在慌乱中由于身体的不平衡而导致对自身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

进一步,所述充气减缓装置为松紧袋,所述松紧袋上部形状与柔性逃生通道相匹配,松紧袋下部开有收缩口,松紧袋内部设有通道。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缓装置的设计,上部与逃生通道袋相互匹配,保证涉险人员顺利进入逃生通道袋,下部设计收缩口,可达到减缓涉险人员降落速度,使涉险人员到达逃生通道袋出口时能顺利出来。

进一步,所述滑道为弯曲滑道,滑道倾斜角为23°-26°。

进一步,所述滑道横截面积为u型,滑道底部与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储物箱底部相连。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滑道的设计使涉险人员实现第二次减速,涉险人员可通过滑道顺利到达地面,滑道倾斜角的设计能保证涉险人员在滑道上能安全滑至地面,保证其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充气滑道和充气减缓装置本体内设有充气袋囊,充气带囊内设有全脂冲孔孔海绵,充气带囊侧边设有充气阀。

进一步,所述储物箱中设有储气钢瓶,所述储气钢瓶与充气阀相匹配。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充气滑道和充气减缓装置需要充气时,可通过针刺穿储气钢瓶迅速对充气滑道和充气减缓装置进行充气,充气的滑道和减缓装置可起到非常有效的减震作用,能有效保护涉险人员。

进一步,所述储物箱对应的地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储物箱固定于升降装置上,凹槽顶部的开口设有可滑动的两侧板,两侧板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升降装置或电动升降装置,升降桌装置的伸缩部设有位移传感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出口装置在不需要使用时可收纳在一储物箱,储物箱随升降装置下落至凹槽中,这样便可不占用地面空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的柔性逃生通道和逃生出口装置的设计,解决解决涉险人员顺利从逃生通道袋进入减缓装置;减缓装置的设置,实现涉险人员第一次减速,滑道的设计,实现涉险人员第二次减速;储物箱及升降装置的设计实现逃生出口装置在不需要使用时可放置在凹槽中,不占用地面空间;柔性逃生通道的组分设计,使柔性逃生通道各项性能优异,强度高,阻燃效率高、无卤无毒,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保证了逃生通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滑道的组分设计也保证了滑道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通过柔性逃生通道及逃生出口装置的设计,实现涉险人员顺利安全到达地面。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逃生出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柔性逃生通道的结构图;

图4是逃生井及柔性逃生通道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1为充气减缓装置、2为充气滑道、3为柔性逃生通道、4为固定装置、5为充气阀、6为凹槽、7为升降装置、8为侧板、9为滑槽、10为储物箱、11为滑行道一、12为滑行道二、13为外护套、14为收紧钢套、15为吊轮机构、16为软绳、17为拉环、18为逃生过道、19为逃生井。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匹配柔性逃生通道的出口装置及材料,包括柔性逃生通道3和逃生出口装置,逃生出口装置包括充气减缓装置1和充气滑道2,所述充气减缓装置1上方能与柔性逃生通道3下端相匹配,充气减缓装置1下方与充气滑道2相连,所述逃生出口装置10设于储物箱10中,所述柔性逃生通道3上端与逃生井19固定连接,所述逃生井19安装于楼顶或阳台上,逃生井19上部设有开口,下部设有可打开的门。柔性逃生通道3为圆筒形,柔性逃生通道3总长度短于楼高,且与出口装置相匹配,柔性逃生通道3可折叠放置于逃生井中。所述柔性逃生通道3包括两层滑行道和外护套13,所述滑行道位于外护套13两侧,所述滑行道是由具有弹性收紧的柔性编织物成环形桶状结构的通道,其环形桶状内腔为逃生过道18,所述滑行道分别为滑行道一11和滑行道二12,所述滑行道一11位于滑行道二12内,所述滑行道一11和滑行道二12设有若干收紧装置,所述滑行道一11上的收紧装置与滑行道二12上的收紧装置在同一高度的位于同一平面上成环形设置,所述收紧装置为收紧钢套14;所述滑行道的两端还设有吊轮机构15,吊轮机构15上连接有软绳16,所述软绳16上均设置有若干拉环17,所述吊轮机构15和软绳16共同作用,用于支撑平衡。

充气减缓装置1为松紧袋,松紧袋上部形状与柔性逃生通道3相匹配,松紧袋下部开有收缩口,松紧袋内部设有通道。充气滑道2为弯曲滑道,充气滑道2倾斜角为23°-26°。充气滑道2横截面积为u型,充气滑道2底部与设有固定装置4,固定装置4与储物箱10底部相连。充气滑道2和充气减缓装置1本体内设有充气袋囊,充气带囊内设有全脂冲孔孔海绵,充气带囊侧边设有充气阀5。储物箱10中设有储气钢瓶,所述储气钢瓶与充气阀5相匹配。储物箱10对应的地面设有凹槽6,凹槽6内设有升降装置7,储物箱10固定于升降装置7上,凹槽6顶部的开口设有可滑动的两侧板8,两侧板8的两侧设有滑槽9,升降装置7为液压升降装置,升降装置7的伸缩部设有位移传感器。柔性逃生通道3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碳纤维35份,纳米陶瓷纤维60份,阻燃剂25份,抗氧剂2份,增韧剂6份,聚丙烯12份,石墨烯15份,改性sio2气凝胶23份,改性活性炭13份、活性竹炭20份。充气滑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纤维60份,热稳定剂7份,抗氧剂01.5份,阻燃剂30份,耐磨剂5份。充气滑道和柔性逃生通道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份称取原料放入混合机中混合,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最后成型制得材料。

具体地说,当不需要使用逃生出口装置时,逃生出口装置放置于储物箱10中,升降装置7处于下降的状态,带动储物箱10下降至凹槽6内,两侧板8处于关闭状态。但发生险情需要逃生时,两侧板8通过两侧的滑槽9滑动打开,控制液压升降装置上升,带动储物箱10上升,通过位移传感器控制储物箱上升至与地面齐平时停止上升,处于高楼的涉险人员可打开楼顶的逃生井下部的门,柔性逃生通道3便自由坠落下来。柔性逃生通道3的下部和充气减缓装置4的上部是预先设置好的,即柔性逃生通道3下部刚好坠落在充气减缓装置4的上部,并且充气减缓装置4的上部与柔性逃生通3道的下部相匹配,柔性逃生通道中的涉险人员可从柔性逃生通道出来进入充气减缓装置4,通过充气减缓装置4实现第一次减速,再通过充气滑道2平缓滑至地面,迅速安全撤离。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