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0473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灭火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系统。



背景技术:

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泡沫灭火技术,通过正压注入空气直接输出已经发泡的泡沫,大大提升了泡沫的灭火效能。经研究,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可应用于公路隧道、飞机库、立体车库等典型场所,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实现泡沫溶液与水在低混合比下的精确混合,目前压缩空气泡沫系统主要采用计量注入式泡沫比例混合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计量注入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流量较小(目前车载压缩空气泡沫系统采用的计量注入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流量最大为18.9L/min),而固定式灭火系统通常保护面积大,需要较大的流量,故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系统采用供水管路中直接注入泡沫液的模式,泡沫液与水混合时间短,再加上混合比较小,导致二者很难混合均匀,影响压缩空气泡沫性能,如发泡倍数不稳定,泡沫结构不均匀,进而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灭火能力。

(3)系统采用消防水泵和泡沫液泵(如柱塞泵、齿轮泵等)两套动力系统,需要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故整套系统十分复杂、价格较高,实际推广应用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大流量、混合均匀且混合比精度高、可自动调节的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泡沫液罐、控制阀Ⅰ、过滤器、泡沫流量计、泡沫计量控制阀、单向阀Ⅰ、负压比例混合器、液体计量控制阀、液体流量计、气液混合器、气源、储气罐、减压阀、气体流量计、气体计量控制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Ⅰ、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压力传感器Ⅱ、压力传感器Ⅲ、单向阀Ⅱ、控制阀Ⅱ;

该系统有三条管路,分别是主管路、泡沫管路和气体管路;

所述的主管路前端是进水口,末端是压力传感器Ⅱ,在进水口和压力传感器Ⅱ之间的主管路上,依次安装有水泵、液体计量控制阀、液体流量计、压力传感器Ⅰ、气液混合器,在水泵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有回水旁路,在回水旁路上串联控制阀Ⅱ和负压比例混合器;

所述的泡沫管路前端是泡沫液罐,末端是单向阀Ⅰ,在泡沫液罐和单向阀Ⅰ之间的泡沫管路上,依次安装有控制阀Ⅰ、过滤器、泡沫流量计、泡沫计量控制阀,单向阀Ⅰ与负压比例混合器连接;

所述气体管路前端是气源,末端是单向阀Ⅱ,

在气源和单向阀Ⅱ之间的气体管路上,依次安装有储气罐、减压阀、温度传感器、气体流量计、压力传感器Ⅲ、气体计量控制阀,单向阀Ⅱ与气液混合器进气口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水泵、泡沫流量计、泡沫计量控制阀、液体计量控制阀、液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气体计量控制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Ⅰ、火灾报警系统、压力传感器Ⅱ、压力传感器Ⅲ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单套水泵动力系统,结构简单可靠,造价便宜。

(2)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计量注入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液流量大,可满足至少10000L/min的泡沫溶液不同混合比需求,且泡沫液经负压泡沫比例混合器与旁路中的水混合后,再进入水泵入口,经过水泵的搅拌使得泡沫液与水混合更加均匀。

(3)本实用新型采用常压泡沫液罐,可在运行过程中实时补充泡沫液。

(4)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控制模式,可精确调整泡沫混合比和气液混合比,产生的压缩空气泡沫稳定性好、灭火效能高,根据不同保护场所能够设定不同的混合比,可连接不同类型的压缩空气泡沫施放装置,能够保护公路隧道、立体车库等多种典型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原理图。

图中:1-水泵;2-泡沫液罐;3-控制阀Ⅰ;4-过滤器;5-泡沫流量计;6-泡沫计量控制阀;7-单向阀Ⅰ;8-负压比例混合器;9-液体计量控制阀;10-液体流量计;11-气液混合器;12-气源;13-储气罐;14-减压阀;15-气体流量计;16-气体计量控制阀;17-温度传感器;18-压力传感器Ⅰ;19-控制系统;20-火灾报警系统;21-压力传感器Ⅱ;22-压力传感器Ⅲ、23-单向阀Ⅱ、24-控制阀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包括水泵1、泡沫液罐2、控制阀Ⅰ3、过滤器4、泡沫流量计5、泡沫计量控制阀6、单向阀Ⅰ7、负压比例混合器8、液体计量控制阀9、液体流量计10、气液混合器11、气源12、储气罐13、减压阀14、气体流量计15、气体计量控制阀16、温度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Ⅰ18、控制系统19、火灾报警系统20、压力传感器Ⅱ21、压力传感器Ⅲ22、单向阀Ⅱ23、控制阀Ⅱ24。

该系统有三条管路,分别是主管路、泡沫管路和气体管路。

主管路前端是进水口,末端是压力传感器Ⅱ21,在进水口和压力传感器Ⅱ21之间的主管路上,依次安装有水泵1、液体计量控制阀9、液体流量计10、压力传感器Ⅰ18、气液混合器11,在水泵1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有回水旁路,在回水旁路上串联控制阀Ⅱ24和负压比例混合器8。

泡沫管路前端是泡沫液罐2,末端是单向阀Ⅰ7,在泡沫液罐2和单向阀Ⅰ7之间的泡沫管路上,依次安装有控制阀Ⅰ3、过滤器4、泡沫流量计5、泡沫计量控制阀6,单向阀Ⅰ7与负压比例混合器8连接。

气体管路前端是气源12,末端是单向阀Ⅱ23,在气源12和单向阀Ⅱ23之间的气体管路上,依次安装有储气罐13、减压阀14、温度传感器17、气体流量计15、压力传感器Ⅲ22、气体计量控制阀16,单向阀Ⅱ23与气液混合器11进气口连接。

控制系统19分别与水泵1、泡沫流量计5、泡沫计量控制阀6、液体计量控制阀9、液体流量计10、气体流量计15、气体计量控制阀16、温度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Ⅰ18、火灾报警系统20、压力传感器Ⅱ21、压力传感器Ⅲ22连接。

控制系统19是整个压缩空气泡沫系统的控制核心,分别实时读取温度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Ⅰ18、压力传感器Ⅱ21、压力传感器Ⅲ22和泡沫流量计5、液体流量计10、气体流量计15的温度、压力、流量数据,按照设定的泡沫混合比和气液混合比进行计算,然后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泡沫计量控制阀6、液体计量控制阀9和气体计量控制阀16,调整阀门开度,并根据压力传感器Ⅰ18、压力传感器Ⅱ21、压力传感器Ⅲ22和泡沫流量计5、液体流量计9、气体流量计15返回的信号进行闭环控制,实现自动调整混合比的目的。

控制系统19可以和火灾报警系统20联动,当火灾报警系统20启动时将报警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19,控制系统19自动启动整个压缩空气泡沫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水泵采用消防离心泵,出水压力为0.6~1.6Mpa,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可自行启动。

气源12采用螺杆空气压缩机,额定供气压力0.8~1.0Mpa。

气液混合器11内部装有混合器,将泡沫混合液和空气充分均匀混合从而产生结构稳定的压缩空气泡沫。

优选地,混合器采用JB/T 7600标准中的X型、L型一种或多种组合。气液混合器11后设置压缩空气泡沫接口,可根据保护场所的不同安装不同的压缩空气泡沫施放装置。

优选地,若保护场所为立体车库等室内场所,可选择压缩空气泡沫喷头;若保护场所为交通隧道,可选择压缩空气泡沫喷淋管;若保护场所为油罐区,可选择压缩空气泡沫炮等。

优选地,泡沫流量计5和液体流量计11选用电磁流量计,耐腐蚀,精度高。

以下参照实施例简要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日常情况下,螺杆空气压缩机处于加电运行状态,使得储气罐和气体管路中维持一定的压力。当发生火灾时,控制系统接受火灾报警系统的信号自动启动水泵或者人为启动水泵开始供水,负压比例混合器在负压作用下从泡沫液罐吸入泡沫液与水泵旁路中与水混合,泡沫流量计将泡沫液的流量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液体流量计将泡沫混合液的流量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按照设定的泡沫混合比(A类泡沫一般选择1%)控制泡沫计量控制阀的开度,同时接收泡沫流量计的流量信号进行闭环调节,使得泡沫液稳定在所需的流量上。气体流量计将压缩空气的流量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按照设定的气液混合比(发泡倍数从6~40可调)控制空气计量控制阀的开度,同时接收气体流量计的流量信号进行闭环调节,使得压缩空气稳定在所需的流量下。泡沫混合液和压缩空气在气液混合器的作用下进行充分混合形成结构稳定的压缩空气泡沫,然后进入施放装置进行灭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