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安全逃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933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高楼安全逃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楼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楼安全逃生器。



背景技术:

在城市中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发生火灾的隐患概率也随之增加,如今,众所周知的是,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时其电梯等自动化设备均不能使用,而为了逃生人员必须通过步梯向下或向顶层逃生,此中方式对于发生火灾楼层下方的人员时有力的,而一旦火势持续向上蔓延并逼近楼顶层时,处于楼层上方的人员将处于危险之中,而高楼逃生器的使用则可以避免上述的现象,在高楼发生火灾时,通过高楼逃生器楼内的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逃离出大楼,避免了通过步梯遇到烟雾窒息、发生踩踏现象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易于实现、使用方便的高楼安全逃生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高楼安全逃生器,它包括一固定于窗台上的吊杆,所述吊杆的前端延伸至墙体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救生笼,所述救生笼上端开口,所述救生笼内设有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器,制动器的转轴上连接有卷扬轴,还包括吊绳,所述吊绳的顶端与吊杆的端部连接,吊绳的另一单缠绕于卷扬轴上。

优选的,所述制动器为两个并分别具有一制动拉杆,两个制动器左右设置并分别设置于卷扬轴的两端;所述卷扬轴的中部设有一隔离板,所述吊绳为两个,两个所述吊绳分别位于隔离板左右两侧的卷扬轴上,两个吊绳的顶端均与吊杆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一制动方向盘、连接于制动方向盘中心处的制动拉杆,还包括一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制动拉杆的端部连接,所述横杆的中部设有一丝杆套筒,所述制动机构中的架体上设有一轴承,所述制动拉杆的中部贯穿所述轴承设置并可转动,所述制动拉杆的下端为螺纹杆,且所述制动拉杆的下端与所述丝杆套筒螺纹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两个副杆,两个副杆与横杆构成三角形结构,且两个副杆的端部连接处设有一丝杆套管,所述制动拉杆贯穿丝杆套管并与其螺纹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固定于窗台下方的墙体上,固定架的上端通过吊绳固定在窗台上方的墙体上。

优选的,所述架体上设有一向上延伸的上限位杆,所述上限位杆侧部上方的制动拉杆上设有一上档杆;所述架体上设有一向下延伸的下限位杆,所述下限位杆侧部下方的制动拉杆上设有一下档杆;所述上限位杆与上档杆顶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1,所述下限位杆与下档杆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2,所述H1与H2相等。

优选的,所述上限位杆与所述下限位杆均与架体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救生笼内设有一水箱,水箱上连接有两个供水管,供水管上设有水阀,两个供水管的出口分别设置于两个制动器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有一套管,所述吊杆的端部穿插在套管内;位于所述套管两端侧壁的外侧分别设有一滑轮,与所述滑轮相向设置的套管管壁上分别设有一穿孔,所述滑轮通过穿孔位于套管内,且所述吊杆的侧壁与位于套管内的滑轮接触,位于套管前端的滑轮设置于套管的下侧,位于套管尾端的滑轮设置于套管的上侧。

优选的,所述吊绳通过张紧器与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向下延伸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分别位于墙体的两侧,且所述固定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上。

优选的,所述吊杆的端部设有一挂钩,所述吊绳的顶端通过安全扣与挂钩连接;所述救生笼的底部呈锥形,所述吊杆的端部设有一向前延伸的引导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紧凑,使用方便、简单,无需经过严格培训即可轻松操作本装置,适合多数人群的使用,可在高楼层中推广使用,有助于保障逃生人员短时间内的安全逃离,适用于家庭、办公场所中,可安装于2层以上的楼层中,且本逃生器一次可承载多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救生笼的主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救生笼剖面状态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制动机构原理示意图;

图6为发明中的两个吊绳的设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套管与吊杆配合后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制动拉杆、及上限位杆、下限位杆等结构的状态之一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的制动拉杆、及上限位杆、下限位杆等结构的状态之二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的制动拉杆、及上限位杆、下限位杆等结构的状态之三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中制动机构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中:

1、2.墙体;3.固定架;4.固定板;5.膨胀螺栓;6.吊绳;7.套管;8.吊杆;9.滑轮;10.引导轮;11.挂钩;12.安全扣;13、14.吊绳;15.救生笼;16.救生笼的底部;

101.第一滑轮;102.第二滑轮;103.第三滑轮;104.第四滑轮;105.第五滑轮;106.第六滑轮;107.第七滑轮;108.第八滑轮;

200.制动机构;201.制动方向盘;202.制动拉杆;203.架体;204、205.制动器;206、207.制动拉杆;208.横杆;209.副杆;210.丝杆套筒;211.丝杆套管;212.轴承;213.卷扬轴;214.隔离板;

220.上档杆;221.下档杆;222.上限位杆; 223.下限位杆;224.限位螺母;

300.水箱;301、302.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高楼安全逃生器,参见图1至图11:

它包括一固定于窗台上的吊杆8,所述吊杆8的前端延伸至墙体1、2外侧,还包括一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的下端固定于窗台下方的墙体2上,固定架3的上端通过吊绳6固定在窗台上方的墙体1上,具体的,所述吊绳通过张紧器与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3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向下延伸的固定板4,两个固定板4分别位于墙体2的两侧,且所述固定板3通过膨胀螺栓5固定在墙体2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3的顶部设有一套管7,所述吊杆8的端部穿插在套管7内,位于所述套管7两端侧壁的外侧分别设有一滑轮9,与所述滑轮9相向设置的套管7管壁上分别设有一穿孔,所述滑轮通过穿孔位于套管内,且所述吊杆的侧壁与位于套管内的滑轮接触,位于套管前端的滑轮设置于套管的下侧,位于套管尾端的滑轮设置于套管的上侧,通过此滑轮9的设计可以便于对吊杆在套管内移动。

还包括一救生笼15,所述救生笼15上端开口,所述救生笼15的底部呈锥形,本设计中的救生笼可以采用组装结构的设计,即救生笼锥形底和以上的部分通过螺栓连接,这样可以将救生笼收纳,使得本装置可进行拆装并存放于内部设有容置仓的餐桌/客桌/茶几内,可为消费者美化房间、不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的所述救生笼15内设有制动机构200,具体的,本设计中的所述制动机构200包括两个分别具有一制动拉杆206、207的制动器204、205(制动器204、205为摩托车制动器),两个制动器204、205的转轴上连接有卷扬轴213,两个制动器204、205左右设置并分别设置于卷扬轴213的两端,所述卷扬轴213的中部设有一隔离板214。

还包括两个吊绳13、14,两个所述吊绳13、14分别位于隔离板214左右两侧的卷扬轴213上,所述吊绳13、14的顶端与吊杆的端部连接,吊绳13、14的另一单缠绕于卷扬轴213上;具体的,所述吊杆8的端部设有一挂钩11,所述吊绳13、14的顶端通过安全扣12与挂钩11连接。

如图6所示,吊绳13的端部依次通过第五滑轮、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后与吊杆连接;第吊绳的端部依次通过第六滑轮、第七滑轮、第八滑轮、第四滑轮、第三滑轮后与吊杆连接。

本设计它还包括一制动方向盘201、连接于制动方向盘201中心处的制动拉杆202,还包括一横杆208,所述横杆20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制动拉杆202的端部连接,所述横杆208的中部设有一丝杆套筒210,所述制动机构中的架体203上设有一轴承212,所述制动拉杆202的中部贯穿所述轴承212设置并可转动,所述制动拉杆202的下端为螺纹杆,且所述制动拉杆202的下端与所述丝杆套筒210螺纹连接;它还包括两个副杆209,两个副杆209与横杆208构成三角形结构,且两个副杆209的端部连接处设有一丝杆套管211,所述制动拉杆202贯穿丝杆套管211并与其螺纹连接。

为了限制制动方向盘201的转动角度,本设计可采用下述两种结构中的任一结构:

结构一:本设计在所述架体203上设有一向上延伸的上限位杆222,所述上限位杆222侧部上方的制动拉杆上设有一上档杆220;所述架体203上设有一向下延伸的下限位杆223,所述下限位杆223侧部下方的制动拉杆上设有一下档杆221;所述上限位杆222与上档杆220顶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1,所述下限位杆223与下档杆221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2,所述H1与H2相等,本设计中的所述上限位杆222与所述下限位杆223均与架体螺纹连接。

结构二:参见图11,本设计在所述轴承上方和下方的制动拉杆202上分别设有一限位螺母224,通过限位螺母可限制制动拉杆202的最大转动角度,而本设计的限位螺母224与制动拉杆202螺纹连接,通过此设计可以调节限位螺母与轴承的距离,以此可以调节制动拉杆的旋转圈数。

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的所述救生笼内还设有一水箱300,水箱300上连接有两个供水管301、302,供水管301、302上设有水阀,两个供水管301、302的出口分别设置于两个制动器204、205的上方并用于对制动器降温。

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的所述吊杆的端部设有一向前延伸的引导轮。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需将固定架放在窗台上,将固定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2上,而后通过吊绳将固定架的顶端固定在窗台上方的墙体1上,至此可将固定架固定,而后将吊杆插在套管内,通过滑轮的引导可方便的对吊杆向前伸出的距离进行调整,而后将本设计中的救生笼悬挂在吊杆上,此时,两个吊绳的顶端通过安全扣与吊杆端部的挂钩连接。

此时,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即此时的下档杆与下限位杆呈如图9所示状态,此时的两个制动拉杆处于拉起状态,两个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卷扬轴被制动器固定不动,救生笼悬空设置,此时,人员可进入救生笼内,而后,人员按图8、图10所示方向逆时针缓慢旋转制动方向盘,随着制动方向盘逆时针的缓慢转动,其横杆向下移动,此时两个制动拉杆逐步向下移动,两个制动器缓慢解除制动状态,此时,依靠救生笼和人员的重力,救生笼向下缓慢移动,此时卷扬轴转轴,随着制动方向盘旋转的角度逐步加大,其制动器逐步进入完全解除状态,而此时的救生笼下降的速度也逐渐的加大,此时,打开水阀,水箱内的水冲刷在制动器上对其制动器进行降温。

本设计中,通过上档杆和上限为杆的设计可以限制制动方向盘最大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一圈半,同理,通过下档杆和下限位杆的设计可以限制制动方向盘顺时针旋转的角度为一圈半,以此可限制制动方向盘的最大旋转角度;而当不需要限制制动方向盘的旋转角度时,此时,仅需将上限位杆和下限位杆取下即可。

本设计的救生器在同一单元不同高度的楼层使用中,位于上方楼层用户使用的救生笼在下降中正处于下方救生笼的正上方,此时,当上方的救生笼下降时,其上方的救生笼的底部必然与吊杆端部解除碰撞,阻碍上方的救生笼的正常下降,此时,通过本设计的救生笼锥形底和引导轮的设计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即,位于上方的救生笼下降时,其锥形底可与引导轮接触,通过引导轮可将上方的救生笼向外推出,可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