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消防救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7091发布日期:2018-06-08 18:0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建筑消防救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建筑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消防救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内容的介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高层建筑的急剧增多。因此,高层建筑发生灾难时的救援问题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当高层建筑发生灾难时,尤其是发生火灾时,由于消防梯所能达到的高度一般为18-30米,因此便无法对被困在更高处的群众进行救援,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而采用消防人员进入楼体内部进行救援的方式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消防员不清楚楼内情况,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同时进入灾难现场也会对消防人员本身的生命带来一定的威胁。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1631936U,授权公告2016-11-17公开了开一种高层建筑消防救助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楼体上的轨道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体(1)上滑动连接有平移小车(2),平移小车(2)上固定设置有由升降电机(3)控制的卷扬装置(4),载人室(5)通过升降绳索(6)与卷扬装置(4)连接。

所具有的缺点不足:

1.消防人员在救助过程中需要搬运灭火器材,大量器材搬运费时费力,在灾情发生时浪费大量时间,不能第一时间进行救援,救助不及时;

2.受灾人员被烟气熏伤后,救援人员施救出来后不能对伤者进行第一时间的救助,耽误救治最佳时间,极易为患者留下病患,同时整体设备面积固定,放置物品后受灾人员没有较多的空间进行休息,空间受限;

3.发生火灾时,被困人员必须通过天台才能进入载人室,大多数情况被困人员不能及时逃出房屋,整体设备使用受局限性,应用范围小;

4.消防人员不能及时快速的进入室内对被困人员进行救助,使用不方便不快捷。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消防救助装置,解决了器材需另带搬运,使用不便,消防救助不及时,应用范围小,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消防救助装置,包括建筑墙体和消防救援平台,所述建筑墙体上设置有卷扬机箱,且建筑墙体的凹槽的内壁上安装有位移导轨,所述卷扬机箱内部安装的卷扬机通过绳索与吊舱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消防救援平台固定在吊舱的内部,且消防救援平台的四周安装有消防救援平台防护网,所述吊舱左右表壁对称安装的位移滑轮设置在位移导轨的内部,所述消防救援平台的前表壁设置有置物台和救援平台防护门,且消防救援平台内部后表壁固定有水枪水管存储箱,所述水枪水管存储箱的上方固定有防尘面具口罩放置柜和应急药物存放柜。

优选的,所述消防救援平台的左右表壁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安装有活动搭台。

优选的,所述活动搭台上设置有固定卡扣,且活动搭台的内表壁覆盖有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救援平台防护门通过铰链与消防救援平台之间转动连接,且救援平台防护门上安装有门栓。

优选的,所述吊舱下方设置的减震缓冲台固定在底表下。

优选的,所述置物台设置在救援平台防护门的左侧,且置物台位于建筑墙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放置柜设置在应急药物存放柜的左侧,应急药物存放柜和水枪水管存储箱的右侧设置有中控台。

优选的,所述减震缓冲台包括上承板、减震弹簧组和下承板,减震弹簧组设置在上承板和下承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组包括多个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上承板的底部和下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消防救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置物台、尘面具口罩放置柜、应急药物存放柜和水枪水管存储箱,消防救助工具可直接存放在置物台和水枪水管存储箱的内部,消防人员无需自行搬运消防设备,节省体力和时间,消防人员可直接通过消防救援平台上升至受灾楼层,第一时间即可对受灾人员进行施救,救援高效快速,同时尘面具口罩放置柜和应急药物存放柜可对受灾人员进行第一时间救助,避免受灾人员存在生命隐患,救助及时快速,更高效。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搭台,消防人员可将活动搭台展开放置在所述楼层的阳台上,使得消防人员可直接通过活动搭台进入阳台内,对所述楼层火灾进行消灭,消防人员无需攀爬楼梯至受灾楼层,节省体力,直接对受灾人员进行援救,安全及时。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卷扬机箱、位移导轨、减震缓冲台和位移滑轮,卷扬机箱、位移导轨和位移滑轮保证吊舱垂直上下按轨道进行移动,同时减震缓冲台可保证吊舱在下降至地面时可被缓冲冲击力,减小绳索拉力,延长卷扬机箱1的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舱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防救援平台的内部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题1中减震缓冲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卷扬机箱、2吊舱、3建筑墙体、4消防救援平台防护网、5置物台、6位移导轨、7救援平台防护门、8减震缓冲台、9位移滑轮、10活动搭台、11防尘面具口罩放置柜、12应急药物存放柜、13水枪水管存储箱、14消防救援平台、15中控台、16上承板、17减震弹簧组、18下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消防救助装置,包括建筑墙体3和消防救援平台14,建筑墙体3上设置有卷扬机箱1,且建筑墙体3的凹槽的内壁上安装有位移导轨6,消防救援平台14固定在吊舱2的内部,且消防救援平台14的四周安装有消防救援平台防护网4,吊舱2左右表壁对称安装的位移滑轮9设置在位移导轨6的内部,消防救援平台14的前表壁设置有置物台5和救援平台防护门7,且消防救援平台14内部后表壁固定有水枪水管存储箱13,水枪水管存储箱13的上方固定有防尘面具口罩放置柜11和应急药物存放柜12,所述放置柜11设置在应急药物存放柜12的左侧,应急药物存放柜12和水枪水管存储箱13的右侧设置有中控台15,消防救助工具可直接存放在置物台5和水枪水管存储箱13的内部,消防人员无需自行搬运消防设备,节省体力和时间,消防人员可直接通过消防救援平台14上升至受灾楼层,第一时间即可对受灾人员进行施救,救援高效快速,同时尘面具口罩放置柜11和应急药物存放柜12可对受灾人员进行第一时间救助,避免受灾人员存在生命隐患,救助及时快速,更高效,消防救援平台14的左右表壁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安装有活动搭台10,消防人员可将活动搭台10展开放置在楼层的阳台上,使得消防人员可直接通过活动搭台10进入阳台内,对楼层火灾进行消灭,消防人员无需攀爬楼梯至受灾楼层,节省体力,直接对受灾人员进行援救,安全及时,活动搭台10上设置有固定卡扣,且活动搭台10的内表壁覆盖有防滑层,救援平台防护门7通过铰链与消防救援平台14之间转动连接,且救援平台防护门7上安装有门栓,吊舱2下方设置的减震缓冲台8固定在底表下,所述减震缓冲台8包括上承板16、减震弹簧组17和下承板18,减震弹簧组17设置在上承板16和下承板18之间,所述减震弹簧组17包括多个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上承板16的底部和下承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卷扬机箱1、位移导轨6和位移滑轮9保证吊舱2垂直上下按轨道进行移动,同时减震缓冲台8可保证吊舱2在下降至地面时可被缓冲冲击力,减小绳索拉力,延长卷扬机箱1的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安全可靠,卷扬机箱1内部安装的卷扬机通过绳索与吊舱2之间固定连接。

使用时,消防人员将特殊救援设备或救援物品放置在置物台5的内部,再通过救援平台防护门7进入消防救援平台14,消防人员通过控制中控台移动至受灾楼层,在消防救援平台14内,消防人员将水枪水管存储箱13内部放置的水枪和水管取出,到达火灾楼层后,消防人员将活动搭台10打开,活动搭台10落在阳台上,消防人员即可通过阳台进入火灾区,快速便捷,受灾人员经活动搭台10进入消防救援平台14内,通过防尘面具口罩放置柜11和应急药物存放柜12内部放置的口罩及药物等进行第一时间救助,及时安全的进行救助,消防救援平台14下降至地面处经减震缓冲台8减震缓冲停止,受灾人员等即可被安全转移。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卷扬机箱1、置物台5、减震缓冲台8和活动搭台10,解决了器材需另带搬运,使用不便,消防救助不及时,应用范围小,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