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折边密合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1775阅读:982来源:国知局
双反折边密合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个人防护面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反折边密合框,采用双反折边密合框可扩大使用人群,提高适配率。



背景技术:

防毒面具面罩密合框与人体头面部密合圈结合良好才能达到相对气密性要求,面罩密合框应当能紧贴面部皮肤,这就要求密合框的外形表面与人员面部密合圈相吻合,并靠固定系统的拉力使二者接触,贴紧而不留空隙,固定系统使面罩密合框对人员脸部密合圈部位有一定压力,其大小应能固定面罩,并足以克服运动、呼吸、碰撞等使面具移动的力,以保障面罩密合框与密合圈的部位气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了双反折边密合框设计,设计中要依据国标大、中、小头型尺寸来设计。对大、中、小号佩戴后的尺寸位置、密合的原理进行分析,研制出一个密合框尺寸号要满足成年男女95%以上人员适佩并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反折边密合框,由内反折边、外反折边以及过渡面组成,所述外反折边截面为带有角度的样条曲线,所述内反折边截面为正抛物线形,内反折边和外反折边通过过渡面进行连接。

双反折边密合框由内、外反折边以及连接过渡面组成,外反折边截面为根据人脸要求设计带有一定角度的样条曲线,内反折边截面为正抛物线形,内外反折边通过过渡面进行连接。这样双反折边密合框具有两道不同密合面的反折边,在人的面部形成两道密封圈,可形成一个辅助的安全空间。即使有很少的毒剂突破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就会马上发挥作用,阻止毒剂的进一步进入。通过应用三维扫描及数据处理技术、CAD技术与原理样机快速加工技术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工艺路线可行化。过渡面按照模具脱模方向设计,并按照此方向进行延伸后连接内反折边和外反折边,加大了与面部的贴合面积,提高了防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根据罩体的密合框的科学结构设计使得密合框曲面设计与面部贴合好及中国人标准头面型三维数据,应用三维扫描及数据处理技术、CAD技术与原理样机快速加工技术进行了罩体的双反折边密合框设计,设计出一款能适用更多男(女)成年人佩戴的双反折边密合框。密合框一个尺寸号要满足成年男女95%以上人员适佩并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双反折边密合框的内外双层结构,保证其与面部贴合的紧密性和舒适性,提高面罩适佩率并提高佩戴的生理舒适性,从而提高防毒面具的使用性能及适配率,更符合现代人的观念,以此使其更受市场青睐。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双反折边密合框正视图。

图2表示图1的A-A剖视图。

图3表示双反折边密合框的下颚部分示意图。

图4表示双反折边密合框外侧示意图图。

图中:1-下颚,2-内反折边,3-过渡面,4-外反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双反折边密合框,如图1所示,由内反折边2、外反折边4以及过渡面3组成。如如2、3所示,外反折边3截面为带有角度的样条曲线(根据人脸设计,目的是与人脸密合),内反折边2截面为正抛物线形,内反折边2和外反折边4通过过渡面3进行连接。

具体制作时,过渡面3按照模具脱模方向设计,并按照此方向进行延伸后连接内反折边2和外反折边4,加大了与面部的贴合面积,提高了防护性能。

双反折边密合框的内外双层结构,保证其与面部贴合的紧密性和舒适性,提高面罩适佩率并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应用,这些改进和应用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