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消防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0362发布日期:2018-11-13 20:3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消防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的迅猛发展,机器人在生产生活、服务行业、医疗卫生、建筑建造、消防等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代替人工完成了许多较繁重、危险的工作,特别是消防类机器人,消防员是目前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在火场灭火救援时,随时可能有意外情况的发生,加上天津大爆炸中已确认的遇难消防员人数,2000年以来,我国遇难消防员超200名,不过从最近几年看,消防机器人的使用让消防员的危险系数大大降低,可减少救援伤亡。在国家强调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装备前提下,未来将实现多功能消防机器人对单一消防车的逐步替代。

如今市面上的消防机器人繁多,各种机器人功能不尽相同,但其根本的模块结构基本相同,从而导致多数机器人的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发展越来越快的社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消防机器人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能够进行移动;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输水管;以及存储箱,所述存储箱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存储箱设有出水口、顶部活动门和侧部活动门;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存储箱的内部导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喷水装置通过所述输水管联接导通;所述顶部活动门设于所述存储箱的上部,所述顶部活动门能够闭合和翻开,所述顶部活动门在闭合后成为所述存储箱的顶面;所述侧部活动门设于所述存储箱的一侧,所述侧部活动门能够闭合和往下翻开,所述侧部活动门在闭合后成为所述存储箱的侧面。

其中,所述顶部活动门的外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安装有顶门固定螺栓;所述侧部活动门的外表面设有顶门固定孔,在所述顶部活动门和所述侧部活动门均关闭后,所述顶门固定螺栓与所述顶门固定孔相对,所述顶门固定螺栓能与所述顶门固定孔螺纹联接。

其中,所述存储箱设有两个夹持壁,两个所述夹持壁相对布置于所述存储箱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夹持壁的外表面均设有侧门固定孔;所述侧部活动门设于两个所述夹持壁之间,所述侧部活动门外表面相对的两侧均设有L形板,所述L形板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侧部活动门的外表面联接,所述第二端置于所述侧部活动门的外部,所述第二端上安装有侧门固定螺栓,在所述侧部活动门关闭后,所述侧门固定螺栓与所述侧门固定孔相对,所述侧门固定螺栓能与所述侧门固定孔螺纹联接。

其中,所述侧部活动门外表面相对的两侧均设有一对夹片,所述第一端设于一对所述夹片之间,所述第一端与一对所述夹片活动联接,所述L形板能以所述第一端的活动联接处为转动中心进行摆动。

其中,所述存储箱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存储箱的内部导通;所述多功能消防机器人还包括有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风机、出风管和发热体;所述风机设有出风端;所述出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出风端联接导通,所述出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联接导通;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出风管上。

其中,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顶部活动门上,所述进风口的口径在远离所述顶部活动门外表面的方向上逐渐变大。

其中,所述顶部活动门的外表面设有进水管,所进水管与所述存储箱的内部导通。

其中,所述顶部活动门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密封条,第一密封条围绕所述顶部活动门的边缘布置;所述侧部活动门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围绕所述侧部活动门的外侧布置。

其中,所述输水管为具有三个端口的三通管,所述输水管的一个端口与出水口联接导通,所述输水管的一个端口与喷水装置联接导通,所述输水管的一个端口为外部水源接口,所述输水管在与所述外部水源接口对应处设有电磁阀。

其中,所述出水口设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所述侧部活动门设于所述存储箱的一侧,所述侧部活动门能够闭合和往下翻开,所述侧部活动门在闭合后成为所存储箱的侧面,所以当侧部活动门翻开后,将与地面之间形成斜向平台,以便将各种物资推进存储箱内,或从存储箱内推出;又由于所述顶部活动门设于所述存储箱的上部,所述顶部活动门能够闭合和翻开,所述顶部活动门在闭合后成为所述存储箱的顶面,所以顶部活动门和侧部活动门均闭合后,存储箱将形成一个密闭空间,除了存储物资,更可以用于大量储水,以供多功能消防机器人进行喷水救援之用;所以本实用新型在设置顶部活动门和侧部活动门后,将增加物资储备运输和储水等的多项功能,大大提高了多功能消防机器人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箱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箱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侧部活动门固定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从图1至3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多功能消防机器人包括有:

(以图1所示方向为参考,图中的左侧为多功能消防机器人的后侧,图中的右侧为多功能消防机器人的前侧,则多功能消防机器人的左右侧也可在此基础上确定)

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的下部为履带,用于驱动机器人本体进行移动,其中,机器人本体1的外表面覆盖有粘胶层,粘胶层的外表面覆盖有防火涂料层。

存储箱2,存储箱2设于机器人本体1上的后方,存储箱2底部的前侧设有出水口21,出水口21安装有滤网,其中,存储箱2还包括有两个夹持壁(即存储箱2的左右侧壁)、一个前侧壁22、一个顶部活动门23和一个侧部活动门24;两个夹持壁分别布置于存储箱2的左右两侧,两个夹持壁的外表面均设有侧门固定孔,侧门固定孔靠近存储箱2的后侧布置;前侧壁22置于存储箱2的前侧,并置于两个夹持壁之间,前侧壁22与两个夹持壁连接固定为一体;顶部活动门23设于存储箱2的顶部,顶部活动门23中部设有将其贯通的进风口231,进风口231的口径在远离顶部活动门23外表面的方向上逐渐变大,从而使得进风口231呈漏斗状,顶部活动门23外表面的后侧设有进水管232,进水管232与存储箱2的内部导通,进水管232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31,顶部活动门23的前侧与前侧壁22的外表面铰接,顶部活动门23的后侧中部设有挡板233,挡板233往下延伸的部位上设有通孔,通孔内插入有顶门固定螺栓234,顶门固定螺栓234与顶门固定孔螺纹联接,以使顶部活动门23处于闭合状态,另外,顶部活动门23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密封条,第一密封条围绕顶部活动门23的边缘布置,即第一密封条同时置于顶部活动门的内表面左侧、前侧、右侧和后侧;侧部活动门24设于存储箱2的后侧,并置于两个夹持壁之间,侧部活动门24的下侧与存储箱2铰接,侧部活动门24外表面的上侧中部设有顶门固定孔,侧部活动门24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对夹片241,每对夹片241内均转轴联接有一块L形板242,L形板242与夹片241转轴联接的一端为第一端,L形板242的另一端为第二端,第二端置于侧部活动门24外,第二端与夹持壁相对的部位上设有通孔,通孔内插入有侧门固定螺栓243,侧门固定螺栓243与侧门固定孔螺纹联接,以使侧部活动门处于闭合状态,另外,侧部活动门24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围绕侧部活动门24的外侧布置,即第二密封条同时置于侧部活动门24的左侧面、上顶面和右侧面。

烘干机构,烘干机构包括风机41、出风管42和发热体43;风机41设于顶部活动门23外表面的前侧,风机41设有出风端;出风管42的一端与出风端联接导通,出风管42的另一端与进风口231联接导通,且出风管42的通路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32;发热体43覆盖于出风管42的外表面。

喷水装置,喷水装置包括防火绝缘外壳51、喷管52、升降油缸53、水泵54和伸缩管55;防火绝缘外壳51设于存储箱2前侧壁22的前方,防火绝缘外壳51内部设有各种电路器件,以用于控制多功能消防机器人进行工作,防火绝缘外壳51的顶部后侧设有直角槽体511,直角槽体511的槽口朝向多功能消防机器人的后上方,以对打开状态的顶部活动门23进行限位承托,防火绝缘外壳51的顶部前侧设有支撑杆512,支撑杆512与喷管52的后端铰接;升降油缸53设于防火绝缘外壳51的前方,并置于喷管52的下方,升降油缸53的伸缩端与喷管52的下表面铰接;水泵54设于防火绝缘外壳51的前方,水泵54的供水端通过伸缩管55与喷管52联接导通。

输水管6,输水管为一三通管,其后侧端口为水源输入接口,水源输入接口与出水口21联接导通,输水管6在与水源输入接口对应处设有第三电磁阀33,中部端口为外部水源接口61,输水管6在与外部水源接口61对应处设有第四电磁阀34,前侧端口为水源输出接口,水源输出接口与水泵54的抽水端联接导通。

摄像头7,摄像头7设于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摄像头7的拍摄方向朝向机器人本体1的前方,通过供拍摄路况,以便多功能消防机器人能够避开障碍物顺利前进。

其应用方式大致如下:

1、储水救援,如图1所示,将顶部活动门23和侧部活动门24保持在关闭状态,然后将水源与进水管232接通,打开第一电磁阀31后,便能在存储箱2内部实现储水,此时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和第四电磁阀34应处于关闭状态;待需要利用存储箱2内的水进行灭火时,打开第三电磁阀33,水泵54便可从存储箱2抽水至喷管52进行喷射,若需要调节喷管52的喷射方向,通过控制多功能消防机器人进行左右转向,便可实现喷管52水平方向的喷射角度调节,而通过调节升降油缸53举起或拉下喷管52,便可实现喷管52竖直方向的喷射角度调节,其中,在喷水灭火的过程中,应保持第二电磁阀32和第四电磁阀34的关闭。

2、物资运输存储,如图2和3所示,拧动顶门固定螺栓234,以解除顶门固定螺栓234与顶门固定孔的螺纹联接,然后将顶部活动门23往前翻动,直接顶部活动门23的前侧陷入直角槽体511内,以固定顶部活动门23的最大打开角度;相似地,拧动侧门固定螺栓243,以解除侧门固定螺栓243与侧门固定孔的螺纹联接,并将L形板242翻向侧部活动门24的内部,然后将侧部活动门24往下翻动,直接侧部活动门24的上侧与地面抵接,以使侧部活动门24形成为一斜向平台;此时便可将物资经侧部活动门24推至存储箱2内部,或将存储箱2内部的物资经侧部活动门24推走,待完成物资的输送作业后,往上翻动侧部活动门24,并将L形板242往外翻动,使得侧门固定螺栓243能够对准侧门固定孔,通过侧门固定螺栓243与侧门固定孔螺纹联接,便可对侧部活动门24实现固定;相似地,将顶部活动门23往后翻动,直至顶门固定螺栓234与顶门固定孔相互对准,然后通过顶门固定螺栓234与顶门固定孔螺纹联接,便可对顶部活动门23实现固定。

3、直接利用外部水源进行灭火,将外部水源与外部水源接口61接通,然后在保持第三电磁阀33关闭的状态下,打开第四电磁阀34,水泵54便可将外部水源抽送至喷管52进行喷射灭火。

4、烘干存储箱2,启动风机41和发热体43,风机41将送风至出风管42,发热体43将出风管42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出风管42内部形成的热风经进风口231送至存储箱2内部,此时可以保持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和第四电磁阀34的打开状态,以使得热风不但对存储箱2内部进行烘干,更可以对多功能消防机器人的各种管道进行烘干。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多功能消防机器人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扩充了多功能消防机器人的可用功能,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所述机器人本体1能够进行移动;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输水管6;以及存储箱2,所述存储箱2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所述存储箱2设有出水口21、顶部活动门23和侧部活动门24;所述出水口21与所述存储箱2的内部导通,所述出水口21与所述喷水装置通过所述输水管6联接导通;所述顶部活动门23设于所述存储箱2的上部,所述顶部活动门23能够闭合和翻开,所述顶部活动门23在闭合后成为所述存储箱2的顶面;所述侧部活动门24设于所述存储箱2的一侧,所述侧部活动门24能够闭合和往下翻开,所述侧部活动门24在闭合后成为所述存储箱2的侧面。在满足此结构后,若顶部活动门23和侧部活动门24处于闭合状态,侧可以利用存储箱2进行物资存储或进行储水,若顶部活动门23和侧部活动门24处于打开状态,则可以用于进行物资的装卸,大大提高了多功能消防机器热的实用性。

2.加强了顶部活动门23关闭状态的牢固性,具体为:所述顶部活动门23的外侧设有挡板233,所述挡板233上安装有顶门固定螺栓234;所述侧部活动门24的外表面设有顶门固定孔,在所述顶部活动门23和所述侧部活动门24均关闭后,所述顶门固定螺栓234与所述顶门固定孔相对,所述顶门固定螺栓234能与所述顶门固定孔螺纹联接。在满足此结构后,只要顶门固定螺栓234与顶门固定孔处于螺纹联接状态,顶部活动门23便不能进行翻动,从而避免顶部活动门23的随意打开,为物资存储和储水使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3.加强了侧部活动门24关闭状态的牢固性,具体为:所述存储箱2设有两个夹持壁,两个所述夹持壁相对布置于所述存储箱2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夹持壁的外表面均设有侧门固定孔;所述侧部活动门24设于两个所述夹持壁之间,所述侧部活动门24外表面相对的两侧均设有L形板242,所述L形板242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侧部活动门24的外表面联接,所述第二端置于所述侧部活动门24的外部,所述第二端上安装有侧门固定螺栓243,在所述侧部活动门24关闭后,所述侧门固定螺栓243与所述侧门固定孔相对,所述侧门固定螺栓243能与所述侧门固定孔螺纹联接。在满足此结构后,只要侧门固定螺栓243与侧门固定孔处于螺纹联接状态,侧部活动门24便不能进行翻动,从而避免侧部活动门24的随意打开,为物资存储和储水使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4.提高了侧部活动门24往下翻动的流畅性,具体为:所述侧部活动门24外表面相对的两侧均设有一对夹片241,所述第一端设于一对所述夹片241之间,所述第一端与一对所述夹片241活动联接,所述L形板242能以所述第一端的活动联接处为转动中心进行摆动。在满足此结构后,只要侧门固定螺栓243与侧门固定孔解除螺纹联接,便可将L形板242往侧部活动门24的内部翻动,避免两个L形板242扣紧两个夹持壁而限制侧部活动门24往下翻动。

5.确保了物资存储环境的干爽,具体为:所述存储箱2上设有进风口231,所述进风口231与所述存储箱2的内部导通;所述多功能消防机器人还包括有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风机41、出风管42和发热体43;所述风机41设有出风端;所述出风管42的一端与所述出风端联接导通,所述出风管42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口231联接导通;所述发热体43设于所述出风管42上。在满足此结构后,即使存储箱2之前处于储水状态,此时只要启动烘干机构,便能产生热风对存储箱2内部进行烘干,确保在存储箱2进行物资存放时,物资能够存放于一个干爽的环境中。

6.加强了存储箱2的烘干效果,具体为:所述进风口231设于所述顶部活动门23上,所述进风口231的口径在远离所述顶部活动门23外表面的方向上逐渐变大。在满足此结构后,进风口231将呈漏斗状,所以烘干机构产生的热风将能以扩散状吹进存储箱2内,从而扩大了热风的扩散范围,从而加强了对存储箱2内部的烘干效果。

7.为存储箱2的注水存储提供了便利,具体为:所述顶部活动门23的外表面设有进水管232,所进水管232与所述存储箱2的内部导通。在满足此结构后,在无需打开顶部活动门23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存储箱2的储水,从而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8.提高了存储箱2的密封性,具体为:所述顶部活动门23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密封条,第一密封条围绕所述顶部活动门23的边缘布置;所述侧部活动门24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围绕所述侧部活动门24的外侧布置。在满足此结构后,若顶部活动门23和侧部活动门24均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密封条将与夹持壁、前侧壁22和侧部活动门24的顶面弹性抵接,第二密封条将与夹持壁的内表面和顶部活动门23的内表面弹性抵接,从而防止存储箱2漏水,为存储箱2的储水功能提供了重要保障。

9.提供了更多的灭火水源选择,具体为:所述输水管6为具有三个端口的三通管,所述输水管的一个端口与出水口21联接导通,所述输水管6的一个端口与喷水装置联接导通,所述输水管6的一个端口为外部水源接口61,所述输水管6在与所述外部水源接口61对应处设有电磁阀。在满足此结构后,即使存储箱2内的储水用尽,也可以通过外部水源接口61接入外部水源,以确保灭火水源的持续供给,能够更好的适用于更多的使用环境。

10.防止异物掉落至输水管6内,具体为:所述出水口21设有滤网。在满足此结构后,存储箱2处于物资存储状态时,异物将会被滤网隔离,以防止异物堵塞输水管6,为日后利用存储箱2水资源进行灭火提供了重要保障。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