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型高楼逃生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5207发布日期:2018-06-30 05:42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型高楼逃生通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从高楼阳台和窗户安全快速滑到地面的充气型高楼逃生通道。



背景技术:

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火势和有毒的烟气顺着楼道往高层楼房燃烧蔓延,切断了逃生人员的安全通道,因此,很多人选择从阳台或窗户往楼下逃生。目前,大多数人利用“逃生气垫”和“应急逃生缓降器”两款逃生器材从高楼窗户和阳台往下逃生,但是,“逃生气垫”在使用时经常出现老人和妇女不敢往下跳的情况,“应急逃生缓降器”在使用时经常出现安全带穿戴不正确和下降速度难控制的情况,因此,很多人不敢或不会使用上述逃生器材从高楼往下逃生,特别是怀抱婴幼儿的逃生人员,根本不适合使用上述器材从高楼往下逃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人们难以从阳台和窗户安全逃生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充气型高楼逃生通道,该逃生通道利用充气柱体将逃生通道搭设到人们逃生的窗户或阳台上,使逃生人员顺着逃生通道以滑行方式安全的降落到地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型高楼逃生通道,包括柱型气袋和气袋充气机,其特征是:所述柱型气袋内腔设有螺旋形通道,底部设有定位基座,所述螺旋形通道从柱型气袋顶部穿通到底部,所述定位基座设有柱体充气管和升降袋体,所述升降袋体设有单层充气管,在柱型气袋顶部左右两侧设有缆风拉绳,前后两侧设有喷气牵引带,所述气袋充气机包括单管充气机和多管充气机,所述单管充气机的充气管与柱体充气管连接,所述多管充气机设有多根充气分管,所述单层充气管、喷气牵引带分别与充气分管连接。

本优选实施例还具有下列技术特征:

在柱型气袋顶端设有斗型通道口,所述螺旋形通道的进口与斗型通道口连接,出口设置在柱体底部的边侧,所述斗型通道口设有调整拉绳。

所述升降袋体分成多层设置在定位基座底部,每层升降袋体都设有独立的袋体空间并安装单层充气管。

在柱型气袋顶部左右两侧设有筋板型绳扣,所述缆风拉绳与筋板型绳扣相连接。

所述喷气牵引带呈软体管状结构并设有一定的长度,在柱型气袋内设有与喷气牵引带相通的输气软管,所述输气软管管口从柱型气袋底部向外伸出。

所述多管充气机设有分流气箱,多根充气分管分别与分流气箱连通,每根充气分管都设有充气阀门。

本实施例利用充气柱体将逃生通道搭设到人们逃生的窗户或阳台上,通过螺旋形通道以滑行方式输送逃生人员,使老人、妇女和怀抱小孩的人员也能安全的逃离到地面。因此,该充气型高楼逃生通道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适合高层楼房逃生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柱型气袋10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1并结合图2,本实施例的充气型高楼逃生通道包括柱型气袋10和气袋充气机,所述柱型气袋10内腔设有螺旋形通道11,底部设有定位基座12,所述螺旋形通道11从柱型气袋10顶部穿通到底部,所述定位基座12设有柱体充气管13和升降袋体14,所述升降袋体14设有单层充气管140,在柱型气袋10顶部左右两侧设有缆风拉绳15,前后两侧设有喷气牵引带16,所述气袋充气机包括单管充气机17和多管充气机18,所述单管充气机17的充气管与柱体充气管13连接,所述多管充气机18设有多根充气分管180,所述单层充气管140、喷气牵引带16分别与充气分管180连接。

本实施例的充气型高楼逃生通道包括多种规格,每种规格的柱型气袋10高度不同,以适合不同楼层高度的逃生人员使用。

在柱型气袋10顶端设有斗型通道口110,所述螺旋形通道11的进口与斗型通道口110连接,出口设置在柱体底部的边侧,所述斗型通道口110设有调整拉绳111。

具体实施时,柱型气袋10设置成圆柱形或多边柱形结构,螺旋形通道11设置成螺旋形结构并沿着柱型气袋10袋体内壁旋转设置,以减缓逃生人员往下滑行的速度,定位基座12设置成外形与柱型气袋10相一致的袋体结构且其外径大于柱型气袋10,螺旋形通道11的出口处在定位基座12的顶面,使逃生人员先落到气袋顶面然后再下到地面上。

具体实施时,斗型通道口110设置成中心低四周高的斗型结构且其出口设置在柱型气袋10中心,只要逃生人员进入斗型通道口110就能方便的滑入螺旋形通道11。

具体实施时,在斗型通道口110内设有多根调整拉绳111,逃生人员通过调整拉绳111进入螺旋形通道11,既可以减慢速度又可以调整身体位置,避免出现头部朝下的不安全滑行情况。

所述升降袋体14分成多层设置在定位基座12底部,每层升降袋体14都设有独立的袋体空间并安装单层充气管140。

具体实施时,升降袋体14外形设置成与定位基座12相一致的结构,每层升降袋体14充满空气时能使柱型气袋10增加五十厘米左右的高度,多层升降袋体14就能较好调节柱型气袋10的高度,以适合不同楼层高度或基础高度的楼房使用。

在柱型气袋10顶部左右两侧设有筋板型绳扣150,所述缆风拉绳15与筋板型绳扣150相连接。

由于柱型气袋10充满气体时高度较高,受到风吹时容易左右摇摆并偏离上升方向,操控人员通过缆风拉绳15就能控制柱型气袋10稳定的上升至指定位置。筋板型绳扣150能增大柱型气袋10与拉绳之间的受力面积,防止缆风拉绳15损坏袋体。

所述喷气牵引带16呈软体管状结构并设有一定的长度,在柱型气袋10内设有与喷气牵引带16相通的输气软管160,所述输气软管160管口从柱型气袋10底部向外伸出。

具体实施时,输气软管160管口与充气分管180相连接,多管充气机18向输气软管160充气时,喷气牵引带16就会受到气压的作用由软体管状结构转变成杆型状态,并横向伸入楼房的阳台或窗户内,逃生人员抓住喷气牵引带16后充气机停止充气工作,喷气牵引带16就会恢复至软体管状结构,逃生人员就可以拉紧喷气牵引带16将柱型气袋10顶端牵引至靠近窗户或阳台的位置,使老人、小孩及抱着婴儿的人员都能方便的进入螺旋形通道11。

所述多管充气机18设有分流气箱181,多根充气分管180分别与分流气箱181连通,每根充气分管180都设有充气阀门182。

具体实施时,单管充气机17设有单独的充气管,柱体充气管13设置在定位基座12袋体外壁,单管充气机17工作时将定位基座12和柱型气袋10内充满气体。多管充气机18工作时将分流气箱181充满气体,操作人员根据需要开通充气阀门182,向升降袋体14或喷气牵引带16充气。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解决了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人们难以从阳台和窗户安全逃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充气柱体将逃生通道搭设到窗户或阳台的充气型高楼逃生通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