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移动喷枪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0970发布日期:2018-11-24 12:10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隧道内移动喷枪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隧道消防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隧道内移动喷枪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公路隧道越来越多的被使用,截止2016年底,我国隧道规模已达3200多公里,4800多座。目前,我国己经成为世界上隧道数量最多,条件最复杂,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隧道内的车辆行驶速度以及车流密度的加大,隧道内车辆故障、撞击、自燃等原因造成隧道火灾事故的危险性上升趋势明显,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公路隧道防火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隧道灭火大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公安消防部门响应进入火场进行灭火的方式,但这种方式比较被动,响应不够迅速;二是采用在隧道全长内布置水喷淋和灭火机器人来进行灭火,此种方法经济负担重,采用灭火机器人的方式,其作用范围有限,且对高温烟气的灭火效果不够理想;三是隧道内设置环状消防给水管网,放置水带、水枪、水成膜泡沫管枪和水成膜泡沫液,并配备abc型干粉灭火器、地上消火栓等,但真正起火时,人群易产生恐慌心理,导致这些设备往往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设计一套高效、节能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扑灭火源的隧道灭火系统,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达到高效、节能且能够短时扑灭隧道火源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内移动喷枪灭火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隧道内移动喷枪灭火系统包括火源探测装置、可移动灭火装置、可视监控装置以及两套供水装置。所述火源探测装置包括多个红外双波段火焰探测器和温度感应器;所述可移动灭火装置包括灭火喷枪、c型轨道和驱动装置;所述可视监控装置包括耐火监视器;所述灭火喷枪安装在所述c型轨道上有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其在所述c型轨道中移动;所述耐火监视器安装在所述灭火喷枪上;所述灭火喷枪与所述供水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灭火喷枪设置有两台分别对应一套供水装置;所述两台灭火喷枪分别通过可伸缩供水软管与所述供水装置连接;所述c型轨道安装在隧道侧壁上部;所述两台灭火喷枪安装在所述c型轨道上,分别由两台安装在所述c型轨道两端的减速电机通过拖链带动,在所述c型轨道中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灭火喷枪设置有两台分别对应一套供水装置;所述两台灭火喷枪分别通过可伸缩供水软管与所述供水装置连接;所述两台灭火喷枪分别安装在两台可移动小车上,所述可移动小车安装在所述c型轨道中,通过所述可移动小车带动所述灭火喷枪在所述c型轨道中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红外双波段火焰探测器和温度感应器均匀分布安装在所述c型轨道上,每个所述红外双波段火焰探测器和温度感应器均设置有固定编号。

进一步地,所述两套供水装置分别包括一个蓄水池、一台卧式多级离心泵和一台立式多级离心泵以及压力控制开关;所述卧式多级离心泵和立式多级离心泵相互配合维持供水压力,所述压力控制开关检测供水压力并控制所述卧式多级离心泵和立式多级离心泵的启停。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内移动喷枪灭火系统还包括一套智能中央集中控制柜以及一套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柜。

本发明采用以上所述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专利是隧道早期火灾扑灭设施,能够精确定位火源点,及时发现火灾险情。并且能够通过可视监控装置定点扑灭火源。

2)本发明专利在隧道设置两台高压供水灭火喷枪灭火系统,对隧道全长的任合位置火源点进行无缝覆盖,无论在那个位置起火,喷枪都能快速移动到火源点位置进行扑灭。

3)本发明不需要消防人员进入火灾现场,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或人工远程遥控进行灭火,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消防人员的伤亡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隧道内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灭火喷枪一种驱动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灭火喷枪另一种驱动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火源探测装置分布示意图

图中:1灭火喷枪,2c型轨道,3减速电机,4立式多级离心泵,5卧式多级离心泵,6蓄水池,7供水管,8压力控制开关,9智能中央集中控制柜,10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柜,11可伸缩供水软管,12拖链,13可移动小车,14排水地沟,15引导轨,16耐火监视器,17红外双波段火焰探测器,18温度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两台灭火喷枪1、一条c型轨道2、两台减速电机3、两台立式多级离心泵4、两台卧式多级离心泵5、两个蓄水池6、若干压力控制开关8、智能中央集中控制柜9、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柜10、耐火监视器16。

所述c型轨道2安装在隧道侧壁上部,整体长度以所需要适配的隧道长度为标准;所述两台减速电机3安装在所述c型轨道2两端。所述两台灭火喷枪1安装在所述c型轨道3中,并可在所述c型轨道3自由快速地移动,优选地,所述灭火喷枪1喷射角度可以自由调节。

所述耐火监视器16安装在所述灭火喷枪1上。

所述两个蓄水池6分别设置在隧道两端出口处,优选地,所述蓄水池设置为地下隐藏式,既保证能够储存足够水量,又保证不占用地面空间。

所述一个蓄水池6对应一台立式多级离心泵4和一台卧式多级离心泵5,所述立式多级离心泵4和卧式多级离心泵5安装在隧道侧壁的机泵井内;所述两台卧式多级离心泵5入口由所述供水管7连接所述蓄水池6为其供水;所述两台卧式多级离心泵5出口分别由所述供水管7连接所述两台立式多级离心泵4入口;两台立式多级离心泵4出口分别由所述供水管7连接一段可伸缩供水软管11;所述可伸缩供水软管11分别连接两台所述灭火喷枪1,所述可伸缩供水软管11设置在所述c型轨道2中,既保证为所述灭火喷枪1提供充足水源,又能保证在所述灭火喷枪1快速移动过程中可以自由变化伸缩长度同时又不会阻碍所述灭火喷枪1的快速移动。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灭火喷枪1的一种驱动方式的实施例,所述c型轨道2中设置有拖链12以及引导轨15,所述拖链12分布在所述引导轨15上下部;所述拖链12与所述灭火喷枪1相连;所述可伸缩供水软管11装在所述拖链12内部保护所述可伸缩供水软管11在移动时不受损害并按轨迹行走;所述拖链12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减速电机3,通过所述减速电机3正反转拖动所述拖链12在所述引导轨15上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灭火喷枪1在所述c型轨道上移动,以及带动所述可伸缩供水软管11变换长度。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灭火喷枪1的另一种驱动方式的实施例,所述灭火喷枪1安装在一台由电机驱动的可移动小车13上,所述可移动小车13安装在所述c型轨道2中;通过所述可移动小车13带动所述灭火喷枪1在所述c型轨道2上快速移动。

如图5所示,所述c型轨道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红外双波段火焰探测器17、温度感应器18,所述红外双波段火焰探测器17以及温度感应器18一一对应,每一对所述红外双波段火焰探测器17以及温度感应器18设置有固定编号。应当理解,所述多个红外双波段火焰探测器17、温度感应器18除设置在所述c型轨道上之外,还可以均匀设置在隧道内壁其他部位。

再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两台卧式多级离心泵5出口通过所述供水管7连接在一起;同时,在所述两台卧式多级离心泵5出口以及两台立式多级离心泵4分别设置有压力控制开关8用于控制所述立式多级离心泵4和卧式多级离心泵5的启停。

另外,本发明还包括一套智能中央集中控制柜9以及一套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柜10,所述灭火喷枪1、减速电机3、立式多级离心泵4、卧式多级离心泵5、压力控制开关8、可移动小车13以及耐火监视器16、红外双波段火焰探测器17、温度感应器18分别通过电气连接与所述智能中央集中控制柜9以及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柜10相连。

另外,所述中央集中控制柜9也可通过网络进行人工远程遥控,进而控制本发明系统。

工作原理:当隧道中着火时距离火源最近的一对或两对所述红外双波段火焰探测器17、温度感应器18最先探测到火源,并将火源点信号传输到智能集中控制柜9中的监测报警系统。所述智能集中控制器9中的监测报警系统根据所述红外双波段火焰探测器17、温度感应器18的固定编号确定火源点具体方位,迅速控制离该火源点最近一台所述灭火喷枪1到达所述固定编号位置,另一台备用或被支援。在所述灭火喷枪1到达所述固定编号位置后,所述智能集中控制柜9通过安装在所述灭火喷枪1上的耐火监视器16可进一步确认火源点。如果,火源点位置较为偏僻,所述智能集中控制柜9可通过调节所述灭火喷枪1角度进行观察。当确认火源点后,所述智能集中控制柜9控制打开所述灭火喷枪1进行喷射灭火。

当所述灭火喷枪1喷水时,所述供水管7内压力下降,这时压力控制开关8向所述立式多级离心泵4以及卧式多级离心泵5发出泵启动信号从而维持足够的供水压力。

当灭火喷枪8,灭火完成并关闭后,所述供水管7内压力会持续上升,此时所述压力控制开关8向所述立式多级离心泵4以及卧式多级离心泵5发出泵停止信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