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消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6815发布日期:2019-02-01 19:2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消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消防安全领域,涉及一种智能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各种交通运输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线路老化,燃油、机油漏泄喷射到高温管上或人为纵火引发的火灾扑救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起火初期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和扑灭,造成火势加剧、扩散;

(2)自身配备的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容量有限,在火情较大时,灭火器不够用;

(3)在发生火灾时,多数人不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或因恐慌等因素,无法进行灭火;

(4)车辆在行进中,气体灭火器中的惰性气体随风逃逸,无法对起到窒息隔氧灭火的作用;

(5)干粉式灭火器长时间随车运行时,其中的灭火药剂—“干粉”不断的沉积固化,在使用时干粉的喷射效果受到影响,大大降低了灭火效能;

(6)现有的灭火药剂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宜作为客舱灭火使用;

(7)惰性气体会造成人员窒息,也不宜不宜作为客舱灭火使用;

高层建筑的火灾事故发生时,如果不能及时扑灭火灾,带来的损失非常巨大。高层建筑虽然配备有一些消防装备(如水喷淋装置及固定式消防栓等),但从火灾发生到开始进行灭火作业的时间比较长,此时火灾已开始扩大,这些消防装备已无法达到控制火情的需求,加之高层建筑“高”的特性,外部的救援也很难及时进行火灾扑救。许多固定设施、场所,发生火灾时,多数因无人值守或人员到达时间较长,致使火灾扑救不及时,造成大的损失。家庭出现火灾时,大多因家中无人或有无行为能力的人员,无法采取灭火措施,造成火灾蔓延,给家庭造成大的财产损失。

现有的消防灭火系统如:水喷淋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和气溶胶灭火系统等,以及各类灭火器,都需要人工开启或消防人员手持灭火器进行灭火,从火灾报警到开始灭火的时间间隔往往很长,失去了在火灾初期扑灭火灾的最佳时间。

容器阀在消防领域应用广泛,各类灭火装置如水基灭装置、干粉灭火装置、泡沫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装置等的灭火介质储存瓶上都装有容器阀。容器阀的开启方式通常有电动(电磁)、气动、电爆及机械(手动)四种基本类型,这些类型的开启方式都由一定的局限性,如:电动(电磁)型的耗电量大、阀体体积大;气动型的需要高压气瓶及管道与容器阀连通才能工作,装置复杂、体积大;电爆型的受国家政策影响处于禁止使用范围;机械(手动)型的需人工进行开启作业,且机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满足各个领域使用的智能消防系统,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将火灾报警、现场实时视频观测、控制灭火设备的启动实现了智能化、可视化、定位化和无线网络化,使得出现火情时,自动向驾驶员、设备管理员及家庭成员进行报警,并将火灾现场的实时视频通过无线网络传到视频监控设备或智能手机上,让相关人员了解火情,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消防行动;尤其本发明消防容器阀安装于灭火剂储存装置(瓶)上,起到了密封灭火剂的作用,同时又具备启动功能,可将灭火剂储存装置(瓶)内的灭火介质释放出来,控制方便,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启动迅速特点,具备对灭火介质的密封功能、对储存装置的充气加压功能、对储存装置的压力检测功能以及开启和释放灭火介质,能满足不同消防装置的需求,使用范围广,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智能消防系统,包括智能终端、视频监控装置、启动控制装置和预制式灭火装置;所述智能终端分别与所述视频监控装置和启动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启动控制装置与所述预制式灭火装置电连接;所述预制式灭火装置包括储压钢瓶、安装于所述储压钢瓶的瓶口处的消防容器阀及与所述消防容器阀通过管线连接的喷头;所述消防容器阀包括阀体、管接头、充气咀、吸管和阀芯体;所述阀体自尾端面向头端面方向依次开设有阀芯装配腔和阀体通气孔;所述管接头一端伸入所述阀体内侧,另一端伸出所述阀体外侧通过管线与预制式灭火装置的喷头连接;所述充气咀匹配安装在所述阀体通气孔对应的所述阀体的外壁上,并与所述阀体通气孔连通;所述阀芯体匹配安装于所述阀芯装配腔内,其头端内部开设有阀芯通气孔;所述阀芯通气孔与所述阀体通气孔连通;所述吸管一端连接于所述阀体的头端与所述阀体通气孔连通,所述吸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储压钢瓶内侧;所述消防容器阀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阀体内侧的密封组件及安装于所述阀体外侧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匹配安装在所述阀体通气孔对应的所述阀体的外壁上,并与所述阀体通气孔连通;

所述阀体自所述阀芯装配腔的腔底向所述阀体的头端面方向开设有密封螺纹孔,自所述密封螺纹孔的末端向所述阀体的头端面方向开设有垫片安装槽;所述阀体通气孔自所述垫片安装槽的槽底中部向所述阀体的头端面方向开设;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螺母、密封垫片和隔套;所述密封螺母匹配安装于所述密封螺纹孔内;所述密封垫片匹配安装于所述垫片安装槽内并被所述密封螺母压紧;所述隔套匹配安装于所述阀体通气孔的末端孔道内侧,其开口方向与所述管接头伸入所述阀体内侧的一端匹配对正;

所述阀芯体的尾端外壁与所述阀芯装配腔的内腔壁密封连接,所述阀芯体的头端活动穿过所述隔套伸入所述密封螺母内;

所述阀芯体自尾端面向头端面方向还开设有发生器安装孔,所述发生器安装孔与所述阀芯通气孔连通,且所述发生器安装孔内还匹配安装有灭火气体发生器。

所述智能消防系统,其中:所述智能终端包括ecu中央处理器及与所述ecu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的电源电路、无线网络视屏模块、无线数据模块、通信模块、信号控制模块、数据储存模块、明火火灾感应电路、灭火电路和报警器;

所述ecu中央处理器采用单片机,其通过接地端口接地,通过自检接口连接有ecu自检指示灯l0;所述ecu自检指示灯l0与+12v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直流稳压器、备用电源和直流升压器;所述直流稳压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12v电源,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ecu中央处理器和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包括ecu备用电源和点火备用电源;所述ecu备用电源和点火备用电源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稳压器的电源输出端,所述ecu备用电源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ecu中央处理器其中一个供电口,所述点火备用电源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升压器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直流升压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ecu中央处理器的另一端供电端口;

所述明火火灾感应电路由紫外传感器、手动复位开关k1及第一报警灯l1连接组成;所述紫外传感器由二极管d1、电阻r1和开关k2连接组成;所述电阻r1和开关k2并联且并联体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端连接所述ecu中央处理器;所述电阻r1和开关k2的并联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手动复位开关k1一端;所述手动复位开关k1另一端分成两路,一路连接所述ecu中央处理器,另一路连接所述第一报警灯l1并通过所述第一报警灯l1连接至所述ecu中央处理器;

所述灭火电路由灭火延时开关k6、灭火限流电阻r2、灭火手动控制开关k7及所述灭火气体发生器连接组成;所述灭火延时开关k6采用3s延时开关;所述灭火气体发生器为并联的一对且一端连接所述ecu中央处理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灭火限流电阻r2一端;所述灭火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分成两路分别连接所述灭火延时开关k6和灭火手动控制开关k7并通过所述灭火延时开关k6和灭火手动控制开关k7连接至所述ecu中央处理器;

所述报警器与所述第一报警灯l1组合成外部声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第二报警灯l2组合成内部声光报警器。

所述智能消防系统,其中: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与所述ecu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的gps模块、高温报警电路、高温启动电路、碰撞报警器和逃生装置;

所述高温报警电路由第一温度开关k3和第二报警灯l2组成;所述第一温度开关k3一端连接所述ecu中央处理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报警灯l2并通过所述第二报警灯l2连接至所述ecu中央处理器;

所述高温启动电路由第二温度开关k4、高温手动控制开关k5及高温气体发生器连接组成;所述高温气体发生器一端连接所述ecu中央处理器,另一端分成两路,一路连接所述第二温度开关k4并通过所述第二温度开关k4连接至所述ecu中央处理器,另一路连接所述高温手动控制开关k5并通过所述高温手动控制开关k5连接至所述ecu中央处理器;

所述逃生装置的逃生电路由逃生延时开关k8、逃生限流电阻r3、逃生手动控制开关k9及破窗器组成;所述逃生延时开关k8采用6秒延时开关;所述破窗器为并联的一对且一端连接所述ecu中央处理器,另一端连接所述逃生限流电阻r3一端;所述逃生限流电阻的另一端分成两路分别连接所述逃生延时开关k8和逃生手动控制开关k9并通过所述逃生延时开关k8和逃生手动控制开关k9连接至所述ecu中央处理器。

所述智能消防系统,其中: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与所述ecu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的有线网络视屏模块、烟雾感应电路和燃气电磁阀;所述烟雾感应电路由烟雾传感器、烟雾手动复位开关k10和烟雾报警指示灯l3连接组成;所述烟雾传感器由开关k11、二极管d2和电阻r4连接组成;所述开关k11和电阻r4并联连接且并联体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端,所述开关k11和电阻r4的并联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烟雾手动复位开关k10一端;所述烟雾手动复位开关k10的另一端分成两路且一路连接所述ecu中央处理器,另一路连接所述烟雾报警指示灯l3并通过所述烟雾报警指示灯l3连接所述ecu中央处理器。

所述智能消防系统,其中:所述视频监控装置由安装于区域中的无线或有线网络摄像机、用于监控区域状况的电脑和智能手机;所述无线或有线网络摄像机、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通讯;

所述启动控制装置一端通过线缆连接所述智能终端,另一端通过线缆连接所述预制式灭火装置;所述启动控制装置上安装有灭火启动开关、逃生启动开关、灭火解除开关、逃生解除开关、分区灭火启动开关、电源指示灯、ecu正常指示灯、ecu故障指示灯和分区灭火指示灯。

所述智能消防系统,其中:所述消防容器阀还包括刺针;所述刺针的尾端匹配安装于所述发生器安装孔的末端孔道内,头端伸入所述阀芯通气孔内。

所述智能消防系统,其中:所述灭火气体发生器的尾端外壁与所述发生器安装孔的内孔壁之间通过第三o型密封圈密封连接;

所述阀芯体为轴类阀芯结构,其尾端外圆周面还开设有密封圈安装槽;所述密封圈安装槽内匹配安装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阀芯体的尾端外圆周面与所述阀芯装配腔的内腔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阀芯体自所述发生器安装孔的末端沿轴向开设有锥形孔,自所述锥形孔的末端沿轴向开设有所述阀芯通气孔;

所述阀体为轴类阀体结构,其头端外圆周面开设有一段连接外螺纹并通过所述连接外螺纹与灭火剂储存装置匹配连接;且所述阀体的头端外圆周面与灭火剂储存装置之间还安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阀体在尾端外圆周面还开设有阀盖安装螺纹并通过所述阀盖安装螺纹匹配安装有阀盖;所述阀盖的盖底中央贯通开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所述灭火气体发生器的尾端轴向对准;所述阀体自所述阀体通气孔的末端沿轴向开设有一段吸管螺纹孔,所述吸管螺纹孔沿轴向贯通所述阀体的头端;所述吸管匹配安装于所述吸管螺纹孔内。

有益效果:

本发明智能消防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能满足各个领域使用,将火灾报警、现场实时视频观测、控制灭火设备的启动实现了智能化、可视化、定位化和无线网络化,使得出现火情时,自动向驾驶员、设备管理员及家庭成员进行报警,并将火灾现场的实时视频通过无线网络传到视频监控设备或智能手机上,让相关人员了解火情,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消防行动。

本发明智能消防系统的消防容器阀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备对灭火介质的密封功能、对储存装置的充气加压功能、对储存装置的压力检测功能以及开启和释放灭火介质的功能;由于采用车辆上广泛使用的灭火气体发生器作为动力单元,使得该容器阀具有了体积小、重量轻、启动迅速特点,使用本发明的灭火装置可以与车辆实现无缝连接,并能使消防装置实现远程控制与组网,满足不同消防装置的需求,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消防容器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智能消防系统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智能消防系统的智能终端的连接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智能消防系统的启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智能消防系统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智能消防系统的智能终端的连接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消防容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消防容器阀的阀体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消防容器阀的阀芯体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消防容器阀的密封螺母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消防容器阀的密封螺母的右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消防容器阀的隔套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消防容器阀的隔套的左视图。

图中,1.智能终端,2.视频监控装置,3.启动控制装置,4.预制式灭火装置,21.有线网络摄像机,22.电脑,23.智能手机,24.无线网络摄像机,41.储压钢瓶,42.消防容器阀,43.喷头,101.ecu中央处理器,102.电源电路,103.无线网络视屏模块,104.无线数据模块,105.gps模块,106.通信模块,107.信号控制模块,108.数据储存模块,109.明火火灾感应电路,110.高温报警电路,111.高温启动电路,112.碰撞报警器,113.灭火电路,114.逃生装置,115.蜂鸣器,116.外部声光报警器,117.内部声光报警器,421.阀体,422.密封组件,423.管接头,424.充气咀,425.压力传感器,426.吸管,427.阀芯体,428.刺针,1021.直流稳压器,1022.备用电源,1023.直流升压器,1091.紫外传感器,1101.烟雾传感器,1111.高温气体发生器,1131.灭火气体发生器,1141破窗器,4210.第一o型密封圈,4211.阀芯装配腔,4212.密封螺纹孔,4213.垫片安装槽,4214.阀体通气孔,4215.吸管螺纹孔,4216.阀盖,4217.管接头安装孔,4218.充气咀安装槽,4219.传感器安装槽,4221.密封螺母,4222.密封垫片,4223.隔套,4271.密封圈安装槽,4272.发生器安装孔,4273.锥形孔,4274.阀芯通气孔,4275.第三o型密封圈,42161.通气口,42181.充气孔道,42191.传感器通气孔道,42711.第二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智能消防系统,主要应用在交通运输设备上,其包括智能终端1、视频监控装置2、启动控制装置3和预制式灭火装置4。

如图2所示,该智能终端1包括ecu中央处理器101及与ecu中央处理器101电连接的电源电路102、无线网络视屏模块103、无线数据模块104、gps模块105、通信模块106、信号控制模块107、数据储存模块108、明火火灾感应电路109、高温报警电路110、高温启动电路111、碰撞报警器112、灭火电路113、逃生装置114和蜂鸣器115。

该ecu中央处理器101采用单片机,其内置a/d转换器、串行通信接口、定时器和存储器等功能电路,用于负责智能终端1的所有控制、监测工作,用于将传感器感应的火灾信号进行处理,确定火灾区域,并控制相应区域的警报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开启相关区域的预制式灭火装置4和逃生装置114;其中,该ecu中央处理器101通过接地端口接地,通过自检接口连接有ecu自检指示灯l0;该ecu自检指示灯l0与+12v外部电源连接,当外部电源供电正常,ecu中央处理器101启动正常,该ecu自检指示灯l0亮绿灯,当外部电源供电不正常,ecu中央处理器101启动不正常,该ecu自检指示灯l0亮红灯。

该电源电路102包括直流稳压器1021、备用电源1022和直流升压器1023。其中,该直流稳压器1021的电源输入端连接+12v电源,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ecu中央处理器101和备用电源1022;该直流稳压器1021用于稳定整个驱动器(ecu)内部用电器的电压,可分别输出5v电压给ecu中央处理器101正常工作使用,输出12v电压给备用电源1022充电。该备用电源1022包括ecu备用电源和点火备用电源;该ecu备用电源和点火备用电源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该直流稳压器1021的电源输出端,该ecu备用电源的电源输出端连接ecu中央处理器101其中一个供电口,该点火备用电源的电源输出端连接该直流升压器1023的电源输入端,该ecu备用电源在外部电源损坏或供电线路断路后,利用电容器储能原理储存的电能向驱动器(ecu)供电10秒以上,使ecu中央处理器101在失去主电源供电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确保预制式灭火装置4的灭火逃生功能。该直流升压器1023的电源输出端连接ecu中央处理器101的另一端供电端口,其用于将电源提供的直流12v升至36v,用以减少用电电流,在有限的蓄电池容量下能使预制式灭火装置4全部的气体发生器和破窗器工作。

该无线网络视屏模块103一端连接该ecu中央处理器101,其可将视屏图像转换为电信号和无线网络信号,该电信号直接输送给视频监控装置2,供监控人员观察区域内情况;该无线网络信号可发送视频到视频监控装置2(即下文中电脑22屏幕上或发送到智能手机23)上,提醒相关监控人员被监控区域的实时图像。

该无线数据模块104采用成熟、稳定、先进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协议、中间件等软件平台如:3g\gprs\cdma等,将“智能终端1”及监控中心所有的信号处理为3g\gprs\cdma的数据。

该gps模块105采用“gps”或北斗等系统,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实现对监控对象位置和运行情况的确定。

该通信模块106采用成熟的通信技术,传递智能终端1于监控中心之间所有的视频、操作控制、报警、“gps”等信号。

该信号控制模块107将启动控制装置3转化为触摸屏方式,用于视频监控装置2(下文中的电脑22屏幕和智能手机23)上,功能与启动控制装置3相同,该信号控制模块107采用无线控制模式,启动控制装置3采用有线控制方式,均能实现火灾报警、灭火、逃生等相关控制启动功能。

该数据储存模块108可将运行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储存在固定或移动存储设备上,可共日后调用相关信息内容。

该明火火灾感应电路109由紫外传感器1091、手动复位开关k1及第一报警灯l1连接组成,用于火灾信号采集。该紫外传感器1091由二极管d1、电阻r1和开关k2连接组成;该电阻r1和开关k2并联且并联体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端,二极管d1的阳极端连接ecu中央处理器101;该电阻r1和开关k2的并联体另一端连接手动复位开关k1一端;该手动复位开关k1另一端分成两路,一路连接ecu中央处理器101,另一路连接第一报警灯l1并通过第一报警灯l1连接至ecu中央处理器101。当出现明火时,紫外传感器1091的信号输出端闭合,将电信号传给ecu中央处理器101,并同时启动第一报警灯l1闪烁及蜂鸣器115鸣响;出现报警时,人员观察后判断不需要启动预制式灭火装置4时,可按下手动复位开关,解除火灾警报,这时预制式灭火装置4将复位到初始状态。

该高温报警电路110由第一温度开关k3和第二报警灯l2组成,用于高温信号的采集;其中,该第一温度开关k3一端连接ecu中央处理器101,另一端连接第二报警灯l2并通过第二报警灯l2连接至ecu中央处理器101。当环境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开关k3的温度设定至时,第一温度开关k3的信号输出端闭合,将电信号传给ecu中央处理器101,并同时启动第二报警灯l2闪烁及蜂鸣器115鸣响。

该高温启动电路111由第二温度开关k4、高温手动控制开关k5及高温气体发生器1111连接组成,用于高温信号的采集;其中,该高温气体发生器1111一端连接ecu中央处理器101,另一端分成两路,且一路连接第二温度开关k4并通过第二温度开关k4连接至ecu中央处理器101,另一路连接高温手动控制开关k5并通过高温手动控制开关k5连接至ecu中央处理器101。当环境温度超过第二温度开关k4的温度设定至时,第二温度开关k4的信号输出端闭合,将电信号传给ecu中央处理器101,ecu中央处理器101发出灭火启动指令后,启动预制式灭火装置4进行灭火。

该灭火电路113由灭火延时开关k6、灭火限流电阻r2、灭火手动控制开关k7及灭火气体发生器1131连接组成,该灭火延时开关k6采用3s延时开关;其中,该灭火气体发生器1131为并联的一对且并联体的一端连接ecu中央处理器101,另一端连接灭火限流电阻r2一端;该灭火限流电阻r2另一端分成两路分别连接灭火延时开关k6和灭火手动控制开关k7并通过灭火延时开关k6和灭火手动控制开关k7连接至ecu中央处理器101;ecu中央处理器101发出该区域的灭火气体发生器1131启动指令后,直流升压器1023将电压升至36v,在灭火延时开关k6及灭火手动控制开关k7前端形成高电压,此时灭火延时开关k6延时3秒后自动闭合,电流经过灭火限流电阻r2后输出12a-1.75a的电流给灭火气体发生器1131,灭火气体发生器1131得电产生大量气体,启动预制式灭火装置4,释放灭火剂至相关的喷头扑灭火灾。该灭火电路113设有灭火手动控制开关k7,当出现火情时,无需等待延时3秒,人员手动按下灭火手动控制开关k7,此时电流经过灭火限流电阻r2后输出12a-1.75a的电流给灭火气体发生器1131,灭火气体发生器1131得电产生大量气体,启动预制式灭火装置4,释放灭火剂扑灭火灾。

该逃生装置114的逃生电路由逃生延时开关k8、逃生限流电阻r3、逃生手动控制开关k9及破窗器1141组成;该逃生延时开关k8采用6秒延时开关;其中,该破窗器1141为并联的一对且并联体的一端连接ecu中央处理器101,另一端连接逃生限流电阻r3一端;该逃生限流电阻r3另一端分成两路分别连接逃生延时开关k8和逃生手动控制开关k9并通过逃生延时开关k8和逃生手动控制开关k9连接至ecu中央处理器101。ecu中央处理器101发出该区域的破窗器1141启动指令后,直流升压器1023将电压升至36v,在逃生手动控制开关k9及逃生延时开关k8前端形成高电压,人员手动按下逃生手动控制开关k9,此时电流经过逃生限流电阻r3后输出12a-1.75a的电流给破窗器1141,破窗器1141得电后工作并通过内部的撞针撞向车窗玻璃将其击碎,完成破窗动作。特殊情况下,人员未能及时按下破窗器1141的手动控制开关k8,逃生延时开关k8延时6秒后自动闭合,电流经过逃生限流电阻r3后输出12a-1.75a的电流给破窗器1141,破窗器1141得电后工作并通过内部的撞针撞向车窗玻璃将其击碎,完成破窗动作。

该蜂鸣器115与第一报警灯l1组合成外部声光报警器116,该蜂鸣器115与第二报警灯l2组合成内部声光报警器117。

该视频监控装置2由安装于区域中的无线或有线网络摄像机21、用于监控区域状况的电脑22和装有智能消防系统(ifs)app的智能手机23等设备组成;该无线或有线网络摄像机21、电脑22与智能手机23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通讯。

该启动控制装置3一端通过线缆连接智能终端1,另一端通过线缆连接预制式灭火装置4;其中,如图3所示,该启动控制装置3上安装有灭火启动开关、逃生启动开关、灭火解除开关、逃生解除开关、分区灭火启动开关、电源指示灯、ecu正常指示灯、ecu故障指示灯和分区灭火指示灯,所有开关均有防护罩。

该预制式灭火装置4包括安装于车辆不同区域的储压钢瓶41、安装于储压钢瓶41瓶口的消防容器阀42及与消防容器阀42通过管线连接的多个喷头43(布置在车辆顶部及车厢底部)。

如图6至图12所示,本发明智能消防系统中该预制式灭火装置4的消防容器阀42,包括阀体421、密封组件422、管接头423、充气咀424、压力传感器425、吸管426、阀芯体427和刺针428。

该阀体421为轴类阀体结构且自尾端面沿轴向(即自尾端面向头端面方向)开设有阀芯装配腔4211,自阀芯装配腔4211的腔底沿轴向开设有一段密封螺纹孔4212,自密封螺纹孔4212的末端沿轴向开设有一段垫片安装槽4213,自垫片安装槽4213的槽底中部沿轴向开设有阀体通气孔4214,自阀体通气孔4214的末端沿轴向开设有一段吸管螺纹孔4215,该吸管螺纹孔4215沿轴向贯通该阀体421的头端;该阀体421的头端外圆周(即在吸管螺纹孔4215对应的圆周面)上开设有一段连接外螺纹并通过连接外螺纹与灭火剂储存装置匹配连接;且阀体421的头端外壁与灭火剂储存装置之间还安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4210。

其中,该阀体421在尾端外壁开设有一段阀盖安装螺纹并通过阀盖安装螺纹匹配安装有阀盖4216,该阀盖4216的盖底中央贯通开设有通气口42161;该阀体421的尾端沿径向还开设有管接头安装孔4217;该阀体421在阀体通气孔4214对应的圆周面相对两侧沿径向分别开设有充气咀安装槽4218和传感器安装槽4219;该充气咀安装槽4218自槽底沿径向开设有充气孔道42181并通过充气孔道42181与阀体通气孔4214连通;该传感器安装槽4219自槽底沿径向开设有传感器通气孔道42191并通过传感器通气孔道42191与阀体通气孔4214连通。

该密封组件422安装于该阀体421与阀芯体427之间,其包括密封螺母4221、密封垫片4222和隔套4223;其中,该密封螺母4221匹配安装于该阀体421的密封螺纹孔4212内;该密封垫片4222匹配安装于该垫片安装槽4213内且被密封螺母4221从轴向压紧;该隔套4223匹配安装于阀体通气孔4214的末端孔道内侧,该隔套4223为c型薄壁结构且装入阀体421内时,c型的开口方向与管接头423伸入阀体421内侧的一端对正,这样可以使灭火介质顺利通过管接头423喷射出来。

该管接头423一端连接于该阀体421的管接头安装孔4217内,另一端伸出阀体421外侧通过管线与喷头43连接。

该充气咀424匹配安装于该充气咀安装槽4218内。

该压力传感器425匹配安装于该传感器安装槽4219内。

该吸管426一端伸入该阀体421内即匹配连接于该阀体421的吸管螺纹孔4215,另一端伸入储压钢瓶41内侧。

该阀芯体427也为轴类阀芯结构且匹配安装于该阀体421内侧,其尾端密封安装于阀体421的阀芯装配腔4211内,头端活动穿过隔套4223伸入密封螺母4221内。其中,该阀芯体427的尾端外壁沿圆周开设有密封圈安装槽4271且密封圈安装槽4271内匹配安装有第二o型密封圈42711,该阀芯体427的尾端外壁与阀体421的阀芯装配腔4211内腔壁之间通过第二o型密封圈42711密封连接。该阀芯体427自尾端面沿轴向(即自尾端面向头端面方向)开设有发生器安装孔4272,自发生器安装孔4272的末端沿轴向开设有锥形孔4273,自锥形孔4273的末端沿轴向开设有阀芯通气孔4274;该阀芯通气孔4274与该阀体421的阀体通气孔4214连通。

该刺针428的尾端匹配安装于该阀芯体427的发生器安装孔4272末端孔道内,头端穿过锥形孔4273匹配伸入阀芯通气孔4274内。

该灭火气体发生器1131采用微型气体发生器,其匹配安装于该阀芯体427的发生器安装孔4272内;其中,该灭火气体发生器1131的尾端轴向与该阀体421的阀盖4216的通气口42161匹配对准;该灭火气体发生器1131的尾端外圆周面与阀芯体427的发生器安装孔4272的内孔壁之间还安装有第三o型密封圈4275。

本发明的消防容器阀42的工作原理:

通过第二o型密封圈42711使阀体421与阀芯体427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确保灭火介质不会从阀芯体427和阀体421之间的间隙释放出去;当灭火气体发生器1131通电后,会在其头端产生大量氮气,氮气在密闭空间内产生一定的压力,推动刺针428向密封垫片4222方向运动,刺破密封垫片4222,释放出灭火介质。另一种方式是,不在阀芯体427的发生器安装孔4272末端孔道内装刺针428,当灭火气体发生器1131通电后,会在灭火气体发生器1131头端产生大量氮气,氮气在密闭空间内产生一定的压力,带有压力的氮气直接冲击密封垫片4222,将其击破,释放出灭火介质。

本发明智能消防系统的工作原理:

交通运输设备在行驶过程中,某个区域出现明火时,设置在车厢顶部该区域的明火火灾感应电路109闭合,将电信号传送给智能终端1,同时输出一路继电器无源触点信号,提供给外部声光报警器116,外部声光报警器116发出持续闪烁的灯光及火灾警报声,提醒驾驶员车厢内部出现火灾;

同样,交通运输设备在行驶过程中,某个区域出现高温时,安装于交通运输设备上的高温报警电路110的第一温度开关k3闭合,将电信号传送给智能终端1和内部声光报警器117,内部声光报警器117发出持续闪烁的灯光及火灾警报声,提醒驾驶员车厢内部出现火灾;

当交通运输设备发生撞击后,安装于交通运输设备内的碰撞报警器112上的信号电路闭合,将电信号传送给智能终端1和内部声光报警器117,内部声光报警器117发出持续闪烁的灯光及火灾警报声,提醒驾驶员车厢内部出现火灾;

在收到明火火灾感应电路109、高温报警电路110或碰撞报警器112传来的火灾、高温或碰撞信号后,智能终端1将火灾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后发送到调度中心的电脑22及用于监控的智能手机23上,电脑22和智能手机23的屏幕上也会出现火灾报警信号,并可以根据gps模块109锁定出现火灾的交通运输设备位置和具体是哪一个交通运输设备,并可开启该交通运输设备的视频监控装置2,通过其内的无线或有线网络摄像机21查看火灾情况。

智能终端1在收到明火火灾感应电路109或高温报警电路110传来的火灾、高温或碰撞信号后,由其内部的ecu中央处理器101来判断出现火灾的区域,向启动控制装置3发出电信号,启动控制装置3上的“分区灭火指示灯”将闪烁,提醒驾驶人员哪个区域出现火灾,此时驾驶员可进行如下的选择:

1)、观察交通运输设备内部,发现属于不需进行灭火的情况,如有人吸烟引发报警的,驾驶员可按下启动控制装置3上的“灭火解除开关”和“逃生解除开关”解除整个系统的工作,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

2)、观察交通运输设备内部,发现有火情出现,需要进行灭火时,如车内的某个区域有火灾,其他区域没有火灾时,驾驶员可按下该区域的启动控制装置3上的“分区灭火启动开关”,启动该区域的“预制式灭火装置4”进行灭火工作,这是“手动控制”方式;驾驶员也可进行不干预,由智能终端1自动判断出火灾区域后,自动启动该区域的预制式灭火装置4进行灭火工作,这是“智能全自动控制”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该区域的逃生装置114,也将延时一定时间后启动,如只需灭火,无需打开逃生通道,驾驶员可按下“逃生解除开关”解除逃生系统的工作,这属于“半自动控制”方式。

当交通运输设备内火灾面积较大时,驾驶员可直接按下启动控制装置3上的“灭火启动开关”和“逃生启动开关”,启动预制式灭火装置4及逃生装置114;或由智能终端1自主启动预制式灭火装置4及逃生装置114,进行灭火和打开人员逃生通道的工作。

以上功能均可通过无线网络信号,由监控人员在车辆调度中心的电脑22及用于监控的智能手机23上实施,实现了无缝链接的消防控制体系。

实施例2

如图4、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智能消防系统,主要应用在建筑、固定场所中,包括智能终端1、视频监控装置2、启动控制装置3和预制式灭火装置4。该智能终端1安装在建筑(设施)的监控室内;该启动控制装置3安装在建筑(设施)的监控室内。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智能终端1包括ecu中央处理器101及与ecu中央处理器101电连接的电源电路102(与实施例1中的电源电路102结构相同)、无线网络视屏模块103(与实施例1中的无线网络视屏模块103结构相同)、有线网络视屏模块104、无线数据模块105(与实施例1中的无线数据模块104结构相同)、通信模块106(与实施例1中的通信模块106结构相同)、信号控制模块107(与实施例1中的信号控制模块107结构相同)、数据储存模块108(与实施例1中的数据储存模块108结构相同)、明火火灾感应电路109(与实施例1中的明火火灾感应电路109结构相同,也具有紫外传感器1091)、烟雾感应电路110、灭火电路111(与实施例1中的灭火电路113结构相同)、燃气电磁阀112(安装在燃气管路上)和蜂鸣器113。

该烟雾感应电路110由烟雾传感器1101、烟雾手动复位开关k10和烟雾报警指示灯l3连接组成;该紫外传感器1091和烟雾传感器1101分区域安装于建筑(设施)内部。其中,该烟雾传感器1101由开关k11、二极管d2和电阻r4连接组成。该开关k11和电阻r4并联连接且并联体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端,另一端连接烟雾手动复位开关k10一端;该烟雾手动复位开关k10另一端分成两路且一路连接ecu中央处理器101,另一路连接烟雾报警指示灯l3并通过烟雾报警指示灯l3连接ecu中央处理器101。该蜂鸣器113与烟雾报警指示灯l3组合成声光报警器114,该声光报警器114安装在建筑(设施)外部易见处。

该视频监控装置2由安装在建筑(设施)内部的有线网络摄像机21、安装于监控室内用于监控区域状况的电脑22、安装于监控室内且装有智能消防系统(ifs)app的智能手机23和安装在建筑(设施)内部的无线网络摄像机24等设备组成。

本发明实施例2的启动控制装置3和预制式灭火装置4与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启动控制装置3和预制式灭火装置4结构基本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中结构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2智能消防系统的工作原理:

建筑(设施)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火情时,紫外火焰传感器1091或烟雾传感器1101在感应到烟雾或明火时将会闭合信号电路,电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声光警报器114,声光警报器114随即发出持续闪烁的灯光及火灾警报声,提醒相关人员出现火情;并通过智能终端1,将火情信号发送到监控室的电脑22屏幕上或智能手机23上,提醒相关人员是哪各区域出现火情;无线网络摄像机24和有线网络摄像机21此时也会把实时现场画面通过智能终端1传送给监控室的电脑22屏幕上或智能手机23上,监控人员可以观察火情具体状况是怎么样的,以便确定灭火措施。

智能终端1在收到紫外火焰传感器1091或烟雾传感器1101发送过来的电信号后,由其内部的ecu中央处理器101来判断出现火情的区域,向启动控制装置3发出电信号,启动控制装置3上的“分区灭火指示灯”将闪烁,提醒监控人员哪些区域出现火灾,此时监控人员可进行如下的选择:

1)、观察建筑(设施)内部,发现属于误报警,不需进行灭火的情况,监控人员可按下启动控制装置3上的“灭火解除开关”解除整个系统的工作,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这属于“半自动控制”方式。

2)、观察建筑(设施)内部,发现有火情出现,需要进行灭火时,监控人员可按下该区域的“分区灭火启动开关”,启动该区域的预制式灭火装置4进行灭火工作,这是“手动控制”方式;监控人员也可进行不干预,由智能终端1自动判断出火灾区域后,自动启动该区域的预制式灭火装置4进行灭火工作,这是智能全自动控制方式。

在装有燃气管路的建筑(设施)内,出现火情时由智能终端给燃气电磁阀电信号,燃气电磁阀112吸合,自动切断供气。

当出现火情时,启动控制装置3按需要启动后,自动切断供电,防止漏电发生或用电设备的电气火灾发生。

以上功能均可以通过无线(有线)网络信号,由监控人员在监控室内的电脑22及智能手机23上实施,实现了无缝消防控制。

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将火灾报警、现场实时视频观测、控制灭火设备的启动实现了智能化、可视化、定位化和无线网络化,使得出现火情时,自动向驾驶员、设备管理员及家庭成员进行报警,并将火灾现场的实时视频通过无线网络传到视频监控设备或智能手机上,让相关人员了解火情,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消防行动;尤其消防容器阀安装于灭火剂储存装置(瓶)上,起到了密封灭火剂的作用,同时又具备启动功能,可将灭火剂储存装置(瓶)内的灭火介质释放出来,控制方便,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启动迅速特点,具备对灭火介质的密封功能、对储存装置的充气加压功能、对储存装置的压力检测功能以及开启和释放灭火介质,能满足不同消防装置的需求,使用范围广,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两个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