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消火栓状态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3418发布日期:2019-04-13 00:0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消火栓状态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消火栓状态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目前城市消火栓数量众多、分布广而散,部分设施陈旧而无人维护,社会环境中有不良行为,盗用消防水等众多影响安全隐患因素,目前的消防栓缺少一种有效的监控手段,传统的还是通过人工现场查验,耗时耗力,远远不能达到使用者总监控和及时发现警报的目的。

专利号为cn201721095545.0公布的一种智能消火栓监控装置,可对人为破坏消火栓、盗水及管道水压不正常等故障时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消火栓的正常使用。但该专利中不能够对消火栓的实现统一管理、数据分析和故障排除。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消火栓状态监测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消火栓状态监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水压传感器、触碰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阀位传感器,并且,所述水压传感器、所述触碰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和所述阀位传感器分别均与所述装置本体电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天线,所述装置本体正面的顶端分别依次设置有监测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水压状态指示灯、触碰指示灯、烟雾指示灯和阀位状态指示灯,所述装置本体正面的底端设置有蜂鸣报警器,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内部分别依次设置有处理器、显示模块、报警模块、传感器模块、定位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并且,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报警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所述定位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分别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压传感器设置在消火栓的内部,所述触碰传感器设置在消火栓门上。

进一步的,所述烟雾传感器设置在消火栓的外部,所述阀位传感器设置在消火栓的阀门上。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无线发送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通过互联网分别依次与消火栓监测中心和消火栓监测终端连接,所述消火栓监测中心通过互联网与所述消火栓监测终端连接,所述消火栓监测中心和所述消火栓监测终端分别均与网络安全中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消火栓监测中心包括数据处理中心和故障分析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消火栓监测终端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为防水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水压传感器、触碰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阀位传感器,从而能够对消火栓内的水压进行监测,避免因为出现缺水、漏水而造成消火栓的工作效率降低,影响生命财产的救援,也能够避免出现偷水的情况发生,触碰传感器能够对消火栓门的开启和闭合状态进行监测,烟雾传感器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及时进行烟雾报警,阀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消火栓的阀门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消火栓状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消火栓状态监测装置的控制器内部连接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消火栓状态监测装置的网络连接示意图。

图中:

1、装置本体;2、水压传感器;3、触碰传感器;4、烟雾传感器;5、阀位传感器;6、天线;7、监测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8、水压状态指示灯;9、触碰指示灯;10、烟雾指示灯;11、阀位状态指示灯;12、蜂鸣报警器;13、控制器;14、处理器;15、显示模块;16、报警模块;17、传感器模块;18、定位模块;19、电源模块;20、无线通信模块;21、无线发送模块;22、无线接收模块;23、消火栓监测中心;24、消火栓监测终端;25、网络安全中心;26、数据处理中心;27、故障分析中心;28、手机;29、平板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消火栓状态监测装置。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消火栓状态监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水压传感器2、触碰传感器3、烟雾传感器4和阀位传感器5,并且,所述水压传感器2、所述触碰传感器3、所述烟雾传感器4和所述阀位传感器5分别均与所述装置本体1电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天线6,所述装置本体1正面的顶端分别依次设置有监测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7、水压状态指示灯8、触碰指示灯9、烟雾指示灯10和阀位状态指示灯11,所述装置本体1正面的底端设置有蜂鸣报警器12,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13,所述控制器13的内部分别依次设置有处理器14、显示模块15、报警模块16、传感器模块17、定位模块18、电源模块19和无线通信模块20,并且,所述显示模块15、所述报警模块16、所述传感器模块17、所述定位模块18、所述电源模块19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20分别均与所述处理器14连接。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压传感器2、触碰传感器3、烟雾传感器4和阀位传感器5,从而能够对消火栓内的水压进行监测,避免因为出现缺水、漏水而造成消火栓的工作效率降低,影响生命财产的救援,也能够避免出现偷水的情况发生,触碰传感器3能够对消火栓门的开启和闭合状态进行监测,烟雾传感器4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及时进行烟雾报警,阀位传感器5能够实时监测消火栓的阀门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水压传感器2和触碰传感器3来说,所述水压传感器2设置在消火栓的内部,所述触碰传感器3设置在消火栓门上,从而能够使得水压传感器2对消火栓内部的水压进行实时监测,使得触碰传感器3对消火栓的门进行监测,在有人打开消火栓的门的时候能够进行信息反馈。此外,具体应用时,上述触碰传感器3隐藏设置在消火栓的门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烟雾传感器4和阀位传感器5来说,所述烟雾传感器4设置在消火栓的外部,所述阀位传感器5设置在消火栓的阀门上,从而能够使得烟雾传感器4快速监测到火灾情况,并将火情反馈至控制中心,阀位传感器5能够监测消火栓的阀门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无线通信模块20来说,所述无线通信模块20包括无线发送模块21和无线接收模块22,从而能够实现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装置本体1来说,所述装置本体1通过互联网分别依次与消火栓监测中心23和消火栓监测终端24连接,所述消火栓监测中心23通过互联网与所述消火栓监测终端24连接,所述消火栓监测中心23和所述消火栓监测终端24分别均与网络安全中心25连接,从而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消火栓监测中心23来说,所述消火栓监测中心23包括数据处理中心26和故障分析中心27,从而能够对消火栓的使用频率和损坏程度进行分析监测,进而能够分析火灾的常发地。此外,具体应用时,上述数据处理中心26具有数据存储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消火栓监测终端24来说,所述消火栓监测终端24包括手机28和平板电脑29,从而能够不受监测地点的限制。此外,具体应用时,上述消火栓监测终端24可开发专用app。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装置本体1来说,所述装置本体1为防水结构,从而在使用消火栓的时候避免造成装置本体1因进水而损坏。此外,具体应用时,上述装置本体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工作原理:水压传感器2能够对消火栓内的水压进行监测,避免因为出现缺水、漏水而造成消火栓的工作效率降低,影响生命财产的救援,也能够避免出现偷水的情况发生,触碰传感器3能够对消火栓门的开启和闭合状态进行监测,烟雾传感器4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及时进行烟雾报警,阀位传感器5能够实时监测消火栓的阀门状态,无线通信模块20能够将水压传感器2、触碰传感器3、烟雾传感器4和阀位传感器5所监测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至消火栓监测中心23和消火栓监测终端24,使得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火情和消火栓的状态,能够及时对消火栓进行检修维护。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压传感器2、触碰传感器3、烟雾传感器4和阀位传感器5,从而能够对消火栓内的水压进行监测,避免因为出现缺水、漏水而造成消火栓的工作效率降低,影响生命财产的救援,也能够避免出现偷水的情况发生,触碰传感器3能够对消火栓门的开启和闭合状态进行监测,烟雾传感器4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及时进行烟雾报警,阀位传感器5能够实时监测消火栓的阀门状态。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