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灭火的炮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1547发布日期:2018-10-26 19:21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灭火的炮头。



背景技术:

消防水炮是一种以水作为介质远距离扑灭火灾的灭火设备,随着人们防火意识的加强,目前消防水炮的设施建设愈来愈普遍。消防水炮的炮口上安装有消防炮头,消防炮头根据喷射泡沫或者水区分有泡沫消防炮头和水消防炮头。传统消防水炮实现泡沫、水两用的方式是通过更换炮头方式,存在更换繁琐、不实用等问题。由此市面上出现有泡沫或水两用炮头,该炮头的炮管上开设有吸气孔。出水用时,炮头直接输送并喷射出水即可,出泡沫用时,借助所述吸气孔吸气作用,使泡沫液与空气混合并产生泡沫,之后喷射出泡沫。泡沫液与空气只是一次混合,而且混合后直接喷射出,发泡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灭火的炮头,其优点是可以提高炮头的发泡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灭火的炮头,包括进液管、炮头体和发泡管,炮头体与进液管相固定连通,发泡管与炮头体相固定连通;水从进液管流入,经过炮头体和发泡管后流出;炮头体用于吸入空气,发泡管用于将空气和水相混合形成泡沫,所述炮头体内部套有射流管和导流管,射流管一端与进液管相固定连通,射流管另一端与导流管相固定连通;射流管外壁与炮头体内壁之间设有气腔,炮头体上设有第一吸气孔,导流管上设有第一气孔,炮头体外部的空间与导流管内部的空间通过第一吸气孔、气腔和第一气孔相连通;导流管的内径小于射流管的内径;发泡管内部固定连接有整流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从进液管流入,从射流管进入导流管后,高速水流形成水柱,水柱的表面与射流管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空腔,高水水流使该空腔内部形成负压,外面的空气依次通过第一吸气孔、气腔和第一气孔进入空腔内随高水水流一起进入发泡管内部;水流与整流片相碰撞飞溅产生大量的水花和水滴,被打散的水流与空气充分混合形成起泡;由于高速水流在流动过程携带空气一起进入发泡管,发泡过程中有足够的空气与其相互混合,发泡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吸气孔绕所述炮头体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部空气可从圆周上不同位置均匀地进入气腔内部,气腔内部的气压在不同位置比较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气孔绕所述导流管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腔内部的空气可从圆周上不同位置进入导流管内部,导流管内部的水流表面不同方位接触的空气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射流管内套有中心管,射流管靠近所述进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中心管与连接片相固定连接;连接片上开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一进液口;中心管通过第一进液口与进液管相连通,射流管通过第二进液口与进液管相连通;第一进液口的内径小于中心管的内径,的第二进液口的直径小于射流管内壁与中心管外壁之间的距离;射流管上开设有第一吸气孔,射流管内壁和中心管外壁之间设有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与所述气腔通过第一吸气孔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液管内的泡沫液通过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分别进入中心管和第二腔室,第一吸气孔连通的开设在第二腔室的腔壁上,使得流向第二腔室的泡沫液与第一吸气孔的空气混合形成空气泡沫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管上设有第二气孔,中心管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二腔室通过第二气孔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孔通过第二腔室与第一吸气孔连通,使得第二腔室内的空气泡沫液可以通过第二气孔流入中心管,与中心管内的泡沫液混合形成混合泡沫液,使得泡沫液与空气进行一次混合;一次混合后的泡沫液通过中心管和第二腔室流入导流管,经过一次混合的泡沫液汇入导流管,同时,空气由第二吸气孔通过气腔流入第一气孔与导流管内的泡沫液二次混合,然后流入发泡管与整流片碰撞飞溅产生大量水花和水滴并与空气充分混合,使得泡沫液发泡效果更为理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管内部固定连接有整流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心管内部的水流与整流片发生碰撞后可产生大量的水花和水滴,增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发泡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泡管内固定连接有圆锥形压缩弹簧,圆锥形压缩弹簧的中心轴线与发泡管的中心轴线相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锥形压缩弹簧沿轴线方向的截流面积比较大,可以提高水流与其碰撞的概率,水流与圆锥形压缩弹簧相碰撞后可从圆锥形压缩弹簧中的间隙穿过,减小对水流的阻碍,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发生弹性震动,增大对水流产生的冲击作用,可产生更多的水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导流管的内径小于射流管的内径,水流从导流管进入射流管后,高速水流形成水柱,水柱的表面与射流管的内壁之间形成一定的空腔,空腔内在高速水流的作用下产生负压,外部空气可从第一气孔和第一吸气孔计入空腔内与水接触并随水流一起进入发泡管;

2、水流可以与整流片相碰撞产生大量的水花和水滴,水被打散后可增大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水与空气充分混合,提高发泡效果;

3、第二腔室内的空气泡沫液可以通过第二气孔流入中心管,与中心管内的泡沫液混合形成混合泡沫液,使得泡沫液与空气进行一次混合;一次混合后的泡沫液通过中心管和第二腔室流入导流管,经过一次混合的泡沫液汇入导流管,同时,空气由第二吸气孔通过气腔流入第一气孔与导流管内的泡沫液二次混合,然后流入发泡管与整流片碰撞飞溅产生大量水花和水滴并与空气充分混合,使得泡沫液发泡效果更为理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以经过炮头体中心轴线的平面为剖切面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的剖视图;

图5是图2中C-C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体现第二进液口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体现气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3中体现圆锥形压缩弹簧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进液管;11、第一进液口;12、第二进液口;13、连接片;2、炮头体;21、第一吸气孔;3、发泡管;31、整流片;4、射流管;41、第一气孔;42、中心管;43、第二腔室;5、气腔;6、导流管;61、第二吸气孔;62、第二气孔;7、圆锥形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用于灭火的炮头,如图1所示,包括进液管1、固定连接于进液管1上的炮头体2和固定连接于炮头体2上的发泡管3,进液管1与炮头体2连通。

如图2所示,炮头体2内部设有射流管4,射流管4固定连接有导流管6,射流管4的内径小于导流管6的内径。在炮头体2与射流管4、导流管6之间形成气腔5。在炮头体2靠近进液管1一端设有若干第一吸气孔21(见图3),导流管6靠近射流管4处设有若干第一气孔41,(见图4)气腔5连通第一气孔41与第一吸气孔21。使用时,泡沫液从进液管1依次流向射流管4和导流管6,因为射流管4的内径小于导流管6的内径,使得泡沫液从射流管4流向导流管6时,泡沫液不会充满整个射流管4,流体表面与导流管6内壁有一定的间隙,导流管6内压强减小,在泡沫液的流体表面与导流管6之间形成负压,从第一气孔41吸入气腔5内的空气,气腔5内压强减小,使得不断有空气通过第一吸气孔21进入气腔5,如此循环,使得不断有空气从第一气孔41进入与导流管6内的泡沫液混合,形成空气泡沫液,然后流向发泡管3。

结合图5,在发泡管3内设有四片整流片31,整流片31呈矩形且十字交叉,并且四片整流片31环绕连接在发泡管3的内壁上,相邻两片整流片31呈90度。使用时,发泡管3内的空气泡沫液流经整流片31时,与整流片31相碰撞,产生大量的水花,水花与随泡沫液进入的空气充分混合,提高发泡程度。

工作过程:进液管1内的泡沫液流入射流管4,然后流入导流管6,在泡沫液从射流管4进入导流管6的时候,泡沫液的流体表面与导流管6之间形成负压,从第一气孔41内吸入气腔5内的空气,气腔5的压强减小,通过第一吸气孔21从空气中吸入空气,如此循环,使得导流管6内的泡沫液与空气混合,然后流向发泡管3与发泡管3内的整流片31接触,整流片31与泡沫液碰撞,产生大量的水花,水花与随泡沫液进入的空气充分混合,提高发泡程度。

实施例2:一种用于灭火的炮头,如图6与图7所示,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进液管1内靠近炮头体2一端设有连接片13,连接片13的直径与进液管1的内径相同,在连接片13的中心设有第一进液口11,在第一进液口11外侧与进液管1之间设有若干第二进液口12。

如图8所示,在射流管4中间设有中心管42,中心管42靠近进液管1一端与连接片13固定连接,中心管42与第一进液口11连通且中心管42的内径大于第一进液口11的直径。42与射流管4之间形成第二腔室43,第二腔室43与第二进液口12连通,且第二腔室43的直径大于第二进液口12的直径。使用时,进液管1内的泡沫液通过第一进液口11和第二进液口12分别进入中心管42和第二腔室43。炮头体2靠近进液管1的一端设有第一吸气孔21,第一吸气孔21连通的开设在第二腔室43的腔壁上,使得流向第二腔室43的泡沫液与第一吸气孔21的空气混合形成空气泡沫液,在中心管42远离进液管1一端设有第二气孔62,第二气孔62通过第二腔室43与第一吸气孔21连通。使得第二腔室43内的空气泡沫液可以通过第二气孔62流入中心管42,与中心管42内的泡沫液混合形成混合泡沫液,使得泡沫液与空气进行一次混合。

导流管6与中心管42以及第二腔室43连通,一次混合后的泡沫液通过中心管42和第二腔室43流入导流管6。在导流管6上设有若干第一气孔41,在炮头体2靠近发泡管3一端设有若干第二吸气孔61,第二吸气孔61通过气腔5与第一气孔41连通。使用时经过一次混合的泡沫液汇入导流管6,同时,空气由第二吸气孔61通过气腔5流入第一气孔41与导流管6内的泡沫液二次混合,然后流入发泡管3与整流片31碰撞飞溅产生大量水花和水滴并与空气充分混合,使得泡沫液发泡效果更为理想。

实施例3:一种用于灭火的炮头,如图9与图10所示,其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射流管4内设有整流片31,整流片31在第二气孔62与导流管6之间,使得经过一次混合后的泡沫液流向整流片31,整流片31与泡沫液一次作用,然后流入导流管6与第二吸气孔二次混合,进而流向发泡管3。

在发泡体3靠近导流管6一端上固定设有一圆锥形压缩弹簧7,圆锥形压缩弹簧7的中心轴线与发泡管3的中心轴线相平行,圆锥形压缩弹簧7位于发泡管3内部,发泡管3内经过二次混合后的泡沫液流过圆锥形压缩弹簧7,圆锥形压缩弹簧7再一次与泡沫液相碰撞,产生大量的水花,水花与随泡沫液进入的二次吸入的空气充分混合,使得发泡效果进一步得到优化。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