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制消防水带卷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1132发布日期:2019-09-03 20:28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复合材料制消防水带卷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复合材料制消防水带卷盘。



背景技术:

根据消防规范要求,在相关建筑物内,必须设置消火栓箱,消火栓箱内设置有关闭阀门、消防水带、水枪、接口、自救消防软管卷盘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灭火系统,消防水带和软管有规律的缠绕在消防卷盘上。现在放置消防水带和软管的卷盘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金属卷盘存在重量大,长期不用易腐蚀,较为笨重难以移动等缺陷,在出现火情时,影响灭火效率,甚至贻误消防救援的宝贵时机;并且金属卷盘在生产过程中耗能较大,污染严重,工序较多,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制消防水带卷盘,解决金属制消防水带卷盘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材料制消防水带卷盘,其特征在于:为分体式设计,包括左档盘1和右档盘2,所述右档盘2与所述左档盘1固定连接,所述左档盘1和右档盘2为镂空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左档盘1和所述右档盘2采用复合材料使用模压工艺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左档盘1包括档盘面11和连接外轴12,所述档盘面11垂直于所述连接外轴12;所述右档盘2包括档盘面11和连接内轴22,所述档盘面11垂直于所述连接内轴22。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内轴22插入所述连接外轴12内,两者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内轴22和连接外轴12之间通过销钉3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内轴22和连接外轴12之间使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材料为SMC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使用复合材料代替金属材质,相比具有耐腐蚀,重量小,强度高的优点,并且使用模压工艺制成,工艺简单,环保安全,生产成本低;二是采用分体式镂空设计,进一步减轻了整体重量,移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档盘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档盘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销钉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螺纹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左档盘、11—档盘面、12—连接外轴、2—右档盘、22—连接内轴、3—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见参照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制消防水带卷盘的实施例。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和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相互关系。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结合图1、2所示,一种复合材料制消防水带卷盘,放置在消火栓箱内,其特征在于:为分体式设计,包括左档盘1和右档盘2,右档盘2与左档盘1固定连接,左档盘1和右档盘2为镂空设计。十字形镂空设计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节省材料,并且具有更好的可视化,日常检修保养时可以直观观察消防水带的状态。

如图3、4所示,所述左档盘1包括档盘面11和连接外轴12,所述档盘面11垂直于所述连接外轴12;所述右档盘2包括档盘面11和连接内轴22,所述档盘面11垂直于所述连接内轴22。

如图2所示,连接内轴22所述连接外轴12内,两者为间隙配合。

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内轴22和连接外轴12之间通过销钉3固定。销钉也可以为螺栓,并且起类似固定作用的连接零件均可。

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内轴22和连接外轴12之间使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内轴22和连接外轴12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沟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左档盘1和右档盘2采用复合材料使用模压工艺制成,所述复合材料为SMC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制卷盘比铁质卷盘具有密度小,耐腐蚀,强度高的优点。

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使用方式进行陈述;将左档盘与右档盘固定形成一体后,将消防水带卷绕到卷盘中间的轴上,放置于消火栓箱内或其他需要放置消防装置的区域,在使用时,消防人员将消防水带及卷盘整体搬出,并滚动卷盘展开水带,投入到灭火当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分体式镂空设计,安装简单,进一步减轻了整体重量,移动更加便捷;使用复合材料代替金属材质,相比具有耐腐蚀,重量小,强度高的优点,并且使用模压工艺制成,工艺简单,环保安全,生产成本低。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