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灭火器灌装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4341发布日期:2019-08-07 01:5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干粉灭火器灌装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粉灭火器灌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粉灭火器灌装头。



背景技术:

灭火器通常在负压抽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粉灌装。传统真空灌装头不能即时停止,灌装精度不高,超标后需要返工,工作量较大。最近出现了一种即停式真空灌装头,其通过在真空抽气腔设置抽气管接头和在干粉过料腔顶部开设平压通孔,实现负压抽吸和负压解除的迅速转换;同时,配合带有摆动堵板的进料管,使干粉灌装可以即开即停。上述真空灌装头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现场环境,有效提高灌装精度和灌装效率。上述真空灌装头的真空抽气腔底部与瓶体肩部密封连接,并通过注料管与瓶口之间的间隙对瓶内抽真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在灌装头与瓶体的装配过程中,注料管容易偏离瓶口中心,触碰到瓶口周围;其次,由于注料管与瓶体不能稳定配合,容易导致灌装头倾斜,导致抽真空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粉灭火器灌装头,目的在于解决使用现有真空灌装头在灌装时容易出现故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粉灭火器灌装头,包括与瓶体密封配合的带有抽气管接头的真空抽气腔,所述真空抽气腔上方设置有干粉过料腔,所述干粉过料腔顶部开设有平压通孔,所述平压通孔配套设置有密封堵头,干粉过料腔侧壁上连通有倾斜向上并延伸至腔体内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端部设置有铰连点在管壁顶部的摆动堵板,干粉过料腔底部设置有穿过真空抽气腔并延伸至瓶体内的注料管,所述注料管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多条与灭火器瓶口内壁相接触的纵向凸棱,注料管的末端为两侧开口的尖头结构。

所述抽气管接头为两个,并均匀对称分布在所述真空抽气腔的侧壁上。

所述干粉过料腔底部为缩口结构。

所述真空抽气腔和干粉过料腔栓接相连,所述注料管包括位于干粉过料腔内的上段和位于真空抽气腔内的下段。

所述真空抽气腔底部设置有密封橡胶套。

所述进料管与水平方向呈30-4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粉灭火器灌装头,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改进后的尖头注料管定位准确,提高了与瓶体的安装匹配度;注料管外侧的纵向凸棱使灌装头能够牢固地与瓶体连接,同时,不影响真空抽气,改善了灌装头和瓶体之间的密封效果。通过上述措施,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灌装精度和灌装效率,避免了多次返工造成的劳动量增加,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现场环境,节约了灌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粉灭火器灌装头,包括与瓶体密封配合的的真空抽气腔2,真空抽气腔2的侧壁上均布有两个抽气管接头1,真空抽气腔2上方设置有干粉过料腔3,干粉过料腔3顶部开设有平压通孔4,平压通孔4配套设置有通过气缸或电开关控制开合的密封堵头5;干粉过料腔3侧壁上连通有向上倾斜30-45°设置并延伸至腔体内的进料管6,进料管6端部设置有铰连点在管壁顶部的摆动堵板7,干粉过料腔3底部设置有穿过真空抽气腔2并延伸至瓶体内的注料管8。为了便于检修,真空抽气腔2和干粉过料腔3为栓接相连的分体式结构,相应地,注料管8分为位于干粉过料腔3内的上段和位于真空抽气腔2内的下段。为了便于下料,干粉过料腔3的料腔底部为缩口结构。为了增加气密性,真空抽气腔2底部安装有与瓶体直接接触的密封橡胶套。为了使灌装头准确地安装在灭火器瓶体上,并与瓶体紧固连接,在注料管8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多条与灭火器瓶口内壁相接触的纵向凸棱9,且注料管8的末端为两侧开口的尖头结构。粗灌称重装置1的真空灌装头下方还对应设置有自动称重式灭火器托板。

进行干粉粗灌时,自动称重式灭火器托板上移使瓶体肩部与真空灌装头的密封橡胶套密封相连。由于注料管8头部为尖头结构,因此可以顺利地对真空灌装头向瓶体内的插装进行良好导向。注料管8外部的凸棱与瓶口相接,既可以保证真空灌装头与瓶体牢固连接,同时,又能通过两者之间的间隙连通瓶体和真空抽气腔2,因此,对真空抽气腔2抽真空时,与其相连通的灭火器瓶体、注料管8和干粉过料腔3也会达到相同的真空度。当达到设定真空度后,摆动堵板7在真空作用下自动打开,干粉通过进料管6进入干粉过料腔3,并经注料管8注入灭火器瓶体内,干粉注入量达标时,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关闭进料管6的电控进料阀,停止进料,然后密封堵头5上移使干粉过料腔3与大气相通,当外部空气从平压通孔进入干粉过料腔3时,干粉过料腔3底部残余的粉料可以全部吹入瓶体内,防止灌装头与瓶体脱开后,这部分粉料散落造成的物料浪费和现场污染。当干粉过料腔3内外压力平衡时,摆动堵板7自动贴合在进料管6上。在干粉灌装的同时,控制系统会通过自动称重式灭火器托板上的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测灌装入瓶体内的干粉重量,通常情况下,粗灌时的灌装量小于标准要求,然后到精灌工序继续灌装至标准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