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泥沙的高喷消防灭火机器人的臂梁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6078发布日期:2020-03-24 20:3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泥沙的高喷消防灭火机器人的臂梁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压设备领域,特别的,是一种防泥沙的高喷消防灭火机器人的臂梁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和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消防机器人逐渐开始代替消防队员进入到火场一线进行灭火战斗,明显提高了消防部队扑灭特大恶性火灾的实战能力,同时也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和灭火救援人员的伤亡,但目前技术考虑不够完善,具有以下缺点:在山里进行灭火时,由于水资源运输较为困难,常常直接引用附近池塘或小溪的水源进行灭火,因此池塘及小溪中的泥沙会随液体一同进入水泵内部,而水泵的轴封通常采用机械密封的形式,泥沙容易进入机械密封腔内,导致叶轮与泵体内壁之间产生摩擦并造成磨损,影响液压泵抽水压力,缩短液压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泥沙的高喷消防灭火机器人的臂梁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泥沙的高喷消防灭火机器人的臂梁总成,其结构包括消防喷头、输水管臂梁、输水管道、增压泵体、水管接头、机械臂固定座,所述机械臂固定座与消防机器人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输水管臂梁与机械臂固定座相互扣合,所述消防喷头与输水管臂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增压泵体安装于机械臂固定座左侧,所述输水管道与输水管臂梁采用密封连接,所述水管接头与增压泵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增压泵体由增压泵外壳、增压叶轮、泥沙分离结构、进液口、增压腔、出液孔组成,所述增压泵外壳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增压叶轮嵌套于增压泵外壳中间,所述进液口位于增压泵外壳底部,所述增压腔位于增压泵外壳中间,所述出液孔与增压腔相互贯通,所述泥沙分离结构嵌套于增压泵外壳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泥沙分离结构由整流结构、导流板、连接管路、离心分离装置、固定座组成,所述固定座与增压泵外壳紧靠在一起,所述整流结构与固定座焊接在一起,所述离心分离装置与离心分离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连接管路与离心分离装置相互贯通,所述导流板与离心分离装置采用密封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整流结构由分液管道、防护外壳、牵引导轨、整流槽组成,所述防护外壳与固定座焊接在一起,所述分液管道等距均与分布于防护外壳上表面,所述牵引导轨嵌套于防护外壳底部,所述整流槽位于分液管道与牵引导轨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路由密封塞、进液管道、滑动导轨、涡流驱动槽组成,所述进液管道贯穿连接于固定座底部,所述滑动导轨嵌套于进液管道两侧,所述密封塞与进液管道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涡流驱动槽嵌套于密封塞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心分离装置由溢流口、保持架、泥沙分离罐、泥沙排料口、离心驱动板、驱动叶片组成,所述保持架与固定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泥沙分离罐位于保持架中间,所述驱动叶片与泥沙分离罐扣合,所述离心驱动板等距均匀分布于泥沙分离罐内壁,所述泥沙排料口贯穿连接于泥沙分离罐底部,所述溢流口与导流板相互贯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泥沙分离罐为倒置的圆台结构,同时泥沙分离罐内壁的离心驱动板采用螺旋状排列,因此当泥沙进入泥沙分离罐内部后,在离心作用下沿着泥沙分离罐内壁沉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液管道采用垂直均匀分布于防护外壳顶部,因此液体沿着分液管道均匀流入增压腔内部,避免产生紊流并卷入气体,提升增压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塞采用不锈钢材质,同时为圆台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板呈倾斜的弧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消防灭火机器人的臂梁总成通过安装有泥沙分离结构,当含有泥沙的液体被抽入时,离心分离装置可以有效的将泥沙从液体中分离出来,避免泥沙随液体一同进入水泵内部导致叶轮与泵体内壁之间产生摩擦并造成磨损的情况下,保证液压泵的抽水压力,并延长了液压泵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泥沙分离结构在使用时,当液体被抽入后,液压推动密封塞与进液管道向上滑动,同时液体沿着涡流驱动槽流动并灌入泥沙分离罐内部,其中一部分由溢流口流入导流板并进入整流结构内,此时液体带动驱动叶片与泥沙分离罐顺时针转动,同时离心驱动板带动液体发生涡流转动,因此含有泥沙的液体在离心作用下向泥沙分离罐内壁紧靠,且受到重力作用迅速向下沉降,并通过泥沙排料口排出,且从溢流口排出不含泥沙的液体,液体通过分液管道均匀排出并进入增压腔内,有效的将液体与泥沙分离,避免泥沙对增压叶轮产生磨损,证液压泵的抽水压力,并延长了液压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泥沙的高喷消防灭火机器人的臂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增压泵体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泥沙分离结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整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离心分离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消防喷头-1、输水管臂梁-2、输水管道-3、增压泵体-4、水管接头-5、机械臂固定座-6、增压泵外壳-4a、增压叶轮-4b、泥沙分离结构-4c、进液口-4d、增压腔-4e、出液孔-4f、整流结构-c1、导流板-c2、连接管路-c3、离心分离装置-c4、固定座-c5、分液管道-c11、防护外壳-c12、牵引导轨-c13、整流槽-c14、密封塞-c31、进液管道-c32、滑动导轨-c33、涡流驱动槽-c34、溢流口-c41、保持架-c42、泥沙分离罐-c43、泥沙排料口-c44、离心驱动板-c45、驱动叶片-c4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图1~图6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消防灭火机器人的臂梁总成的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泥沙的高喷消防灭火机器人的臂梁总成,其结构包括消防喷头1、输水管臂梁2、输水管道3、增压泵体4、水管接头5、机械臂固定座6,所述机械臂固定座6与消防机器人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输水管臂梁2与机械臂固定座6相互扣合,所述消防喷头1与输水管臂梁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增压泵体4安装于机械臂固定座6左侧,所述输水管道3与输水管臂梁2采用密封连接,所述水管接头5与增压泵体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增压泵体4由增压泵外壳4a、增压叶轮4b、泥沙分离结构4c、进液口4d、增压腔4e、出液孔4f组成,所述增压泵外壳4a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增压叶轮4b嵌套于增压泵外壳4a中间,所述进液口4d位于增压泵外壳4a底部,所述增压腔4e位于增压泵外壳4a中间,所述出液孔4f与增压腔4e相互贯通,所述泥沙分离结构4c嵌套于增压泵外壳4a底部。

请参阅图3-图4,所述泥沙分离结构4c由整流结构c1、导流板c2、连接管路c3、离心分离装置c4、固定座c5组成,所述固定座c5与增压泵外壳4a紧靠在一起,所述整流结构c1与固定座c5焊接在一起,所述离心分离装置c4与离心分离装置c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连接管路c3与离心分离装置c4相互贯通,所述导流板c2与离心分离装置c4采用密封连接。所述整流结构c1由分液管道c11、防护外壳c12、牵引导轨c13、整流槽c14组成,所述防护外壳c12与固定座c5焊接在一起,所述分液管道c11等距均与分布于防护外壳c12上表面,所述牵引导轨c13嵌套于防护外壳c12底部,所述整流槽c14位于分液管道c11与牵引导轨c13之间。所述分液管道c11采用垂直均匀分布于防护外壳c12顶部,因此液体沿着分液管道c11均匀流入增压腔4e内部,避免产生紊流并卷入气体,提升增压效果。所述导流板c2呈倾斜的弧形结构,因此当泥沙混入时,泥沙在重力作用沿着导流板c2的曲面滑入离心分离装置c4内部。

请参阅图5-图6,所述连接管路c3由密封塞c31、进液管道c32、滑动导轨c33、涡流驱动槽c34组成,所述进液管道c32贯穿连接于固定座c5底部,所述滑动导轨c33嵌套于进液管道c32两侧,所述密封塞c31与进液管道c32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涡流驱动槽c34嵌套于密封塞c31底部。所述离心分离装置c4由溢流口c41、保持架c42、泥沙分离罐c43、泥沙排料口c44、离心驱动板c45、驱动叶片c46组成,所述保持架c42与固定座c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泥沙分离罐c43位于保持架c42中间,所述驱动叶片c46与泥沙分离罐c43扣合,所述离心驱动板c45等距均匀分布于泥沙分离罐c43内壁,所述泥沙排料口c44贯穿连接于泥沙分离罐c43底部,所述溢流口c41与导流板c2相互贯通。所述泥沙分离罐c43为倒置的圆台结构,同时泥沙分离罐c43内壁的离心驱动板c45采用螺旋状排列,因此当泥沙进入泥沙分离罐c43内部后,在离心作用下沿着泥沙分离罐c43内壁沉降。所述密封塞c31采用不锈钢材质,同时为圆台结构,因此当液压泵停止工作时,密封塞c31在自重作用下带动进液管道c32沿着滑动导轨c33向下滑动,将离心分离装置c4底部的进液口密封,避免杂质进入液压泵内部。

在使用时,将水管的一端与水源连接,另一端与水管接头5密封连接,进而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增压叶轮4b转动进行抽水,同时增压后由消防喷头1喷向着火点。

当液体被抽入时,液体从连接管路c3底部向上灌入,因此液压推动密封塞c31与进液管道c32沿着滑动导轨c33向上滑动,同时液体沿着涡流驱动槽c34流动并灌入泥沙分离罐c43内部,一部分从溢流口c41流入导流板c2并进入整流结构c1内,因此液体带动驱动叶片c46与泥沙分离罐c43顺时针转动,而离心驱动板c45带动液体发生涡流转动,因此泥沙分离罐c43内的泥沙在离心作用下向泥沙分离罐c43内壁紧靠,同时受到重力作用迅速向下沉降,最终通过泥沙排料口c44排出,而从溢流口c41排出不含泥沙的液体,液体经过牵引导轨c13进入整流槽c14后通过分液管道c11均匀排出并进入增压腔4e内,避免泥沙进入对增压叶轮4b产生磨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